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巴黎人
.
外貿業務操作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君不可一日無茶:中國茶文化史
作者:
王玲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文化風俗
叢書系列:YZ(九州)
出版社:
崧燁文化
出版日期:2020/9/4
ISBN:9789865164676
書籍編號:kk0518890
頁數:326
定價:
420
元
優惠價:
88
折
370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君不可一日無茶:中國茶文化史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君不可一日無茶:中國茶文化史 內容簡介 講到西方就會想到咖啡,講到東方必定少不了茶。 漫漫中國史三千年,不管是異族統治還是漢人天下, 只有茶笑看世事,儼然才是永不動搖的文化霸主。 茶到底有什麼魅力,可以席捲古今中外,甚至主宰今日的華人世界? ▏茶文化是怎麼開始的?從漢代說起。 中國人從何時開始飲茶眾說不一,有的說自春秋,有的說自秦朝,有的說自漢代。目前大多數人認為,自漢代開始比較可考,這從漢朝人王褒所寫〈僮約〉可以得到證明,這則文獻記載了一個飲茶、買茶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最早開始喜好飲茶的大多是文化人,漢朝的大漢賦家就是中國早期的著名茶人,不管是司馬相如的《凡將篇》還是揚雄的《方言》,一個從藥物角度,一個從文字語言角度,均談到了茶。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竟然跟禁酒有關 自唐肅宗乾元元年(西元758年),開始在長安禁酒,規定除朝廷祭祀饗宴外,任何人不得飲酒,這造成長安酒價騰躍高昂。杜甫有「街頭酒價常苦貴」的詩句,並說:「速宜相就飲一斗,恰有三百青銅錢。」 有人計算,當時這一「斗」酒的價錢,可買茶葉六斤。民間禁酒,價又極貴,文人無提神之物,茶又有益健康,不好喝茶的也改成喝茶。 ▏「君不可一日無茶」──愛茶成痴的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嗜茶如命,又愛作詩附庸風雅,於是效法古代文士,把文人茶會搬到了宮廷,這便是在重華宮年年舉行的清宮茶宴。茶宴在每年正月初二至初十選吉日舉行,主要內容一是作詩,二是飲茶。 茶宴詩會的作品自然都是些歌功頌德、阿諛奉承之詞,要像文人於山野之間,將茶與詩、人與自然、內心世界與客觀意境交融一體,根本不可能;但透過茶宴,茶與文化界的關係進一步得到肯定,上行下效,對推動茶與藝術的結合還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茶葉剛傳到歐洲時,也曾經備受質疑 十七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來到中國澳門運載綠茶,然後輾轉運載,於1610年回歐洲。這是西方人從東方殖民地轉運茶的開始,也是從中國向西歐輸入茶的開始。 但一直到十八世紀初,不少歐洲人仍對茶葉抱有懷疑。相傳瑞典王古斯塔夫三世為查個水落石出,找了一對兄弟死囚實驗,說如果他們同意實驗,可以免除死刑。這個實驗獲得空前成功,兄弟倆活了多年,喝茶的那位還活到八十三歲高齡。就這樣,中國茶終於獲得歐洲的承認。 本書特色 本書以茶的源起開頭,詳述中國歷朝歷代的茶藝與茶文化,最後從中國茶走向世界,介紹茶文化在不同國家落地生根後的發展與影響,是一本較為通俗的學術性文化專著。
作者簡介 王玲 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理事,主要研究北京史和中國傳統文化,是大型學術專著十卷本《北京通史》的主要組織者之一。著有《中國茶文化》、《北京通史·遼代卷》、《黃河·黃土地·炎黃子孫》等學術專著,有關中國傳統文化和北京史研究方面的論文四十餘篇。
目錄 緒論 中國茶文化的含義、範疇與研究方法 一、從茶之源、茶之用到茶文化學 二、中國茶文化的內容、範疇與特點 三、茶文化的研究方法和我們的任務 第一編 中國茶文化形成發展的概況 第一章 兩晉南北朝士大夫飲茶之風與茶文化的出現 一、漢代文人與茶結緣 二、兩晉南北朝的奢靡之風與「以茶養廉」 三、兩晉清談家的飲茶風氣 四、南北朝的宗教、玄學與飲茶風尚 第二章 唐人陸羽的《茶經》與中國茶文化的形成 一、唐代茶文化得以形成的社會原因 二、茶聖陸羽 三、陸羽的《茶經》及唐人對茶文化學的貢獻 第三章 宋遼金時期茶文化的發展 一、五代繼唐開宋,文士茗飲別出新格 二、宋代貢茶與宮廷茶文化的形成 三、宋人鬥茶之風及對茶藝的貢獻 四、宋代市民茶文化的興起 五、遼金少數民族對茶文化的貢獻 第四章 元明清三代茶文化的曲折發展 一、元代茶藝的簡約化是對宋代「敗筆」的批判 二、明人以茶雅志,別有一番懷抱 三、晚明清初士人茶文化走向纖弱 四、清末民初茶文化走向倫常日用 第二編 中國茶藝與茶道精神 第五章 中國茶藝(上)──藝茶、論水 一、藝茶 二、論水 第六章 中國茶藝(下)──茶器、烹製、品飲與品茗意境 三、茶器 四、紫砂陶壺與製壺專家 五、烹製與品飲 六、品飲環境 第七章 儒家思想與中國茶道精神 一、中庸、和諧與茶道 二、中國茶道與樂感文化 三、養廉、雅志、勵志與積極入世 四、禮儀之邦說茶禮 第八章 老莊思想對茶文化的影響及道家所做的貢獻 一、天人合一與中國茶文化中包含的宇宙觀 二、道家茶人與服食祛疾 三、老莊思想與茶人氣質 第九章 佛教中國化及其在茶文化中的作用 一、佛道混同、佛玄結合時期的「佛茶」與養生、清思 二、中國化的佛教禪宗的出現使佛學精華與茶文化結合 三、《百丈清規》是佛教茶儀與儒家茶禮結合的標誌 第三編 茶文化與各族人民生活 第十章 民間茶藝古道擷英 一、《茶經》誕生地,湖州覓古風 二、「功夫茶」中說功夫 三、茶樹王國尋古道 第十一章 從民俗學角度看民間飲茶習俗的思想內涵 一、「以茶表敬意」與禮儀之邦 二、漢民族的婚俗與茶禮 三、少數民族婚俗中的茶 四、喪俗、祭俗與茶儀 五、飲茶與「家禮」 第十二章 區域文化與茶館文明 一、唐宋城市經濟的繁榮與市民茶文化的興起 二、巴蜀文化與四川茶館 三、吳越文化與杭州茶室 四、天津茶社、上海孵茶館與廣東茶樓 第十三章 北京人與茶文化 一、紫禁城裡話茶事 二、北京茶館文化 三、從北京的茶園、茶社看傳統文化向現代文明的演進 第十四章 邊疆民族茶文化 一、雲貴巴蜀茶故鄉,古風寶地問茗俗 二、歷史悠久、內容豐富的藏族茶文化 三、高山草原話奶茶 四、滿族對茶文化的貢獻 第四編 茶與相關文化 第十五章 茶與詩 一、從酒領詩陣到茶為詩魂──從漢至唐茶酒地位的變化 二、宋人的茶詩、茶詞、茶賦 三、元明清及當代茶詩 第十六章 茶畫、茶書法 一、歷代茶畫代表作 二、中國茶畫中蘊涵的哲理 三、茶書法 第十七章 茶的謠諺、傳說與茶歌、茶舞、茶戲 一、茶的故事與傳說 二、茶諺 三、茶歌、茶舞、茶戲 第五編 中國茶文化走向世界 第十八章 茶在東方的傳播與亞洲茶文化圈 一、中國茶早期外傳與調飲文化及乳飲文化體系 二、中國茶向日本、朝鮮的傳播 三、中國茶傳入南亞諸國 四、亞洲茶文化圈的形成及其重大意義 第十九章 日本茶道、朝鮮茶禮與中國茶文化之比較 一、日本茶道的形成與演變 二、中國茶文化與日本茶道對比 三、朝鮮茶禮與中國儒家思想 第二十章 中國茶向西方的傳播與歐美非飲茶習俗 一、茶向西方的傳播與茶之路的形成 二、英法諸國飲茶習俗 三、蘇聯各民族飲茶習俗 四、美洲、非洲國家飲茶習俗
言論自由
從雲端走下來的家族─
那些案件,如果能遇見
日本雜學圖鑑:日本大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的
請仙遊戲:請神容易送
史上最有梗的東方魔法
朝鮮一姊金與正:北韓
通識教育的全人、跨域
學習的隱形推手--科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