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心血管常見關鍵101問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好卡路里,壞卡路里:醫師、營養專家、生酮高手都在研究的碳水化合物、脂肪的驚人真相!
Good Calories Bad Calories
作者:
蓋瑞.陶布斯
譯者:
張家瑞
分類:
醫療•保健
/
醫療健康
叢書系列:健康Smile
出版社:
柿子文化
出版日期:2019/6/27
ISBN:9789869700696
書籍編號:kk0489715
頁數:480
定價:
599
元
優惠價:
79
折
473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好卡路里,壞卡路里:醫師、營養專家、生酮高手都在研究的碳水化合物、脂肪的驚人真相!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好卡路里,壞卡路里:醫師、營養專家、生酮高手都在研究的碳水化合物、脂肪的驚人真相! 內容簡介 碰觸真相不輕鬆, 真心想了解的人必看! 100年來最精采、最重要的飲食、減重科學證據, 你一定要知道的營養抹黑、逃罪大亂鬥! ★不論你吃的是生酮、原始人、地中海飲食,還是低脂蔬食、低GI飲食或在執行斷食……都應該要知道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之間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採訪600位醫生、學者、官員,收集大量實驗證據,並指明證據來源,以及它被專家、政策如何解讀、如何使用、忽略或扭曲,整整寫了4年才完成! 飲食方針180度大轉彎, 造成近40年的健康災難! 早在一百多年前,大胖子班廷整整26年再拚命運動、如何少吃節食都瘦不下來,反而還更胖,後來在執行哈維醫師開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菜單後,奇蹟似的減掉22公斤,感到前所未有的健康。他把這個經驗寫成小手冊《胖子手札──給大眾的話》出版,不只成為了史上第一本減重飲食暢銷書,還形成班廷學說,影響之後整整一世紀的減重飲食方針。 在那個時候,大家都知道:過多的澱粉飲食和糖是導致肥胖和疾病的凶手。 不過,後來醫療保健圈圈出現了一個恐怖的180度大轉彎,人們開始被教育:膽固醇是心血管疾病的凶手;果糖是好糖;吃馬鈴薯、米食和義大利麵可以減重;少吃多動才會瘦! 結果,我們成了史上最肥胖的一代人,許多威脅生命的慢性文明病伴隨而來──造成了近40年的全球健康災難! 多吃少動不是肥胖的原因, 文明病大爆發的凶手不一定是飽和脂肪! ★心臟病流行最嚴重的幾十年裡,吃植物油的人增加2倍,吃動物脂肪的人卻減少了。 ★丹麥哥本哈根城區的脂肪攝取量少了50%,乳癌發生率卻是鄉村的4倍。 ★日本醫生建議病人提高膽固醇,因為低膽固醇濃度與出血性中風有關! ★相撲選手用來養胖自己的,就是吃極低脂和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 ★2000名女性吃低卡飲食加運動,8年平均只瘦1000克,腰圍還增加了──代表內臟脂肪增加! ★膽固醇不是心臟病的最佳預測因子,高三酸甘油脂更具指標性。 ★飲食中的脂肪愈少、碳水化合物愈多,低密度脂蛋白就愈小、愈稠密,愈容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 ★比起任何脂肪,膽固醇受到碳水化合物的影響更多。 ★胰島素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症或使之惡化,會增加胰島素分泌的東西都容易增加心臟病風險。 ★最有致癌作用的脂肪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飽和脂肪幾乎不會──除非和多元不飽和脂肪一起吃。 ★腫瘤組織(乳癌)比健康組織有更多「胰島素受器」,更容易受到胰島素的影響。 ★飲食中果糖愈多,之後血液三酸甘油脂濃度愈高,而果糖只經過肝臟代謝,升糖指數無法辨識。 ★果糖比較葡萄糖更容易提高血壓。 ★維生缺乏素可能是吃精製碳水化合物和糖而消耗維生素所致,不一定是吃肉導致缺維生素。 其實,肥胖是脂肪堆積作用的失調,不是因為過多熱量;吃太多和不受活動,是這種失調導致的結果──久坐不動或吃很多,是因為循環中的脂肪一直進到脂肪組織,而不是被當燃料使用──燃料不夠,身體自然會要你多吃少動。在這當中,碳水化合物是讓身體發出這個指令的關鍵,它會造成一連串荷爾蒙變動,讓脂肪進入脂肪組織囤積下來,而不是使脂肪組織釋出脂肪來做燃料。 更令人擔心的是,一旦精製碳水化合物被添加到飲食裡,就容易導致各種慢性疾病,不論你的飲食裡充滿再多必需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脂肪酸,都一樣! 既然攝取澱粉和精製碳水化合物有這麼大的健康疑慮,為什麼主流觀點都只顧著妖魔化脂肪呢?顛覆全球、影響每個人,並以一連串廣泛全面而精密的調查研究為科學基礎,《好卡路里,壞卡路里》帶你「突破盲腸」。 本書特色 ★ 挑戰營養學歷史的偉大鉅作 揭露營養學界在四、五十年前大轉彎(從限制碳水化合物飲食到高碳水化合物飲食)的來龍去臘,以及當中的偏見、執念、抹黑和逃罪手段,導致有待商榷的健康概念變為真理,進而造成愈來愈多現代慢性病和肥胖患者。本書做為領頭羊,劃時代的對這個飲食轉變提出質疑、問題,才有近十、二十年來更多對低醣、生酮、原始飲食等更深入的探討和研究。 ★歷經近20年心血的深入調查 自美國農業部膳食指南公佈後,美國人肥胖率的暴增(從1980年的15%至2000年的35%)的現象,引起了陶布斯的注意與質疑,於是開始了他一連串的調查(也許近20年),只不過直到2001年他的一篇報導受到媒體注目後,陶布斯才開始有將此著述成書的計畫,更專心、投入採訪、蒐集資料,在4年間專訪了600位醫生、學者、官員並寫成這本書。 ★充滿邏輯性又誠心誠意的專業剖析 本書出自一位邏輯、分析、歸納能力極強的哈佛和史丹佛高材生,他還是《發現》、《科學》、《紐約時報》等權威媒體的專欄作家,更是第一位獲得三次美國科學作家協會「科學社會新聞獎」的記者,對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症與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關係有非常精闢、詳盡的見解和說明。 沒有這本書, 就不可能有現在的低醣、生酮研究! 具名強推 王明勇,生機飲食專家 郭漢聰醫師,「身與心的平衡」網站站長 郭錦珊,「酮話-護理師料理廚房」創辦人
作者簡介 蓋瑞.陶布斯(Gary Taubes) 《科學》雜誌撰稿作者,其作品散見於《大西洋》、《紐約時報雜誌》、《君子》、《全美最佳科學著作精選》等。並三度獲美國科學作家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ce Writers)頒發「科學社會新聞獎」(Science in Society Journalism Award),是唯一獲此殊榮的媒體工作者。 他是健康政策研究所(Health Policy Research)中的羅伯特.伍德.強森基金會(Robert Wood Johnson Foundation)研究員獎獲得者,也是營養科學計畫(NuSI)的聯合創始人。目前住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奧克蘭(Oakland)。
目錄 序言|飲食方針的180度大轉彎 【Part1 脂肪與膽固醇真的有罪嗎?】 Chapter 1 艾森豪總統低脂飲食失敗──禁不起考驗的飲食—心臟假說 低脂飲食沒能降低艾森豪的膽固醇 「脂肪-心臟」假說的2大神話(心臟病真的流行了嗎?/「改變美式飲食」傳說──現代飲食的脂肪是增加或減少?) 醫療惡棍膽固醇!?(對膽固醇測量結果的解讀不夠精準/許多高膽固醇者並非死於心臟病) 脂肪假說的最大功臣──安瑟.凱斯(信念的轉變/反對者的聲音:有關係不代表互為因果/真正的惡棍──脂肪?動物性脂肪?飽和脂肪?/倒戈的美國心臟學會) Chapter 2 將脂肪視為不必要之惡──以選擇性偏見惡殺反對意見 選擇性偏見(證實是遲早的事?/吃高脂飲食、血膽固醇卻極低的民族該如何解釋?/佛萊明罕心臟研究/西方電器公司的心臟病再分析) 流行病學資料的普遍問題(7國研究計畫/飲食實驗的困境) Chapter 3 創造出來的健康殺手──假說如何變成真理? 肉食漸成道德議題 企業教育醫生 促成《美國飲食目標》背後的偏見(任期到了的最後作為!?/極端分子的膳食脂肪報告/修訂的放鬆版) 早就傾斜的《美國農業部膳食指南》 營養背後的金錢戰爭(因利益衝突而蒙塵的《邁向健康飲食》/真的都是邪惡聯盟嗎?) 令人困惑的不一致性(當結果不支持官方假設……/低膽固醇可能導致高癌症風險!?) 解決爭議的2大「希望」(多重風險因子干預試驗──實驗結果一敗塗地/脂質臨床研究與冠狀動脈心臟病初步試驗) Chapter 4 力倡降膽固醇讓少數人受惠?──一廂情願的科學 矛盾實驗促成的官方建議(低脂得還不夠!?/血清膽固濃度和心臟病死亡率之間缺乏關聯/降膽固醇的好處並不明顯) 一廂情願的科學──羅斯學說(創造社會的「脂肪壓力」/你一定要知道的4大「羅斯邏輯」風險/「羅斯邏輯」的最佳案例──脂肪導致乳癌假說) 科學給我們的考驗 再看脂肪、膽固醇、心臟病(7國研究悖論冒泡/心血管疾病監測也無法證實凱斯假說/低脂飲食也許弊大於利) 【Part2 營養翹翹板失控傾斜碳水化合物】 Chapter 5 文明病爆發──現代飲食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營養變遷 文明病的出現(最早的觀點來源/非洲的觀察/印地安人的狀況/最全面的2項孤立族群癌症調查) 可怕的麵粉和糖 精製澱粉如何造成疾病? Chapter 6 人類營養最慘烈的變遷──與精緻澱粉同時興起的糖尿病 糖尿病的蔓延 當代糖尿病學大師怎麼說?(反對糖和糖尿病的關係/大師的信念根據) 打槍大師的眾多報告(50倍的驚人差距/勞動也救不了愛吃糖的毛利人/只攝取600大卡熱量的低脂飲食仍得糖尿病/「糖尿病潛伏期」駁斥了喬林斯的論點) 糖代謝病(戰俘飲食的前後對照/齲齒──放棄傳統飲食後的第一個警訊/精製澱粉從3個面向造成傷害/也許不能只考量到糖) 糖與三酸甘油脂 Chapter 7 加入戰局的膳食纖維──模糊焦點的營養新星 殺手級聽證會上的爭執 膳食纖維假說的誕生(證明精製碳水化合物致病的假說/焦點逐漸轉移到膳食纖維) 引爆膳食纖維狂熱(另一個「一廂情願的科學」/媒體的站邊擁護) Chapter 8 碳水化合物真的不必吃太多──從體內平衡系統檢視高醣飲食 托克勞移民的健康大轉彎(多勞動、少飽和脂肪也無法解釋的健康退化) 代謝症候群的發展(從X症候群到代謝症候群/成為「脂肪或膽固醇假說」的修改版) 體內平衡──維持生命的精密設計(下視丘的精心安排/胰島素、能量分配和代謝異常) 從「體內平衡」檢視疾病假說(高血壓謬誤/水分滯留效應、高血壓效應、心臟病) 進一步討論 Chapter 9 三酸甘油脂與複雜的膽固醇──被簡化的膽固醇理論 膽固醇不是心臟病的最佳預測因子(更要關注的是極低密度脂蛋白/碳水化合物會提高極低密度脂蛋白) 碳水化合物誘發的脂血症(熱量高低會影響脂血症/碳水化合物、三酸甘油脂→脂肪、膽固醇→心臟病/證實高三酸甘油脂更具指標性) 對假說進行大規模檢驗(4大類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心臟病的逆向關係) 焦點再度轉移(受壞時機淹沒的真相/從降低總膽固醇到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不可靠但大受歡迎的血脂化驗/被消失的影響力/「看似」理想的單元不飽和脂肪) 發現低密度脂蛋白的次類別(重新認識低密度脂蛋白/最小和最稠密的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次類別如何影響心臟病?(飲食比基因更具影響力/證據充分但仍不受重視) 另一個重要關鍵(從極低密度脂蛋白到低密度脂蛋白/讓「油滴」較小的方法) Chapter 10 胰島素過多不只影響糖尿病──受矚目的促脂肪囤積因子 腹部肥胖 胰島素阻抗性(推薦糖尿病患碳水化合物飲食的後果/看似缺乏胰島素,實際上……) 心臟病與胰島素阻抗(著名的班廷演說/消失的真相──代謝症候群是過度攝取碳水化合物所引起/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再次被官方除罪化) Chapter 11 糖尿病告訴我們些什麼?──碳水化合物對血管的影響 認知失調 胰島素分泌過多導致動脈粥樣硬化!? 活性氧化物和最終糖化蛋白 Chapter 12 糖之毒──糖類究竟是不是營養禍害? 果糖使糖變得無罪(升糖指數引起的爭議/蔗糖竟成了理想的甘味劑) 高果糖玉米糖漿之亂 果糖──最油的碳水化合物 最糟的2種糖 Chapter 13 碳水化合物與慢性病──失智症、癌症與老化 胰島素、血糖與阿茲海默症(阿茲海默症與血管性失智症/澱粉樣蛋白斑增長的原因) 癌症與胰島素(癌症是可以預防的/飲食與化學物質的影響/可疑的主要嫌犯──胰島素/半飢餓狀態為何較健康長壽?/胰島素和類胰島素生長因子如何影響壽命?) 肥胖的元凶是熱量的質或量? 【Part3 如何才能真正的瘦下來?】 Chapter 14 減重的神話──少吃多動真的能逆轉肥胖? 多吃少動的肥胖假說 我們究竟吃了多少? 矛盾──愈窮,愈胖(皮馬族印第安人:隨現代化而來的肥胖/蘇族印第安人的情況/更多非工業國家的貧窮族群) 節約基因假說(人體是超有效率的熱量保存機器?/自我推翻節約基因的假設/狩獵-採集生活並沒有缺乏營養/脂肪儲存機制不只避免飢餓,也會避免過多脂肪/從冬眠看脂肪堆積) Chapter 15 捱餓還要運動?──肥胖管理中的飲食神話 飲食限制的效果(卡內基報告/更嚴格的熱量限制/令人失望的半飢餓飲食/低脂飲食也好不到哪裡去) 運動的減重成效又如何?(運動有可能導致胃口大增/運動控制體重假說/系統性分析揭露運動的減重效益並不醒目) Chapter 16一大卡並不等於一大卡──吃得多未必會形成脂肪堆積 肥胖是一種疾病? 每個人增加體重的能力不同(基因有影響嗎?/熱量測量技術進步帶來的迷思) 能量守恆與肥胖(外因性與內因性肥胖/基礎代謝率/心理和意志力的討論/正確卻沒有意義的論點/胖子為什麼不會無上限的發胖?/過度進食的背後原因/再談飲食的意志力) 限制熱量的一再失敗 Chapter 17 飲食過量究竟是因是果?──體重與熱力學間的謬誤 熱力學的誤解之一(能量方程式的因果關係/飢餓及活動與否受到荷爾蒙影響?) 熱力學的誤解之二(人體不是簡單的機器/體重是受到自我平衡調節) Chapter 18 令人意外的增胖飲食──你很難光靠吃脂肪去養胖人 各種增胖飲食的啟發 脂肪致胖的4項證據與問題點(心臟、肥胖和糖尿病之間的關係/實驗室大鼠吃高脂飲食會變胖?/稠密脂肪熱量會害人吃過多的假說/熱力學) 過量攝食是行為問題還是疾病表徵? Chapter 19 用低醣控脂──探討能長期逆轉肥胖的飲食 聚焦早期的減重飲食──共通點是限制澱粉 胖子特別偏好碳水化合物 第一份有意義的限制碳水化合物飲食效益報告 生酮飲食(因紐特人的含脂肉類飲食/與傳統健康飲食的爭議/被徹底顛覆的多肉飲食成見/碳水化合物反而會多消耗維生素) Chapter 20 非傳統飲食法──高脂飲食的驚人成功 吃肉減肥法(奇蹟的杜邦經驗/官方立場又是如何?/潘寧頓飲食法的更多測試/臨床上的驚人一致性/低熱量的吃肉飲食法) 均衡低熱量飲食PK「吃到飽」飲食法 飢餓感與碳水化合物(斷食的啟發:是什麼啟動了飢餓感?/關於限制碳水化合物飲食的詭辯/人們就是不喜歡吃黃油?/限碳水化合物飲食讓人倒盡胃口?) 脂肪酸的調動速度可能是關鍵原因 限制碳水化合物來調動脂肪(被困住的脂肪──脂肪代謝缺陷假說/限制碳水化合物讓體內脂肪動起來) Chapter 21肥胖是否為脂肪代謝異常?──碳水化合物假說1 肥胖的遺傳假說(飲食過量假說VS遺傳假說/環境因素的觸發/親脂假說──異常的脂肪儲存現象/荷爾蒙的影響/親脂假說的消失) 下視丘肥胖症:飲食過量的真正禍首?(下視丘,腦垂體,誰影響了體重調節?/下視丘損傷如何帶來肥胖?/從體液平衡調節看內在飢餓) 更多的證據…… 體內平衡假說的消失 Chapter 22胰島素阻抗對肥胖的影響──碳水化合物假說2 荷爾蒙在肥胖中扮演的角色(變胖荷爾蒙的爭議/以胰島素治療體重不足和厭食症/胰島素控制脂肪的代謝) 脂肪概念的革命(革命的3大階段/三酸甘油脂和自由脂肪酸) 調節機制(胰島素扮演的角色/更多一定要知道的細節/導致肥胖或糖尿病傾向的3種胰島素分泌情勢) 影響脂肪分布的脂蛋白酶(肥胖的守門員假說/會增加脂肪組織中脂蛋白酶活動的飲食) 吃出來的易胖體質會遺傳給下一代 Chapter 23 碳水化合物的發胖疑慮消失了──碳水化合物除罪化 碳水化合物的代罪羔羊(一夕被翻盤的真相/限制碳水化合物飲食主導的期間/限制碳水化合物飲食的「政治正確化」/當阿金飲食的暢銷被說成「妖言惑眾」) 肥胖科學的「重建」(公開譴責阿金飲食和類似飲食法/為碳水化合物除罪的關鍵推手) 空泛的脂肪假說反而變成了真言 Chapter 24 如何抑制飢餓感與誘發飽足感?──碳水化合物假說3 兒童減重計畫 大腦如何誘發飢餓和飽足感?(葡萄糖恆定假說和脂質恆定假說/體內平衡的驅動力/內部燃料的可用程度和分配) 重新定義攝食的機制(人體的2大燃料庫/從代謝燃料的觀點看肥胖與不孕/從菸癮看飢餓和飽足感) 再談胰島素(胰島素影響到脂肪的「流動」/胰島素對味覺的影響/胰島素誘發的飢餓如何影響發胖和減重飲食?) 結語 後記
刀鋒下的溫柔:慈濟整
.Good Ener
70%的人都有自律神
與死神曖昧:長期自殺
有趣到睡不著的解剖學
向內修復:五階段神經
外科札記,縫合生死的
你也可以延緩衰老的速
健康到最後:預防臥床
大腦不疲勞:只要8週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