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中外歷史大事酷搜本
.
書寫大歷史:閱讀全球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半透明鏡:清帝國意識形態下的歷史與身分認同
A Translucent Mirror: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
作者:
柯嬌燕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歷史地理
叢書系列:另眼看歷史Another History
出版社:
八旗
出版日期:2024/10/9
ISBN:9786267509111
書籍編號:kk0589252
頁數:384
定價:
650
元
優惠價:
79
折
514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半透明鏡:清帝國意識形態下的歷史與身分認同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半透明鏡:清帝國意識形態下的歷史與身分認同 內容簡介 ─了解「新清史」脈絡必讀的四本書── 羅友枝《最後的皇族》、柯嬌燕《半透明鏡》 歐立德《滿洲之道》、路康樂《滿與漢》 ──柯嬌燕《半透明鏡》── 榮獲2001年美國亞洲研究協會列文森獎 挑戰中國的民族政策及民族史觀,解構「中華民族」神話 引起中國當局及學者強烈反彈! ◆新清史是什麼? 新清史是1990年代發源於美國漢學及歷史學界的學派,代表學者有羅友枝、歐立德、濮德培、柯嬌燕等人。該學派從「少數滿洲人如何統治廣大且複雜的中國」、「由滿洲人建立的王朝對中國傳統(漢人)的歷史論述有何影響」這兩個問題意識出發,試圖從「非中原王朝史觀」、「內亞/東亞帝國史觀」、「非漢族中心主義」、「多民族」視角,來重新修正、書寫過往的清代史。 ◆柯嬌燕的《半透明鏡》最大貢獻為何? 本書梳理複雜多元的清代前期歷史,提出一套理論框架,進而對早期清帝國統治的意識形態,與歷史書寫及身分認同之間的關係,有全面且深入的解釋。 ◆半透明鏡是什麼意思? 對古代皇帝來說,鏡子有兩個意涵,一是具有道德或規勸意涵,「歷史之鏡」可以指出統治者的缺失,即「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但「歷史之鏡」在帝國的意識形態上,卻是不透明的,其起源、動機及手段都被刻意隱匿,本書期望能揭露當時的主旋律,進而讓意識形態的形象變成可見的、半透明的。 ◆什麼是清帝國統治的意識形態? 由於清帝國是由皇帝所統治,我們可以將清帝國統治的「意識形態」跟清帝國的「皇權」視為互為表裡、不可分割的一體兩面。清代的皇帝會利用政治、文化、經濟、儀式等手段拓展皇權的影響力。具體操作上,皇帝會利用詔令、日記、紀念碑文等官方文件,並以多語言形式(滿文、漢文、蒙文等)來強化皇權的正當性與普世性,皇帝應統御率土之濱,皇帝應撫育普天之下所有子民。 ◆清帝國的意識形態跟過往的中原王朝/征服王朝,有什麼差異? 自新清史學派出現以來,「漢化觀點」或「滿洲觀點」就一直是學術討論的熱點。但本書作者柯嬌燕認為,清帝國統治的意識形態當然會受到滿洲皇帝的出身影響,但也不宜過於簡單二分。以「滿洲征服」這個概念為例,柯嬌燕認為「滿洲征服」是多元(多民族)力量的結合,滿洲人不單純是征服者,漢人也不單純是被征服者。大清之所以能成功入主中原,是結合滿洲人、蒙古人、漢人的力量,且主要靠的是漢人士兵,如此還算是「滿洲人征服漢人」嗎?清帝國還算是「征服王朝」嗎? ◆清帝國的意識形態與現代中國 清帝國在試圖在強化國家權力的同時,也同時維持政治組織上的相對多元及獨立性,例如始終維持著高度獨立狀態的蒙古與西藏,這是清帝國從本質上有別中國歷代王朝的關鍵之處。清帝國並非單純的「漢化帝國」或「滿洲帝國」,而是建立在「多元且統一」意識形態上的多民族帝國,這最終深深影響了現代中國(不論是中華民國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民族認同之建構。 得獎紀錄 ▸【審定】蔡偉傑|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中央歐亞學系、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2001年美國亞洲研究協會列文森獎
作者簡介 柯嬌燕(Pamela Kyle Crossley) 1955年生,現任美國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歷史學教授,她長期研究清史、中亞史、比較歷史和全球史,著重於探討現代認同的根源,特別是民族認同與現代早期時帝國統治結構的關連性。曾獲古根漢學者獎,並以《半透明鏡》榮獲2001年美國亞洲研究協會列文森獎。主要著作有《孤軍:滿洲三代家族與清世界的滅亡》(Orphan Warriors,1991)、《半透明鏡》與《什麼是全球史?》(What is Global History?,2008)。 審定者簡介 蔡偉傑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學士、碩士,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中央歐亞學系碩士、博士。現任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為蒙古時代以降的歐亞世界史及內亞與中國關係史,著重於帝國、族群、移民與法制史領域。近年來除了從事學術研究外,也透過網路媒體,積極推廣蒙古及內亞的相關歷史知識。著有《從馬可波羅到馬戛爾尼》(八旗文化,2020)。 譯者簡介 賴芊曄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世界史組碩士,譯作有《古代中國與越:中國南方邊境的自我認知與族群認同》、《馬、車輪和語言:歐亞草原的騎馬者如何形塑古代文明與現代世界》、《木蘭與麒麟:中古中國的突厥伊朗元素》等書。
目錄 謝詞 緒論 意識形態、治權,以及歷史/征服與過去的庇佑/帝國普世主義與身分認同界線 第一部 長城 第一章 身分認同的試煉 祖源論述/奴兒干的政治名稱/遼東人 第二章 忠的特質 早期尼堪的政治光譜/征服與區異/忠誠的擬人化 第二部 父家 第三章 統治的邊界 汗權的起源/合議共治的刺激/謀逆罪的重塑 第四章 帝國與身分認同 屈從與平等/帝國權威的生發/真實性/跨越限制 第三部 天柱 第五章 轉輪王 中心/爭辯過往/言語的力量 第六章 普世前景 八旗菁英/隱蔽的過去/滿洲性/追隨成吉思汗/虛空的帝國成員 後記 帝國末期的種族與革命 參考書目
加薩:從圍困到浩劫,
世紀高雄:城市變遷與
考前衝刺看漫畫!補教
廣島:發生在人類身上
越過高牆:1949至
富國強兵:西元100
二次建國:重塑美國憲
【漫畫版】海賊先生的
茅台傳奇:從匠心傳承
漫遊歐洲中古時代:為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