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漫畫地球科學:教科書裡的瘋狂實驗
.
國際會議與會展產業概
.
人文社科研究方法:藝
.
圖解節慶觀光與民俗: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臺灣濕地誌:從東亞文明到臺灣與周遭島嶼的濕地變遷、人群流動與物種演替史卷
Chronicles of Taiwan’s Wetlands:A History of Human Mobility Species and Wetlands Evolution
作者:
方偉達
分類:
科學•自然
/
地球科學
叢書系列:beNature
出版社:
野人出版
出版日期:2024/10/30
ISBN:9786267555231
書籍編號:kk0589875
頁數:392
定價:
750
元
優惠價:
79
折
593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臺灣濕地誌:從東亞文明到臺灣與周遭島嶼的濕地變遷、人群流動與物種演替史卷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臺灣濕地誌:從東亞文明到臺灣與周遭島嶼的濕地變遷、人群流動與物種演替史卷 內容簡介 ★首部全記錄恢弘的東亞濕地與人類史 ★從海洋到山顛,遍覽臺灣與周遭島嶼濕地,一場美麗、迷人、深沉的探索 ★全面揭示濕地的類型、功能、對於地球的重要性,以及氣候變遷對濕地的影響、濕地的保育與復原整治,濕地提供的全球服務價值與貢獻 濕地是陸與水的交接地帶,孕育著地球萬物。在整個地球的涵蓋面積雖然不高,卻是自然物種與人類生存最重要的生態系統,是地球的自然碳儲庫,能為大地分解毒素,更蘊含豐富的動植物基因庫,使得數以萬計的生物得以存活。此外,濕地還提供豐富的漁業資源、防洪、環境美學、遊憩和教育功用。 近年來,尤其氣候變遷與能源問題,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濕地的重要性,濕地的管理和恢復成為全球環境研究的重點。本書是一部恢弘博大、史詩般的作品,從人類文明與濕地的關係開始,書寫整個東亞及臺灣濕地環境與人類遷徙、物種演替的交織脈絡;並進入臺灣區域地理各章之後,開展歷史人文與自然科學雙軸線,始成一部氣象萬千的全紀錄濕地史。 第一部先從大航海時期荷蘭人、漢人進到臺窩灣——濕地臺灣起始,談臺灣進入全世界濕地的視角。第二部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談臺灣以及東亞各國的族群遷徙與濕地相互依存的觀點。第三部到第六部從地理視角,分述臺灣本島北部、中部、西南部、東部以及離島的濕地。第七部談濕地法規的沿革與保護政策,並從在地與民間社團的角度,談濕地環境運動、濕地教育的傳播發展,以及人工濕地復育工程等。最後一部回溯《拉姆薩濕地公約》、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等國際組織,論述最新的濕地藍碳、青碳,全球氣候變遷以及臺灣參與國際公共事務的回顧,展望未來濕地發展的構想。 討論到如何面臨21世紀全球暖化,酷熱、酷寒、水資源不均的危機下,本書凸顯熱帶濕地的復原「整治」可做為一種「自然解方」,以及濕地創建與恢復的方法與實例,了解濕地生態可以列為人類社會、經濟和環境之系統服務價值的一種貢獻。 寫書過程中,作者曾遠赴韓國、沖繩、菲律賓、越南、泰國深入探訪,尋找當地原住民的文化遺跡;在臺灣的探索從北、中、南、東到離島,從空中俯瞰到海洋潛出,曾經在靜謐空虛又恐怖的夤夜穿越海岸山脈;在冬季東北季風強力吹拂下體驗箭瑛大橋的湍急溪流;從大港口之役到海灣之湖(火神的故事)想到撒奇萊雅人巴立克跟卡娜蕭的故事而動容。 臺灣在東亞海域上是重要的存在。以地質構造來說,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碰撞隆起之處,因此濕地環境具有年輕、多變的特性;以人文生態來看,具有大陸及海洋系統交會的特徵;在人文考古學方面,遠古臺灣人類具有美拉尼西亞、玻里尼西亞人種的特徵,閩南和粵東漢人住在臺灣島的時間僅約400年,這些長時間人類與濕地的故事,都在書中展開了未曾見過的史頁。 人類可以消失,但歷史不會。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曾經在臺灣島居住以及往復遷徙的所有人群,見證了廣袤的濕地,從海草青苔,到林澤猛獸——本書企圖還原人類與濕地共存的原貌,是「濕地的故事」,更是「人類的故事」。 重要事件 2024年11/12-16,SWS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年會(Society of Wetland Scientists, SWS)首次在台灣舉辦。這是全球最大的濕地組織,第一次在亞洲辦理。亞洲分會主席即為本書作者方偉達教授。預計將有聯合國拉姆薩濕地公約官員、聯合國官員、國際公約官員等海外人士250位,30國代表,參與500位科學家盛會。 一致推薦 吳正己|臺灣師範大學校長 林廷芳|勤美集團董事長暨三聯科技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林華慶|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署長 徐昇吾|拉姆薩濕地公約東亞中心主任 陳國勤|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暨特聘研究員 陸曉筠|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署長 彭立沛|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教授暨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彭啟明|環境部部長 袁孝維|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 張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所長 楊嘉棟|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所長 劉宗勇|國家環境研究院院長 蔡玲儀|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署長 鍾志鵬|資深媒體人 簡又新|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 魏國彥|逢甲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退休教授、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前署長
作者簡介 方偉達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理學院副院長、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特聘教授、所長。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生態系統科學與管理哲學博士、亞歷桑納州立大學環境規劃碩士、哈佛大學景觀建築設計碩士。曾獲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國科會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福特保育暨環保獎。 現任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亞洲主席、社團法人台灣濕地學會理事長。曾任拉姆薩濕地公約科學技術審查委員會觀察員,主辦2024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臺北年會。 著述中英文學術專書超過20部,發表期刊論文超過一百餘篇(SCI、SSCI)、專欄散文四百餘篇,曾以《生態瞬間》獲得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
目錄 推薦序1 站在歷史交叉點上,溼地變遷演繹著臺灣過去的發展軌跡,更提示未來保育的方向|陸曉筠 推薦序2 開展跨領域宏觀視角,重新理解濕地|林廷芳 推薦序3 山川萬物皆文史,閱盡滄桑自在身|魏國彥 作者序 君問臺灣,滄溟欲浮 Part1 荒嶼星河——億萬年深歷史與大航海時代濕地初現 Chapter01臺灣濕地意象從黑水溝開啟 Chapter02板塊大霹靂,濕地的生命 Chapter03信史之始與大航海時代的濕地 •遼闊的臺江濕地記憶 •熱蘭遮城的濕地環境、城中之人、颱風與原民 Part 2天地又穹蒼——人類遷徙與濕地命運交織 Chapter04亙古的紀錄——人類簡史與濕地關係綜論 •人類文明離不開水 •現代智人,不是唯一的智慧生物 •跨越澎湖陸橋——尋找濕地民族與南島民族 •考古文化中的濕地痕跡 •原住民與濕地記憶 Chapter05歲星分野、遷徙的子民——亞洲分化和演進的水之族群 1 中國大陸,濕地萬象 2 駱越,水的民族 3 「壯泰走廊」南遷,泰族一頁滄桑 4 仰韶文化:「太陽鳥」,水澤濕地的子民與象徵 5 朝鮮半島的濕地文化 6 島嶼中的海渡:日本 7 香港的濕地保護區 Part3 怒雷翻地軸——臺灣北部濕地 Chapter06山脈與水系構織大地 Chapter07雄霸大屯 1 大屯山上一夜雪花鋪如銀 2 夢幻湖生態 3 冷水坑、鹿角坑溪濕地調查 Chapter08臺北盆地與淡水河的歷史交纏 1 淡水河奔流向北 2 關渡分潮:河海交融的獨特濕地 3 遠眺觀音山 4 臺北都市開拓史與濕地發展脈絡 Chapter09桃園地景與新竹濕地 1 桃園埤塘開墾史 2 臺灣萍蓬草的追憶 3 桃園、新竹海岸濕地 •許厝港濕地 •觀新藻礁 •新豐紅樹林濕地 •香山濕地 Chapter10宜蘭的濕地 1 雙連埤——豐枯之間的水圳生活 2 雲霧中的湖沼濕地——南澳、翠峰湖、加羅湖、松蘿湖 3 只羨鴛鴦不羨仙:霧林苔蘚共生的魔法森林 Part 4 雲霄兩分流——中部濕地 Chapter11玉峰巉巖,雁渡寒潭,江流天地外——玉山、日月潭、雪霸 1 玉山高並兩峰寒 2 雁渡寒潭雲留影:美麗的日月潭 3 江流天地外:氣象萬千的雪霸 Chapter12滄溟地欲浮——中部平原、溪流與海岸 1 中港溪口的「水中軟黃金」 2 後龍溪的陂圳 3 大安溪泰雅族的「斗尾龍岸」 4 大甲溪口的美麗與哀愁 5 高美濕地 6 烏溪氾濫 7 蜿蜒濁水溪 8 成龍濕地 Part5 上原下隰——臺灣西南部濕地 Chapter13破屋荒畦趁水灣——始自濕地進入的族群 1 三波移民潮與原民遷徙 2 自然環境變遷與濕地治理 Chapter14三三兩兩漁舟聚——台江灣澳的演進 •沙洲、潟湖的形成和消失 •從海進到海退 •海岸變遷歷程 Chapter15山有飛禽河有魚——西部重要濕地與保育 •鰲鼓濕地 •東石到布袋 •從北門鹽田到七股鹽田濕地 •曾文溪口濕地 •四草濕地 Chapter16 國境之南——南部重要濕地與保育 •大鬼湖、小鬼湖 •馬卡道之原到高雄平原 •高雄濕地廊道 •茄萣與永安濕地 •高屏溪流域的人工濕地 •恆春半島 Part 6 海上明珠——臺灣東部與離島濕地 Chapter17 花東海岸•珍珠織錦——地形與濕地 •東部河口與縱谷濕地分布:花蓮溪口、鯉魚潭、卑南溪口、知本濕地、新武呂溪、嘉明湖、大坡池、關山人工濕地 Chapter18 泗波瀾外海雲封——歷史治理、原住民與濕地 •十六到十七世紀間的原住民族 •十八到十九世紀的漢人與原住民 Chapter19莽莽荊原 •人類遺址 Chapter20島嶼之弧 •馬祖列島 •金門列島 •澎湖列島 •東沙群島 Part 7 坔之法——回到濕地之心:保育的進程與趨勢 Chapter21 濕地保育與教育 1國土留白,永續發展 2 濕地教育 Chapter22全球濕地保護和復育政策 1濕地營造之法 2人工濕地復育工程:多樣化棲地與城市淨化新典範 3未來濕地何在?共生的未來 Part 8 濕地之跋 Chapter23 氣溫依然在暖化——濕地是人類生命延續的解方 終章 我的濕地懷想 臺灣重要濕地分布簡圖 誌謝
觀念天文學(上+下)
失落的三億年:史詩般
世界環境大發現:用漫
太空人都在做什麼?: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概論
復返阿里山:一場跨時
時間的起源:史蒂芬.
礦物與岩石完全圖鑑
國家地理終極氣象百科
寫給地球人的《三體》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