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和姊妹一起守護幸福:姊姊妹妹站起來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這一年,我靠植物找回自己:讓疲憊歸零,綠活慢療重啟人生
作者:
愛麗絲•文森(Alice Vincent)
譯者:
鼎玉鉉
分類:
教育•心理•勵志
/
個人勵志成長
出版社:
臺灣商務
出版日期:2023/4/1
ISBN:9789570534863
書籍編號:kk0566063
頁數:384
定價:
450
元
優惠價:
88
折
396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這一年,我靠植物找回自己:讓疲憊歸零,綠活慢療重啟人生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讓心裡的缺口長出綠芽──寫給城市綠地的療癒系情書 啟動自我身心覺察,成為自己的情緒園丁 人類跟植物一樣,可以在自己的美好時光裡修復和成長 植栽療癒 X 千禧世代 X 城市觀察 「早已有無數世代為了尋求城市裡的炫目財富,離開童年居住的鄉村。我們並非是最先這麼做的人。 但最終,土地呼喚著我們回歸。而我們發現自己正在尋找,一個能帶來療癒的綠色空間……」 ★《獨立報》、《金融時報》、《i》、《Gardens Illustrated》年度選書 ★ 2020年英國溫萊特自然寫作獎入圍 ------------------------------------------------------------- 當愛麗絲還是個小女孩時,她最喜歡爺爺的花園──自由、靜謐而美麗。20年後,住在倫敦南部一間狹小公寓裡的愛麗絲,花園裡的童年時光感覺就像一場夢。 她發現自己內心空洞、滿身傷痕。過著行李箱生活卻冀望著家的溫暖的她,開始學習種植。她在窗台跟排水板上培育盆栽跟藤蔓,讓她的新空間充滿綠色。她的心境隨著植物一起,歷經四季枯榮。看著一片片綻開的花瓣跟嫩葉,她感覺獲得重生。 在這個運轉得過於快速的世界裡,本書將幫助我們找到自己的根。 ------------------------------------------------------------- 是成長誌,是植物史,也是寫給城市綠地的情書 植栽有助於讓人恢復健康,是從事植栽者所熟知的一項事實;但是,對那些不熟悉土壤、根部、以及生長的人來說,植栽的療癒力量宛如天啟。 這本書述說了植物與大自然如何使一個女人在深受創傷的分手後康復,同時更教會她如何連結起自己的過去,以定義她即將蛻變成的那一個人。 作者愛麗絲.文森的筆觸著實優美,她將自己個人與家庭的故事、更廣泛的女權主題、如何放慢腳步學習正確看待事物、植物史以及實用園藝建議等等融為一體的方式,令人深受啟發。一部分是成長誌,一部分是植物史,一部分是她寫給倫敦綠地的情書。 千禧世代植栽熱潮,女性與植物的緊密關係 愛麗絲拆解了她自己,以及她的世代對植物的執迷──即便是在狹小、沒有庭院、租來的公寓中,對植栽的熱情與熱潮仍是不減反增。Instagram 上滿是精心設計的美麗盆栽,結合綠化植栽的服飾店、書店或餐廳,以及市集裡販售的上千種植栽玻璃容器與仙人掌。我們正逐漸朝向將植物當成「緩慢」運動的一部分,當成一種正念;又或者當我們有了孩子後,可以實現一種培育或創造的渴望。 愛麗絲檢視女性栽種植物的歷史,發現植物學不但是唯一可接受女人對其產生興趣的學科,更是一項被排除於專業能力之外的學科;我們的庭園與景觀,都是以男性的感受來設計的。愛麗絲從歷史中重新發現了許多不可思議的女性植物學家,並在她找到自己在世上的定位時,賦予了她們遲來的聲音。 歷史、城市、時尚與綠色植物的共生 書中充滿了可被反覆引述的奇妙事實:你知道「蕨類狂熱」(pteridomania)是維多利亞時期對迷戀蕨類植物的熱潮──在十九世紀席捲了中產階級的客廳並影響了時尚藝術──所取的名稱?你可以從蕨類紋身的激增以及時尚壁紙上看出,這股熱潮現在又回來了。或是,我們在倫敦隨處可見的無數醉魚草,正是因為當初的倫敦大轟炸事件,使得許多由石灰砂蓋成的維多利亞建築倒塌,石灰砂滲入許多轟炸地區的土壤,正適合讓醉魚草蓬勃成長? 閱讀本書是一種純粹的樂趣,不論你是否熱衷植栽;同時,作者優美動人的散文,更是讓人驚豔不已。
愛麗絲.文森(Alice Vincent) 曾任《電訊報》(The Telegraph)記者及園藝專欄作者,現為企鵝書屋專欄編輯。她是千禧世代熱衷植栽的代言人。在2014年自學植栽後,愛麗絲開始透過(新聞電子報兼Instagram帳號)Noughticulture及各大平台專欄,分享她在城市植栽方面的冒險經歷。此外,她也跟杭特(Hunter)雨靴、法諾琳(Finery)女裝服飾、季候風(Monsoon)服裝及配飾、希蒂力(Seedlip)無酒精烈飲等公司合作,亦曾為英國首間植物寄宿旅館派奇植物(Patch Plants)旅館主持工作坊及YouTube頻道。 譯者簡介 鼎玉鉉 曾任國內法律暨政策研究員、德國基金會實習行政助理、英文教師、華語教師及精品銷售員。研究範圍隨著人生機遇變化,一路從嚴肅的國際政經局勢、國內新創產業發展、人文展覽藝術涵蓋到日常生活中的心靈哲思。目前旅居德國柏林,同時是臺北市翻譯工會的一員,專職書籍翻譯、華語教學、寫作。 譯有《別讓地球碳氣》、《世界地圖祕典》、《世界文字圖解簡史》、《我的美好不該是你騷擾我的藉口》、《從地圖上的時間看歷史》、《白令海峽的輓歌》、《這一年,我靠植物找回自己》等書。 合作信箱:elsahuang86@gmail.com
前言 六月 ────他說出那句話後,我的世界開始崩解。罌粟花對此一無所知,不顧我的心碎,在陰鬱的空間開出宛如救贖的芬芳。 七月 ────憤怒、正義和心碎,促使女性和植物走到了一起。女性將園藝變成所有人都能參與的事物,更為自己挖掘出植物蘊含的慰藉與喜悅。 八月 ────我們為何總像植物一樣,想回溯自己的根源?看著身懷六甲,卻仍想種出一片宛如童年老家旁的大葉醉魚草的姊姊,原來,懷孩子跟養植物是如此相似。 九月 ────高線公園是倫敦最特別的景致。它由人建造,卻被人遺忘。秋天很快就要來了。我需要燃燒,需要明確處理不得不捨棄的事物,才能挪出沉思的空間,迎向即將到來的冬天。 十月 ────在公園裡,交通全都靜止,時間得以壓縮。我感覺自己在公園裡獲得了提升:從那些緊張會議與糟糕結局中提升,以及神智混沌、虛耗光陰的下午中提升。 十一月 ────手上這株從別人那「繼承」來的鏡面草,是園藝重視分享的獨特語言。這種來自中國雲南的植物是如何源遠流長、千里迢迢,飄進每個英國人的家裡。它是愛的產物,持續散播,並努力活著。 十二月 ────在阿姆斯特丹的耶誕夜,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經準備好,準備好再度失去一個人。我透過園藝勞動分散注意力,卻無法注意到植物依然在生長。確實,事物依然在增長。 一月 ────忙碌是千禧世代的常態,但這幾年「慢活」逐漸成為網路搜尋關鍵詞。也是在這時候,我的朋友、朋友的朋友、陌生的網友,都開始來和我談論植物。渴望植栽綠意的千禧世代,正在學習如何慢慢來。 二月 ────在倫敦不為人知的綠地裡,帶著反叛精神的鮑寧頓廣場,就是個由大自然主宰的地區。游擊式園藝更是由居民所號召,希望在城市廢墟中,種出得以開花結果的東西。 三月 ────櫻花的綻放,代表著一個新的開始。我從含苞待放的東京,返回繁花盛開的倫敦。陽台上的山茶花開了,風信子炸成一片醉人動亂,託鄰居照顧的豌豆苗也綠意盎然。它們全都在窗門口,迎接我回家。 四月 ────倘若我能自己決定,承受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的風暴,那麼回報就會存在於所有事物之中。就像春日晚間信步走過蘇活區的那份閒適,或是足以迴避他人的期待、強大無畏的能力。 五月 ────生命正湧進這座城市,我的身心都反映了這點。我寧可帶著好奇,放任一切自由生長,看它們能變得多美,而不是持續努力去控制一切。畢竟,生命是如此不羈。 尾聲 謝詞
低潮整理術:走出情緒
獨處,遇見更好的自己
稍微暫停一下吧(安慰
從萬千人生解答此生:
心理能量使用說明書:
做自己的人生教練:致
焦慮女孩的旅行指南
閉上眼之前,為自己按
十年後我還在寫遺書
燃燒殆盡的人:沒幹勁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