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心血管常見關鍵101問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養出零蛀牙.獨立的孩子:0~6歲的牙齒保健術
作者:
朝田芳信/監修, 槇宏太郎/監修, 日本口腔育成學會/編著
譯者:
蔡麗蓉
分類:
醫療•保健
/
醫療健康
叢書系列:健康樹
出版社:
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15/10/29
ISBN:9789865683696
書籍編號:kk0411801
頁數:196
定價:
280
元
優惠價:
88
折
246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養出零蛀牙.獨立的孩子:0~6歲的牙齒保健術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養出零蛀牙.獨立的孩子:0~6歲的牙齒保健術 ★暢銷No.1日本亞馬遜書店五顆星推薦★ 黃瑽寧(超人氣小兒科醫師)、蔡宜峰(知名兒童牙醫師)、 李楊鈞(中華民國兒童牙科醫學會理事) 大A(暢銷作家)、Choyce(親職教養作家) ★強力推薦★ 日本知名牙醫集結30年經驗,寫給父母最實用護齒解答 從長牙期、換牙期到離乳期,幫你教出「零蛀牙&牙齒整齊」的自信孩子。 ★加贈【0∼6歲口腔照護時間表】:依「月齡、年齡」解說,重視口腔的連續性發展,全面守護孩子健康! 看到孩子害怕治療蛀牙的恐懼,對父母來說是最大的煎熬。 在寶寶出生前,就能開始為孩子做好培育「健康恆齒」的準備, 良好「口腔發育」能讓孩子自信成長,啟動一生的免疫力! ◆注意!你家的孩子有這些習慣嗎? 嘴巴開開、咬指甲、抿嘴唇、用嘴巴呼吸──長大恐造成「齒列及咬合不正」 七個月後,舌頭依然像嬰兒時期吐出──進食、說話、呼吸和臉型都和「舌頭位置」有關 超過二歲還是愛吃奶嘴──斷奶後就要戒奶嘴,以免增加暴牙機率 不喜歡刷牙、一刷牙就哭鬧──媽媽別心急,重點是培養寶寶刷牙的「好心情」 ◆千萬別等到孩子的乳齒蛀光光才後悔! 讓孩子好好說話、好好呼吸,就從「口腔機能」開始 小時候的「唇齒發育」攸關孩子長大後的蛀牙風險、全身健康、語言學習、社交、感覺統合等各方面發展。為孩子培養健康的恆齒,讓孩子「好好說話、好好呼吸」就要從「健全的口腔環境」開始。 ◆從出生開始的「食育」,影響孩子未來的說話能力、性格 幫助孩子享受飲食的樂趣,體會豐富的味覺,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都是屬於「食育」的一部份,本書由30年日本兒童牙醫列出65個父母必修的寶寶牙齒照護指南,從媽媽懷孕時就能讓孩子遠離「易蛀牙體質」,了解孩子各階段的成長,協助他們好好「吃東西」、「開口說話」、「做表情」,擁有良好的口腔發育,才能正確引導孩子獨立自主。 ◆0∼6歲的口腔發育,是一生健康的起點 小寶寶許多無意識的舉動,其實是配合口腔知覺發展的行為,尤其滿一歲後,生理上會出現很多改變,讓父母應接不暇,但只要掌握口腔養成重點,就能幫孩子打好健康基礎。 【懷孕期】孕媽媽定期洗牙、吃木糖醇口香糖,孩子蛀牙機率少一半 【6個月】開始長牙了,用「嘴巴」認識世界,嬰兒舔東西時不要拿開 【12個月】嘴巴從感覺器官,發展出「發音功能」 【7個月∼1歲】開始吃副食品,練習吞嚥與說話 【1歲6個月】第一顆臼齒長出,是斷奶最佳時期 【1歲7個月∼2歲3個月】蛀牙菌感染的高危險期 【3歲】3歲前讓孩子躺著刷牙,自然養成定時刷牙習慣 【4∼5歲】陪孩子「用嘴巴玩遊戲」矯正口齒不清,吃飯掉滿地 【6歲】長出最容易蛀掉的「第一大臼齒」,沒照護好會影響到全口牙齒 ◆等到長牙再開始就太晚了!「健康口腔養成」的五大關鍵 吃東西、說話、做表情,都是接受刺激後才會發展出來的能力。把孩子丟著不管,即使給予食物,他也無法長成健康的大人。注重孩子的口腔發展,是使孩子獨立的重要環節。 【用「嘴巴」認識世界】——嬰兒舔東西時不要拿開 口唇感覺是所有知覺的基礎,他們透過口唇或舌頭舔過物品,就能讓身體記住類似光滑或圓形的感覺。等學會舔東西的感覺,便會發展出觸覺。 【學習怎麼「咀嚼】——餵食副食品也要有技巧,培養正常咬合力 從喝母乳開始,嬰兒會自發性以嘴唇、上顎活動口腔;離乳期則會依序運用上唇、門牙、舌頭、臼齒銜咬或推拉食物,鍛鍊口唇的力量與知覺,一步步學會咀嚼、吞嚥的節奏。 【「口唇遊戲」矯正發音、呼吸方式】——用各種遊戲增強舌頭及嘴部的力量 孩子無法將嘴巴閉起來、只用門牙吃東西、吃飯掉滿地、無法正確發音,父母一定要陪孩子玩遊戲。例如用吸管吹泡泡、練習用嘴唇將扣好的鈕釦解開、吹氣球、用手指吹口哨等,在玩耍同時促進口腔發育。 【開始說話】——擴展思考和學習的能力 孩子開始站立後咽頭擴張、也會看到更多東西,喉頭下降後能發出複雜的聲音。小臼齒長齊後,嘴巴功能將變成以「說話」為主,接著就能透過語言來思考,對更多事物表現出興趣與學習力。 【被忽視的「舌頭」】——改變臉型、齒列、語言學習 舌頭無力或沒有放在適當位置,臉型容易變寬、上顎變窄導致齒列不正,發音也容易失準,並且會養成用嘴巴呼吸的壞習慣,造成感冒喉嚨痛、嚴重打呼、扁桃腺肥大、牙齦發炎等健康問題。 ◆現在才知道,遠離「高蛀牙率寶寶」的十大重點 (1)孩子口中的蛀牙細菌來自家人。 (2)錯誤餵食習慣,會引起「奶瓶型齲齒」。 (3)長出上臼齒,是準備斷奶的信號。 (4)乳齒常蛀牙,恆齒也容易蛀牙。 (5)小孩長牙後,要注意舌頭是否往後縮。 (6)餵副食品的動作,可訓練感覺統合。 (7)二歲後吃奶嘴,孩子暴牙比率增高。 (8)學習「馮尼氏法」,三歲前讓孩子躺著刷牙。 (9)使用含氟牙膏,能減少四分之一蛀牙率 (10)六歲臼齒蛀牙,長大難逃做假牙。 強力推薦(依推薦順序排列) 黃瑽寧醫師(馬偕兒童醫院 兒童感染科) 蔡宜峰醫師(格子兒童暨青少年牙科診所負責人、中華民國兒童牙科學會專科醫師) 李楊鈞(中華民國兒童牙科醫學會理事) Choyce(親職教養作家) 大A(暢銷作家)
朝田芳信/監修, 槇宏太郎/監修, 日本口腔育成學會/編著 朝田芳信/監修 【專長及研究領域】小兒齒科學 日本口腔養成學會代表理事,鶴見大學齒學部小兒齒科學教授、鶴見大學附屬醫院院長。1986年畢業於日本大學松?齒學部。為日本齒科醫學會評議員、日本小兒齒科學會理事、日本學術會議協力會員、日本齒學系會協議會副理事長等。 槙宏太郎/監修 【專長及研究領域】矯正、小兒科齒學 日本口腔養成學會理事。昭和大學齒學部齒科矯正學教室主任教授、昭和大學齒科醫院院長。1984年畢業於昭和大學齒學部,1998年擔任美國UCSF客座教授、2011年擔任瑞士Basel大學客座教授。為日本口蓋裂學會理事。 編著者簡介 日本口腔育成學會 歐美地區從幼兒時期開始,就會定期接受齒科醫療機關診查,預防齒科口腔疾病。但日本的醫療保險制度由於採取診療報酬方式,會根據醫療行為制定價格,因此齒科醫療機關大部分都以治療為主,僅有極少數注重預防管理,而且也沒有訂立出嬰幼兒的口腔保健標準。 然而,嬰幼兒時期卻是人生當中,維持健康能力的重點培育時期,教育孩子具備正確知識與價值觀,提升預防齒科口腔疾病的意識為當務之急。日本口腔養成學會因應成立,除了針對父母、也想向行政機關與地方政府,推廣嬰幼兒口腔早期管理的重要性,傳遞正確資訊。學會今後仍會針對嬰幼兒時期,提出齒科口腔疾病預防的正確作法和建議,並致力於研究以預防管理為主軸的整體齒科醫療,建構臨床數據資料。 譯者簡介 蔡麗蓉 曾任日系大型化妝品公司商品企劃、國內知名企業日文管理師,翻譯過上百本漫畫以及數十本實用生活類書籍。
Part1 嬰幼兒「口腔養成術」,奠定一輩子健康 【蛀牙預防新知識】 ●從出生開始的「食育」,影響未來的說話能力、性格 ●乳牙長出前,三成嬰兒已有蛀牙細菌 ●定期看牙醫,才能「無痛」預防齲齒 ●透過檢測「蛀牙風險」,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有效降低蛀牙、牙周病機率,關鍵是「定期洗牙」 ●「含氟牙膏」真的可以預防蛀牙嗎? ●吸大拇指、抿嘴唇、咬指甲,嚴重影響齒列和咬合 ●咬合不協調,會增加肌肉、舌頭負擔 【定期洗牙的重要性】 ●洗牙不是加強清潔,而是去除「菌膜」 ●牙齒表面的「黏稠菌膜」,就是細菌聚集的地方 ●菌膜中的細菌,任何藥都殺不死 ●杜絕菌膜和蛀牙的「全面潔牙策略」 Part2 從懷孕到長出第一顆牙,保衛口腔大作戰! 【0歲起的口唇感覺】 ●三歲前的口腔健康,決定孩子一生的蛀牙率 ●維持口腔清潔,預防妊娠期牙齦炎 ●嬰幼兒吸「二手菸」,體內尼古丁含量高15倍 ●媽媽親餵母乳好?還是瓶餵好? ●不需為了維持頭型,而調整寶寶的睡姿 ●最佳斷奶時機「第一顆臼齒長出後」 ●知覺的起點和終點,都在口唇和舌頭 ●六個月大的寶寶,用「舔」的,記住新事物 ●一歲小臼齒長齊,開始說話、用眼睛看世界 【離乳期的關鍵任務】 ●注意!孩子長牙後,舌頭是否往後縮 ●挑選餐桌椅,讓寶寶早點學會「自己吃飯」 ●學會「說話、吞嚥」,是離乳期重要任務 ●孕婦吃木糖醇口香糖,小孩的蛀牙菌比較少 ●吃副食品,寶寶必須通過三大考驗 ●利用「副食品湯匙」引導寶寶感覺統合 ●乳牙的出現,象徵寶寶不同的成長期 ●學會用杯子喝水,是一連串的高級動作 ●孩子牙齒黃、有白斑,可能遺傳「琺瑯質發育不全症」 Part3 長出乳臼齒——決定成年牙齒好壞的關鍵期 【乳臼齒初登場】 ●寶寶會自己用湯匙吃飯,是準備斷奶的信號 ●二歲後不戒奶嘴,暴牙機率高 ●培養刷牙的好心情,比刷乾淨更重要 ●一歲前後,要特別注意「奶瓶型齲齒」 ●一∼二歲反抗期,多說話訓練舌頭 ●終結反抗期,父母要展現堅決態度 ●離乳期誤食意外多,嬰兒餅乾也有窒息危機 ●盯著孩子刷牙,防止嚴重外傷 【乳臼齒長齊之前】 ●疼愛不等於溺愛,別讓教養成為惡性循環 ●一歲半,必須做一次詳細健康檢查 ●孩子嘴巴閉不緊,會造成語言障礙 ●寶寶開始吃副食品,是蛀牙主因? ●一生的牙齒健康,取決於「感染之窗」時期 ●如何正確幫嬰幼兒刷牙? ●「氟化物」是預防蛀牙最有力的幫手! ●使用含氟牙膏,減少四分之一蛀牙率 ●無蛀洞蛀牙,塗氟就能痊癒 ●長出臼齒後,鼓勵寶寶「仔細咬一咬」 Part4 換牙期,為孩子培養健康恆齒的秘訣 【玩遊戲鍛鍊口腔】 ●乳牙長齊後,語言和運動力突飛猛進 ●一起玩「口唇遊戲」,矯正口齒不清、吃飯掉滿地 ●用手指玩遊戲,牽手睡覺,能自然戒除吸手指習慣 ●換牙期愛「吸手指」,造成暴牙、發音障礙 ●與其禁吃甜食,不如養成刷牙好習慣 ●一天吃三次木糖醇,有效預防蛀牙 ●無糖口香糖中,防止蛀牙的特殊成分 ●吃酸性食物,全靠「唾液」保護牙齒 【培養健康的恆齒】 ●第一顆恆齒——「六歲臼齒」最容易蛀牙! ●用「溝隙封填劑」有效預防大臼齒蛀牙 ●六歲臼齒蛀牙,長大難逃做假牙 ●戽斗、暴牙、呼吸聲,跟「舌頭位置」大有關係 ●孩子「用嘴巴呼吸」,會影響健康與牙齒 ●發展咀嚼力,不要催促小孩「吃快一點」 ●不習慣咀嚼的孩子,性格較急躁沒耐心 ●孩子嗜吃甜食,易罹患兒童糖尿病 ●從恆齒成長進度,判斷長高的時間 【結語】 嬰幼兒口腔發育,是一生健康的起點 【附錄1】月齡、年齡索引/0∼6歲口腔照護時間表 【附錄2】專有名詞索引
他的癌細胞消失了【時
背痛自救聖經:美國骨
天天好眠,夜夜修復:
刀鋒下的溫柔:慈濟整
.Good Ener
70%的人都有自律神
與死神曖昧:長期自殺
有趣到睡不著的解剖學
向內修復:五階段神經
外科札記,縫合生死的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