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台灣限時批:100個新世代尋夢藍圖
.
滄海橫流要此身:流亡
.
攝相現象學(修訂版)
.
生死愛欲I【2023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為人之學:人文、哲學與通識教育
作者:
張燦輝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社會科學
叢書系列:通識教育叢書
出版社:
香港中文大學
出版日期:2021/9/1
ISBN:9789882372436
書籍編號:kk0541568
頁數:252
定價:
615
元
優惠價:
88
折
541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為人之學:人文、哲學與通識教育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為人之學:人文、哲學與通識教育 內容簡介 通識教育與大學教育是甚麼關係? 怎樣的通識教育才能賦予大學教育一個靈魂? 自創校以來,香港中文大學結合中國人文精神和西方博雅教育傳統,一直以人文與通識教育作為大學教育理念的基礎。經過近二十年來的努力,大學通識教育建立了「四智性範圍」及「對話課程」,確立有別於其他大學通識課程的「中大模式」。 張燦輝教授是中大通識教育課程的重要設計者,本書收錄了他對人文學科、哲學及通識教育種種問題的反思,也著重探討中大通識教育課程背後的理念和實踐。通過剖析通識課程的設計,本書從根本上回應了對大學教育的本質與理念的叩問。 名人推薦 為「通識教育」定性、定位是每所有作為的大學為完善整體「大學教育」時必須縈繞在心、持續檢討、反省的大事。我毫不猶豫地說,張燦輝教授與他的團隊為中大通識教育所做的定性、定位的工作傑出,而且富於真、善、美三維的智性想像。——金耀基,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社會學系榮休講座教授 張燦輝教授將他多年來從事通識教育建設的反思和心得結集成文,從教育理想的高度論證通識教育的意義,是十分適時的。他對通識教育的討論,以他對中西文化和哲學思想廣泛的涉獵和洞見為基礎,結合了他對香港特殊歷史文化脈絡的經驗和掌握,豐富了建設通識教育的想像,也為討論通識教育應有的價值和未來發展路向提供紮實的論據和起點。——梁美儀,香港中文大學前大學通識教育主任
作者簡介 張燦輝 前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及系主任、大學通識教育主任。研究範圍主要包括現象學、海德格哲學、生死愛欲之存在問題,以及攝相現象學。2012年退休後至今出版了11本哲學專著、攝相集,多次在香港和海外舉行相片展覽。
目錄 「通識教育叢書」總序沈祖堯 /ix 序言:大學通識教育的定性、定位金耀基 /xi 序言:通識教育與教育理想的追求梁美儀 /xxiii 前言 /xxix 第一部分人文與哲學教育 1. 人文學科與通識教育 /3 2. 哲學教育的理念和任務:一位香港哲學教育工作者的反思 /19 3. 教師專業主義和教育的終結 /35 4. 現象學與人文科學 /43 第二部分通識教育 5. 通識教育作為體現大學理念的場所:香港中文大學的實踐模式 /55 6. 通識教育改革與大學理念 /69 7. 通識教育與人生問題 /85 8. 唐君毅與通識教育 /105 9. 從四範圍課程到對話課程: 香港中文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1998–2012) /119 附錄 附錄1 唐君毅銅像與中文大學—訪問張燦輝教授 /137 附錄2 美國大學通識教育核心課程考察報告 /145 附錄3 內地三市五校文化素質教育考察報告 /167 附錄4 通識教育當前論述的初步分析—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 (JGE) 個案研究(2004–2009) /193 「通識教育叢書」編者跋梁美儀 /215
假新聞:解密戰爭暴行
生命的尋路人(附彩頁
始終如一:新聞人朱宗
美國百年外交大敗局:
帝國的年代:歐亞世界
沸騰的護城河:保衛台
破解北京的全球媒體攻
跨越185:原住民族
以愛織夢:靜思閱讀書
中國樓市崩盤中:債務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