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真原醫:21世紀最完整的預防醫學
.
手術的發明(下):
.
手術的發明 (上):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手術的發明 (上下冊套書):從蒙昧到啟蒙的外科手術發展史,以及當今的植入物革命
The Invention of Surgery:A History of Modern Medicine: From the Renaissance to the Implant Revolution
作者:
大衛.史耐德
譯者:
黃馨弘
分類:
醫療•保健
/
醫學科技
叢書系列:鷹之眼
出版社:
鷹出版
出版日期:2023/2/1
ISBN:9786267255056
書籍編號:kk0563003
頁數:624
定價:
800
元
優惠價:
79
折
632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手術的發明 (上下冊套書):從蒙昧到啟蒙的外科手術發展史,以及當今的植入物革命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手術的發明 (上下冊套書):從蒙昧到啟蒙的外科手術發展史,以及當今的植入物革命 內容簡介 心臟支架、人工關節和水晶體… 如今每年有百萬人進行植入物手術, 手術醫學如何從蒙昧無知走向「植入物革命」時代? 一部外科手術權威所寫下的外科手術史。 本書是一部宏觀的外科手術史,由大衛•史耐德醫師撰寫,內容從古希臘醫生對人體的危險猜測說起,一路寫到改變世界的20世紀植入物革命。再加上自己接受醫學訓練的過程,以及與病患之間難忘的回憶,讓這本書更加引人入勝。 本書描述了外科手術領域最具活力的關鍵人物,講述他們如何找出致病細菌、找出器官被感染和產生癌變的原因,發現了抗生素並創造乾淨無菌的環境,而能透過手術強力介入人們生活,最終造成外科手術的興起,使手術從原本只在危急狀況下救命,轉變成非急需施行的常規手術,也讓植入物的革命變成可能。如今每年有極度乾淨與無菌的環境,才使植入物的革命成為可能,導致如今在全世界每年有將近數百萬的植入物被用在人體上。 當今市面上有很多手術百科全書與外科醫師傳記,卻少有將這段艱辛歷史呈現出來的整體敘事,為我們解釋「我們究竟是如何走到現在」。本書提供西方科學史的脈絡,又兼顧大時代背景,更進一步在當今手術器材、醫療保險、手術技術仍在持續改革和變化之際,探討「下一步將會是什麼」的問題,引領讀者一起前瞻人類醫學的未來。 專文推薦 皮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蘇上豪∣心臟外科醫師,金鼎獎得獎作家 強力推薦 急診女醫師其實∣ 網路人氣醫師、圖文作家 白永嘉∣急診醫師、經營「急診醫師的眼睛」粉專 蔡任圃∣北一女中生物教師 蒼藍鴿∣醫師Youtuber 看了這本書,很有感的是,科學領域的突破,通常不是來自於領域中訓練有素的專家,而是不迷信過往權威的人。他們充滿好奇心、想像力,追根究底一心想要追求真相和成果。甚至有時候是苦於資源不足而產生的靈感,反而創造出一片藍海呢!——急診女醫師其實 整形外科醫生史耐德在《手術的發明》一書中寫道,1800年代末期,外科醫生做了非常不可思議的事,他們不再只是對處於極端狀況下或瀕死之人做手術,而是進行了非急需施行的手術。作為外科醫生,史耐德以成功置換肩部關節聞名,在本書最後章節中,他將討論轉向所謂的植入物革命,將外來物植入人體內,不但激發工程師、生物學家和外科醫生的想像力,也迎來人類史上最重要的轉變。--Jerome Groopman―The New Yorker 大膽而引人注目。史耐德對外科領域的「工匠、奇人和孤獨天才」之著迷,讓他的文章生動、活潑、見多識廣,既優秀又有趣。―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縱觀外科手術史,史耐德描述了外科史上的英雄們以及他們的獨特成就,並穿插自己修復病患身體的精闢經驗。他為人類將外來物放入體內的大膽慶賀,反思了當前面臨的成本與道德問題,期許我們與他一起踏上植入物未來的迷人旅程。-- Helen Bynum PhD, author of Spitting Blood: The History of Tuberculosis 本書進行了全面研究,並做出精妙的講述,散發出智慧和熱情。對於每個對醫學史和醫學未來感興趣的人來說,這本書都是必不可少的讀物。-- Frank Huyler, author of The Blood of Strangers: Stories from Emergency Medicine 《手術的發明》是一次從手術室講起的環球歷史之旅。透過一系列豐富多彩、離奇、有時令人反胃的故事,史耐德揭示了手術史中人性化、混亂的一面,如何促成我們今天看到的進步。這是一本最令人振奮的醫學著作。-- Michael Paul Mason, author of Head Cases: Stories of Brain Injury and Its Aftermath
作者簡介 大衛.史耐德(DAVID SCHNEIDER, MD) 史耐德醫學博士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肩關節和肘關節置換外科醫生。曾為《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等醫學期刊撰稿,同時也是外科史講師和地區廣播和電視節目的常客。他住在科羅拉多州的博爾德。 譯者簡介 黃馨弘 畢業於國防醫學院醫學系。除醫學工作外,也積極進行翻譯與科普寫作,著作散見泛科學、Inside等科技媒體。對開源文化也深深著迷,期待能陸續將精彩的著作推廣到中文世界來。近期譯作:《大腦的悖論:一個神經心理學家眼中的老化大腦》《大腦百科:神經科學最高水平之作,以前所未見的精密圖解漫遊大腦》《人體解剖全書》。
目錄 手術的發明上冊 導 讀 從蒙昧無知到引領進步的外科手術史 皮國立 推薦文 宏觀的歷史,精彩的故事 蘇上豪 作者序 前言 自希波克拉底時代到十五世紀,醫學都沒什麼變化。儘管西方世界正從千百年來的沉睡中甦醒,但此時「看醫生」仍然沒有太多意義,即使是找到最聰明的醫師,也有極大的風險。 第01章困境 一九四○年代的尼爾醫師生活在抗生素尚未被發明的時代,面對肩關節嚴重骨骼或脫臼的患者,唯一能做的就是移除肱骨頭部,但也終將導致殘疾。尼爾醫師厭倦見到患者的悲傷以及自己的無能為力,開始大規模搜尋相關病例與紀錄,最終提出創新的治療方案關節置換術。 第02章紙張、先知和印刷機 知識的繼承在醫學發展上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直到古騰堡創新之後,圖書生產機械化大大開啟了傳播新思想的能力。一五四三年,人類史上兩本最偉大的著作出版:其中一本就是由二十九歲卻敢於挑戰蓋倫的維薩里所撰寫的解剖書,他的《人體的構造》為醫學教育的復興打下基礎。 第03章維薩里和《人體的構造》 西元三○年左右,亞歷山卓併入羅馬帝國,由於法令和一般異教徒的宗教情懷,導致禁止人類解剖。當時的蓋倫即便從未解剖過人類大體,也沒做過病理解剖,卻成了無可質疑的解剖學權威。 第04章科學崛起 皇家學會的成員解析了原子組成、發現氫氣、雙螺旋結構和電子,甚至也發明了網際網路、建立同儕審查制度。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科學組織,為現代科學及19世紀醫學的科學化轉型,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第05章威廉•哈維與約翰.杭特 約翰啟動一個正確治療戰傷的研究計畫。其他多數的外科醫師堅持用老方法治療創傷,但約翰開始意識到「少即是多」。他的外科醫師同事其實只是不斷從傷口抽入骯髒的手,造成更大的痛苦並加速患者死亡。約翰選擇不刺探傷口並將槍傷擴大,而是極安靜的治療傷口。 第06章病理學 十九世紀晚期,外科醫師從放血者和排膿的人,搖身一變成為診斷學家,與病理學家一起治療疾病。長久以來,外科醫師一直試圖擺脫語理髮師的糾結,如今透過科學重新定義外科的治療行為成就了。 第07章細菌 科萊奇卡去世後兩個月內,第一科入口處放置了一碗含氯液體,稀釋成消毒劑濃度,每個醫護人員獲令要洗手。短短幾個月內,產褥熱的死亡率就急遽下降,僅僅在維也納,就有成千上萬產婦的性命獲得拯救。 第08章抗生素 除了發現「致」病的原因,也有另一群科學家致力於找出「治」病的解方。時逢世界大戰,人們忙著互相殘殺,而醫師則忙著與重症與創傷抗戰,青黴素就是首度戰役中的英雄。 第09章麻醉 遠在科學家和醫師瞭解人體有多複雜,還有疾病以及治癒的概念之前,有必要先專心解決減痛的問題。就算醫學的不斷演化,僅僅只是止痛,也將是極大的勝利。 第10章常規手術 隨著時代進步,外科醫師逐漸從某些希望不大的急診病患,轉向一旦外科介入就可能真正產生改變的患者,像是疝氣手術或乳房根除術。在比勒斯之前,病人只在極端狀況下住進醫院,但現在常規手術變得可能,外科醫師對於手術的信心正逐漸增加。 手術的發明下冊 第11章 維塔立合金 因結核病會擴散至骨骼的特性,導致人們多年來找尋了許多方式治療與替換,最終促進了人工植入物的誕生。猶如科幻小說預言的成真,人工植入物不再是夢,經歷世代的發明與改造,成為了當今常見的治療手段,造福了世上許多人。 第12章 監督與權利 瞭解美國食藥局和國民健康保險的起源,對於理解植入物爆發式成長中的「完美風暴」至關重要。材料科學的改進、抗生素的發現、美國食藥局對植入物的監督、二戰後政府推動的數千家新醫院的啟動、醫療保險的發明,以及國民健康保險的建立,都在幾十年內合併在一起。 第13章 醫療器材許可 2003年至2010年間,近10萬名患者植入了ASR髖關節,雖然許多人感到滿意,並從手術中獲得終生的好處,但也有數以萬計的患者需要切除和修改他們的植入物。 第14章 醫療工業綜合體和醫療器材 植入物由什麼製成?由塑膠、金屬、有機、生物和電子材料製成。有機植入物是移植到患者體內的非活性組織,常見於骨科肌肉骨骼的手術。生物植入物是活組織和器官,經過專門採購和加工,並立即運輸,以便立即植入。 第15章 在心臟上動手術 「開心手術在不到十幾年的時間裡,從1955年的實驗性手術演變為標準治療技術。」在二次大戰之前,任何進入胸腔的手術都是不可想像的,然而到了1961年,美國已有三百零三家醫院完全具備心臟手術和血管造影設備。 第16章 外科專科化 幾個世紀以來,內科醫師在英國社會中的地位仍然比外科醫師高得多:他們是社會精英階級的成員,而外科醫師是手工藝的實踐者,而藥理學家一類的則是商人。 第17章 植入物革命 事實上,你根本看不到病人的本體—我的眼前只有他的肩胛骨—一個顯示在電腦螢幕前的3D 模型。如果是在幾年前,世界上任何一位肩部外科醫師都無法處理史丹利的狀況,他的骨頭流失和畸形的程度實在太嚴重。但現在,我們已經視為是家常便飯。 第18章 運動醫學的誕生 作為一名外科醫師,我已經植入了成千上萬的阿爾特雷克斯生產的縫線、縫線錨、螺絲和各種其他設備,我很清楚阿爾特雷克斯是如何改變世界各地運動醫學的面貌。但我來這裡是為了更加了解它的創始人,以及他在一生中是如何取得這麼多成就的。 第19章 回顧這影響有多大 骨科醫師比任何其他專科都更容易植入更多的設備。例如肩關節、手肘、手腕、手指、髖關節、膝關節、腳踝和腳趾的人工關節置換術,加上脊柱融合、骨折處理、修復肌腱和韌帶,在美國每年至少有數百萬檯的相關手術。 第20章 腦部植入物 腦機介面是終極的植入物。到目前為止,植入物已取代許多身體的功能,撐住冠狀動脈,維持通暢、替換關節、取代老化的水晶體、強化弱化的腹壁。不久的將來,腦機介面將推動社會進入更加賽博格化的未來,到時不僅可以用來治療男人和女人的疾病,還會讓他們變得更美好、更強壯、更快。 第21章 賽柏格式的未來與電子人 一二十年內基改肯定會成為常態。有可能在一個世紀內每個人都能擺脫遺傳的錯誤,甚至出現強制性的基改,不想要都不行,有染色體缺陷的人會被視為「有病的」。我預言,22世紀人們反抗「基改」的力道,會讓現在反疫苗勢力看起來弱不禁風。人類將成為最終極的基改生物。 致謝
走出巴金森病幽谷:神
心靈幹細胞:遇見生命
生醫材料好簡單
端粒效應:諾貝爾獎得
HEALTH RUL
跨世紀黑科技:神奇植
《再生醫療∼研發、實
呼吸,為了療癒:全新
30個不可不知的細胞
i PD 2.0 腎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