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心血管常見關鍵101問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我們只有10%是人類:認識主宰你健康與快樂的90%細菌
作者:
艾蘭納.柯琳Alanna Collen
分類:
醫療•保健
/
醫療健康
叢書系列:Focus
出版社:
三采文化
出版日期:2016/4/8
ISBN:9789863425984
書籍編號:kk0421067
頁數:304
定價:
450
元
優惠價:
82
折
369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絕版書
絕版書:確定不再版的商品,僅提供書籍資訊參考。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我們只有10%是人類:認識主宰你健康與快樂的90%細菌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我們只有10%是人類:認識主宰你健康與快樂的90%細菌 英美亞馬遜讀者★★★★★推薦 你的細菌決定你愛吃的東西,你的直覺來自細菌的感覺 人類和細菌,誰才是身體的主人? 腸子裡的細菌會影響我們的個性? 皮膚上的細菌會影響我們挑選喜歡的對象? 天天用肥皂洗澡反而更容易產生體臭? 如果你覺得這些問題很不可思議,你該繼續看下去。 過敏、肥胖症、憂鬱症,全是因為免疫系統失調? 麩質過敏、乳醣不耐,是因為體內細菌群被破壞? 自閉症的起因,源自於腸道裡的細菌? 細菌和抗生素,誰才是害你生病的兇手? 你的全身上下,只有百分之十是人類。你的每十個細胞中,就有九個是搭便車的冒充者。我們的身體不僅是由肌肉和骨頭所構成,還有細菌及真菌。 要做一個健康的人,不能沒有這些細菌和微生物,它們會影響我們的體重、免疫系統、精神健康,甚至如何選擇伴侶。這也是一個了解現代疾病的新方法──肥胖症、自閉症、精神疾病、腸道功能失調、過敏、自體免疫疾病,甚至是癌症。這些疾病的發生,是因為我們疏於珍惜我們最重要也最持久的一段友誼:我們的微生物老朋友。 作者以其演化生物學的專業為基礎,研究細菌與人類自古以來的共生關係。我們體內的微生物群就像一個看不見、被遺忘的器官,不僅能輔助消化,還會幫忙調教免疫系統,對維持人體機能的運作功不可沒。它們的基因也是我們的基因的一部分,只不過它們演化的速度比我們更快,足以順應人體的需求做出調整。然而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卻破壞了體內「微生物生態系統」的平衡,例如抗生素雖然可以救命,但也會殺死對我們有益的細菌;現代人高脂、高糖、低纖維的飲食習慣,讓體內的「肥胖」細菌和「纖瘦」細菌比例失衡,進而引發腸道疾病,增加身體組織發炎的機率;剖腹產和配方奶粉的盛行,剝奪了新生兒從母親身上接收益菌的機會,甚至提高了感染壞菌的風險。 好消息是,雖然我們不能改變身上的「人類基因」,卻可以培養、改善我們體內的微生物。書中所傳達的概念將會徹底改變我們對飲食、現代疾病及藥物的觀點。看完這本書,你會開始愛護住在你體內的微生物,那另外90%的你。 【國內專業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張東君 科普作家 陳俊堯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泛科學專欄作者 黃貞祥 清大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潘彥宏 北一女生物老師 蘇上豪 心臟外科醫師、醫療科普書《暗黑醫療史》作者 【國際好評推薦】 「從迷人的角度去認識那些要和我們一起生活一輩子的細菌偷渡者??推薦給所有讀者,尤其是那些想更了解自己的人,以及希望為孩子做出最好選擇的家長。」——美國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星級評鑑) 「令人興奮,引人入勝!用一種全新的方式來看待自己的身體。看完書後,你會愛上你的細菌。」——新聞周刊Newsweek 「這是一本給初學者的人體細菌指南,在健康生活當道的現在,讓你從新思考什麼是真正健康的身體。」——費城詢問報Philadelphia Inquirer 「二十一世紀疾病和細菌有什麼關係?細菌和我們的健康又有什麼關係?作者將會告訴你,誰該對我們的健康負責??」——Bustle女性生活情報網 「用簡單的方式向你敘述關於『提升健康,認識體內益生菌』的科學,告訴你最想知道但不敢問出口的事。」——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星級評鑑) 「作者令人信服地指出,當我們熱衷於殲滅身上的細菌,我們其實正在將自己推向自體免疫疾病、過敏、肥胖症的陷阱。」——紐西蘭聆聽者雜誌The Listener(2015年度百大選書) 「令人佩服。作者善用她演化生物學的背景,將縝密的細菌研究化為有趣的文字,讓讀者能由簡入深地了解免疫系統這項複雜的主題。」——腸道細菌世界研究組織GMWW 「不論是從醫學或生物學的層面,作者都提出了大家最想知道的問題。讀這本書讓人停不下來,所有熱愛科學的讀者一定都會想要看更多。」——美國臨床腫瘤協會郵報ASCO 「我喜歡自己只有10%是人類的這個想法,它提醒了我,不論人類看似有多麼偉大,我們都是這個大環境、大自然、大世界的一分子。」——Actionable Books閱讀實踐網 【讀者推薦】 「我從來沒想過自閉症的成因,竟然與抗生素和腸胃裡的細菌有關係!書中解釋了許多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有趣知識,我不常給滿分的書評,但我覺得這本書真的值得一讀。」——讀者John Schmelzle 「這本書真的改變了很多我對健康原有的看法和觀念,例如關於吃的部分,施打在雞、豬身上的抗生素,也會在我們吃東西的時候不知不覺跑進我們體內,進而影響到體內的細菌,甚至種蔬菜所使用的化肥也是。」——讀者Mbeth 「我有營養學和生物學的背景,但說真的我從沒深入思考過細菌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多麼重要的角色。這本書對我的幫助不在於學習新的專業知識(因為那些我都很熟悉了),而是挑戰我舊有的想法,讓我意識到原來細菌是組成我們身體的基礎。」——讀者Edward Durney 「我常常懷疑一些科學家過分自信地斷言,解開基因的『藍圖』就可以了解關於人體的一切知識。這本書不僅證明了我的直覺,更向我展示了人體驚人的複雜性。我們體內有一個完整的微生物生態,它們與我們相依相生,然而我們平常做的一些自以為對健康有益的行為,例如使用抗生素治病、使用抗菌產品等等,反而擾亂了體內的細菌,讓自己更容易得到現代文明病。這本書簡單易讀又有趣,真是買對了。」——讀者Philip Whiteley 「沒什麼好說的,光是書名就讓我興致勃勃,讀完之後也沒讓我失望,而且作者的文筆幽默易讀,非常推薦!」——讀者Thomas Alex Jeffery 「真是一本奇妙的書,我很期待作者的下一本新作。」——讀者Victoria Judd
艾蘭納.柯琳Alanna Collen 艾蘭納.柯琳 Alanna Collen 倫敦帝國學院生物學學士及碩士,倫敦大學學院演化生物學博士。 她也是一位經常旅行的動物學家,研究蝙蝠回聲定位的專家,也意外地成為熱帶疾病的收藏家。她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因細菌感染而生了一場大病,因而引發她對微生物與寄主之間共生關係的研究興趣,尤其是人類與細菌之間的關係。她想知道從出生就一直存在於我們體內的這些老朋友,在我們的健康與生活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此外,她寫過一篇關於「辨識危機」的文章,介紹一種無法分辨人臉的疾病,在學界引起廣大回響。她也為《星期日泰晤士雜誌》、《衛報》、《赫芬頓郵報》寫專題,還上過BBC第四台「週六科學現場」節目及BBC第一台的野生動物節目。《我們只有10%是人類》是她的第一本書,她的下一個出版計畫則是和肥胖疾病有關。 【審定者簡介】 張尚麟 畢業於中央研究院國際研究生分子與細胞生物博士學程,目前於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研究專長為演化遺傳學及分子生物學。 【譯者簡介】 鍾季霖 台北人,1988年生,畢業於中央大學法文系。曾於出版社擔任執行編輯,接著旅居澳洲一年,目前任職貿易商並兼職翻譯。
推薦序 自序:痊癒 引言:另外90% 第一章:二十一世紀的文明病 第二章: 所有疾病都源自於腸道 第三章:精神控制——腦袋與感覺也受腸道細菌控制? 第四章:自私的細菌——過敏是因為人體免疫系統太盡責? 第五章:細菌大戰——抗生素的濫用 第六章:人如「其」食——細菌吃什麼,你就變成什麼 第七章:從呼吸第一口氣開始——來自母親的細菌 第八章:細菌重建——從益生菌到「糞便移植」 終曲:二十一世紀的健康 後記:100%人類 誌謝 參考文獻
他的癌細胞消失了【時
背痛自救聖經:美國骨
天天好眠,夜夜修復:
刀鋒下的溫柔:慈濟整
.Good Ener
70%的人都有自律神
與死神曖昧:長期自殺
有趣到睡不著的解剖學
向內修復:五階段神經
外科札記,縫合生死的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