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腸常動健康瘦:每個家庭都該有的腸道鍛鍊指南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推拿學
作者:
俞大方
分類:
醫療•保健
/
中醫
叢書系列:承啟版中醫教材16
出版社:
知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7/1
ISBN:9789867825728
書籍編號:kk0242933
頁數:354
定價:
350
元
優惠價:
88
折
308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推拿學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同類推薦
推拿學 從《內經》以及一些古籍史書、論著中,可以看到推拿是人類最早的、屬於物理性質的治療手段之一種。 現今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藥物副作用的危害性;而手法治療的優點又是顯而易見的。國際醫務界對無副作用的人類古老物理性質的治療手段逐漸重視,使得推拿又成為一門年輕的未來科學。 本書在繼承中醫文獻的基礎上,並收集了各地的臨床經驗及有關的科研成果,以中醫基礎理論為主導,對推拿的發展史,推拿治病的原理,治療原則,治療方法及常見病的診斷、治療做了系統的闡述。 全書共四篇。 上篇是總論部分,主要介紹了有關推拿的基本概念、推拿的作用原理、推拿治療的原則和基本治法及推拿臨床常用的診斷方法。中篇是成人推拿部分,包括推拿手法、經絡�W穴、常見病證治療三部分的內容,介紹了目前臨床常用的一些推拿基本手法及推拿常見病證的診療。 下篇是小兒推拿部分,介紹了小兒的常用推拿手法、穴位及臨床療效較為明顯的常見病證的推拿診療方法。附篇主要介紹了一些有關自我推拿,推拿麻醉,練功及其他輔助手段的基本知識,可供一般民眾及學生自學和教師教學時參考。 目錄 概 述 3 第一章 推拿簡史 5 第二章 推拿的作用原理 9 第一節 推拿治療的基本原理 9 第二節 推拿對傷筋的治療原理 11 第三節 推拿對調整氣血及內臟功能的基本原理 14 【附】 現代醫學對有關推拿調節 內臟功能原理的解釋 20 第四節 有關推拿作用的實驗觀察 24 第三章 推拿治療原則及治法 26 第一節 推拿治療原則 26 第二節 推拿基本治法 29 第四章 推拿常用診斷方法 34 第一節 頭面部 34 第二節 胸腹部 36 第三節 脊柱部 37 第四節 上肢部 41 第五節 下肢部 48 第五章 推拿手法 59 第一節 擺動類手法 60 一、一指禪推法 60 【附】 纏法 61 二、 法 61 三、揉法 61 第二節 摩擦類手法 63 一、摩法 63 二、擦法(又稱平推法)64 三、推法 64 四、搓法 64 五、抹法 66 第三節 振動類手法 66 一、抖法 66 二、振法 67 第四節 擠壓類手法 68 一、按法 68 二、點法 68 三、捏法 69 四、拿法 69 五、捻法 70 六、踩蹻法 70 第五節 叩擊類手法 71 一、拍法 71 二、擊法 71 【附】 桑枝棒製法 72 三、彈法 73 第六節 運動關節類手法 73 一、搖法 73 二、背法 75 三、扳法 75 四、拔伸法 78 第七節 推拿手法練習 79 第六章 經絡與俞穴 84 第一節 經絡 84 第二節 常用俞穴 92 第七章 常見病症治療 102 第一節 四肢關節傷筋 102 一、肩部傷筋 102 肱二頭肌長腱滑脫 109 肱二頭肌長頭肌腱腱鞘炎 111 肱二頭肌短頭肌腱損傷 111 岡上肌肌腱炎、岡上肌肌腱鈣化 112 肩峰下滑囊炎 114 二、肘部傷筋 115 肱骨外上髁炎 116 肱骨內上髁炎 117 尺骨鷹嘴滑囊炎 118 三、腕與手部傷筋 119 橈骨莖突部狹窄性腱鞘炎 121 指部腱鞘炎 123 腱鞘囊腫 124 指間關節扭傷 125 橈側伸腕肌腱周圍炎 126 橈尺遠端關節分離伴韌帶損傷 127 腕管綜合徵 128 腕關節扭傷 130 四、髖部傷筋 131 髖關節滑囊炎 133 髖關節扭傷 134 髂脛束勞損(彈響髖) 135 【附】 扁平髖 136 五、膝部傷筋 137 側副韌帶損傷 140 創傷性滑膜炎 141 脂肪墊勞損 142 半月板損傷 143 六、踝部與足部傷筋 145 踝關節扭傷 147 踝管症候群 150 跟腱扭傷 151 蹠筋膜勞損 152 第二節 漏肩風 153 第三節 胸 屏傷 158 第四節 頸椎病 160 第五節 落枕 165 第六節 椎骨錯縫 166 第七節 腰痛 168 一、急性腰肌扭傷 168 二、慢性腰肌勞損 170 三、退行性脊柱炎 171 四、腰椎間盤突出症 173 第八節 類風濕性關節炎 178 【附】 強直性脊椎炎 182 第九節 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症 183 第十節 胃脘痛 185 第十一節 泄瀉 188 第十二節 便秘 191 第十三節 胃下垂 193 第十四節 膽絞痛 195 第十五節 頭痛 198 第十六節 高血壓病 201 第十七節 半身不遂 204 【附】 面癱 208 第十八節 呃逆 209 第十九節 哮喘 211 第二十節 肺氣腫 214 第二十一節 失眠 216 第二十二節 癃閉 218 第二十三節 痹證 220 第二十四節 痛經 223 第二十五節 閉經 225 第二十六節 產後恥骨聯合分離症 228 第二十七節 乳癰 230 第二十八節 聲門閉合不全 232 【附】 咽喉痛 233 概 述 237 第八章 常用手法 239 第一節 推法 239 第二節 揉法 241 第三節 按法 241 第四節 摩法 242 第五節 掐法 242 第六節 捏法 243 第七節 運法 244 第九章 常用穴位 245 第一節 頭面部穴位 246 一、攢竹(天門)246 二、坎宮 247 三、太陽 248 四、山根 248 五、人中 249 六、迎香 249 七、牙關 250 八、囟門 250 九、百會 250 十、耳後高骨 251 十一、風池 251 十二、天柱骨 252 第二節 胸腹部穴位 252 一、天突 252 二、膻中 253 三、乳根 254 四、乳旁 254 五、肋 254 六、中脘 255 七、腹 256 八、臍 256 九、天樞 257 十、丹田 257 十一、肚角 258 第三節 腰背部穴位 259 一、肩井 259 二、大椎 259 三、風門 260 四、肺俞 260 五、脾俞 261 六、腎俞 261 七、腰俞 261 八、脊柱 262 九、七節骨 263 十、龜尾 263 第四節 上肢部穴位 264 一、脾經 264 二、肝經 265 三、心經 266 四、肺經 267 五、腎經 267 六、大腸 268 七、小腸 269 八、腎頂 270 九、腎紋 270 十、四橫紋 271 十一、小橫紋 271 十二、掌小橫紋 271 十三、胃經 272 十四、板門 272 十五、內勞宮 273 十六、內八卦 274 十七、小天心 274 十八、運水入土、運土入水 275 十九、總筋 276 二十、大橫紋 276 二十一、十宣(十王)277 二十二、老龍 277 二十三、端正 278 二十四、五指節 278 二十五、二扇門 279 二十六、上馬 279 二十七、外勞宮 280 二十八、威靈 281 二十九、精寧 281 三十、外八卦 282 三十一、一窩風 282 三十二、膊陽池 283 三十三、三關 283 三十四、天河水 284 三十五、六腑 284 第五節 下肢部穴位 286 一、箕門 286 二、百蟲 286 三、膝眼 287 四、足三里 287 五、前承山 287 六、三陰交 288 七、解谿 288 八、大敦 289 九、豐隆 289 十、委中 289 十一、後承山 290 十二、僕參 290 十三、崑崙 290 十四、湧泉 291 第十章 常見病症治療 292 第一節 嬰兒腹瀉 292 【附】 痢疾 294 第二節 嘔吐 295 第三節 腹痛 296 第四節 疳積 298 第五節 便秘 299 第六節 脫肛 300 第七節 腸套疊 301 第八節 發熱 302 第九節 咳嗽 304 第十節 哮喘 305 第十一節 百日咳 306 第十二節 麻疹 307 第十三節 驚風 309 第十四節 遺尿 310 【附】 尿瀦留 311 第十五節 小兒肌性斜頸 312 第十六節 佝僂病 313 第十七節 夜啼 314 第十八節 小兒麻痹後遺症 316 【附】 小兒保健 317 1 自我推拿 319 一、眼保健 319 二、上肢保健 321 三、下肢保健 324 四、腰部保健 327 五、寬胸理氣法 327 六、健胃法 329 七、安神法 330 八、舉例 332 2 推拿麻醉 333 一、推拿麻醉的意義和特點 333 二、手術前的準備 333 三、穴位選擇 334 四、推拿麻醉手法 334 五、輔助用藥 335 六、推拿麻醉下的外科手術 335 七、手術後工作 336 3 指撥推拿 337 一、指撥法的基本原則 “以痛為腧,不痛用力”337 二、指撥法的基本手法 338 三、治療舉例 339 四、“指撥法”應用中的幾個問題 341 4 體位、遞質與熱敷 343 一、體位 343 二、遞質 344 【附】 膏摩方 344 三、熱敷 345 【附】 熱敷方 345 5 練功 346 一、基本步勢 346 二、易筋經347 三、少林內功 351
讀懂中醫:見微知著的
自學脈診一本通【圖解
中醫養生初探:入門和
養胃就是養命
養肝就是養命
易學易用 黃帝內經十
養肝就是養壽:25個
小病自療,家庭常備偏
【中醫節氣芳療套書】
周易與中醫學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