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江澤民其人連環畫集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從「中國人」到「臺灣人」:台灣人政治認同的轉變(1995-2008)
作者:
李氣虹
分類:
軍政•法律
/
政治
叢書系列:跨域視野系列
出版社:
季風帶
出版日期:2022/12/28
ISBN:9786269672219
書籍編號:kk0562066
頁數:396
定價:
450
元
優惠價:
88
折
396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從「中國人」到「臺灣人」:台灣人政治認同的轉變(1995-2008)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從「中國人」到「臺灣人」:台灣人政治認同的轉變(1995-2008) 內容簡介 ★新加坡《聯合早報》中國新聞組副主任李氣虹 以跨域視野剖析一九九五年至二〇〇八年台灣人政治認同的轉變之作 ★王信賢(國立政治大學特聘教授 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講座教授 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 專文推薦 作者李氣虹生於馬來西亞、成長於新加坡,曾經擔任新加坡聯合早報派駐台北、香港和廣州三地的首席特派員,現任該報中國新聞組副主任。由於曾在台北留學和工作生活,擅長研究台灣相關的各種議題,為此提供了跨地域視野和思考。 作者透過第三視角,研究台灣人政治認同從「中國人」到「臺灣人」的轉變和緣由,為全球華人瞭解台灣的歷史背景和台海兩岸政治提供參考。
作者簡介 李氣虹 新加坡公民,資深新聞記者、學者、時事評論員。1967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柔佛州笨珍縣,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學士、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法學碩士、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曾擔任新加坡《聯合早報》駐台北、香港、廣州特派員長達八年,現任該報中國新聞組副主任,兼任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講師。著有《中國競技體育揭秘》(香港:明報出版社,1996)
目錄 作者序 緣起 11 推薦序(一) 不可或缺的力量 ◎ 王信賢(國立政治大學特聘教授 東亞研究所所長) 19 推薦序(二) 珍貴的研究價值 ◎ 鄭永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講座教授 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 25 第一章 緒論 33 第一節 研究背景 35 第二節 研究動機 50 第三節 相關概念釐清和界定 54 第四節 與台海兩岸關係相關之文獻探討 62 第五節 研究方法和主要觀點 68 第六節 章節安排 72 第二章 日本殖民統治 對台灣政治精英的民族觀念之影響 ——以李登輝和史明為例 77 第一節 日化台人的精神世界 80 第二節 一八九五年之後台人的國籍身分 82 第三節 少兒時期的「岩里政男」 84 第四節 中國意識與馬克思主義歷史觀 86 第五節 李登輝與司馬遼太郎的對話 90 第六節 官方民族主義與殖民地民族主義 93 第七節 「台灣意識」中的反抗意識 94 第八節 為反抗獨裁統治而參加共產黨 99 第三章 台灣意識的萌芽 與中國意識之對立 105 第一節 「台灣意識」基本上是一種抗爭論述 108 第二節 「二二八」事件對台人之中國意識造成創傷 109 第三節 國民黨在台推行「中國化」運動 111 第四節 《自由中國》對台灣知識分子的啟發 113 第五節 外交挫敗動搖國民黨代表「中國」的合法性 118 第六節 七十年代的「現代化論述」與鄉土文學論戰 120 第七節 脫胎於中國國族主義的台灣史觀 126 第八節 黨國體制的弱化及挑戰 129 第四章 國民黨精英與「外省人」 之政治認同 137 第一節省籍情結中「外省人」的身分定位 142 第二節「外省人」的世代界定及相關的身分概念 144 第三節生活空間結構對外省人政治認同的塑造 149 第四節從社會階層看外省社群的優勢和劣勢 152 第五節老榮民的政治認同 154 第六節外省第二代的政治認同 156 第七節外省社群的「李登輝情結」 159 第八節外省人的兩岸統一原則和國家忠誠度 162 第九節雙重認同:中國情和台灣心 164 第五章 從分裂國家理論 看李登輝的大陸政策 169 第一節獨台與台獨——李登輝與民進黨的敵友關係 174 第二節李登輝與郝柏村爭奪大陸政策主導權 178 第三節中共與民進黨看國統會與國統綱領 180 第四節分裂國家理論及相關概念 183 第五節北京不接受「分裂國家理論」 186 第六節一九九二年香港會談與「一個中國」爭議 190 第七節兩岸密使管道 194 第八節李登輝力爭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對等 199 第九節「兩國論 」是「台獨」立場嗎? 206 第六章 民進黨的台灣前途主張之演進 (1986-2000) 213 第一節創黨初衷 218 第二節自決與台獨 222 第三節國民黨的壓力和容忍底線 226 第四節台獨非早期民進黨內主導思想 230 第五節黨外「山頭」與民進黨派系之形成 232 第六節「台獨」聲浪驟然升高 235 第七節台獨黨綱的提出與修正 238 第八節民主選舉對台獨理念的牽制 239 第七章 陳水扁政府的兩岸政策 (2000-2008) 247 第一節執政前陳水扁的統獨主張 250 第二節「四不一沒有」和未來「一個中國」 257 第三節「九二共識」的爭議 262 第四節陳水扁曾準備接受「一中各表」 267 第五節一中原則「新三句」與政治統合論 273 第六節一邊一國論與公投制憲 279 第七節「切香腸」式台獨? 281 第八節「扁宋會」讓獨派反彈 284 第九節終止「國統會」和「入聯公投」 289 第十節律師性格和「永遠的第一名」 295 第八章 結論 299 第一節「台獨」的類型 301 第二節以分裂國家理論定位兩岸關係 308 第三節對李扁「台獨」分裂立場的反思 317 第四節檢討與建議 321 注釋 329
以健康之名?:10道
大學的脊梁:臺大校長
尋租中國:台商、廣東
中國紀錄:評估中華人
打開民主國家的媒體枷
敢言集2021
大陸研究與兩岸關係(
極權基因
臺灣與香港政治發展比
當權力背叛人民〈撒母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