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台灣限時批:100個新世代尋夢藍圖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迸裂土地而出的力量:走過二十年,十二個九二一災後堅持至今的故事
作者:
謝志誠、陳鳳麗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社會科學
叢書系列:紀實書寫
出版社:
蔚藍文化
出版日期:2019/9/12
ISBN:9789869809009
書籍編號:kk0495463
頁數:264
定價:
420
元
優惠價:
79
折
332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迸裂土地而出的力量:走過二十年,十二個九二一災後堅持至今的故事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迸裂土地而出的力量:走過二十年,十二個九二一災後堅持至今的故事 內容簡介 堅持不懈的韌性,跨過國界的圍籬、縣市的疆界, 凝聚了全國人民的「本心」。 九二一大地震雖然帶給人們難以抹滅的傷痛記憶,但臺灣社會將這份傷痛轉換為社會支持的力量,無論是農村振興,人際關係與資源的流動,都帶來了不同的啟發並促成政策的制定。 隨著世界的流變,我們也要往前邁進,用遼闊的視野, 流轉在人與人間的正面力量,在尋求安身立命的同時,進一步凝聚共好的社會。 記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地震後的重建與新生故事 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蔚藍文化 合作出版 .他們在Gaga指引下協力前進——林建治與黃盈豪 .只想讓學生們多幾箱共讀的好書,一封email產生閱讀的蝴蝶效應——陳一誠 .用空手道讓震災區孩子走出傷痛,更在世界發光發熱——黃泰吉與廖德蘭 .埔里鎮唯一的村長——陳芳姿 .從鏟子到鍋子,長照二十年——廖振益 .走在長照二.〇前面的機車行黑手——邱慶禧 .清圳引水水長流——廖學堂 .為愛多走一哩路——馬麗芬 .卯上主流媒體與文化的行動者——馮小非 .從青蛙的社區經驗到蝴蝶的社群營造——廖嘉展與顏新珠 .讓太平藍登上世界舞臺——葉晉玉 .地方創生先驅者,博士回鄉推生物科技——賴敏男 這十二個故事所累積的經驗,不僅是臺灣的資產,過程中,他們面對災難與困境所展現的「信心」,立基於「社會信任」的互助精神,「堅持不懈」的毅力,則正是當前臺灣社會最需要的三要素:信心、信任與堅持。 ◆封面故事 封面照片為李慶忠先生拍攝,記錄九二一災後政府聘僱在地民眾以自然生態工法整治崩塌的邊坡。 南投中寮鄉在地青年張燕甲、李慶忠、許文煙、廖學堂等人在九二一災後成立中寮鄉親工作站,修築荒廢多年的福盛圳,發行《中寮鄉親月報》,也拿起相機,走入外人看不到的地方,拍攝外人看不到的影像,細說發生在中寮十八村的故事。當時所拍攝的系列照片,於工作站結束後轉交九二一基金會,目前典藏於台大圖書館。 ◆關於 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 本基金會設立之主要目的係以運用社會資源,統合民間力量,協助因天然災害受災地區之賑災為宗旨。為妥善運用與管理賑災捐款,本基金會以客觀、超然立場統籌運用各界賑災捐款,彌補政府在防救災體系中不足之處,使防救災工作更臻完善,期受災民眾在各界愛心關懷之下,得以早日度過難關、重建家園。 專文推薦 殷琪|欣陸投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前財團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董事長 蔡培慧|立法委員、前財團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秘書 張景森|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董事長
作者簡介 謝志誠 財團法人豐年社董事長 前財團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長 前台南縣學甲人,1957出生。2013年從臺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系退休。長期投入與關心台灣環境保護議題,2006年6月和前台南縣長蘇煥智合著「黑面琵鷺的鄉愁(續篇)」,紀錄投入長達十餘年「反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運動;2011年和台灣大學何明修教授合著「八輕遊台灣-國光石化的故事」,紀實報導糾纏臺灣二十幾年的八輕(國光石化)周遊臺灣的始末,以及臺灣近二十餘年來的石化工業發展來龍去脈,臺灣社會、地方發展與環保意識的轉變;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後,於1999至2000年間,擔任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副執行長,2000年6月起擔任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長,至2008年7月基金會解散,仍固守崗位至2009年11月臺灣臺北地方法院公告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清算終結登記止。 陳鳳麗 自由時報記者 出生地是台北市,在新北市板橋區成長。世新廣電科畢業,一直以為會靠聲音討生活,沒想到後來成了文字工作者。在南投縣採訪二十多年,習慣在人群中當觀察者,工作需要理性、客觀,卻又常忍不住跟著採訪對象哭與笑。
目錄 推薦序/回顧九二一(殷琪 / 欣陸投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前財團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董事長) 推薦序/重建牽起生命連結,本心凝聚社會共好(蔡培慧 / 立法委員、前財團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秘書) 推薦序/堅持,讓社會充滿溫暖(張景森 / 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董事長) 引言:信任、信心與堅持 他們在Gaga指引下協力前進—林建治與黃盈豪 只想讓學生們多幾箱共讀的好書,一封email產生閱讀的蝴蝶效應——陳一誠 用空手道讓震災區孩子走出傷痛,更在世界發光發熱——黃泰吉與廖德蘭 埔里鎮唯一的村長——陳芳姿 從鏟子到鍋子,長照二十年——廖振益 走在長照二.〇前面的機車行黑手——邱慶禧 清圳引水水長流——廖學堂 為愛多走一哩路——馬麗芬 卯上主流媒體與文化的行動者——馮小非 從青蛙的社區經驗到蝴蝶的社群營造——廖嘉展與顏新珠 讓太平藍登上世界舞臺——葉晉玉 地方創生先驅者,博士回鄉推生物科技——賴敏男 致謝
人類學反思三部曲:文
杜拉克印象:懷念我的
不受統治的藝術:東南
人類世的億萬塵埃:輕
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
經典教育三十講,重溯
香蕉、海灘與軍事基地
胡耀邦:從國共內戰到
女工之死:後工業時代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