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幸福童年的真正祕密:愛麗絲•米勒的悲劇
Das wahre ’Drama des begabten Kindes’: Die Tragoumldie Alice Millers
作者:
馬丁•米勒
譯者:
林硯芬
分類:
教育•心理•勵志
/
諮商輔導
叢書系列:Psychotherapy
出版社:
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20/4/20
ISBN:9789863571780
書籍編號:kk0509876
頁數:240
定價:
360
元
優惠價:
79
折
284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幸福童年的真正祕密:愛麗絲•米勒的悲劇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幸福童年的真正祕密:愛麗絲•米勒的悲劇 內容簡介 「我作夢也想不到要寫一本關於我母親的書,她對我來說是一個陌生到無法描寫的人……」 身為舉世聞名的兒童心理學家愛麗絲.米勒的獨子,馬丁.米勒與母親的關係卻疏離而緊繃,他甚至為此瀕臨崩潰。母親過世後,馬丁終於鼓起勇氣,藉著書寫本書重新認識母親這個人,才終於同理雙方的處境,也明辨了愛麗絲.米勒理論的價值及侷限。 愛麗絲.米勒以《幸福童年的祕密》等經典著作建立起兒童捍衛者的聲名,但她自己卻從未處理童年創傷,內心壓抑的憤怒塑造出極端、激烈的性格,兒子馬丁則成了最直接與長期的受害者。這應驗了愛麗絲.米勒自己的主張:父母的創傷會蔓延到子女身上。 「母親待我猶如敵人,真讓我覺得自己像隻怪物,而她想除掉牠……」 傷痕累累的馬丁透過訪查回溯,揭開母親絕口不提的早年經歷:在僵化保守的猶太家庭成長、經歷殘酷的納粹屠殺;他同時看見母子間因戰爭創傷而扭曲的情感互動,理解母親為何無法按她創造的知識對待兒子。這個歷程為馬丁自身的情緒找到出路,也讓同為心理治療師的他,親身體會到回溯家族歷史在創傷修復上的價值。 「當愛麗絲•米勒的兒子並不好……即便如此,我的母親仍是個偉大的童年研究者。」 本書可說是馬丁在母親的立論基礎上,親身實踐了更具建設性的做法,不僅為米勒全球的舊雨新知分享了發人省思、勇氣十足的生命故事,也為心理治療貢獻了精彩絕倫的案例。 感動推薦 丁興祥(輔仁大學心理系退休教授) 王浩威(作家、心理治療師) 林蔚昀(作家、波蘭文學譯者) 周仁宇(兒童精神科醫師、精神分析師)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心理叢書作家) (依姓氏筆畫排列)
作者簡介 馬丁•米勒 Martin Miller 1950年生於瑞士蘇黎世,早年曾為小學老師,現為執業心理治療師。他是兒童心理學家愛麗絲.米勒之子。儘管是個擁有數十年經驗的治療師,但母親極端的性格與強大的輿論影響力,於公於私都為他帶來巨大壓力,甚至到了自己承受心理創傷,多次接受治療無果的程度。2010年母親過世後,在出版商鼓勵下勇敢回溯母親生命史,寫成本書,也為自己糾結的人生帶來釋懷。現居瑞士。 譯者簡介 林硯芬 資深德文譯者,譯有《夏娃的覺醒:擁抱童年,找回真實自我》、《身體不說謊:再揭幸福童年的祕密》、《滿足:與其追尋幸福,不如學習如何知足》、《神祕靛熱》等。
目錄 【推薦序1】一個悲傷痛苦的女人,和她的孩子/蘇絢慧 【推薦序2】幸福童年裡暗藏的悲劇/周仁宇 【推薦序3】推倒沉默之牆,勇敢說出自己的童年往事/丁興祥 關於愛麗絲•米勒 母親的來信,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1.前言 拆除沉默之牆,複雜而大膽的行徑 2.結局:愛麗絲•米勒沒有墳墓 3.遺傳的個體:猶太女性 我母親所說的是:童年的傷痛 我發現的是:愛麗西亞•恩拉德與她的家庭,一九三九年之前 真實的自己與主觀的世界 4.被否認的創傷:存活下來的 我母親所說的是:「我必須殺了我自己」 我發現的是:愛麗絲•洛斯托夫斯卡存活於華沙,一九三九∼一九四五 以假的自己存活下來 5.勉強的愛:妻子 壓抑住的恨:我父母的婚姻 愛與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6.選擇疏離:移民 瑞士的新生活,一九四六∼一九八五 嚮往之地普羅旺斯,一九八五∼二0一0 藏身處傳來的虛擬訊息:網路 新開始的不可能 7.找到的自由:童年研究者 作為精神分析師的母親,一九五三∼一九七八 通往自由的道路 寫作之幸:《幸福童年的祕密》 人生主題的變體:愛麗絲•米勒與父母的戰爭 8.遺傳的苦痛:母親 沉默的見證者:我的童年與青少年時期,一九五0∼一九七二 康拉德•施德特巴赫的信徒:受迫害的兒子,一九八三∼一九九四 母親的來信,一九九八年五月二十八日 把兒子當成迫害者:戰爭創傷的力量 尾聲:二00九∼二0一0 9.接受檢驗的知識:治療師 自《幸福童年的祕密》以來的時代變遷 知曉自己的人生經歷 心智化:愛麗絲•米勒方法的理論 知情見證者•治療師與當事人的關係 《幸福童年的祕密》還有什麼沒說的? 母親的最後一封信,二0一0年四月九日 10.從摧毀沉默之牆開始:後記/奧利維•舒柏 謝辭 延伸閱讀
是不是霸凌,誰說了算
學習與生命說再見套書
一百零一個活下來的理
連我都不瞭解自己內心
跳過學障的高牆:國內
正向專注力:180秒
心靈自救手冊:將心理
情緒虐待自癒療法:擺
自帶幸福的體質:心理
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