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大開悟經典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聖德法師佛學論文選
作者:
釋聖德
分類:
哲學•宗教
/
佛教
叢書系列:佛法概論2018
出版社:
慧炬
出版日期:1993/9/1
ISBN:9575180633
書籍編號:bk0035464
頁數:183
定價:
120
元
優惠價:
85
折
102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聖德法師佛學論文選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同類推薦
■ 內容簡介
■ 序
作者 序 作者出生於民國三年,正當新舊文化遞嬗之際。文字為表達各種義理的工具,青年期國內重視舊文學,五四運動後雖有陳獨秀、胡適之輩相繼提倡白話文,然而效果不彰。廣東在陳伯南將軍主政時期,其胞兄陳維周任兩廣鹽運使,不但力倡復古,而且一度計畫開辦廣州學海書院,聘張東蓀為院長,教育廳長黃麟書不表反對。適逢胡漢民病逝香江,粵省政局隨之丕變,此一計畫因而停頓。當時,無論政府法令公文或報紙新聞及副刊,一律唯文言文是尚。汕頭有報社七、八家,除胡文虎創辦之《星華日報》副刊採用新文藝外,無一重視白話文者,廣州、香港亦然!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頒布之中、小學課程標準,規定初中一年級文言文占百分之三十,二年級占百分之四十,以次遞增,至高中三年級,文言文已達百分之八十;而廣東各大學教授,亦多選用桐城派姚鼐所編之《古文辭類藄》為國文教材。風氣如此,文言社會上價值之高於白話,不言可喻。 次從佛教方面觀察,近代太虛、圓瑛、弘一諸法師遺著,固皆採用文言文;即印順法師在大陸編寫的《中國佛教史略》及南亭法師來台初期所寫的《心經講宋祁奉敕所撰之《新唐書》,自詡比劉昫《舊唐書》事增文省,即為一例》;其缺點則為語文不一致,記述不夠縝密,對於義理的發揮,亦難以達到理想的境界,而且缺少現代各種新知識所需的詞語。筆者青年時代,亦唯從事於文言文、駢體文及詩詞等之製作,對于如瀉長江大河般的韓昌黎文,極為心儀,後來作文格調,多少受其影響。 台灣光復後,政府為使受日本教育之台胞容易學習國語,並希望語文能夠一致,除官方文書以外,一切報章雜誌統一使用白話文;佛教刊物,為了達成弘法目的,自亦不能例外。此為作者放棄多年研習之文言而改寫白話文的原因。初寫時,猶帶民初白話文語調,久之始能適應現代筆法。但因由舊轉新,字裡行間,不免受過去力求簡鍊之影響;又因自始即從理論入手,,不寫文藝小說,內容和現代人喜用形容詞加以藻飾的文章大相逕庭,馴致作品形成與眾不同之個性。 本書因係搜集過去寄交雜誌或報刊發表篇章,前後相隔達三、四十年之久,就較為近期所能記憶的部分來說,如<理事論>、<宿命論與機會主義>、<夢>等三篇,係民國五十五年寄居彰化大城鄉舍弟家中所作,分投《慈明》、《新覺生》及《中國佛教》發表;<四聖諦>係五十七年作於台北臨濟寺中佛研究院,寄《善光》雜誌發表,<佛教與真善美>、<佛教的俗化>二篇,為五十七年冬天作于大城鶴林佛社,分寄《海潮音》及《善光》雜誌發表;<龍樹的中道學說>及<春泥護花>二篇,則為五十八年作于月眉山靈泉寺,寄交《大眾日報.佛教周刊》發表。至于<中國儒學的演變與佛教的關係>一文,第四版以前並未編入,係七十九年十二月作于花蓮般若精舍,交與《佛教世界》月刊發表。中間自五十九年至六十二年,因忙於寺務,未再寫作。六十三年至七十九年元月,為應各大專佛學社及富山寺佛七法會、夏令營與高雄金剛乘學會訪問團等之演講邀請,所寫的悉為講稿,原文彙集在七十九年十月出版之《佛學演講集》中。 前期作品因缺乏充分參考書,僅憑個人見解用推理方式撰寫,在行文方面近似邏輯學上之演繹法,因而出現了文句環環相扣的形式;後期<中國儒學的演變與佛教的關係>,則係參考各種有關書籍予以綜合作成之結論,純屬邏輯上之歸納法,故其結構不若演繹法之緊密。 本書於民國五十八年印行初、二版,五十九年三版,七十四年七月四版。出書後即被流通國外,遭到美國國會圖書館(該館為全美最大之國立圖書館)重視,於七十五年委託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來函索(原函文號為台七十五圖交字第○四○號),經予寄贈四冊,作為國際文化交流之用。 民國八十年十二月台北慧炬雜誌社主編陳綺玲小姐親來般若精舍訪問,要替該社「慧炬答問」專欄執筆;今年初又來信希望將論文選交慧炬出版社印行。為免與該社其他出版品名稱相混,要求更名為《聖德法師佛學論選》,對于單行本部分,當即予以答應。現代老花近視所佔人口比例極大,因囑其由原來卅二開五號字版,改為廿五開四號字,以利讀者披覽,並保留自己或身後採入全集之發行權,得其復函同意。茲值第五版出書在即,爰將部分寫作過程及出書經過,附誌於此,是為序。 中華民國八十二年二月十七日序於花蓮般若精舍
■ 目錄
白聖大師序 自序 佛教人生觀 略論西洋哲學神的觀念 幻體與實體 唯識史觀 龍樹的中道學說 論業力中心問題 空間與時間 淨土的意義與念佛價值 佛教對人格的看法 聖路 善惡論 兩極觀念與絕對體 宿命論與機會主義 佛教因果簡論 理事論 佛教的俗化 夢 四聖諦 春泥護花 透視中國倫理思想 佛教與真善美 中國儒學的演變與佛教的關係
■ 作者簡介
釋聖德 潮州市人,生於民國三年,現年八十歲,會任汕頭南光中學教員,東江專修學校總務主任。民國卅六年來台,初在省級單位任事;卅九年至新竹靈隱寺出家,其後受世於基隆十方大覺禪寺。歷任基隆月眉山正覺學苑、台中慈明佛學院、台南開元佛學書院講師;台北中國佛教研究院教授等職。現任花蓮般苦精舍開山住持。著有《唯識三十頌講要》、《八識規矩頌講義》、《佛學論文選》、《佛學講集》、《聖德詩詞選》等書。另《有大乘起信論講義》在執筆中。
《尋找上師》師父說
慈悲:時時歡喜,處處
文字禪堂:傳遞人間福
地道建立.三乘莊嚴甚
當下,繁花盛開【30
如是我聞:金剛經筆記
光師父說心經6 煩惱
新譯大乘起信論(三版
蔡志忠漫畫金剛經
賢首法藏:華嚴宗義大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