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中外歷史大事酷搜本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我戴著黃星星
Ich trug den gelben Stern
作者:
英兒・杜肯
譯者:
彤雅立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歷史地理
出版社:
啟明出版
出版日期:2017/5/3
ISBN:9789869338356
書籍編號:kk0441826
頁數:288
定價:
320
元
優惠價:
88
折
282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絕版書
絕版書:確定不再版的商品,僅提供書籍資訊參考。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我戴著黃星星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我戴著黃星星 內容簡介 一名成長於柏林的猶太女孩 面對納粹的殘酷迫害 改名換姓、盡力躲藏直至二戰結束 她在絕望中求生的堅忍意志,是殘酷時代的人性曙光 英兒・杜肯出生於德國猶太家庭,在納粹時代的柏林長大。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頒布各項歧視的法令使猶太人飽受威脅,許多人選擇移民出國。英兒・杜肯的父親先行移民英國,卻因二戰爆發與家人就此分離。而後,納粹陸續實施多項壓迫猶太人的政策,例如用「產物清單」控制猶太人的身家財產,並將猶太人集體運送到集中營等。許多猶太人在秘密警察的大規模搜索下被逮補,英兒・杜肯的許多親友都未能躲過。面臨隨機盤查、無止盡的飢餓、炸彈的轟炸,英兒・杜肯與母親隱姓埋名,在善心人士的掩護之下驚險萬分地倖存下來。直到1945年二戰結束,他們逃亡的生活才落幕。 英兒・杜肯在戰後成為一名記者,本書是杜肯在1978年出版的回憶錄,從1933年希特勒上台寫到1945年二戰結束。 本書特色 ◎ 本書從1933年初希特勒甫上台開始實施一系列壓迫猶太人的措施為開端,透過英兒・杜肯——一名猶太女孩的角度,描寫猶太人在納粹時代的生活情況,以及柏林當時的樣貌氛圍。 ◎ 收錄二十張珍貴歷史照片,例如被印上大寫J用以標示猶太人的特殊身份的身分證,以及一些用於躲避蓋世太保查緝的偽造證件。 ◎ 客觀詳實的報導式描寫,讓讀者得以跟著事件的脈絡認識這段慘痛的人類歷史。 ◎ 德文版出版至今40年,被指定為德國高中生課外讀物,中文版首度出版。《我戴著黃星星》跨越時代,提醒著我們,這段歷史離我們並不遠,幫助我們用更宏觀的角度面對現在身處的世界。 【各界推薦】 王瑜君(台北醫學大學助理教授)、林育立(資深駐柏林記者)、夏夏(作家)、游亞旭 (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羅岩(台北歌德學院院長)一致推薦! 「英兒・杜肯這本重要的自傳碰觸了台灣目前歷史教育與生命回憶的痛點⋯⋯期待這本自傳出版,可以幫助讀者在有生命溫度與歷史深度的場景中反思過去民粹主義與簡化的愛國主義的謬誤,和所帶來的悲劇;也期許這樣的深度閱讀,能激發我們持續探索黑暗記憶潛藏的創新與療癒的力量。」——王瑜君 「那段努力抓著生命活下去的過程,在英兒筆下不只有恐懼與憂傷,偶爾有笑聲與出乎預料的幸運,更為人們寫下當時柏林市民如何冒著生命危險盡可能地幫助猶太家庭的細節,讀來令人心頭溫暖。」——夏夏 「今天,一名年輕的柏林猶太女人,她以樸實而不矯揉造作的文字告訴我們,她與母親是如何捱過那段充滿恐懼、困頓與絕望的歲月。同時她也報導了彼時的柏林市民百態,特別是不畏恐怖與危險,而挺身為柏林猶太同鄉解圍的那些人。」——前西柏林市長、德國駐以色列大使克勞斯•舒茲(Klaus Schütz) 「驚心動魄的篇章與書名給人的感覺完全相悖。英兒與母親受到死亡恐懼與極不人道的世界催逼,她們藉著摘去黃星星,讓生命「正常化」。她們盡其所能發揮擬態的藝術,在生活中、命運裡,發展出外人看不出的保護色,成為混跡柏林人當中的柏林人。」——時代週報 「英兒•杜肯的這本著作,講述她在納粹時代以非法方式居住在柏林的生活,她讓讀者一同經歷、一起受苦,使人真正走進一個時代。但她不說奧斯維辛,柏林才是她的主題。這城擁有所有人道與不人道的,可怕的事物慢慢滲入,一切隨著時間而顯明。」——法蘭克福匯報 「原本將被送往集中營的這對母女,竟逃離了毒氣室的命運——這是柏林一小撮德國人共同促成的偉業。一千兩百名猶太柏林人都以這樣的方式倖存下來。讀畢本書會心中一暖,然而我們卻不能忘記,猶太人的性命對當時大多數的人而言,是如何事不關己。」——新德國報
作者簡介 英兒•杜肯(Inge Deutschkron, 1922-) 一九二二年八月二十三日生於德國芬斯特瓦德(Finsterwalde),成長於柏林。她的父親是中學老師,一九三三年因猶太出身與社民黨員身份被撤職。一九三九年,父親先行逃往英國,因戰爭爆發與家人就此分離。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三年,英兒•杜肯與母親在柏林「奧圖•懷特盲人工坊」(Otto Weidt Blindwerkstatt)工作,與其他面臨迫害的猶太同事一同受到掩護,躲掉了被送往集中營的命運。杜肯與母親後來受到友人藏匿,在驚心動魄的環境下生存。直到一九四五年五月八日,納粹投降、二戰結束的那一刻,她們始終顛沛流離地逃著。 戰爭結束,英兒•杜肯移居英國,終與父親相聚,並且在英國求學、就業,而後任職於「社會黨國際」(die Sozialistische Internationale)倫敦辦事處。一九五六年起,英兒•杜肯以自由記者的身份定居西德波昂。一九五八年,她成為以色列報紙《馬利夫報》(Maariw)的駐西德特派員。一九七二年,由於不滿西德反閃族聲浪再起以及六八學運的反以色列態度,英兒•杜肯決定遷居臺拉維夫。一九八八年因《我戴著黃星星》改編劇作《從今天起妳名叫莎拉》(Ab heute heißt du Sara)上演而又回到柏林,此後往返於兩地之間。二○○一年,七十二歲的英兒•杜肯決定晚年定居柏林,直到今日。 她的一生精采,獲獎無數,包括孟德爾頌人文精神獎、柏林政府勳章等。她曾多次拒絕受領「聯邦十字勳章」,因為一九五○年代有許多納粹人士獲頒此獎。英兒•杜肯的著作包括《我戴著黃星星》(1978)、《以色列與德國:一段困難的關係》(1983)、《猶太區與集中營,孩子們的地獄》(1985)、《牛奶沒有蜜:以色列的生活》(1988)、《我倖存後的不舒服人生》(1992)、《移民:從倖存到陌生的語言》(2001)、《不怕納粹的懷特爸爸》(2001)、《他們留在影子裡:沉默英雄紀念碑》(1996)與《我們曾逃脫:在地下抵抗的柏林猶太人1933-1945》(2007)等。 譯者簡介 彤雅立 擺盪在台北與柏林兩座城市之間,以寫作、文學翻譯與電影研究為業。著有詩集《邊地微光》、《月照無眠》,譯有《卡夫卡中短篇全集》、《被帽子吞噬的男人》、《美妙時光》等書。2015年獲邀參加中德文學翻譯工作坊,2017年於柏林與波蘭進行文學翻譯駐村計畫。
目錄 【推薦序】黑暗記憶中療癒與創新的力量 王瑜君 【譯者序】縫隙中的光亮 彤雅立 我戴著黃星星 1.「你是猶太人」 2.變化多端的學校時光 3.十一月九日 4.英國沒有回應 5.在柏林,燈熄了 6.奧圖・懷特的盲人工坊 7.地獄門前 8.「產物清單」 9.隱遁 10.四處藏匿 11.置身「安全」 12.被炸毀了 13.人性的,太人性的 14.納粹及其他 15.古冰來的難民 16.「剩下來的」 17.其後
顛覆世界史的蒙古【十
臺灣史是什麼?
1900年以來的英語
餐桌上的中國史:歷史
泰地華人
何來華僑
考前衝刺看漫畫!補教
福爾摩沙意識形態:東
戰國策
另一個中央:中央大學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