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台灣限時批:100個新世代尋夢藍圖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直擊緬甸內戰現場:一部穿越印度、緬北到中國的2275公里採訪實錄
Land of Jade: A Journey from India through Northern Burma to China
作者:
柏提爾.林納(Bertil Lintner)
譯者:
林玉菁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社會科學
叢書系列:Visum
出版社:
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19/8/3
ISBN:9789578759770
書籍編號:kk0492981
頁數:496
定價:
580
元
優惠價:
79
折
458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直擊緬甸內戰現場:一部穿越印度、緬北到中國的2275公里採訪實錄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直擊緬甸內戰現場:一部穿越印度、緬北到中國的2275公里採訪實錄 內容簡介 一部了解緬甸內戰實況的政治經典報導 《中國的印度戰爭》柏提爾.林納,記者生涯代表作 一塊被世人遺忘40年的翡翠大地、一趟穿越密林與深谷2275公里的長征之旅 30萬文字與近100張照片,記錄緬甸人民歷經內戰的磨難 戰地記者林納攜家帶子深入緬北,鎮日上演跟政府軍貓抓老鼠的遊戲 竄改簽證、變裝易容、偽造文書樣樣都來! 只為忠實呈現內戰下,各少數民族軍區與緬甸共產黨的第一手實況 一九八五至一九八七年間,柏提爾與森倫.林納夫妻,帶著途中出生的女兒,花了一年半的時間,穿越緬甸北部與東部。透過本書,他們以少有的深刻洞見,描述緬北少數民族對抗緬甸軍政府統治的掙扎,更記錄了緬甸共產黨的衰亡。 這段驚人艱辛的兩千兩百七十五公里路程,他們一家三口多數時間以雙腳跋涉,少數時間則用吉普車、自行車及大象代步,在游擊隊與政府軍駁火中迂迴前進。在這片各方少數族裔軍頭派系林立、政府軍勢力無力干預的絕遠異域,林納一家是許多當地人四十年來第一次見到的外人。在此之前,緬甸已經打了超過四十年的內戰。 時過境遷,距離柏提爾當年走訪緬北已過了三十個年頭,緬甸此刻也乍看走向民主化進程,內戰看似也停歇了。此刻閱讀《直擊緬甸內戰現場》一書,邊境區域曾是緬甸反抗者的革命重鎮,今日看似已經成為民主戲台的邊緣。然而羅興亞人以及十幾萬流亡泰國的克倫人,仍然用生命與鮮血提醒著世人,也挑戰著仰光當權者的緬族中心主義。這趟三十年前穿越亞洲最危險內戰區域的旅程,柏提爾幾乎失去一條腿,在印度與克欽都曾陷入交戰雙方火線中,然而他一家人活了下來,留下許多珍貴的文字、照片與今日依舊難得一見的少數民族區域地圖。這些少數民族在地緣政治勢力、毒梟、外國介入中,試圖保護自己文化與生活方式的努力,今天仍然給予我們許多對於緬甸真實情況的洞見。 【國際書評】 《直擊緬甸內戰現場》仍舊是我讀過最好的報導之一,不僅記錄了夫妻兩人長達十八個月,兩千兩百七十五公里的探險旅程,更對緬甸軍事統治下的那迦族、撣族、克欽族已遭世人遺忘的民族掙扎,留下深刻洞見。──約翰.麥克白(John McBeth),《記者:亞洲報導四十年》 《直擊緬甸內戰現場》是關於緬甸山區人民反抗仰光統治的四十年抗爭,以及這對大膽夫妻置身其中的時光……從獨特的作者視角,訴說他的旅行、研究及以記者身分所完成的工作。──德瑞克.戴維斯(Derek Davies),《遠東經濟評論》 《直擊緬甸內戰現場》既是精采的旅行紀錄,也戲劇性見證了當時對抗緬甸政府的不同武裝反抗團體。他是多年來第一位進入反抗團體掌握的蠻荒緬北地區的西方人,並為夾在政府、反抗軍與地方毒梟間的山區人民日常生活,留下難得洞見。──安德魯.塞爾斯(Andrew Selth),《亞洲研究評論》 ……終極的山岳之行,兩年時間穿越叢林與山地,從一個游擊隊到另一個游擊隊。《直擊緬甸內戰現場》橫跨旅行記述與武裝反抗團體的歷史之間。──安德魯.邁坦(Andrew Metten),《偉大探險》 若說本書是這個主題的最佳作品,實在稱不上是推薦,因為這是唯一的一本。即便在任何對手作品問世後,我們能預見本書仍將是一場艱困旅程的動人紀錄,也是平衡政治報導的第一流作品。──查爾斯.布朗(Charles Brown),《北方月刊》
作者簡介 柏提爾.林納Bertil Lintner 瑞典記者、作家與緬甸問題專家,專研亞洲局勢近四十年。曾任《遠東經濟評論》緬甸特派員,目前為《瑞典日報》及丹麥《Politiken雜誌》亞洲特派員,報導與分析作品常見於《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及《亞洲時報》網路版。林納在二○○四年關於北韓的傑出報導,讓他獲得亞洲出版人協會獎。此外林納在緬甸、印度東北、寮國及中國雲南區域耕耘近四十年,以深入蹲點報導,爬梳區域安全、政治叛亂、族群衝突與組織犯罪之間盤根錯節的脈絡。 完成本書跋涉穿越緬北的十八個月行程之前,柏提爾就曾花費數月時間,多次採訪緬甸武裝反抗團體。一九八一年的採訪中,他認識了當時為撣邦軍密碼員的森倫士官長。他們在一九八三年結婚,目前住在泰國清邁。 相關著作:《中國的印度戰爭:世界屋脊上的衝突,亞洲兩大區域強權的角力》 譯者簡介 林玉菁 紐約市立大學政治學博士班,劍橋大學印度研究碩士,政大新聞系。曾任職IFRC國際紅十字與紅星月會聯合會美洲辦公室,雲門基金會,北藝大傳統藝術研究中心及國內外NGO組織。現為專職口譯、筆譯。譯有《中國的印度戰爭》、《業的盡頭》、《榮耀之城伊斯坦堡》、《達文西傳》、《印度:南亞文化的霸權》等書。 攝影者簡介 森倫.林納Hseng Noung Lintner 一九六一年生於緬甸撣邦昔卜(Hsipaw)的撣族人,於昔卜及仰光受教育,年僅十六歲就加入撣族地下反抗軍。婚前參與並領導游擊隊長達八年時間;婚後移居清邁,放下槍桿,改執相機。森倫拍的照片刊登在亞、歐、北美許多雜誌上,電視作品也在英、德、丹麥、瑞典、澳洲與新加坡播放。柏提爾與森倫初見面時,不知道她會說英文,因此一直透過翻譯溝通。後續前往撣邦南部基地時,半夜被附近自動步槍駁火聲驚醒。當時還不習慣機槍聲的柏提爾半睡半醒間,慌亂衝出小竹屋,自言自語:「搞什麼鬼?」黑暗中傳來了甜甜女聲:「我想那是M-16步槍。」
目錄 地圖列表 縮寫說明 第三版序 第一章 那迦人 第二章 加爾各答 第三章 前進科西馬 第四章 藏匿 第五章 隆瓦-格桑羌蘭 第六章 前往欽敦江 第七章 胡康河谷 第八章 三角地帶 第九章 芭蕉 第十章 水井灣 第十一章 果敢與阿佤山區 第十二章 邦桑 第十三章 越過景棟山 第十四章 前往西雙版納與香港 後話 致謝
等到下一代:香港流行
騷動火藥庫:10場衝
扁平時代:演算法如何
我逃離的帝國:從毛澤
野心時代:在新中國追
美麗的書來自臺灣:近
奇怪捏!印度跟你想的
靈基壹築:見證百年香
大景:內蒙古「皇家」
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與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