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中華寶石創作設計圖鑑:溫麗絲精華作品集(隨書附贈DVD光碟、書腰折價券)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播種.耕耘.豐收:藝術家雜誌50周年1975-2025
Artist Magazine 50th Anniversary 19752025
作者:
編者:王庭玫
分類:
藝術•美學
/
綜論
叢書系列:藝術欣賞、美術論叢、美術行政、畫家專輯
出版社:
藝術家
出版日期:2025/11/4
ISBN:9789862823538
書籍編號:kk0601089
頁數:232
定價:
600
元
優惠價:
88
折
528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播種.耕耘.豐收:藝術家雜誌50周年1975-2025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播種.耕耘.豐收:藝術家雜誌50周年1975-2025 內容簡介 1975年6月,《藝術家》雜誌創刊於臺灣文化藝術轉型的黎明,從關懷本土藝術出發,進而開拓觀照全球的視野。多年來《藝術家》雜誌以月刊的形式廣為發行,內容收錄各式書寫、評論、對話與賞析文章,見證了臺灣藝術在半個世紀之後逐步開闊的發展歷程,蔚為壯觀。 藝術家雜誌社自創刊後五十年以來,攜手藝術家、藝評家、作家與藝術史學者共同撰文並介紹藝術作品,留下關於藝術最貼近、也最深入的觀察與思索,由此造就《藝術家》雜誌每一期的內容都是對時代的閱讀,也是未來展開研究的重要節點。 本書收錄2025年6月7日在國立歷史博物館登場的「走出封閉與禁忌,迎向自由與多元―《藝術家》雜誌50周年歷史回顧講座」內容,針對每場不同的研討主題分別進行記錄整理,既可做為閱讀參考也做為檔案留存,以期與更多的朋友分享。此外,多位與藝術家雜誌雜誌社交往深厚的專家學者為《藝術家》雜誌寫下回憶、祝賀與期盼,擔任海外撰述的作者也分享各自多年來的經驗,無疑是珍貴且動人的印記。 本書特色 本書為《藝術家》雜誌50周年紀念專書,不僅收錄2025年6月初舉辦的「走出封閉與禁忌,迎向自由與多元―《藝術家》雜誌50周年歷史回顧講座」內容紀實,也有多篇專訪文章、回憶錄及豐富的彩色圖版,期盼讀者與《藝術家》雜誌一起回顧半世紀以來的旅程。
作者簡介 王庭玫 藝術家雜誌社資深編輯,統籌歷年來多本圖書的出版發行。
目錄 序 走出封閉與禁忌,迎向自由與多元 ──《藝術家》雜誌50周年的歷史意義 廖仁義……………….6 1 半世紀的回顧與前瞻──《藝術家》雜誌50周年歷史回顧講座……………….10 藝術書寫的起點與延續──《藝術家》雜誌創辦初期的歷史回顧 曾筱如 ……………….12 紙上築史──《藝術家》雜誌與台灣美術史重建 羅珮慈……………….20 與台灣當代藝術並肩同行──《藝術家》雜誌與台灣當代藝術 高慧倩……………….28 台灣美術史的多彩實踐與想像──《藝術家》雜誌邁向未來的腳步 姜承妤……………….36 做為時代的稜鏡──回望《藝術家》雜誌2015-2025 蔣嘉惠……………….44 2 《藝術家》雜誌50周年文集………………54 耕耘與豐收──從0到50 ──《藝術家》創辦人何政廣訪談錄 陳長華………………56 風韻正,天真全──賀《藝術家》雜誌50周年慶 黃光男………………64 藝術寶庫──寫於《藝術家》雜誌50周年 陳郁秀………………68 共築台灣美術史基石──賀《藝術家》雜誌50周年 陳貺怡………………70 交陪半世紀 莊伯和………………72 因禪而致的因緣 林谷芳………………74 結緣《藝術家》半個世紀 黃冬富………………76 「五十而知天命」的跨越世紀美學──《藝術家》雜誌50周年的意義 潘襎………………78 《藝術家》雜誌50周年.台灣藝術史永恆不墜 蕭瓊瑞………………84 我看《藝術家》雜誌對當代藝術的關注 胡永芬………………90 《藝術家》雜誌50周年.陶藝專題 江淑玲………………94 一點回顧──《藝術家》雜誌五十年慶 陳英德………………96 穿越手稿到電腦書寫──《藝術家》雜誌50 周年誌慶 劉永仁………………100 《藝術家》與我 韓書力………………102 相知相惜,追夢築橋 劉煥獻………………106 走過五十年,見證一段與藝術共舞的旅程 陸潔民………………108 半個世紀的相隨──《藝術家》雜誌生日快樂 陸蓉之× 任智安………………110 書寫之後──《藝術家》雜誌五十年關於藝評的回顧 張晴文………………114 回望我的《藝術家》時光──編輯與寫作的和弦 陳寬育………………118 思想的匯聚,視野的承繼──專訪廖仁義談《藝術家》雜誌創刊50 周年 林志鴻………………126 城市事件.地方美術館 龔卓軍………………130 主流的口號.游擊的姿態──文化視野與永續政策匱乏下的科技藝術 邱誌勇………………136 2015至2025年之間台灣XR場景的一些觀察 王柏偉………………144 操演日常與徵召意識──現場藝術在台灣 莊偉慈………………150 3 附錄 /158 附錄1 《藝術家》雜誌50年封面集錦………………160 附錄2 《藝術家》出版社50年出版圖書及協力合作出版品………………178 附錄3 《藝術家》 50周年出版圖書著者(譯者)名單………………229
策展的姿態:來自大英
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
中國古代藝術中的女性
托爾斯泰藝術論(百年
科技藝術的未來圖譜:
類博物館定向與產業
中國藝術史【全新修訂
歷史從未終結:王墨林
這些魔王級藝術家,太
帕格尼尼的手:死亡之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