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重讀中國女性生命故事
.
晚安巴比倫
.
感官世界
.
膜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 (A Queer Invention in Taiwan: A History of Tongzhi Literature)
作者:
紀大偉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性別研究
叢書系列:台灣與東亞
出版社:
聯經
出版日期:2017/1/25
ISBN:9789570848755
書籍編號:kk0436737
頁數:520
定價:
650
元
優惠價:
79
折
514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 (A Queer Invention in Taiwan: A History of Tongzhi Literature)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 (A Queer Invention in Taiwan: A History of Tongzhi Literature) 內容簡介 同志文學史是台灣的發明 《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看見完整建構台灣同志文學史發展! 「同志文學」是「讓讀者感受到人事物的文學」 「同志文學史」是「立基於同志文學的公眾歷史」 公眾歷史就是有別於主流史觀的另類記憶 紀大偉的論著《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爬梳長達一甲子的台灣公眾歷史,從美國主導冷戰的1950年代,一路細數到「後冷戰」的21世紀初期,各類型台灣同志文學作品,包括長、中、短篇小說,散文、詩、劇戲等。 《同志文學史》有別於主流歷史的另類文化史論著,頻頻探問: 1950年代如何早在白先勇進入台灣文壇之前就打造了「識讀」同性戀的「想像共同體」? 1960年代白先勇大放異彩之際,他的文壇前輩、平輩怎樣在作品裡描繪其他同志的主體效果? 1970年代台灣文學中,女性嘗試和同性配對的時候,同時期的男性怎樣獨闖「內在」的美國? 1980年代,新興的「核心家庭霸權」怎麼和人道主義協力催生同志的悲情? 世紀末的「愛滋」、「同志」、「酷兒」等等外來語進入台灣之後,如何與本土語境互相激盪、彼此改寫? 到了21世紀,台灣同志又怎麼過渡到「液體現代性」? 一甲子以來,台灣同志文學裝滿了被恐懼、被排擠、被侮辱、被摧毀、被偷偷祝福的種種難言之隱。紀大偉的《同志文學史》就是貓一樣踮腳起來,回顧難言之隱的旅程。本書選取文本討論對象的「積極策略」是「求多不求精」,而不是「求精不求多」:書中每一章大致對應了每個年代(每個十年,例如1960年代),每一章都避免聚焦在那個年代極少數、極菁英的兩、三種台灣同志文學,反而盡可能納入同一個年代內十種以上的文本,才能呈現每一個年代的眾聲喧嘩風貌。 《同志文學史》引用的台灣本土文獻可以上溯至20世紀初期,下探至21世紀初期。在超過一百年的時光中,「呈現同性戀」的台灣印刷品文本(包括「被視為文學作品」的美文,也包括「不被視為文學作品」的報上社會新聞)幾乎不曾在任何一個年代缺席。呈現同性戀的印刷品享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本書細數一甲子的歷史(六個年代;六個十年),包括(1)1950年代;(2)1960年代;(3)1970年代;(4)1980年代;(5)世紀末;(6)21世紀初,橫跨三個時期,依序是(1)冷戰之前時期(從20世紀初期至1940年代,也就是日本統治台灣時期),(2)冷戰時期(從1950年代以降,也就是國民黨統治台灣時期),以及(3)後冷戰時期(從20世紀的世紀末直至21世紀初期)。 本書共分8章,第1章〈緒論──台灣的發明〉簡單扼要指出:「同志文學史就是台灣的發明」,強調「同志文學」不僅僅可以視為一種「文類」,更可以視為「領域」:這個領域需要在重視作者之餘承認讀者的貢獻,需要營造眾聲喧嘩的文本對話環境。同時,這一章也說明「同志文學史」是一種和「主流歷史」互別苗頭的「公眾歷史」。 第2章〈白先勇的前輩和同輩──從20世紀初至1960年代〉指出,白先勇雖然是台灣同志文學史的先驅之一,但先驅畢竟也自有前輩和同輩。早在白先勇之前就有各種前輩投入同性戀的呈現。 第3章〈愛錢來作伙──1970年代女女關係〉指出,台灣女同志文學要等到1970年代才密集出現。雖然早在日本時期、戰後初期的報紙就已經不時披露女同性戀新聞,但是女同志文學風潮要到70年代才浮現。這個文學界的風潮呼應了現實生活中女性經濟地位的改變:多虧冷戰全球布局之「福」,台灣變成美國的代工廠,因而在70年代體驗「經濟起飛」。本土女性紛紛進入工廠、職場,爭取到較多的經濟自主,可以開始想像女女作伙的生活。 第4章〈誰有美國時間──一九七○年代男同性戀者〉發現「美國」在台灣文學中千呼萬喚始出來:雖然戰後台灣長期受到美國宰制、1960年代文學早就展現了美國式「現代主義」痕跡,但是要等到70年代本地文學才開始明確寫出「美國」:將「另類的人」(男同性戀者)和「另類空間」(美國)連結在一起,暗示「另類之人」要在「另類之國」才得以倖存。 第5章〈罷家做人──1980年代〉主張「同性戀罷家」現象在1970年代末畫下了分界線:分界線之前,台灣文學裡的同志幾乎不和家庭衝突;分界線之後,台灣文學裡的同志和家庭決裂則幾乎成為鐵律。 第6章〈翻譯愛滋、同志、酷兒──世紀末〉經歷了從「冷戰時期」進入「後冷戰時期」的歷史轉折,強調,「同志文學在二十世紀末蔚然成風」的現象除了可以歸諸於1987年的解嚴,還可以更往前推一點,歸諸於「愛滋」字詞與相關脈絡的「翻譯遭遇」。 第7章〈固體或液體的同志現代性──二十一世紀初期〉借用社會學家鮑曼(Zygmunt Bauman)的「液體現代性」(liquid modernity)觀念,解釋同志文學面臨的變局:「去中心」的液體現代性崛起,以既有體制為中心的固體現代性則持續失勢。 〈後記──中國在哪裡〉與其是要議論「同志文學」和「中國文學」的關係,不如說是要指陳一個較少為人談論的事實:同志文學史幾十年來的發展剛好見證了「中國」隨著時代變化的「有/無」。
紀大偉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比較文學博士。著有學術專書《同志文學史》、小說集《膜》(已有日文翻譯版、法文翻譯版)等,雜文集《晚安巴比倫》等。 延伸閱讀 張小虹,《時尚現代性》 紀大偉,《膜》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 陳芳明,《現代主義及其不滿》 吳佩珍,《真杉靜枝與殖民地台灣》 崔末順,《海島與半島:日據臺韓文學比較》 邱琡雯,《出外:台日跨國女性的離返經驗》 陳芳明,《美與殉美》 范銘如,《空間╱文本╱政治》 白永瑞,《橫觀東亞:從核心現場重思東亞歷史》 黃惠禎,《戰後初期楊逵與中國的對話》
《台灣與東亞》叢刊發行旨趣/陳芳明 看待台灣文學史的另一個方法──《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序/陳芳明 自序 第1章 緒論──台灣的發明 一、本土文學的「同志現代性」 二、作為「公眾歷史」的同志文學史 三、取決於讀者感受──而不只取決於作者意圖 四、扼殺「雙性戀」與「異性戀」的「是非題」 五、定義,特徵 六、研究方法:歷史怎麼做 七、章節安排:年代、時期 第2章 白先勇的「前輩」與「同輩」──從二十世紀初至一九六○年代 一、先有讀者,才有作者 二、追認冷戰之前的資產 三、1950年代:同志文學史的關鍵十年 四、白先勇作品內外的眾聲 五、《重陽》有資格嗎? 六、早熟:初中生也堪稱同志主體嗎? 七、為歐陽子翻案 結語 第3章 愛錢來作伙──1970年代女女關係 一、自由的幻影 二、「工作讓人自由」 三、強調經濟,「不強調」情慾 四、歐陽子和白先勇的女女情仇 五、李昂筆下的「性知識」 六、玄小佛和郭良蕙遇到「大家」 七、值不值得被紀念的過去 結語 第4章 誰有美國時間──1970年代男同性戀「者」 一、外在美國,內在美國,美國時間 二、外在的美國 三、內在的美國之一,野人咖啡室 四、內在的美國之二,新南陽戲院 五、內在的美國之三,醫生診所 六、「否寫美國」的王禎和劇本 結語 第5章 罷家做人──1980年代 一、作為公眾平台的《孽子》 二、罷家,做人,告白 三、在人道主義的王國裡 四、墮落的核心家庭 五、出國決勝負的「朝聖」 六、女子家庭代工 七、男子家庭代工 結語 第6章 翻譯愛滋,同志,酷兒──世紀末 一、從「解嚴」還是從「愛滋」開始算起? 二、翻譯遭遇 三、愛滋:從國外到本土 四、同志:哪一種公共? 五、酷兒:在人道主義的王國外 結語 第7章 固體或液體的同志現代性──21世紀初期 一、詩:從難以指認之苦,到不必發現之樂 二、長篇小說:蒼蠅與膏油 三、跨性別時間 四、原住民:從僵化的客體到軟化的主體 結語 後 記 中國在哪裡 一、今昔之比 二、「同時存在」之謎 三、冷戰的小孩 四、視覺至上主義之外 參考及引用書目 附錄 作家年表 索引
事業與家庭:女性追求
彩虹浪潮:同性戀情慾
大叔之牆:掙脫男性優
性/別惑亂:女性主義
走出變態之路:「性無
關於愛的一切
性別社會學:性別作為
性的正義:誰決定你的
回到家庭去:婦女職業
回到家庭去:婦女職業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