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中華寶石創作設計圖鑑:溫麗絲精華作品集(隨書附贈DVD光碟、書腰折價券)
.
借古開今:張大千的藝
.
形象之外:張大千的生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中國古代藝術中的女性
Women in Ancient Chinese Art
作者:
馮幼衡
分類:
藝術•美學
/
綜論
叢書系列:一卷書畫
出版社:
一卷文化
出版日期:2025/8/6
ISBN:9786267686010
書籍編號:kk0599589
頁數:400
定價:
650
元
優惠價:
79
折
514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預購品:商品本身尚未出版,先開放預購服務。出版後立即出貨。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中國古代藝術中的女性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中國古代藝術中的女性 內容簡介 從貞女、美女到才女 以女性主義之眼,看見中國藝術史中的女性身影 還她們一個真面目 董小宛、薛素素、柳如是、習佩蘭、王玉燕、董陽孜⋯⋯ 從古至今,中國書畫藝術不乏女性創作者 但為何她們的身影如此單薄?她們的創作在藝術史上具有怎樣的意義? 另一方面,男性畫家筆下所呈現的女性,又是怎樣的面貌? 本書承繼西方藝術史學者諾克林、魏瑪莎的女性主義視角,探究明清至當代中國藝術史中的女性創作者及其作品,以及同時代男性藝術家筆下女性形象和意涵之變化。 緒論首先回顧中國書畫藝術中的女性形象演變:從唐代以前宗教、道德規訓意味強烈的「貞女」,到唐富感官性、宋內省深沉,卻皆不脫男性凝視意味的「美女」,最後到明清時「才女」輩出,女性創作者終於從男性手中取回詮釋女性意象的權力,一些男性畫家描繪女性形象時,也不再視女性為被動的玩賞對象。 〈才女出青樓〉聚焦於明末青樓才女董小宛,她因夫君的一篇悼念文聞名後世,主流詮釋卻忽略她在一段「才子佳人」姻緣中遭受的委屈,以及儘管為數不多卻盡顯才情的書畫作品。本文即試圖釐清、分析董小宛的傳世作品,並重構其才貌雙全卻命途多舛的一生。 〈跨越性別的界線〉將焦點轉往唐寅、陳洪綬兩位明代男性文人畫家,指出他們的作品如何顛覆傳統仕女畫:一生坎坷的唐寅率先把閨怨詩傳統帶入仕女畫,畫中女子往往暗藏其對人世的嘲諷和抗議,以及內心最深沉的悲哀,唐寅因此成為歷史上少見以仕女畫來言志與抒情的畫家;陳洪綬則以其自成一家的怪誕風格,顛覆傳統閨怨、育嬰題材,甚至挑戰神祇性別,打破女性形象成見,展現晚明藝術的創新與反動。 〈找尋明清女性肖像〉回顧明清時期女性肖像畫的整體發展:儘管晚明肖像畫風行一時、明暗立體技法誕生,連帶女性肖像畫開始出現,風格卻仍經常游移在「人物畫」邊緣,不若男性寫實;且即使留下肖像,其傳世形象也會受畫上題跋(觀者)影響而有所改變。另一方面,清代閨秀雅集的興起,也揭示女性在藝術中尋求自主的歷程。 〈慈禧太后的肖像〉深入解讀慈禧太后的多幅中西肖像畫,分析慈禧如何運用藝術作為政治工具,在皇權與個人女性特質之間拉扯。肖像不僅反映她的權力欲望,也展現其對外形象的經營,映照出清末宮廷藝術的獨特面貌與中西文化碰撞的火花。 〈女性與書法〉的時序則進入當代,董陽孜以其融合繪畫元素的書寫風格,大膽解構傳統字形與章法,為書法注入現代生命力,開創女性書藝的新境地。 回顧女性在中國藝術史中,由邊緣走向中心的漫漫長路,儘管千百年來,不論藝術創作或藝術史研究領域皆多由男性把持,此刻仍有待更多兼顧女性角度與視野的作品被創造、發現與書寫;但本書意不在批判此中父權枷鎖,而是展示更多元豐富的藝術史視角,補足藝術史中仍未被書寫的一頁。 從邊緣到中心、從感性到理性 中國古代藝術裡,女性的漫長顯影 藝術史學者馮幼衡的思想旅途 「如果今後藝術史的研究者都能以更開放的胸襟與包容的氣度,承認女性對藝術史的貢獻⋯⋯那麼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女性畫家一一自傳統的陰影中走出,讓歷史還她們一個真面目。」 本書特色 ★ 本書是書寫中國藝術史上另類(非主流)藝術作品與現象的稀有之作。 ★ 以獨到的藝術史專業與女性主義視角,帶讀者在中國藝術史的宏觀架構下,進行具有歷史縱深的主題觀察,「看見」古代書畫藝術中的女性,以及在不同的時代,「藝術」與「女性」之間的關係。 ★ 全彩印刷,裸背線裝,可完整攤平,一覽逾150幅書畫作品細節。
作者簡介 馮幼衡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考古系博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退休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藝術史、中國書畫史、張大千繪畫。早年曾任張大千私人祕書、任職臺北故宮博物院書畫處,並曾任教於美國維吉尼亞理工暨州立大學藝術系、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藝術史系、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臺灣藝術大學書畫系。著有:《借古開今:張大千的藝術之旅》、《形象之外:張大千的生活與藝術》、《從古典到現代:張大千的藝術1950-1983》、《中國古代藝術中的女性》等書。
目錄 自序 緒 論/從貞女、美女到才女 第一章/才女出青樓:董小宛的美麗與哀愁 第二章/跨越性別的界線:顛覆傳統仕女畫的文人畫家 唐寅仕女畫的類型與意涵——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的曠古沉哀 陳洪綬的仕女畫——晚明女性內涵的反思與新境 第三章/找尋明清女性肖像:為何才女美女的形影留不住 第四章/慈禧太后的肖像:皇權與女性美的拉鋸戰 第五章/現代篇 女性與書法:從衛夫人到董陽孜 投鞭斷流的女書家——董陽孜書展觀後 法外趣——魚沉於水.鳥飛在天 註釋與參考書目
托爾斯泰藝術論(百年
科技藝術的未來圖譜:
類博物館定向與產業
中國藝術史【全新修訂
歷史從未終結:王墨林
這些魔王級藝術家,太
帕格尼尼的手:死亡之
徐悲鴻論藝境:審美是
美學無界1994—2
美學修煉:看見不一樣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