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愛,帶我去遠方(2014新裝版)
.
道拉吉里的風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記憶砌成的石階:翻越關門,布農丹社歸鄉路
作者:
雪羊
分類:
文學
/
旅遊文學
叢書系列:vision
出版社:
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3/7/26
ISBN:9789864063697
書籍編號:kk0569961
頁數:256
定價:
490
元
優惠價:
79
折
387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記憶砌成的石階:翻越關門,布農丹社歸鄉路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記憶砌成的石階:翻越關門,布農丹社歸鄉路 內容簡介 ─── 繚繞林間兩百年的布農古調,水鹿主宰的世界 ─── 一段布農族丹社群踏上石階、重返故土, 以「回家」為目標的山旅故事。 ▍14萬人追蹤,超人氣山岳攝影師「雪羊」的深度隨行報導。▍ 我們在攀上與下降之間,仔細尋找任何可能的延伸路徑。 因為古道在這裡既破碎又模糊,一不注意就會跟丟迷途, 誤闖水鹿闢出的崎嶇獸徑…… ▍他們不諳當代登山,沒有全套專業配備, ▍甚至有人第一次縱走,卻仍花了十天翻越中央山脈。 ▍那條清代留下的路,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關門古道。 ▍那群人,是最接近中央山脈核心的布農族:丹社群。 2022年,人氣山岳攝影師雪羊跟著一群布農青年,循著祖先因日本人「集團移住政策」而遷徙的腳印,從花蓮馬遠部落徒步跋涉,回到南投丹大的老家。負重近30公斤,最高爬上海拔2,960公尺的中央山脈主脊,他以見證者的身分,詳實記錄這趟「回家行動」,重現Bunun的態度與生活,以及族人如何在漫長的回家路程中,成為真正的人。 只有模糊的痕跡、沒有布條可依循,他們走在老人家曾經走過的路,上攀、下切,抱著倒塌的腐朽巨木攀爬而行,底下是萬丈深淵。當抵達老人家口中的「那邊」,象徵鄉愁的祖居地時,整座山林只聽得見族語的祭告,與悠悠唱出的古調。 過去,他們被迫離開自己的家;不友善的狩獵政策下,有的族人為了守法打破禁忌,有的為了禁忌對抗政策。時至今日,尚有族人駐守街頭,為爭取文化自主權、完整的「傳統領域」請命。這趟回家路,是精神、文化、記憶的傳承,在雪羊的深度報導下,以動人且具原始之美的樣貌呈現在讀者眼前,並從生態環境、體制、文化面向探討存續議題,讓真實的原住民故事被更多人看見。 名人推薦 詹偉雄|文化評論人 甘耀明|作家 梁玉芳|台大新聞所兼任副教授、願景工程基金會總監 __專文作序 Joeman|百萬YouTuber 巴奈|歌手、倡議者 伍元和|台灣山徑古道協會理事長 呂忠翰(阿果)|世界公民兼探險家 那布|內本鹿文史工作者 林華慶|林務局局長 胡子|百萬YouTuber 徐如林|古道文學作家 張元植|登山家 麥覺明|山岳紀錄片導演 陳德政|作家 郭彥仁(郭熊)|《走進布農的山》作者 劉克襄|作家 蔡及文|登山補給站站長 __各界聯合推薦 「生命是在自然田野中,自己長出來的!」我們如果不跨入一場事件,不走進一座森林,不經歷一次風暴,不目睹一顆生命的死亡……,人是無法置身於自己生命之中的;而我們一旦有了這樣的存有感,便足以抵抗所有論述的支配,活在自己的人生裡。推薦給所有找尋意義的朋友們,山林是生命最原初的田野,再真也不過。──詹偉雄(文化評論人) 台灣山脈是歷史層疊的文化空間,山徑亦是通往歷史的幽徑。布農著重「家」的情感,這十天行程,大家走的不僅僅是布農回家之路,也是台灣歷史的縮時顯影,情感相依,互為協助。雪羊以豐富的眼光觀察過程,帶給讀者滿滿的文化饗宴。──甘耀明(作家) 文字在山上的無路之路奔躍,交織著口語傳述耆老的部族禁忌與智慧,帶我看見「會呼吸的房子」。如同雪羊形容的,這行旅是沉浸式的民族教育、是行動教室啊!──梁玉芳(台大新聞所兼任副教授、願景工程基金會總監) 重返行動就是很多夥伴一起在幫忙,這本書的出發點也是一樣,想要讓事情可以往好的方向,讓文化可以活回來。──巴奈(歌手、倡議者) 我在《朝聖──人與自然的相遇》Podcast節目中,跟著馬詠恩的述說,走過那條回家之路,如今又在雪羊生動的文字裡,再次踏上野生崎嶇的關門古道。某種程度上,作者和讀者都在「故事結束」時,成為一個嶄新的人。──陳德政(作家) 人在山裡來來往往,登山者將山頂視為目標而去,生態學者為了山裡的生物群聚而去,政府為了統治及交通的需要開鑿道路;通商的、採愛玉的、獵捕的……種種的人各因不同的目的,將山視為一條途徑走了進去。 而在更早更早之前,有一群人早已在山中生根萌芽,成長茁壯。山對他們不僅是一條途徑,更是文化的載體,承載著族群母體的大船。很高興能看到雪羊願意走進去,也願意寫出來,讓我們看到更多這群人的故事。──蔡及文(登山補給站站長) 用頭袋背起行囊,雙腳走在祖先的遷移之路,重新再造人與山的心關係。──郭彥仁 郭熊(《走進布農的山》作者)
作者簡介 雪羊(黃鈺翔) 台大森林系學士,台大新聞所碩士畢。2015年開始經營「雪羊視界」Facebook粉絲專頁,至今(2023年)有超過14萬名追蹤者,是台灣最為人知的山岳攝影師暨網路作家之一。從2013年首次登上玉山開始,登山生涯將屆十年,視野涵括99座百岳、許多中級山與海外高峰;長期關注山林政策,致力登山教育,也常為不平之事發聲。 期許自己成為一位稱職的山岳報導者,讓更多台灣人建立與自然的連結,一起守護山林、珍惜文化與環境。 2023年參與橘子關懷基金會「前進十四峰|大夢計劃」,前往位於尼泊爾的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里峰」,並擔任隨行記錄者。
目錄 序 章 當光照進石板屋 第一章 中央山脈十日夜,馬遠青年的回家路 第二章 耆老的叮囑 第三章 槍聲響起,大石洞裡的夜 第四章 下次不來了!1,100公尺的噩夢 第五章 滌淨苦痛的冬庫蘭 第六章 浮出雲海的那一刻 第七章 老家,稜線上的哈巴昂 第八章 糾結命運的線條 第九章 最後的篝火,再會丹大 後 記 在家與國家之間 【推薦文】重返──最原初的田野!◎詹偉雄(文化觀察家) 【推薦文】出發以後就是一家人◎甘耀明(作家) 【推薦文】行走的雪羊,伏案的雪羊◎梁玉芳(台大新聞所兼任副教授、願景工程基金會總監) 參考文獻
還好,我帶媽媽去看了
之間:此地與他方的回
環義、環法、環西 3
逍遙行稿:逆風翱翔
工頭堅走讀日本套書:
洄游,成為海:寫給生
星星都美麗.都柏林的
美食日本百味散步:《
工頭堅的京都時光:從
冬日朝聖之路:說走就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