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中外歷史大事酷搜本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何以帝國:跟著錢走,看見不一樣的中國史
作者:
劉守剛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歷史地理
叢書系列:歷史筆記
出版社:
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23/11/27
ISBN:9789864898718
書籍編號:kk0580642
頁數:360
定價:
450
元
優惠價:
79
折
356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何以帝國:跟著錢走,看見不一樣的中國史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何以帝國:跟著錢走,看見不一樣的中國史 內容簡介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財政史專家告訴你 從「錢」的角度,看見不一樣的中國史 ◆從「財政」視角看中國史,理解歷史向前推進的真實動力 跟著錢走,會打開一個更真實的視角。本書挑選財政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重要制度和傑出人物的行為,解釋其中的前因後果,評價它們的得失成敗,指出歷史深處的隱祕,使人能「知其所以然」,對歷史擁有更深入、更準確、更立體的認識。 ◆以和財政相關的歷史問題為引,帶出結構分明的論述 本書共分三十章,每一章的正標題是一個財政事件或財政現象,副標題是一個歷史問題,透過解答一個個歷史問題,用財政的線索重新梳理了一遍古代中國的成長歷程。 ◆ 有不少王朝的滅亡,根本上是由財政狀況所決定的。帝王將相是英明有為或昏庸無能,難以改變王朝的命運。任何一段歷史、單一歷史事件,如果從錢的角度再看一遍,更能理解歷史中的人、組織與制度,看明白歷史深處的一些事件和人物抉擇。 ● 岳飛聽命撤兵,其實不只是因為忠心?(�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南宋軍費統一由中央發放,如果岳飛不聽令,朝廷馬上就能斷了大軍的後路。) ● 為什麼有錢有糧也會亡國?(�隋朝財政庫藏皆滿,但只傳了兩代就滅亡,原因是隋煬帝為求大業,過度役使民力,他三征高麗、修築長城、開挖大運河,濫用徭役讓民眾不得休息,不能從事正常的生產活動,直接導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與朝代更迭。) ● 為什麼減稅不能長期有益於民?(�漢初田租減稅的原因,固然有與民休息的考慮,但其實更大原因是缺乏徵稅技術與管理能力。田租減稅後,卻轉而徵收人頭稅,對普通農民來說,土地少,享受不到多少減稅的優惠,可要繳的人頭稅跟富人一樣,繳不起人頭稅,農民只好逃亡,成為流民。) ● 為什麼商業發達不能富國強兵?(�宋朝國力雖「弱」但「不窮」,依靠專賣制度和徵收商品稅,財政收入遠超其他王朝,但商業再發達,也還是農業社會,商品數量有限,商人因重稅無利可圖,商業活動就會減少,最終收入不增反減,沒有了經濟基礎與民眾支持,在外來武力打擊下因此滅亡。) (本書)從一個別致的角度,重新梳理了中華文明兩千多年來的歷史。他在這本書裡指出,中華文明歷史演進的過程,也是一個財政帝國從構建到衰落的過程,並不僅是二十四姓的家族史,也不全是充斥著宮廷鬥爭、戰爭衝突的政治史。與這些廣為人知的因素相比,財政問題默默貫穿各個王朝的始終,卻鮮少有人關注。劉守剛認為,只有理解歷史中的財政維度,才能理解歷史中最核心的一股推動力量。――梁捷(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 ◆ 財政就是國家對錢財的收支與管理, 對於中華帝國來說,錢的歷史,不只是「財」,更是「政」。 以財政為軸線串連歷史 在本書中,可以看到財政的各個要素(收入、支出、管理)在中華史中的帝國期間的變化過程,以及財政權在這個階段如何一步步凸顯出公共性,以至於到最後推動國家從帝國走向現代國家。此外還有稅人、稅地、稅商在歷史上是怎麼變遷的,以及其中財政權的公共性如何表現。 在每一個發展階段,各路歷史人物都在不斷地尋找合適的財政形式,他們的行為脫不開財政奠定的基本格局,由此也註定了中華帝國在歷史上的各種精彩與晦暗時刻。 扮演帝國「救命錢」角色的鹽利 國家從鹽的生產和經營上獲利,稱為鹽利,對於帝國來說,像鹽利這樣的財政收入,可說是日常保健藥品和生病時的特效藥。在南北朝直至隋唐初期,國家長時間實行食鹽民營,在安史之亂後,財政極度緊張,於是恢復了漢武帝時桑弘羊實行的鹽業專營制度,唐代財政收入鹽利占了一半,宮廷耗費、軍事支出以及百官俸祿都嚴重依賴鹽利收入。 從唐中期直至晚清,鹽業體制大體採用許可制,遇到特殊情況,還能通過緊急銷售許可證來獲得臨時性收入。所以說鹽利為帝國提供了「救命錢」。 所謂「白銀帝國」,直到明代中期才開始 在武俠世界裡,大俠們身上似乎總有花不完的銀子。可是,中國古代經濟直到明代中期以後才白銀化。元代以前,國家發行的貨幣材質大多是銅,但鑄造成本比較高。在宋元兩代,帝國曾發行紙幣來運行財政,但因濫發而失敗。到明代中後期,因為美洲和日本出產的白銀流入,帝國實現了貨幣化財政。 以白銀為主要貨幣,好處是貨幣量取決於金屬量,可避免政府濫發貨幣,但反之有可能會導致通貨緊縮,而白銀數量的減少,正是明末經濟與政治危機的重要成因。 明清官員貪腐嚴重其實是因為薪水低 隋唐時,中央政府會發給州縣官員土地和經費,用來收租、投入商業活動或放貸給百姓收取利息,官府的公共收支與官員的個人收支混在一起,所以那時官員挪用甚至盜取公共收入在表面上看不出來,南宋末年因為財政極度緊張,這些一律收歸中央。明代(以及承明制的清代)官員沒有職田或公廨田收入,也很少有宋朝那樣的恩賞收入,只有官職的俸祿,超出官俸的其他收入都可視為貪腐。 明清時代官員的貪腐現象,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道德問題,而跟官俸制度規定有關。 ◆ 不管是個人的活動,還是組織與制度的變遷,背後都有一個根本的影響因素,那就是錢。跟著錢走,會打開一個更真實的視角: 錢從哪兒來,又往哪兒去?誰付出最多,誰又坐收漁利? 誰得到了好處,誰又付出了代價? 本書從財政視角來反思歷史,用一種相對深入、獨特的解釋,嘗試解釋一些歷史因果,揭示出歷史的複雜與深層的祕密。 名人推薦 包剛升(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政治學系教授) 梁捷(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 羅振宇(「得到」創始人,「羅輯思維」主講人) 江仲淵(「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團隊創辦人) 柯睿信(「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主編) ――專業推薦
作者簡介 劉守剛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經濟學博士、法學博士,曾經在證券公司擔任過研究員,並且在復旦大學從事政治學的博士後研究,多年潛心研究中國財政史、西方財政思想史、財政政治學。 他曾經在得到app開設課程「中華帝國財政30講」,這本書就是課程內容原稿修訂的升級版,汲取學員精心留言與提問,重新編輯成書,同時也是他另一本巨作《財政中國三千年》的精編版。 代表著作有《國家的財政面相》、《打開現代:國家轉型的財政政治》、《財政中國三千年》、《中國古代治國理財經典闡釋》、《國家成長的財政邏輯》等。
目錄 前 言 財政之眼: 如何從另一個視角考察中華帝國歷史? 第一部分 走向帝國 初稅畝:為何說它標誌著中華向帝國轉型? 商鞅變法:為什麼說它是帝國的奠基工程? 第二部分 帝國初興 輕田租:為什麼漢初減稅沒有想像中美好? 財政政策:桑弘羊為什麼支持積極治理? 國家專營:文學賢良為什麼反對桑弘羊? 國弊家豐:豪強毀掉了大漢? 財富戰爭:士族必須死,帝國才能生? 第三部分 帝國成長 均田制:調整田制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徭役問題:為什麼有錢有糧也會亡國? 租庸調制:盛唐的制度為何會被廢止? 兩稅法:帝國正統財政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鹽利:為什麼鹽業收入是千年帝國的「救命錢」? 稅商:為什麼商業發達救不了大宋? 理財術:王安石變法如何挑戰帝國整體制度? 軍事財政:為何帝國千年無法擺脫兩難困局? 回買公田:實物資產能救帝國的命嗎? 掠奪性稅商:帝國財政能和百姓利益共容嗎? 第四部分 帝國成熟 空印案:帝國實現有效治理到底難在哪裡? 官俸制度:帝國薪酬體系制定為什麼難? 貨幣財政:白銀帝國是如何形成的? 張居正改革:做個有作為的權臣為什麼不容易? 太監收稅:正路不通,必走歪路? 皇帝勸捐:為什麼君主遭到官僚集體背棄? 黃宗羲定律:民眾的稅收負擔到底從何而來? 江南奏銷案:用政治罪能否糾偏財政管理的無能? 雍正帝改革:最具成功條件的財政改革為何失敗? 第五部分 走出帝國 海關稅:為什麼說它是帝國財政向現代轉型的標誌? 張謇開工廠:現代重商主義是怎樣興起的? 度支部:帝國財政機構如何向現代轉型? 結 語 參考文獻 附錄:《燕京書評》 訪談問答 後 記
亂世潛流:民族主義與
耶路撒冷三千年【精華
白牆與粉筆灰:探索臺
奪權不必流血!大宋開
環遊世界大冒險【俄羅
環遊世界大冒險【土耳
莉莉水果店:府城在地
台灣光與影:日治時期
王座的塵封沉墜 君士
歷史交錯的中東裂痕: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