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圖解RC造建築入門:一次精通鋼筋混凝土造建築的基本知識、設計、施工和應用
.
好城市,怎樣都要住下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好城市:綠設計,慢哲學,啟動未來城市整建計畫(二版)
作者:
廖桂賢
分類:
工業•工程
/
建築•土木
叢書系列:地球觀
出版社:
野人出版
出版日期:2017/11/1
ISBN:9789863841838
書籍編號:kk0453927
頁數:224
定價:
450
元
優惠價:
79
折
356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好城市:綠設計,慢哲學,啟動未來城市整建計畫(二版)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同類推薦
好城市:綠設計,慢哲學,啟動未來城市整建計畫(二版) 好城市˙綠設計˙慢哲學 一場住居新觀念的震撼教育!! 會吸水的海綿城市(在西雅圖)、兩棲城市抗暖化(在荷蘭)、 受路邊停車保護的自行車車道(在哥本哈根)、 愈塞車愈熱鬧的流動市場(在迦納)、 行動健身房(在香港)、狗屎變能源(在舊金山)…… 走遍世界,向全球城市學習! 好城市的基本條件到底是什麼?歐洲的城市為什麼特別迷人? 作者廖桂賢以17年時間,從西雅圖開始,足跡踏遍歐亞非各大城市:柏林、哥本哈根、(瑞典)馬爾摩、阿姆斯特丹、泉州、京都等城市,以及迦納等國家,搜羅各種精彩案例或值得省思的負面教材,為您帶來一場城市設計和住居新觀念的震撼教育! 發揮市民力量,找回行動的勇氣! ──打通城市交通、水道任督二脈,找回城市魅力! ──全民綠生活運動!啟動未來城市整建任務! 【城市個性魅力──真正動人的風景】 都市建築設計革新觀念: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個市民的生命力決定了城市的鮮活個性與魅力──1998年西雅圖公投通過10年「全民圖書館」法案;2005年發起美國城市運動,訂定「氣候行動方案」積極對抗全球暖化;2006年通過「自行車10年總體計畫」;發行《Real Change》週報創意濟貧;自發性參與「開放空間2100」…… 【城市動脈──交通大變革,從車的城市回歸人的城市,將都市空間還給「人」】 你知道台灣追求交通便利的道路規劃、全面都市更新的做法已落後了先進國家 30 年的腳步?荷蘭「人車平權」、「提倡生活化道路」的政策,早在 30 年前就已經開始重新規劃車道…… 【城市靜脈──打造海綿般的城市,與水和平共存不是夢想】 台灣大部分城市位在河岸或水岸邊,興築堤防、河川整治工程是最優先的治水方案,依然逃不過納莉、敏督利等颱風帶來的水災肆虐!反觀原本與海爭地的荷蘭,2000 年放棄加高堤防、退一步展開「還地於河」15 年計畫;西雅圖自然排水實驗 2000 年完工──縮減道路面積、蜿蜒路線、設生態草溝,成功吸收98%的雨水逕流量,取代傳統下水道,也美化了居家環境,房地產價格頓時攀升…… 【全民綠生活運動──永續的綠色經濟與有節制的綠色消費】 實踐並推廣物資循環的觀念,用「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取代目前「搖籃到墳墓」(cradle to grave)的經濟生產模式;而愛逛大賣場小市民,別忘了低價背後的高成本、即使搞不清楚什麼商品才能環保節能,但減少消費、減少製造垃圾就是最根本的方法。 蓋綠建築已來不及, 用整建城市來修復全球環境才是王道!
廖桂賢 民國63年生。千禧年離開台灣後的17年在國外漂流,陸續居住過費城、西雅圖、柏林、加州爾灣、札幌、新加坡、香港等城市,終於在2017年5月回台定居。喜歡觀察思考人與環境的互動,關注永續課題。因為前前後後在西雅圖居住長達7年,所以寫過很多關於西雅圖故事。1996年台大經濟系畢業,2003年取得賓夕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地景建築碩士,2012年取得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建成環境博士。曾經在台北和西雅圖都當過上班族,自認不適合,目前樂在教育與學術研究。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以及訪問學者、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目前為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副教授。學術研究領域聚焦於韌性城市、都市水患治理、都市河溪、生態規畫設計等面向。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2:
園冶30:建築文化與
園冶30:建築文化與
人本建築:一位匠造者
健康建築導論:健康建
唐宋時期的公園文化(
大都更時代攻略 耕築
往生之間:緬懷逝者的
寄生之廟:台灣都市夾
生態土地使用規劃:全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