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華文文學的大同世界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重返開端:新時期文學的「群眾性」(1977-1984)
作者:
石岸書
分類:
文學
/
文學綜論
出版社:
人間出版
出版日期:2023/11/13
ISBN:9789869872164
書籍編號:kk0577428
頁數:492
定價:
520
元
優惠價:
79
折
411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重返開端:新時期文學的「群眾性」(1977-1984)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重返開端:新時期文學的「群眾性」(1977-1984) 內容簡介 如今,改革中國已處在歷史的又一個轉折路口。此時,重新理解我們今天的歷史處境的必要方式之一,或許就是重返改革的開端之處。 1980年代就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革的開端。然而,1980年代同時也是終結。從整體上來說,它是被稱為「革命世紀」的「短20世紀」之尾聲,其次,它也是毛澤東時代的終結。――然而,1980年代又終究是改革的開端,它開啟了中國社會主義新的探索,沒有這一新的探索,就不可能成就今天的「中國道路」。這就是1980年代的複雜性。它是終結,也是開端,暮氣沉沉而又朝氣蓬勃。就此而言,重返1980年代,既是重返終結,也是重返開端。 但更是重返開端。從1980年代的「新時期文學」入手,或許是理解這一開端的恰切的方式。不僅因為中國現代文學自五四以來就是「感時憂國」的,也不僅由於從左翼文學到社會主義文藝,從來都是「時代的風雨表」,從來都是「文藝服從於政治,這政治是指階級的政治、群眾的政治」,原因更在於,「新時期文學」本身就是1980年代創造開端的基本方式。
作者簡介 石岸書 湖南婁底人,清華大學文學博士,杜克大學訪問學者,中國現代文學館第十屆客座研究員。現任教於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出版學院,出版專業碩士導師。主要研究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與文化,在中英文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獲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
目錄 導論 新時期文學與「群眾性」 第一節 「新時期文學」的概念與研究的再回顧 (一)作為歷史概念與政治過程的「新時期文學」 (二)從「重返」到「重寫」:「重返八十年代」的反思 (三)文學與政治,或文學與群眾:中國當代文學制度研究的反思 第二節 「群眾」、「群眾性」與黨群互動 (一)重釋「群眾」的概念:「無限性」與「溢出」 (二)「群眾性」的概念:普遍的群眾參與 (三)黨群互動的群眾性模式 (四)改革初期:群眾性的延續與新變 第三節 作為「新群眾運動」的新時期文學 (一)作為「運動」的新時期文學 (二)群文系統與新時期文學 (三)非支配性動員:新時期文學與新民歌運動的比較 第一章 群眾參與與新時期文學的興起 第一節 黨群互動與傷痕文學的發生:重審〈班主任〉、〈傷痕〉的出世 (一)「文學習性」與自覺的創作 (二)包容性的情感政治與「傷痕」作為政治過程的產物 (三)作為制度的「讀者」與作為群眾的「讀者」 第二節 工人文化宮系統與改革政治的生成:以《於無聲處》為中心 (一)工人文化宮系統的文藝工作 (二)上海市工人文化宮與《於無聲處》的生產 (三)「進京」:《於無聲處》與改革政治的生成 第三節 群眾評選、制度支撐與全國優秀短篇小說評獎的舉辦 (一)李季與群眾性評獎的發生 (二)評獎:作為文學民主的操練 (三)軍隊文藝系統、基層群文單位與文學評獎的制度支撐 討論:個人性、地方性與群眾性 第二章 文化館系統與新時期文學 第一節 同步與互補:作為「小文聯」的文化館系統 (一)同步:文化館系統的建設 (二)互補:文化館系統的文學工作 第二節 新時期文學在基層:以湖南省漣源縣為例 (一)縣文化館與基層文學生產的組織 (二)《漣河》:基層刊物中的新時期文學 第三節 文化館系統、文聯-作協系統與社會流動:以陳忠實為例 (一)城鄉壁壘與文學之路的凸顯 (二)作為制度階梯的文化館系統 (三)向下銜接的文聯-作協系統 討論:群文系統、文學基層與作為社會建制的「當代文學」 第三章 新時期文學的群眾性危機 第一節 「群眾」的再想像與改革寓言的生成:重述喬廠長的故事 (一)「政治衰老-精神萎縮」與「社會主義精神」的轉移 (二)「群眾」想像的轉變與「反官僚主義」的置換 (三)「群眾」的「治癒」與改革敘事的誕生 第二節 知識分子的「去群眾化」:以張賢亮為中心 (一)知識分子政策與「群眾」的重構 (二)從「反革命分子」到「既得利益分子」:張賢亮的上升之路 (三)從〈靈與肉〉到〈綠化樹〉:張賢亮的思想轉向 第三節 「反溢出」與「剝離」:新時期文學的制度性危機 (一)群眾參與的衰落與群眾性評獎的終結 (二)新時期文學的「體制化」與「專業化」 (三)「自負盈虧」、「以文補文」與文學體制的市場化改革 討論:從「新群眾運動」到知識分子運動 結語 附錄A 石卓秋:我的創作歷程 附錄B 宗福先訪談錄 附錄C 採訪對象簡介 附錄D 瀋陽市鐵西區輸送業餘作者表(1978-1988) 附錄E 上海市楊浦區部分工廠輸送工人業餘作者表(1949-1990)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跟著24節氣閱讀:怡
跟著24節氣閱讀:怡
憶鵞湖
厭世古文偵探:學測試
擁抱逝水年華:普魯斯
虛度年華:世界文豪的
不合時宜的群像:書寫
第二堂人生國文課:以
文學大師寫作大補帖:
文物與建築的交響(國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