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
每一個告別都珍貴
.
當父母老後……,兒女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跟自己作伴:找回獨處不心慌的安定力量
作者:
蔡惠芳
分類:
教育•心理•勵志
/
諮商輔導
叢書系列:美好生活
出版社:
博思智庫
出版日期:2021/9/6
ISBN:9786269500086
書籍編號:kk0537475
頁數:272
定價:
320
元
優惠價:
79
折
253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跟自己作伴:找回獨處不心慌的安定力量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內容試聽下載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跟自己作伴:找回獨處不心慌的安定力量 內容簡介 ─── 迷茫世代,身心安頓之道─── 停下腳步,按下暫停鍵,跟久違的自己相遇! 變動時代的日常喘息,忙碌身心的安頓練習。 一個重新靠近自己,傾聽內在聲音的最佳時機。 「慢一點,好讓靈魂跟上來!」 安頓自我第一步,啟動心靈連線。 疫病時代,一個重新靠近、傾聽自己的最佳契機。 ➤不勇敢的時候,找自己── 疫情之前,工作、家庭、聚會,多數人忙著衝刺生活,沒有太多時間留給自己。 疫情之間,口罩、病毒、警戒升級,人與人刻意保持安全距離,竟加深內在的恐慌。 疫情之後,讓靈魂跟上,緩下腳步,傾聽情緒,覺察情緒,進入「找自己」的旅程……。 ➤迷茫時刻,開啟自我對話── 「接下來該怎麼辦?」、「這件事情做了會怎麼樣?」、「我該怎麼做決定?」 我們不急著找解答,試著梳理情緒,聆聽生命給出的訊息,在心裡慢慢演繹出更清晰的想法與行動,帶來一股支持、療癒的力量。 ➤解憂角落,練習安住自在── 我是誰?我在哪裡?為什麼哭泣?為什麼難過?未來會變得如何? 人生也有「暫時卡住」的時候,找一處「解憂角落」,陪伴不順心的自己,讓身心安住。 迷茫世代的安定學,獨處時刻的再看見── 面對生活各種衝擊,社工與心理專家的觀點,重新審視獨處時的安頓之道。 於是發現:「原來,我還可以重新選擇!」 接納自我是一條漫長的旅程,希望這本書如同置身浩淼大海中的小舟,願能適時給予一些安穩的力量,在波瀾之後,更堅定地前行。 本書聚焦: ☉打破獨處迷思,找到自我對話的入口 ☉不勇敢的時刻,給自己一個心理支援 ☉面臨各種生命變動情境的思考與因應 ☉開啟自我探索,動盪時代的安定處方箋 ☉遇見自己,分享【獨處不心慌.安定練習】 ✢莫急莫慌.安心推薦✢ 壺雕藝術家 丁仲星 中華國際形象推廣發展協會理事長 朱正生 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執行長 林怡吟 三軍總醫院安寧病房主任 陳佳宏
作者簡介 蔡惠芳 社會工作師/諮商心理師 專業助人工作者。 堅守在醫療場域,陪伴病人及家屬經歷生命中的生離死別。 見證許多家庭在面對無常時的韌性, 也常感動於困頓之後的展顏。 想用這本書傳達──慌亂時刻,如何跟自己作伴, 透過自我對話,找到身心安頓與邁步向前的力量。 ◎經歷 社會工作師 醫務專科社會工作師 諮商心理師 ◎現職 三軍總醫院社會服務室 社工師 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理事 台灣癌症基金會專家顧問 漸凍人協會社工專業顧問 ◎相關審訂、著作: 《媽媽 我好想妳:給病人與家人的關懷手記(中英對照)》 《傾聽情緒:罹癌長輩與家屬的心理照顧》 《當父母老後……,兒女面臨高齡長輩老、衰、病、死的情緒困頓與出口》 《戰勝神經內分泌腫瘤:全方位的積極治療、緩和醫療及心理照護》
目錄 【推薦序】打開自我結節的心靈鑰匙 ◎壺雕藝術家 丁仲星 【自序】在不勇敢的時候,找自己 迷茫世代,我們需要找到定位。 當我們遇到自己,然後把好久不見的自己接住了,甚至是抱抱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就能帶來一股支持、療癒的力量。 【前言】獨處時刻,擁抱缺了一角的自己 學習「擁抱」失落,品嘗人生的各種際遇,這個獨處角落於是成為安頓身心的地方,也帶動轉變的契機。 這股安穩力量,能在波瀾之後,讓我們更堅定前行 Chapter1 不用怕,看見自己不為人知的那一面 疫情之前,工作、家庭、聚會,多數人忙著衝刺生活,沒有太多時間留給自己;疫情爆發之後,口罩、病毒、警戒升級,人與人刻意保持安全距離,行事曆一下子有了許多空白,竟加深內在的恐慌。 「停下來,好讓你的靈魂跟上!」此刻,正好讓自己喘口氣,在這個安靜的空間裡,傾聽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感受,進入「找自己」的旅程……。 1 自己,一切紛擾的起點? 2 拉回,越走越遠的自己! 3 我是誰?關於「我」的角色扮演 4 靜下來,找一個靠近自己的角度 5 自我對話,人生階段性整理 【獨處不心慌.安定練習】01 找自己的小遊戲 Chapter2 變動時刻的內在追尋,聽見自己的心 「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了, 脾氣就是忍不住了……。」、「為什麼我會說出傷人的話?」這些看見都曾讓我們陷入懊悔或是低落的情緒中,當我們以旁觀者的角度,從生活、人際、經驗、想像及轉變中,重新看見自己時,便能在不同階段和際遇中學習,找到安放自己的方式。 當我們接受自己本來的樣貌,就能夠自在地展現自我,進而接受每個人價值觀的不同,自然而然欣賞各種屬於自己的樣態。 1 獨處的必修課──從生活裡尋找自己 2 與人互動,但求真誠──從人際中發現自己 3 閃耀光芒的生命厚度──從經驗塑造自己 4 欣賞美的各種樣態──從想像中相信自己 5 流動的信念──從調整轉換中尋找自己 6 建立修復的韌力──在際遇中安放自己 7 我輩中年,同在的幸福──在時代中活出自己 8 躍出代溝,世代衝突的再看見 9 自我覺察,迷茫世代的安定學 10 人生下半場,學習安適自在 【獨處不心慌.安定練習】02 畫出自己的「生命線」 Chapter3 暖心經驗,影響生命至深 美國家族治療大師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指出,在溝通的情境中,人們容易出現五種因應的互動型態,分別是指責型、討好型、理智型、打岔型及一致型。 當我們開始讀懂自己行為背後的想法時,才能夠貼近更真實的自己,更能明白過往被暖心照顧的經驗,如何影響生命至深。 1 冰山之下,隱晦的呼求…… 2 看得見行為背後,隱藏著互動拉扯 3 發現情緒背後,貼近真實的自己 4 孤獨,但不孤單 5 保有改變可能,就是自我突破 6 嶄露真我,關係互動最好的方式 7 你的期待,並非我的期待 【獨處不心慌.安定練習】03 暖心經驗的自我照顧 Chapter4 讀懂情緒,找回獨處安定力 每個人都是在「我」、「他人」和「情境」的互動當中,一旦遇到自己都搞不定的時候,總希望有人可以陪伴,給予協助。 當我們「只有自己」的時候,仍可透過自我陪伴的力量,進而突破僵局。 1 讓我靜一靜,展現自我陪伴的力量 2 涵容,情緒轉換的能力 3 看見內心小劇場,讓情緒安在 4 停看聽,避免情緒一再踩紅線 5 關係的傷,情緒記得 6 從遺棄的孤單裡,走出「心境界」 7 迷茫、焦慮又空虛?找到自己的人生指南 8 也許孤獨,但不心慌 【獨處不心慌.安定練習】04 自我冥想呼吸法 Chapter5 修補斷裂,跟自己重新接軌 很多人會自己給自己一些「規則」,例如:不可以生氣、不可以流淚、不可以……,同時伴隨很多的「應該」:我應該堅強、應該勇敢……,好像人生從來就不屬於「我」,對生活少了感受,最後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 跟自己作伴的同時,也就是接回最開始的自己。 1 我不能生氣?整理想法,走出情緒漩渦 2 自我不設限,更多選擇性 3 創造一個新的自己 4 接住自己,型塑生命意義 5 勾畫另一段生命曲線,重新挖掘自我 【獨處不心慌.安定練習】05 為自己打破規則
是不是霸凌,誰說了算
學習與生命說再見套書
一百零一個活下來的理
連我都不瞭解自己內心
跳過學障的高牆:國內
正向專注力:180秒
情緒虐待自癒療法:擺
自帶幸福的體質:心理
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
團體諮商:策略與技巧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