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中外歷史大事酷搜本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臺北城中故事:重慶南路街區歷史散步
作者:
蘇碩斌, 林月先, 高傳棋, 凌宗魁, 鍾淑敏, 徐明瀚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歷史地理
叢書系列:紀臺灣
出版社:
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19/8/7
ISBN:9789865727918
書籍編號:kk0493963
頁數:192
定價:
450
元
優惠價:
79
折
356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臺北城中故事:重慶南路街區歷史散步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臺北城中故事:重慶南路街區歷史散步 內容簡介 這裡是清代的「府前街」、日治時期總督府前的「本町通」;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總督府成為總統府。 重慶南路見證了近代臺灣的權力交替與政經流轉,也帶動了附近區域的發展; 重慶南路是政經樞紐之路,也是充滿故事的道路。 臺北城中故事發生的舞台大抵在清代臺北城的範圍,涵括今天的館前路、重慶南路、衡陽路、中華路、博愛路,日治時期的表町、本町、榮町、大和町、京町一帶街區。這些街區在日治時期市區改正後,逐漸展現出現代化城市的面貌。這一帶商業活動蓬勃鼎盛,茶葉、圖書、銀行、藥品、攝影器材、百貨等百業聚集一應俱全,好不熱鬧。在城中故事裡,文史專家高傳棋、凌宗魁、鍾淑敏、蘇碩斌、林月先、徐明瀚引領讀者進入城中各個階段由生至衰、由沉潛再次轉型的軌跡。 城中重要的道路──重慶南路,是交通輻輳之地,緊鄰總統府、西門町、臺北火車站,與西門町、中華商場,形成一大商圈。這條路在清朝的舊名為「府前街」、「文武街」,在日治時期稱為「本町通り」,到了1947年重新命名為「重慶南路」。雖然只有短短三公里,卻曾經是政經文化的樞紐,連結起城中的繁榮,在1970-80年代達到顛峰。 在日治時期,因應都市計畫需求而形塑了現代風景,經過兩次市區改築,建築街景大致已形塑。1910年代市區改築時興建了臺北消防組、攝津館、臺灣書籍株式會社,在1920年代後期則設立了辰馬商會、日本生命保險株式會社臺北支店、三十四銀行臺北支店、新高旅館、西尾商店、辻利茶鋪、新高堂書店、臺灣銀行、總督府、臺北高等法院、民政長官官舍、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等。在近二十年的拓展過程中,重慶南路的建築街景與地標於焉成形。 在1980年代以前,重慶南路書店林立,聲勢壯大,文字與思想在此匯聚交流,成為全世界華文圖書出版最重要的一條街。而書店街的歷史啟動器,就是來自日治時期的「新高堂」,1898年起創辦人村崎長昶從小型文具商發展為書店龍頭,於是新高堂書店、西尾商店、新起町一帶的東陽堂和鹿子島等,及榮町的文明堂、杉田等書店在一百年前形成書店街,並進行空間大改造。除了本町通和榮町通的日文書店外,大稻埕太平町也曾經發展出另一條書店街,如蔣渭水的文化書局、連雅堂的雅堂書局、謝雪紅的國際書局,儘管曇花一現,卻都是日治時期新文化傳播的重要據點。 戰後,隨國民政府撤退來臺的老字號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世界書局、正中書局,以及經銷教科書的臺灣書店、戰後第一間本土創辦的東方出版社、迄今仍具規模的三民書局、被譽為那個年代最好的文星書店……,都匯聚在重慶南路這塊沃土上。書街上各種知識與各式風景相互混雜。這些書店各有專擅,成為各個世代重要思想養分的汲取地。在白色恐怖時期,重慶南路書報攤是禁書的流通點,滋養並啟迪了黨外政治與思想。從臺灣書店、東方出版社,到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三民書局等編修辭典起家的書店,再轉到武昌街明星咖啡館的文化社群,街道騎樓上周夢蝶書攤子、禁書書攤和文星書店,蔚為一片生態盎然的書森林,作家季季因此寫下:「文星和明星,印刻了我來臺北後最早的寫作記憶。成為我日後不斷想要重返的生命場域。」還有西西:「經過周夢蝶的書攤子的時候,我們停下來看看有沒有甚麼書店裡不可能再找到的詩集。譬如:一些很舊的詩集,流速緩慢、流域不廣的詩集,靜默的詩集,等等。」曾幾何時,這片茂盛的書森林逐年凋落成零星的枝葉,令人不勝唏噓。 位於重慶南路與衡陽路口的星巴克,在日治時期曾經是「茶苦來山人」三好德三郎的辻利茶舖。三好德三郎在此販售老家的宇治綠茶和臺灣的烏龍茶,透過參與一場場茶葉共進會、博覽會,投入大量的行銷廣告,讓臺灣烏龍揚名國際。這位居臺四十年、埋骨台灣的日本名流也積極參與公益與政治活動,穿梭於官民之間調和鼎鼐,讓人們看到這位有「民間總督」之稱的三好德三郎精彩鮮活的人生。 走到中華路,戰後隨國民黨政府撤退來臺的軍民在1950-60年代於中華路鐵道旁搭起棚屋聚落,進行商業活動。棚屋拆除後,1960-80年代在新建的八棟「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中華商場聚集成繁華的景象,各式商品、各路人馬在此川流不息,形成中華路和中華路兩側地景與庶民生活變遷史。在中華商場裡的家鄉味餐館、學生制服訂製店、電子零件行、唱片行等商店,帶領人們神遊那段經濟起飛的年代,令人玩味。 本書時序涵蓋清領、日治至今,每頁故事既個別又半透明地相互疊合,其中的街廓紋理、城市歷史、建築、人物、產業都交互滲透在每個時代的切片裡。雖然現在重慶南路上旅館、藥妝店、餐廳取代了昔日的人文景觀,但過往仍一直留存在人們的記憶中,成為一幕幕生動的場景。昔日勝景不再,逝去的城區地景與記憶也無法逆轉,所幸我們仍可透過書籍的出版,重新捕捉重慶南路街區的歷史細節,比過去更了解過去。 各界推薦 王惠君(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所教授) 文自秀(有度出版社社長、藏書家) 石芳瑜(作家) 邱翊(台北城市散步執行長) 陳建守(「說書 Speaking of Books」創辦人) (依姓氏筆畫)
作者簡介 蘇碩斌 現任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臺大臺文所教授。著有《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企畫《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終戰那一天: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等,近年致力推廣創造性非虛構寫作。 林月先 臺北人。曾合著《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主編《尋味Badousi:溪洲部落野菜札記》。目前就讀臺大臺文所碩士班。 高傳棋 1970年生,家族世居南萬華加蚋仔三百年,臺大地理學研究所畢業。曾任北一女地理老師、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委員、祐生研究基金會子題計畫主持人、臺北商業大學兼任講師;現任繆思林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負責人、臺北水窗口執行長、Ours理事、臺灣古地圖史料協會理事。發表過近100篇關於歷史地理、臺北生活文化、廣告創意時代等文章,及50多本相關著作,包括《穿越時空看臺北》、《引領臺北走向世界舞臺的茶文化特刊》、《古地圖看臺北》等。 凌宗魁 畢業於中原建築系、臺大城鄉所。興趣使然的建築史與文化資產工作者,著有《專業通才理想的實踐: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訪談錄(一)》、《圖解臺灣近代經典公共建築》、《Brick Taiwan:積木臺灣經典建築》、《紙上明治村:消失的臺灣經典建築》、《紙上明治村2丁目:重返臺灣經典建築》、《福爾摩沙的西洋建築想像》。 鍾淑敏 日本東京大學文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專長領域:日治時期臺灣史.臺灣總督府檔案研究。特別著力的課題為:戰爭動員與臺灣人戰犯、二戰時期的臺灣戰俘營、戰前臺灣人在東南亞的活動、灣生與日治時期在臺日人、臺灣總督府官僚、專賣事業等研究。 徐明瀚 電影與藝術評論人,輔仁大學哲學系學士,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現為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博士候選人。曾獲2000年誠品復古文案大賽優勝、2010年高雄拍片網夏日影評徵文活動首獎,現任臺灣影評人協會副理事長,並於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與人文藝術寫作中心擔任兼任講師。曾任八旗文化編輯、《Fa電影欣賞》執行主編、《國影本事》主編,著有《摩登生活的漫畫及其「無-意義」:郭建英與上海新感覺派(1927-1935)》、《舊城區的藝聲X異生》(合著)等。
目錄 導論 走入城中,聽故事/黃義雄 第一章 書店是都市專屬的風景/蘇碩斌、林月先 ▍走出臺灣的雕版時代 ▍府前街與新高堂:村崎長昶的生意人生 ▍本町通書店街的時代 ▍風起雲湧的臺灣人書店 蔣渭水.文化書局/連雅堂.雅堂書局/謝雪紅.國際書局 ※上海讀書會事件 ▍臺北學子的閱讀時光 ▍戰後重慶南路書店風景 ※西尾商店 第二章 地圖會說話/高傳棋 ▍天然水池與護城河 ▍臺北城的興建 ▍臺北城的新興道路風貌 ▍日治時期的現代化市區改正計畫 ▍寶成門(西門)的消逝與再現 ▍從舊城址轉變成現代化三線路 ▍初現繁華風貌的西門町 ▍從低窪荒蕪地轉變成全市最具商業價值的空間 ▍清代衙門位址上的現代化建築:公會堂 ▍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 ▍日治時期藝文家展演的最佳場所 ▍從公會堂到中山堂,從國家元首、名人到一般庶民 第三章 重慶南路街景建築變遷/凌宗魁 ▍清代:臺北城內的計畫道路 ▍日本時代:現代化建築的興修 一九一○年代的市區改築 ◎臺北消防組、攝津館、臺灣書籍株式會社 一九二○年代後期現代商業風貌的重南街景 ◎辰馬商會/日本生命保險株式會社臺北支店、三十四銀行臺北支店、新高旅館/西尾商店、辻利茶舖、新高堂書店、大倉洋雜貨本店/臺灣銀行 ▍眾生相的臺灣最高政權象徵性建築:總督府 ▍戰後的總統府:強人政治賦予的新元素 臺北高等法院、民政長官官舍、度量衡所/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臺北師範、第二師範學校 ▍承載臺北歷史的大街 第四章 「茶苦來山人」三好德三郎與辻利茶舖/鍾淑敏 ▍男兒立志出鄉關 ※宇治的地方名望:辻家與三好家 與前田正名相識/前進殖民地布局臺灣 ※親族企業網絡 ▍辻利茶舖臺北支店 華麗登場的創店格局/連戰皆捷的烏龍茶行銷戰/置身臺北繁華地帶的辻利茶舖/比郵差還忙的店老闆 ※辻利茶舖的營收狀況 ▍民間總督 ※在敘勳的簡歷上對德三郎的敘述 ※獲得日本政府表揚的臺灣人士 ※第一代在臺日本企業家 熱心公益不為其他/「自覺沒有比自己更下等的人了」/從種族優越者到認同臺灣 ▍埋骨臺灣 ※凋零的在臺日本企業家 ※接手茶行生意的三好家第二代 在忙碌勞軍中死去 第五章 中華商場的流金歲月/高傳棋 ▍見證歷史的石碑 中華路旁歷史悠久的古建築群落/一九六一年「臺北市中華商場竣工記」石碑 ▍戰後棚屋聚落的出現 距今約六十年前的棚屋聚落研究/從臨時攤棚轉變成可居住開店的棚戶/棚屋裡的經濟活動/棚屋裡的赤貧區 ▍中華商場的興建與拆除 棚屋聚落的拆除/臺北市街頭最為新穎的百貨商場/加速老城臺北的都市更新 ▍母親的中華商場回憶 戰後殘破的臺北街/到冰品名店「白光冰果室」工作/一代巨星林青霞在此被發掘/親眼目睹新生戲院大火悲劇 ▍我的中華商場回憶 販賣鄉愁滋味的家鄉美食/要吃「啥鍋」就來此店/全國最密集的禮品文具店/學生改制服的瘋狂年代/隨時代潮流更替的電子賣場/許多世代人的共同回憶 第六章 走進重慶南路書森林/徐明瀚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見識臺灣書店的教科書叢林 ▍播下語言的種子,萌芽的閱讀慾:東方出版社的童書世界 ▍花園中的言葉與字花:每家大書店都有自己的辭典 ▍與周公談詩論藝:周夢蝶舊書攤與明星咖啡館的文化社群 ▍地下根莖,或樹大招風:禁書攤與文星書店的不解之緣 ▍海盜影碟淘金記:秋海棠的電影學術倉庫 ▍萬綠叢中的金枝玉葉:書街上專業書店一枝獨秀 ▍重慶南路書街衰落的多重因素 ▍書街不死,只是凋零 ※地圖:重慶南路書森林
醫療與帝國:從全球史
朝鮮半島六百年史:政
真假丈夫:馬丹蓋赫返
臺灣政治有意思!若林
雜碎:美國中餐文化史
盧比孔河:509–2
歐洲歷史的轉捩點(3
追尋北一:日治時期台
拜占庭帝國:324-
金融的世界史:泡沫經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