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小坪數格局破解100
.
建築為何是這樣:藤森
.
藤森照信 建築偵探放
.
藤森照信論建築:建築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藤森照信的茶室學:日本的極小空間之謎
作者:
藤森照信
譯者:
楊周素華, 張元茜
分類:
藝術•美學
/
空間設計
叢書系列:綠蠹魚Read It
出版社:
遠流
出版日期:2025/4/25
ISBN:9786264181259
書籍編號:kk0597192
頁數:328
定價:
500
元
優惠價:
79
折
395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藤森照信的茶室學:日本的極小空間之謎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藤森照信的茶室學:日本的極小空間之謎 內容簡介 利休為何如此在意二疊? 身兼建築史家和建築家的藤森照信, 縱橫馳騁緊追日本極小空間——茶室。 這位親自著手建造國內外茶室的作者, 耗費十年寫下的渾身力作。 藤森照信從如何開始造茶室談起,追溯茶文化的歷史,探討日本茶室的起源與演變,解開利休茶室二疊之謎,剖析茶室空間及建築的結構與細節,更論及日本與歐美建築的連結,以及由此發展出的不同建築家的茶室作品,內容涵蓋歷史、宗教、哲學、建築、藝術及工藝,展現了獨特的藤森風格茶室論,並得以領略茶室「極小中蘊含極大」的魅力。 書中收錄的圖片及手稿,對茶道、茶室建築相關術語及名稱的註解說明,對喜好建築或茶文化的人都很有參考價值。 好評推薦 本書相較藤森老師的其他建築史寫作,來得更加廣闊,建築以外的宗教、政治、文藝和工藝等佔得比重高很多,因此在茶室設計的創作脈絡上有著更沉厚的解釋力道。——實踐大學建築系專任教授 王俊雄 看藤森照信先生如何以犀利之筆,深刻地剖析了千利休的聖遺作〈待庵〉的形成:包括了一休之悟、珠光的侘寂、小乘佛教的修行、對世間權力與慾望的反轉……到極小空間的勝義,道出了:「茶室」才是日本茶道的靈魂。——紫藤廬創辦人 周 渝 只有學透日本,才有可能轉化創新,六十多年前陳其寬建築師說過,今天仍然如此。《藤森照信的茶室學》裡面隱含的枯素簡淡正是值得我們深入閱讀的一本書。——銘傳大學建築系所助理教授、建築史學者 徐明松
作者簡介 藤森照信 一九四六年出生於長野縣。為建築家、建築史家,專攻日本近現代建築史、都市計畫史。東北大學工學部建築系畢業,東京大 學工學博士,曾任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教授、工學院大學教授,現為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工學院大學特任教授、江戶東京博物館館長。 一九八六年與赤瀨川原平、南伸坊等人組成「路上觀察學會」,出版《建築偵探冒險.東京篇》(獲三得利學藝賞)。一九九一年以〈神長官守矢史料館〉之建築家初登場。一九九七年以〈赤瀨川原平邸溫暖餘裕的空間〉獲日本藝術大賞,一九九八年以日本近代都市.建築史的研究(〈明治的東京計畫〉以及〈日本近代建築〉)榮獲日本建築學會獎論文獎,二○○一年以〈熊本縣立農業大學校學生寮〉獲日本建築學會獎作品獎,二○○六年擔任第十屆威尼斯雙年建築展的日本館主展人,二○二○年以〈La Collina草屋根〉(近江八幡)獲日本藝術院賞。 著有《建築偵探冒險.東京篇》、《日本近代建築》(五南)、《藤森照信之原.現代住宅再見》全三冊、《人類與建築的歷史》、《天下無雙的建築學入門》(暖暖書屋)、《藤森照信論建築:建築是什麼》(遠流)、《建築為何是這樣:藤森照信建築史的解題》(遠流)、《藤森照信建築偵探放浪記》(遠流)等書籍。 譯者簡介 楊周素華 一九三二年生於台北萬華,一九三九年入台北日據時代寿小學校(現西門國小),一九四五年入台北第一高等女學校(北一女前身),一九五一年入台中農學院(中興大學前身),一九六一年任實踐家專學校講師(實踐大學前身)。 一九七二年成立台北鴻霖藝廊。一九七六年旅居紐約。一九九七年如期完成已故女兒Alice Yang為New York Drawing Center策展的《台灣探究——當代紙上作品》(Tracing Taiwan - Contemporary Works on Paper),展於Drawing Center之後,該展巡迴至長島Parrish Art Museum、加州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Santa Barbara,以及台北市立美術館。一九九八年統籌集結Alice Yang生前所寫有關亞洲及美籍亞裔當代藝術的評論文章,編輯成書:Why Asia? Contemporary Asian and Asian American Art,由紐約大學出版,並在紐約新當代美術館(The New Museum)舉行新書發表會。一九九九年開辦環亞替代空間,提供展覽空間及贊助藝術家創作經費。二○○八年起為炫光計畫榮譽發起人。現為亞洲文化協會台灣基金會董事(二○○八年迄今)。 張元茜 一九五八年生於花蓮美崙。 現為亞洲文化協會台灣基金會執行長(二○○○年迄今)。
目錄 推薦序 王俊雄 第一章 我對茶室甦醒的緣由 1 我和茶室 2 下午茶的初體驗 3 咖啡是土耳其風,菸草是埃及風 4. 與中國茶的接觸 5. 台灣茶紀行 6. 當成骨董的茶葉 7. 中國的茶室 8. 台灣的茶文化 9. 日本的茶室的不幸 10. 改變茶室觀的兩個茶室 第二章 日本茶室的開始 1. 婆娑羅和闘茶 2. 日本的住宅歷史 3. 日本最初的茶室 4. 闘茶所完成的功績 5. 從闘茶到殿中之茶 6. 房間和床之間的誕生 7. 舉辦殿中之茶的空間 8. 建築和茶的高峰時代 9. 信長的茶和秀吉的茶 第三章 利休的茶室 1. Wabi的茶之湯 2. 珠光的茶室、紹鷗的茶室 3. 躙口的起源 4. 「巿中山居」的出現 5. 千利休的登場 6. 信長的名物蒐獵 7. 信長和利休 8. 待庵的誕生 9. 待庵的建築構造 10. 利休之圍 11. 所謂「隨手拼湊」的方法 12. 草庵茶室最後之謎 13. 利休和秀吉 14. 由一休之悟開始 15. 一休和森侍女 16. 小乘之茶的完成 第四章 利休之後 1. 利休歿後的茶室 2. 利休之後的四人 3. 江戶時期茶室的沒落 4. 「極小」撼動日本建築史 5. 數寄屋造的誕生 6. 煎茶的茶室 7. 煎茶席的作法 第五章 建築家的茶室 1. 從歐洲來的建築家與日本的傳統 2. 辰野金吾和伊東忠太 3. 利休之後,最初的茶室論 4. 武田五一和新藝術的相遇 5. 後繼者,藤井厚二 6. 歐美的脫歷史主義(包浩斯及風格派) 7. 堀口捨己的登場 8. 第二個茶室論的誕生 9. 現代茶室、紫烟莊 10. 茶,生活構成的藝術 11. 岡田邸和御幸之間 12. 茶室的閉鎖性和數寄屋造的開放性 第六章 戰後的茶室和極小空間 1. 遠離茶室之堀口以降的世代 2. 村野藤吾和白井晟一的反時代性 3. 後現代的誕生 4. 藤森流茶室論 後語 中文版後記 譯者後序 楊周素華
老屋裝修基礎課
在建築中發現夢想:安
改變城市的設計思考
厲害!別小看照明設計
日本建築認識論:最關
蓋出好房子—日本建築
大木作小學徒
愛上自然系北歐建築:
看板建築:東京昭和生
好城市的空間法則【長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