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大開悟經典
.
華嚴經開悟後的生活智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楞伽經精要,以佛心印心辨別修證真假:了悟第一義心,遠離各種外道及見解上的過錯
作者:
原譯:唐.實叉難陀
譯者:
編譯:梁崇明
分類:
哲學•宗教
/
佛教
叢書系列:經典精要
出版社:
大喜文化
出版日期:2019/9/17
ISBN:9789869787918
書籍編號:kk0495063
頁數:288
定價:
350
元
優惠價:
79
折
277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楞伽經精要,以佛心印心辨別修證真假:了悟第一義心,遠離各種外道及見解上的過錯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楞伽經精要,以佛心印心辨別修證真假:了悟第一義心,遠離各種外道及見解上的過錯 內容簡介 達摩祖師傳燈印心的圓頓無上寶典 如何遠離各種自己不自知的相似佛法,以及各種外道等錯誤見解上的過錯。《楞伽經》由大慧菩薩提出一百零八問,為您解開修道上的迷霧,讓您徹底了悟第一義心,印證您所學與佛無誤,明白宇宙、人生的大問題。成就世出世間諸法,獲致充實而超越的人生。 本經的主要內容,是佛開示的五法、三自性、八識和二種無我,並說其一切平等,無有對立或差別,此為大乘思想中超越有無二邊,不執於相又不墮於無相的最高境界。而所有這些,又不外乎一心,能究此心,即能到達證自覺聖智所行境界。只要掌握本經的要義,善解自心現境界,就是通達佛說第一義,即可在您的世間生活中開展體用智慧,讓您了悟自己與真如本性無差別,達到最終境界佛果位意義的「自證聖智境界」。 本書主要內容如下: 羅婆那王勸請品第一 摩羅山頂有一個城,叫楞伽城,是大藥叉王住的,這山是難往而且難入的,除非證得五眼六通的聖人們才能進去,也是佛在這裡所講的自證之法。羅婆那王見世上一切諸法本來實無其物,都是自心虛妄分別的結果,愚夫們受一切妄想迷惑不能理解,見佛聽法都是虛妄分別,按照這種方式觀看也就看不見佛。不起分別才能真正見到佛。羅婆那楞伽王棄除了一切雜染,證得諸法唯是自心所變現,住於無虛妄分別之境地,得如實見一切法。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一 本品由大慧總問,經佛陀略答而直接指示「佛心」所在,此即是經前一百八句問答。佛告訴大慧證智之所知,沒有獲得親證,看不到諸法根本。自心的清淨真識是不會滅去的,滅去的只是妄想及眼等六識,也就是心的造業相。若藏識滅則無異外道的斷滅論。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 佛對大慧說,圓成實性謂離名相事相一切分別,自證聖智所行之真如境界,就是如來藏自性清淨心。 諸佛所說之如來藏,不同於外道所說之神我。外道依據造物有無,看到無常性,而憑藉推理確定常,看到無常的現象,計量推測,妄想一個常與不思議出來。若欲離於外道見者,應遠離一切心意識名相妄想,是名大菩薩法無我智。 無常品第三之一 法界體性是常住不變的,通達人、法二無我,斷除煩惱、所知二障,離分段、變易二生死,斷現行、習氣二煩惱,這就是諸佛體性。離種種分別妄想,自心寂靜不動,心海不起轉識波浪,知一切境界,唯自心所現,本無所有。 現證品第四 佛說聲聞、緣覺至八地菩薩中,沈醉於由滅盡而起之樂,未能善了諸法唯心所見,為自、共相習氣所薰,計著人、我二無我,生涅槃想,不見諸法本來寂滅。大菩薩善知唯心所現,遠離能取、所取境界,了達諸法唯是心現,於一切法不生分別,不執著於心識及心識外種種性相,如此而能入於如來自覺聖智所證境界。 無常品第五 佛說如來不是常也不是無常,這二種說法都有錯誤。如果如來是常,有能作的錯誤,那就有造作的主宰,這是一切外道說的;如果如來是無常,有所作的錯誤,諸蘊所相和能相不存在,造物隨諸蘊滅而斷滅,而如來實際不斷滅。 剎那品第六 佛說明如來藏是一切善不善法之因,能使得眾生因此而生六趣色身。有智之人,能見不生滅,亦能見諸法之生滅不實;愚癡凡夫唯見生滅法,而不知生滅法為生滅不實,且執著為不生不滅法。 變化品第七 佛回答大慧阿羅漢跟菩薩的差別,及為何佛給聲聞授記成佛。並說明第八識心體上聖凡都是平等的,眾生都具有如來藏,所以都能成佛。 本書特色 《楞伽經》是法相唯識宗也是禪宗初祖達摩傳付慧可的重要經典,其核心思想為「自心現量」,也就是萬法由心而生,一切唯識所造。凡夫和覺者的區別就在於這「自心現量」四個字,覺者一樣在世間,卻不被世間所染;住煩惱,又在煩惱中悟到菩提。
作者簡介 梁崇明 台灣台中人,華梵蓮華佛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長期從事佛學導讀,佛學書籍編撰出版工作。已發表作品有《心相知機》、《科技時代淨土妙法》、《佛事儀軌》、《不淨觀》、《不執著的幸福》、《轉運開心菩薩道》、《藏傳佛教各宗派思想體系表》、《問禪:旅人悟道的喜悅》、《不動怒!打破心結看清真相的智慧:正念禪修覺悟的因素》、《華嚴經開悟後的生活智慧:入法界品精要》、《法華經精要,不可思議的今生成佛智慧:開發您本有的無限潛能》、《大般涅槃經精要:最惡的人也能成佛的智慧:開發每個人本有的覺性》、《楞伽經精要,以佛心印心辨別修證真假:了悟第一義心,遠離各種外道及見解上的過錯》、《解深密經精要,最真實心識的智慧:生命本無生滅,存在本身即是圓滿安樂自由》、《維摩詰經精要,從入世證出世的智慧:有錢不礙修行,沒錢會障礙你的修行》。
目錄 序 導讀 本經 01羅婆那王勸請品第一 為何分別當下不起分別才能真正見到佛呢? 02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一 為何沒有獲得親證,自證聖智所證境界,就看不到諸法根本呢? 03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 如來藏與外道之神我有何不同? 04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 佛所說的真實義,應當依義還是依於語言文字才能了悟呢? 05無常品第三之一 通達人無我、法無我會看到什麼樣的境界呢? 06無常品第三之餘 為何正等覺者是永離一切諸根境界的呢? 07現證品第四 為何說第一義中言思路絕,諸法本來寂滅呢? 08無常品第五 為什麼如來不是常也不是無常呢? 09剎那品第六 如來藏的本性是清淨的嗎?要如何才能如實知見如來藏五法體相、三自性、二無我,不為外道惡見所動呢? 10變化品第七 所知障及煩惱障要如何修習,才能得到清淨呢? 11斷食肉品第八 為什麼耽著於肉味,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幸呢? 12陀羅尼品第九 受持讀誦楞伽咒會有什麼功德呢? 13偈頌品第十 為什麼說在不實的因緣中妄執實在而分別有、無,是遠離佛的教法? 愚癡凡夫所分別之外境是幻還是真?了悟外境皆為自心之所現,就是入佛知 見嗎?
廣論止觀初探 第四卷
浩浩師恩:星雲大師的
怎麼聽
六朝隋唐佛教展開史
看見改變的力量
廣海明月:道次第廣論
星雲說喻 中英對照版
《尋找上師》師父說
慈悲:時時歡喜,處處
文字禪堂:傳遞人間福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