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莊子寓言在讀者劇場中的應用(東大學術19)
.
異議的聲音──民國在
.
大陸邊緣的徒然掙扎:
.
日治及戰後初期臺灣政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臺灣表演藝術戲劇史概論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Performing and Dramatic Arts in Taiwan
作者:
陳正茂
分類:
電影戲劇
/
戲劇理論
出版社:
元華文創
出版日期:2025/4/23
ISBN:9789577114297
書籍編號:kk0599839
頁數:272
定價:
450
元
優惠價:
79
折
356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臺灣表演藝術戲劇史概論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臺灣表演藝術戲劇史概論 內容簡介 本書是以表演藝術視角,全面檢視敘述臺灣百餘年來,以戲劇為主題的表演藝術發展史之經緯始末。內容包括傳統舊戲與現代新劇,舉凡歌仔戲、布袋戲等臺灣的文化國粹或蜚聲國際的林懷民之「雲門舞集」;抑或是臺灣新劇革命之「小劇場運動」,本書均有完整的介紹與述評。本書議題新穎豐富,是表演藝術戲劇史課程教學最佳之參考著作。 本書特色 欲探討臺灣表演藝術戲劇之歷史,想瞭解臺灣的文化國粹布袋戲及歌仔戲,求索於「雲門」與「小劇場」在臺灣的發展演變,盡在最值得閱讀的本書──《臺灣表演藝術戲劇史概論》。
作者簡介 陳正茂 學歷 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 現職 國立宜蘭大學博雅學部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教授 經歷 崇右影藝科技大學專任教授暨表演藝術學院院長 國立東華大學縱谷跨域書院兼任教授 真理大學講師 期刊論文 〈國府治臺初期「再中國化」政策之探討〉、〈文化資產與觀光產業之研究──以臺灣布袋戲為例〉、〈另一條道路──左舜生與香港第三勢力運動之研究〉、〈文化資產與觀光產業之研究──以臺灣歌仔戲為例〉、〈投機或被利用:「政建協會」、蔣渭川與「228」〉、〈文化資產與觀光產業之研究──以臺灣京劇為例〉、〈最後的訴求與迴聲──以50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聯合評論》為場域之分析〉、〈初試啼聲:謝澄平與《自由陣線》集團的緣起緣滅〉、〈自由主義者從政的悲劇──論「吳國楨事件」及其始末〉等近80篇。 專書論著 《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少年中國學會史」》、《曾琦先生年譜》、《左舜生年譜》、《在野的聲音》、《傳記與思想》、《中國青年黨研究論集》、《醒獅精神──青年黨人物群像》、《各擅風騷──民國人和事》、《臺灣早期政黨史略(1900—1960)》、《敝帚自珍──陳正茂教授論文自選集》、《逝去的虹影──現代人物述評》、《文化資產、第三勢力及政治人物──陳正茂教授杏壇筆耕集》、《韓戰前後臺灣政治史上的巨變與紛爭》、《大陸邊緣的徒然掙扎──冷戰時代滯港及流亡海外的第三勢力滄桑錄》、《異議的聲音──民國在野期刊雜誌述評》、《現代臺灣新文化史》(與江燦騰教授合著)等10餘部書。 另編有《中國青年黨史料叢刊》(21冊)、《曾琦先生文集》、《左舜生先生晚期言論集》、《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史料蒐秘》、《被遺忘的學者──常燕生教育政治論文集》、《聯合評論》、《新路周刊》、《自由人》、《少年世界》、《嚮導》、《民聲》等。
目錄 自序:我的戲劇藝術史研究 第一章 導論── 表演藝術的基本概念 一、表演藝術釋義及其內容 二、表演藝術的特徵 三、表演藝術的主角──演員與角色 四、演出技巧與舞台空間 第二章 本土── 臺灣真正本土國粹「歌仔戲」 一、前言──文化觀光產業下的歌仔戲及其主要研究成果 二、常民文化──歌仔戲在臺灣之源起與演變 三、臺灣歌仔戲的進程四重奏──由內台歌仔戲迄於現代劇場 四、歌仔戲的表演藝術與結構 五、臺灣歌仔戲的代表人物 六、結論──酷愛看戲的臺灣文化與歌仔戲的未來 第三章 精華── 布袋戲及黃海岱、李天祿的戲夢人生 一、前言──布袋戲研究成果簡介 二、布袋戲在臺灣的歷史與演進 三、布袋戲之類別與表演特色 四、布袋戲的兩大天王:黃海岱與李天祿 五、結論──布袋戲表演藝術的前景與未來 第四章 移植── 梨園春秋話「京劇」 一、前言──京劇在臺灣的研究概況 二、梨園春秋──京劇的名稱、源起與發展 三、京劇的內容和表演藝術及其戲劇結構 四、日治時期京劇對臺灣戲劇之影響 五、戰後京劇在臺灣之發展 六、結論──與文化觀光相結合:京劇在臺灣的檢討 第五章 創新── 林懷民舞台劇的「雲門世界」 一、臺灣現代舞在林懷民創辦雲門舞集前之困境 二、林懷民創辦雲門舞集之肇端 三、雲門舞集所代表的文化意義 四、雲門成立後臺灣現代舞團的表演情形 第六章 突破── 臺灣的新劇與「小劇場」的革新 一、日治時期的戲劇活動 二、張維賢與「星光劇團」 三、光復初期的戲劇 四、50年代的反共抗俄劇 五、播種者楊逵的踽踽獨行 六、70年代以降的劇運 七、小劇場運動前之背景介紹 八、異軍突起的小劇場和其發展歷史 九、小劇場運動興起之因與分期 十、第一波小劇場運動:從「蘭陵」到「實驗劇展」 十一、第二波小劇場運動:「前衛劇場」 十二、小劇場運動之劇運革命和文化意義 十三、小劇場運動後之臺灣劇運的未來 第七章 傳統──「看戲臺灣」的歷史及其他劇種介紹 一、臺灣原住民的「番戲」 二、明清以降大陸戲曲的傳入 三、熱愛戲曲的移墾社會 四、曲韻悠揚南管戲 五、看戲「亂彈」北管戲 六、十指乾坤皮影戲 七、日漸沒落四平戲 八、曾經輝煌九甲戲 九、懸絲牽起傀儡戲 十、三腳採茶客家戲 第八章 綜合── 臺灣表演藝術的前景和未來 一、臺灣表演藝術(戲劇)的回顧 二、臺灣表演藝術(戲劇)的特色 三、臺灣表演藝術(戲劇)的前景及轉型 四、臺灣表演藝術的演進與思考 五、臺灣表演藝術的發展方向與做法
藝術之子
開創未來的記憶:法國
我與母親紅線女:母子
歌中情(簡體書)
閱讀電影與電影
一出手就是名場面:從
相看《牡丹亭》
溫德斯談電影觀看的行
溫德斯談電影情感創作
等待果陀ӥ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