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漫畫地球科學:教科書裡的瘋狂實驗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黑洞捕手:台灣參與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的故事
作者:
陳明堂
分類:
科學•自然
/
地球科學
叢書系列:科學文化
出版社:
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0/3/31
ISBN:9789864799602
書籍編號:kk0508394
頁數:288
定價:
450
元
優惠價:
79
折
356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黑洞捕手:台灣參與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的故事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黑洞捕手:台灣參與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的故事 內容簡介 天大的事,台灣做到了! 「當我們可以上太空,可以看見5,500萬光年外的黑洞,那麼,眼前還有什麼挑戰,是我們沒有勇氣面對的?」——蔡英文(中華民國總統) ☆地表最大的天文事件——黑洞攝影的幕後故事 ☆全台灣最強的望遠鏡建築團隊,遠征沙漠與極地的冒險 ☆資源有限的台灣,在國際舞台上以小博大的智慧 終於,人類見證了黑洞的存在,進一步證實廣義相對論, 距離完成宇宙之謎的大拼圖,又邁進大大的一步。 中研院領軍的台灣望遠鏡建築團隊,是這次全球黑洞攝影計畫的關鍵推手。 二十五年來,他們面對著氣候的嚴酷、離鄉背井的孤獨,與國際政治的凜冽…… 他們建築的,不是望遠鏡,而是智慧的天梯,把宇宙的真相帶到人類眼前。 【國際權威推薦】 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誕生,讓全世界都看見台灣的研究實力。陳明堂重現二十五年來,幕後團隊以小搏大、克服困難,探索宇宙的過程。他們是激勵人心的台灣黑洞捕手,吸引下一代投入基礎科學領域!——廖俊智 中央研究院院長 神秘的黑洞,世人都想一窺究竟。終於在2019年,全球眾多團隊齊心協力,捕捉到第一張黑洞照片!解謎過程中,科技部長期支持的中研院及大學的天文團隊貢獻卓著。本書《黑洞捕手》敘述台灣團隊的奮鬥歷程,傳神刺激,值得一讀!——陳良基 科技部部長 台灣團隊胼手胝足,克服高山與極地的惡劣環境,把一件件台灣設計、製造的精密裝備組合完成,並在太平洋、南美及北極精準運作。感謝每一位參與計畫的中研院專家及中科院同仁,你們一直都是最棒的團隊。——杲中興 中山科學院院長 從風光明媚的夏威夷,到世界盡頭天寒地凍的北極圈,陳博士科學探險之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而今他能在公餘之暇將這些精采過程寫成《黑洞捕手》一書,對喜愛天文醉心宇宙的讀者而言,確是一大福音!——孫維新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第一張黑洞照片是科學的重大突破,而中研院天文所是我們的關鍵夥伴。台灣為了讓陣列看得更遠,展開英勇旅程,把望遠鏡送到格陵蘭。我很高興陳明堂說出台灣的努力,希望這些精采故事能鼓舞新世代起身仿效。——海諾法爾克(Heino Falcke) 事件視界望遠鏡科學理事會主席 陳明堂生動描述這起科學冒險,讓眾人知道台灣團隊在這項計畫中有多麼重要。跟這些優秀夥伴們合作是我的榮幸,我希望他們順利完成格陵蘭望遠鏡,帶人類看得更遠、更清晰。——謝普多爾曼(Sheperd S. Doeleman) 事件視界望遠鏡創始總監 ——李遠哲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央研究院前院長 (依來稿時間排序)
作者簡介 陳明堂 Chen, Ming-Tang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兼天文所夏威夷運轉副所長。 中研院黑洞團隊發起人之一。2010年,中研院黑洞團隊開啟格陵蘭望遠鏡計畫,正式加入以拍攝黑洞為目標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國際團隊。2019年,因事件視界望遠鏡成功獲取史上首張黑洞影像,榮獲有「科學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基礎物理突破獎」,與其他成員共享300萬美元獎金。 成功大學物理系畢業,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物理博士,從1995年在中研院天文所任職至今。在中研院期間,建立史密松-中研院次毫米波陣列;設計並建造亞洲第一座宇宙背景輻射陣列(李遠哲陣列);擔任智利阿爾瑪陣列台灣部分的總工程師;負責格陵蘭望遠鏡計畫,建造出北極唯一的天文觀測站,讓全球連線的黑洞影像觀測看得更遠、更清晰。歷經台灣主要天文望遠鏡的建造計劃,是開創台灣天文科學參與國際前沿望遠鏡的研究發展、設計與建造的先驅。
目錄 推薦序 孫維新 作者序 陳明堂 關於黑洞攝影,你可能想知道…… 第1章 浩瀚星空 第2章 踏入天文界 第3章 召兵買馬 第4章 地球和宇宙的連接點 第5章 槍聲響起 第6章 原型機風波 第7章 拆解原型機 第8章 原地踏步 第9章 猛踩油門 第10章 極北之地 第11章 最後衝刺 第12章 第一道光 第13章 黑洞現形 結語 未讀千卷書,已走萬里路 致謝 附錄 圖片來源 中英對照表
臺灣的紋理2:人文篇
仰望與思索,揭密宇宙
臺灣的紋理1:自然篇
水族:從自然崇拜到生
觀念天文學(上+下)
失落的三億年:史詩般
世界環境大發現:用漫
太空人都在做什麼?:
臺灣濕地誌:從東亞文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概論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