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中外歷史大事酷搜本
.
盧比孔河:509–2
.
波希戰爭:499–4
.
盧比孔河:509–2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波希戰爭:499–449 BC 第一個世界帝國及其西征
Persian Fire: The First World Empire and the Battle for the West
作者:
湯姆.霍蘭
譯者:
梁永安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歷史地理
叢書系列:黑盒子
出版社:
黑體文化
出版日期:2025/4/30
ISBN:9786267705100
書籍編號:kk0597292
頁數:416
定價:
520
元
優惠價:
79
折
411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波希戰爭:499–449 BC 第一個世界帝國及其西征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波希戰爭:499–449 BC 第一個世界帝國及其西征 內容簡介 ★歷史普及作品中的傑作 ★東、西方第一場真正的衝突,從此拉開兩千多年來東西方文明衝突的序幕,並埋下「伯羅奔尼撒戰爭」的近因。 ★磅礴史詩,不但詳細描繪參戰各方,也還原波希雙方驚心動魄的激戰場面,馬拉松、溫泉關、薩拉米斯之戰歷歷在目,讓人彷彿置身於古代戰場。 ★美國亞馬遜逾1,800位讀者4.6顆星高評價 ★Goodread近11,000位讀者4.2顆星高評價 西元前五世紀,波斯決心向西征服希臘,東西方世界陷入了戰爭,從此拉開兩千多年來東西方文明衝突的序幕。 波斯是當時世界空前強大的超級帝國,鐵騎錚錚、殲敵無數。從「宇宙之王」居魯士開始,短短一代的時間裡,波斯橫掃整個中東地區,建立起一個從印度延伸至埃及的龐大帝國。希臘偏安於愛琴海岸,貧瘠弱小、城邦林立,領土不及波斯境內一個小小的省份。在波斯人眼中,希臘是一群流氓國家,波斯理應為他們帶來真理和秩序;但在希臘人眼中的波斯是不可理喻的蠻族,而且希臘人骨子裡流淌著「不可被奴役」的血液。兩個文明存在著無法跨越的差異,最終導致戰爭。 《波希戰爭》敘述戰爭的前因後果及全部經過,是一部充滿野性的磅礴史詩。書中還原了波希雙方驚心動魄的激戰場面,不論是西元前490年的馬拉松之戰,或斯巴達300勇士在溫泉關隘口血戰「萬王之王」薛西斯,抑或薩拉米斯海戰中300支雅典戰艦擊潰1200支波斯戰艦……每個場面都描繪得栩栩如生,讓讀者彷彿置身於古代戰場。 波希戰爭結束後不到20年,在西元前431年,由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聯盟與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之間,爆發了「伯羅奔尼撒戰爭」這場極為重要的戰爭;與此同時,一個北方的新勢力馬其頓帝國也趁勢崛起了。 名人推薦 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 神奇海獅(歷史部落客) Sade(德國耶拿大學中世紀研究所博士生) Seayu(「即食歷史」部落客) 各界好評 「波斯歷史扣人心弦地栩栩如生起來。」──羅伯.麥克拉姆(Robert McCrum),《觀察者報》(Observer)年度選書 「對古代世界引人入勝的敘述……霍蘭是極有天分的說故事的人,把波希戰爭的世界活現眼前。」──《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年度歷史類選書 「所有讓他的第一本書《盧比孔河》如此成功的要素──他的淵博、他的不信任人性,更重要是他的敘述熱情──都呈現在這部作品中。其中一個戲劇性時刻(描述雅典人在馬拉松之戰衝鋒時重裝甲步兵從頭盔內所見到的情景)讓人毛骨悚然。」──《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年度歷史類選書 「一本有關波希戰爭的傑作,深具權威性,小說色彩十足。」──克里斯多佛.哈特(Christopher Hart),《星期日獨立報》(Independent on Sunday)年度選書 「顯著的精美和慧黠……《波希戰爭》讓霍蘭在他的羅馬史詩《盧比孔河》裡醞釀的潛力沒有落空。」──波伊德.湯姆金(Boyd Tomkin),《獨立報》(Independent)年度選書 「我讀過最刺激的歷史敘事。」──伊恩.莫里斯(Jan Morris),《觀察者報》(Observer)年度選書 「十足精彩……霍蘭是頭腦冷靜的歷史學者,他對古典希臘的書寫權威而投入,不下於他在上一本書《盧比孔河》裡對古代羅馬的書寫。他持平對待希臘和波斯兩種文化的豐富性,極為難得。」──瑪麗.比爾德(Mary Beard),《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技藝精湛而扣人心弦……霍蘭在序言中表示,他希望他『企圖溝通學院世界和大眾讀者這一嘗試,不會像薛西斯架設來連接歐洲和亞細亞那條兩英里長的浮橋一樣,只是虛榮心作祟。』事情正好相反,他對這片新領土的征服比萬王之王的厚底鞋更有力和華麗。」──《星期日獨立報》(Independent on Sunday) 「關於波希戰爭精彩的研究,講述小小的希臘如何擊退薛西斯和他的無敵艦隊。本書既不誇勝亦不求政治正確,是一位大風格家為廣大讀者群而寫的作品。」──維托.大衛.韓森(Victor Davis Hanson),《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USA) 「當一個全球性超級強權自信滿滿地朝天涯海角推進時,霍蘭認為我們有各種理由回顧第一個做這種事的超級強權。當我們愉快地為了促進民主開啟戰端時,他讓我們清楚看見戰爭如何讓民主開始。」──彼得.史托瑟德(Peter Stothard),《時代雜誌》(Times) 「霍蘭這部全景式和扣人心弦的著作,是古代史在今日仍具重要性的雄辯論證。他為我打開了一個世界,我由衷感激。」── 《觀察者報》(Observer) 「具有豐富的反諷意識,節奏掌握得恰到好處,令人無可抗拒……它對溫泉關之戰的敘述是同類文字中最刺激的。」──多明尼克.桑德布洛克(Dominic Sandbrook),《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 「普通讀者與有學問的讀者都同感樂趣。」──詹姆斯.巴肯(James Buchan),《衛報》(Guardian) 「頭腦清醒和平衡得恰到好處的敘事。霍蘭對黃金時刻的意識敏銳,閱讀廣博、機智風趣。他以投入的態度描述這段歷史,值得大眾讀者再次學習。」──《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波希戰爭是歷史上一場盛大的『大衛與巨人歌利亞』的鬥爭,因為它是東西方第一場真正的歷史衝突,對今日來說特別具有相關性。霍蘭的文筆澎湃生動,對其所研究的題目有值得自豪的處理。」──拉曾比(J. F. Lazenby),《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 「惹火尤物……洞見四射且文字魅力四射。」──保羅.卡特利奇(Paul Cartledge),《獨立報》(Independent) 「霍蘭的成功標誌在於,當我們其他人因為他對古代世界一場重大衝突妙趣橫生的講述而脈搏加速時,一名牛津的教授也可以坐下來和學生一起咀嚼他對事件的絢爛分析,而且同樣獲益。」──彼得.鍾斯(Peter Jones),《星期日電訊報》(Sunday Telegraph) 「一趟刺激得讓人透不過氣的歷史說書。」──《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霍蘭將淵博的學問表現得不著痕跡;《波希戰爭》令人無法釋手。」──露絲.摩爾(Lucy Moore),《每日郵報》(Daily Mail) 「馬拉松、溫泉關、薩拉米斯之戰雖發生於兩千多年前,但毫無疑問地,霍蘭就在現場。他的描述歷歷在目,即使你已知道誰勝誰負,仍然會提心吊膽。」──阿提米絲.庫帕(Artemis Cooper),《標準晚報》(Evening Standard)年度選書 「曉暢和淵博的敘事史,把故事說得很好,並未將傳統的意識形態照單全收。」──《星期日蘇格蘭報》(Scotland on Sunday) 「這本書提供了美妙閱讀經驗,但不應該快讀,應該細細咀嚼。這倒不是說它是用乾巴巴的學院語言寫成的。霍蘭以一種活潑的文體呈現他的議論,說出最有娛樂性的故事……對戰爭的描寫繪聲繪色……讓人過癮的敘述。」──《愛爾蘭檢查者報》(Irish Examiner) 「一部精彩著作。文字清新、華麗,比喻豐富,但總是清晰而精準……《波希戰爭》的敘事令人屏息,材料極為豐富,頗有供現代世界借鏡的教益。」──尼爾.福克納(Neil Faulkner),《當前世界考古學》(Current World Archaeology) 「第一流可讀性的學術著作……我不知道還有什麼比這本書更能讓這段古代歷史活起來。」──馬克.高登(Mark Golden),《多倫多環球郵報》(The Toronto Globe and Mail) 「這是一場古代的世界大戰。對於後世來說,這場遙遠戰爭的意義顯得很學術──希臘的勝利保存了歐洲文明的搖籃。但對於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來說,這不是單純的一場征服者與保衛者的衝突,而是一場關乎各方信念的正義之戰。不論是波斯人、斯巴達人、雅典人或巴比倫人,他們在這場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絕非偶然,一切都來自他們各自相信又迥然不同的神話、真理和事物。本書講述精彩的波希戰爭前,先描寫波斯和希臘世界的戰前世界觀,讓身為讀者的我投入波希戰爭的史詩發展過程時,腦海不斷出現『噢!難怪會這樣』的恍然大悟。」──seayu(「即食歷史」部落客)
作者簡介 湯姆.霍蘭(Tom Holland) 古代和中世紀大眾歷史作家,曾為BBC改編荷馬、希羅多德、修昔底斯和維吉爾的作品。2007年他贏得古典協會獎(the Classical Association prize),這個獎項頒給「對促進古希臘和古羅馬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最大貢獻者」。著有《盧比孔河:509–27 BC羅馬共和國的勝利與悲劇》(Rubicon: The Triumph and Tragedy of the Roman Republic)、《波希戰爭:499–449 BC第一個世界帝國及其西征》(Persian Fire: The First World Empire and the Battle for the West )、《劍的陰影下:伊斯蘭的誕生與全球阿拉伯帝國的崛起》(In the shadow of the Sword: The Birth of Islam and the Rise of the Global Arab Empire)、《基督王國的鍛造:末日與西方史詩般的崛起》(The Forge of Christendom: The End of Days and the Epic Rise of the West)等。目前與家人住在倫敦。 譯者簡介 梁永安 台灣大學哲學碩士,專職譯者,相關譯作有《拜占庭帝國》、《盧比孔河》、《波希戰爭》、《柏德嫩之謎》、《神的演化》、《在智慧的暗處》等。
目錄 推薦序/Sade 前言 第一章 呼羅珊大道 第二章 巴比倫 第三章 斯巴達 第四章 雅典 第五章 火燒波斯國王的鬍子 第六章 戰雲密佈 第七章 背城借一 第八章 復仇女神 致謝 大事年表 註釋 參考書目 【地圖】 波斯帝國 希臘與愛琴海 美索不達米亞和伊朗 伯羅奔尼撒半島 阿提卡 西元前六世紀和五世紀的雅典 波斯帝國西部的太守轄地 馬拉松 西方 背城借一:西元前480年的希臘 溫泉關 薩拉米斯島 薩拉米斯海戰 普拉提亞
加薩:從圍困到浩劫,
茅台傳奇:從匠心傳承
漫遊歐洲中古時代:為
成為幽魂的總統:一段
通往投降之路:三個男
追尋北一:台北第一高
味蕾打開新世界:用一
成為歐洲人:親身經歷
張力與限界:中央蘇區
波峰與波谷:秦漢魏晉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