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華文文學的大同世界
.
中國百年新詩(上卷)
.
臺灣百年新詩(下卷)
.
臺灣百年新詩(上卷)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中國百年新詩(下卷):軸心詩人與典範詩章
作者:
黃粱
分類:
文學
/
文學綜論
叢書系列:讀詩人
出版社:
釀出版
出版日期:2025/2/20
ISBN:9786264120241
書籍編號:kk0597373
頁數:398
定價:
490
元
優惠價:
79
折
387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中國百年新詩(下卷):軸心詩人與典範詩章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中國百年新詩(下卷):軸心詩人與典範詩章 內容簡介 《中國百年新詩》分上下兩卷:上卷【新詩史略與文化圖像】、下卷【軸心詩人與典範詩章】,是黃粱研究漢語新詩三十年的心血結晶。下卷評介八位軸心詩人的詩學成就,探索詩人學,闡釋三十一位詩人的代表性詩章,探索詩語言學,重視「詩人意識」在個人詩歌歷程的關鍵作用,彰顯「見證歷史真相,守護核心價值」的詩歌精神。對中國百年新詩進行宏觀式文化點檢,分析新詩傳統的建構困境,標舉未來新詩的文化理想。 《中國百年新詩(下卷):軸心詩人與典範詩章》,八章至十六章、總結。主題關注:詩人典範與詩篇典範的詩學成就,闡釋傳統與現代的關聯。各章內涵簡介如下―― 第八章〈穆旦詩傳:拒絕遺忘歷史〉。穆旦是橫跨民國與共和國的大詩人,也是將國民黨專制獨裁與共產黨暴力革命的本質都看清的時代先知。穆旦對社會人心與歷史進程的智慧洞見,為漢語新詩樹立精神性標竿;穆旦堅守心靈真實、追索歷史真相的勇氣與決心,是詩歌精神的真正體現。節制有張力的象徵化抒情與文本結構的平衡感是其風格特徵,詩篇呈現詭譎的時代變局與複雜的人性真實。 第九章〈與昌耀詩的三次詩學對談〉。昌耀響應「開發大西北」號召赴青海墾荒,是詩歌經歷橫跨第一代到第四代,寫詩不輟質量兼具的大詩人。昌耀前期詩富藏人心與天心勾連之美,後期詩品嘗社會生活之輾轉折磨,為堅持信仰而受難。昌耀詩與土地家園、文化傳統、美之原始、聖潔精神交融互涉,呈現「開放場」特徵之生態詩學景觀。 第十章〈胡寬,自由鏡像中的受虐者〉。胡寬英年早逝生前未受重視,但風格前衛批評意識濃厚。胡寬詩充滿「荒誕派戲劇」特徵,迫使讀者認識這是一個殘酷荒謬的世界;當荒謬性使人意識到意義的缺乏,在世存有的價值方才可能實現。胡寬的荒誕戲劇詩對世界之殘忍與愚昧投出蔑視之眼,以詩刺破社會偽裝與歷史假相。 第十一章〈于堅詩,黑暗時代的精神螢光〉。于堅參與創辦《他們》文學雜誌,注重細節的紀實性詩篇風格獨特。探索自然與文化的本質差異和文化符碼對人與自然的雙重遮蔽,是于堅詩的關注重點。長詩〈O檔案〉以被擠壓框限的系列語符對映人的一生,啟明「人的格式化」生存現象。組詩〈巨蹼〉是人間秩序重建的艱難嘗試,試圖在自我與他者之間重新找到連結,揭示倫理與道德的核心價值。 第十二章〈堅守人性真實,王小妮詩章〉。王小妮崛起於朦朧詩時期,詩歌的核心價值:堅守人性真實,主題關注:人與時代對詰。三階段詩歌歷程:隱逸者時期、清醒者時期、啟蒙者時期,扣緊歷史脈動;三大主題類型:倫理詩、風土詩、諷喻詩,呼應時代命題。王小妮的詩藉死亡返照生命以黑暗凸顯光明,永恆懷抱愛與希望。 第十三章〈余怒詩與余怒詩學〉。余怒前期詩具有超現實主義形式與存在主義內涵,以造境手法達到解構現實的文學標的。後期詩呈現兩種書寫模式:取果核式以核心意象為主體,剝殼去皮吃肉丟出果核,主客分明;抓鰻魚式徒手對付鰻魚,鰻魚扭動人的身手跟著變換,主與客顛來倒去。余怒詩以語言歧義的自由對抗極權體制的不自由,詩歌美學帶有後現代解構特徵。 第十四章〈楊鍵的招魂史詩《哭廟》〉。楊鍵文化意識濃厚,史詩《哭廟》出版於臺灣,「哭廟」意謂著「廟」所象徵的精神文明瓦解,故為之慟哭。《哭廟》長達一萬兩千行,是對當代中國悲劇,文化的、民族的、歷史的、社會的苦難,波瀾壯闊的雕刻。楊鍵走進荒煙蔓草的大地深處,凝視被政治意識形態遮蔽飄盪無依的廣大冤魂,為人民的深沉病苦繪出形貌。 第十五章〈英雄系譜:彝族詩人吉狄兆林〉。吉狄兆林,紮根鄉土承續傳統的彝族詩人。他的漢語新詩,迥異漢文化的聖人系譜,呈現彝文化英雄系譜的異他美學。詩篇融合狂放與幽默,演繹原始的彝、厚土的彝、人性的彝、英雄的彝,展現畢摩文化「日月星辰有良心,萬物有靈,眾生平等」之旨。文本中瀰漫的哀傷與憤怒,並非個人私密情事,而是整體族群歷史經驗之迴聲。 第十六章〈語言維度的典範詩章〉。詩的語言空間構成(由外而內)區分五大層級:語言體裁、語言鏡像、語言動能、語言調性、語言意識。每個層級區分兩種語言模式:雅/俗、虛/實、曲/直、柔/剛、聚歛/擴散。本章每個模式選擇三位詩人,共計三十一位詩人(出生年1946-1980),根據選樣文本評介典範詩章的內涵與形式,從語言維度進行詩學反思。 總結〈詩歌文化的傳統與現代〉。一,陳述本書作者獨特的雙重邊緣視點。二,對百年新詩進行四大要項文化點檢。三,闡釋傳統與現代的關聯。四,分析「新詩傳統」的建構困境。五,歸納百年新詩的文學遺產。六,標舉未來新詩的文化理想。 本書特色 《中國百年新詩》探索1917-2017年大陸地區的新詩歷史與新詩文化。1917-1949年文本簡稱「民初新詩」,1949-2017年文本簡稱「共和國新詩」,兩者具有緊密的文化/歷史延續性,合併統稱「中國新詩」。本書以價值維度的歷史(精神性詩史)為核心評量,時間維度的歷史(沿革性詩史)為參考評量。六項內涵:一、百年新詩的歷史脈絡。二、詩與歷史的對話交流。三、裁選詩人闡釋詩章樹立典範。四、釐清語言形態點檢文化特質。五、省思傳統與現代的關聯。六、分析新詩傳統的建構困境。本書重視新詩文本的返古開新之力,有根有本才能開創新機;關注新詩文本與時代環境的在場關聯,詩人勇於介入現實敢於自我批判。評介一百零四位詩人,出生年1881-1981,象徵性構成百年新詩的文化圖像,彰顯「見證歷史真相,守護核心價值」的詩歌精神。三大文學標的:改寫歷史敘事重構文化圖像、提昇新詩位階彰顯多元生態、揭櫫精神標竿昭示文化理想。 希望,繫住我們。希望 在沒有希望,沒有懷疑 的力量裡, 在永遠被蔑視的,沉冤的床上, 在隱藏了欲念的,枯癟的乳房裡, 我們必需扶助母親的生長 我們必需扶助母親的生長 我們必需扶助母親的生長 因為在史前,我們得不到永恆, 我們的痛苦永遠地飛揚, 而我們的快樂 在她的母腹裡,是繼續著…… ──〈中國在哪裡〉節選,穆旦詩1941年2月
作者簡介 黃粱 臺灣民間詩人、詩評家,1958年出生於臺北發源地艋舺,木匠的兒子排行九。1978年受教於美學家潘栢世、琴士莊洗,思想啟蒙。1981-1983年,獨居八里海濱閉門讀書,以詩為一生志業。1984-1999年,隱逸灣潭佛寺旁老厝,出入要靠人工划渡。2010年,遷居花蓮偏鄉修行者精舍,在關房中讀書寫作。1999年、2009年策畫主編《大陸先鋒詩叢》二十卷,是臺灣最早系統性引介並深論中國先鋒詩歌者。2020年完成166萬字巨著《百年新詩1917-2017》,評介全球範圍340位詩人,闡釋2600首漢語新詩。2024年出版《臺灣百年新詩》,第一本標舉「臺灣主體性」的新詩史。曾任《雙子星人文詩刊》主編、唐山出版社總編輯、《現在詩》倡議發起人兼創刊主編、紫藤廬古蹟執行長、黎畫廊藝術總監。著作:詩集《瀝青與蜂蜜》、新詩評論集《想像的對話》、三十年詩選《野鶴原》、二二八史詩《小敘述》、雙聯詩選《猛虎行》、詩文集《君子書》等。
目錄 【穆旦(1918-1977)】 第八章 穆旦詩傳:拒絕遺忘歷史 一、1918-1938年:初露頭角•野獸的呼喊 二、1938-1941年:昆明時期•蛇的誘惑 (一)防空洞裡的抒情詩 (二)一九三九年火炬行列在昆明 (三)蛇的誘惑 (四)中國在哪裡 三、1940-1942年:〈詩八首〉與〈還原作用〉 四、1944年:〈活下去〉•複調的靈魂之聲 五、1945-1947年:內戰時期•北平、瀋陽 六、1948年的思想總結:〈詩四首〉•南京 七、1941-1947年:問答體長詩•〈神魔之爭〉 八、1949-1957年:愛國與受難•政治交心詩 九、1959-1970年:穆旦日記 十、1975年:復活的詩人•蒼蠅與妖女的歌 十一、1976-1977年:對權力的批判•〈神的變形〉 結論、拒絕遺忘歷史 【參考文獻】 【昌耀(1936-2000)】 第九章 與昌耀詩的三次詩學對談 一、從一首詩洞觀一世界 二、以聖徒之心探尋所來處與更高處 三、昌耀詩的生態詩學景觀 四、昌耀簡介 【參考文獻】 【胡寬(1952-1995)】 第十章 胡寬,自由鏡像中的受虐者 前言 一、胡寬詩的怪異標題 二、戲劇場景與荒誕意識 三、反思民族群性/國家歷史 四、反英雄:絕筆詩〈受虐者〉 五、通向地獄之路,雪花飄舞 六、胡寬詩的自由精神 【參考文獻】 【于堅(1954-)】 第十一章 于堅詩,黑暗時代的精神螢光 前言 一、于堅詩的多元視域 (一)知識論視域:文化─自然 (二)心理學視域:個人─集體 (三)倫理學視域:自我─他者 1、時代場域 2、他者場域 3、自我場域 4、因果場域 (四)存有學視域:存有─空無 二、于堅詩學中的「民間」概念 (一)語言策略的虛與實 (二)詩歌空間的虛與實 (三)社會身分的虛與實 (四)歷史意識的虛與實 三、黑暗時代的精神螢光 【參考文獻】 【王小妮(1955-)】 第十二章 堅守人性真實,王小妮詩章 前言 一、核心價值與主題關注 (一)核心價值:堅守人性真實 (二)主題關注:人與時代對詰 二、詩歌歷程的三階段 (一)隱逸者時期 (二)清醒者時期 (三)啟蒙者時期 三、主題類型:倫理詩、諷喻詩、風土詩 (一)倫理詩:〈和爸爸說話〉,1996-1997年 (二)諷喻詩:〈我看見大風雪〉,1999年 (三)風土詩:〈鄉村〉系列,2004年 (四)諷喻詩:〈月光〉系列,2003-2014年 四、王小妮的詩歌美學與精神信念 【參考文獻】 【余怒(1966-)】 第十三章 余怒詩與余怒詩學 前言 一、余怒《詩學》中的詩觀點 二、「余怒詩」的詩學特徵 (一)取果核式書寫模式 (二)抓鰻魚式書寫模式 三、余怒「詩學論述」的思想特點 四、語言程式的開發或生命程式的創造? 【參考文獻】 【楊鍵(1967-)】 第十四章 楊鍵的招魂史詩《哭廟》 一、楊鍵與《哭廟》 二、《哭廟》分章評介 (一)題辭 (二)自序 (三)上卷:哭 1、詠 2、歎 3、哭 4、悼 (四)中卷:廟 (五)下卷:廟之外 三、虛無之境與虛白精神 【參考文獻】 【吉狄兆林(1967-)】 第十五章 英雄系譜:彝族詩人吉狄兆林 一、彝族詩人吉狄兆林 二、吉狄兆林詩篇文化闡釋 三、文化自信與地域堅守 【參考文獻】 【張士甫—肖水】 第十六章 語言維度的典範詩章 一、詩的語言空間形態 二、文本詮釋/語言分析 (一)語言體裁:雅/俗 1、雅言修辭 (1)張士甫(1946-) (2)陳東東(1961-) (3)海子(1964-1989) 2、白話修辭 (1)楊黎(1962-) (2)車前子(1963-) (3)周雲蓬(1970-) (二)語言鏡像:虛/實 1、想像情境 (1)張棗(1962-2010) (2)安琪(1969-) (3)趙卡(1971-) 2、現實情境 (1)蕭開愚(1960-) (2)葉匡政(1964-) (3)尹麗川(1973-) (三)語言動能:曲/直 1、跳躍敘述 (1)多多(1951-) (2)藍藍(1967-) (3)肖水(1980-) 2、連續敘述 (1)湯養宗(1959-) (2)啞石(1966-) (3)雷平陽(1966-) (四)語言調性:柔/剛 1、抒情聲音 (1)翟永明(1955-) (2)呂德安(1960-) (3)沈葦(1965-) 2、思辨聲音 (1)歐陽江河(1955-) (2)周瓉(1968-) (3)呂約(1972-) (五)語言意識:聚歛/擴散 1、召喚傾聽 (1)何三坡(1964-) (2)史幼波(1969-) (3)宇向(1970-) 2、溝通銘記 (1)嚴力(1954-) (2)丹真宗智(1975-)、才旺瑙乳(1965-) (3)杜綠綠(1979-) 三、語言維度的詩學反思 【參考文獻】 總結 詩歌文化的傳統與現代 一、雙重邊緣的觀察者與評論者 二、百年新詩文化點檢 (一)民初新詩文化 1、文化現象:文化斷裂與主體喪失 2、詩歌空間:文化格局的自我囿限 3、語言空間:偏重口語輕視書面語 4、審美精神:缺少思想觀念的基礎建構 (二)共和國新詩文化 1、文化現象:傳統與現代鏈結斷裂 2、詩歌空間:政治體質與受難心靈 3、語言空間:心靈焦慮語言躁動 4、審美精神:評價座標匱缺核心價值模糊 三、傳統與現代的關聯 (一)詩統:極公共極私密 (二)道統:公共財 (三)文統:公共財私密化 (四)政統:一間想像的房子 (五)回歸詩歌母親的懷抱 四、「新詩傳統」的建構困境 (一)縱向連結困境 (二)橫向對話障礙 (三)詩學視野狹隘 (四)文化格局限制 五、百年新詩的文學遺產 六、未來新詩的文化理想 黃粱作品輯要 【著作】 【策畫主編】
虛度年華:世界文豪的
不合時宜的群像:書寫
第二堂人生國文課:以
文物與建築的交響(國
印刷傳媒與宋詩特色研
中國百年新詩(上卷)
國文爆卦公社2:笑到
善惡朦朧的邊界:夏濟
課本中消失的文學生命
地因人重,即景見心: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