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一秒禪:NO.1暢銷日本的現代方便禪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內觀法要(再版)
作者:
阿觀達磨多羅、帕奧禪師、毗瑪拉蘭希法師
分類:
哲學•宗教
/
禪學
叢書系列:內觀系列
出版社:
大千
出版日期:2009/1/1
ISBN:9789574471607
書籍編號:kk0224954
頁數:336
定價:
280
元
優惠價:
88
折
246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內觀法要(再版)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同類推薦
《內觀禪修手冊》、《觀呼吸與觀世界》及《定慧禪修法》三部份。 達磨多羅的內觀禪修手冊中,教導如何透過肢體的動作來體驗「心基」處感受的生滅,進而超越感受而得到解脫。帕奧禪師所傳的寂止與內觀禪修法:在寂止禪修方面,他教導如何培養入出息念(觀呼吸)來達成近行定與安止定;在內觀禪修方面,他教導如何培養四界分別觀(觀四界)來辨識極微裡色法的究竟實相。他對禪相、極微、色法的分析極為透徹,值得禪修者參考。 《定慧禪修法》是毗瑪拉蘭希法師透過個人禪修的經驗,來解釋《入出息念經》。他強調下列個人的觀點: 1.佛法的禪修應以佛陀所講的經為主要的依據。 2.寂止與內觀二者為一體,不可以分割為二。止觀一起時,便是定慧禪修。 3.禪修時不可以全神貫注於一點,而應鬆弛頭部的緊張並且敞開心胸,接受當下的實相。以輕鬆的心態來觀察呼吸,將可自然地進入禪那(禪修階段)。 目錄 內觀禪修手冊 一.坐時的內觀(坐禪) .如果是集體禪坐時,不要坐得太靠近,一排排整齊地坐著,不要使我們的身體互相接觸。 .當你坐著的時候,背部和頸項必須伸直,而且在整個時段要維持這種姿勢。 在認真或密集的禪修訓練時,一般最好在每個開始時段先以「慈悲觀」作準備。 適當修習後,有助於清理禪修的蓋障並且使心進入正面而有助於較深的專注和許多長期的正面效果。 .我們先對自己生起慈悲的心理,想著: 願我免於敵意, 願我免於心苦, 願我免於身苦, 願我處於快樂。 .當自己的心中充滿明顯的慈心後,接著就生起對他人的慈悲心。 對初學者而言,為了培養正確的慈心並免於失效,應避免選下列四種人作開始的對象: 一、非常親蜜的人, 二、死人, 三、異性, 四、自己不喜歡的人或敵人。 最好選一位你所認得的、同性別、受你敬愛的活人。想及那人的善良及對你的好處,如此較易生起慈心。你以慈心和誠意想著: 願他免於敵意, 願他免於心苦, 願他免於身苦, 願他處於快樂。 .當你的慈心和專注發展有力後,你才進一步用同樣的方式放射慈心給: 一、非常親蜜的朋友, 二、普通的人, 三、你不喜歡的人, 四、敵人。 而後,下一步驟是發射慈心給所有的眾生。 .慈心的培養還有更進一步的方式,在現在的準備階段,這就夠了。有時可以加上或選用呼吸觀。輕輕閉上眼睛,觀察自己的呼吸。 氣息慢慢而自然地吸進來,再慢慢而自然地呼出去,以正念小心地觀察你呼吸的進來和出去。無論你的氣息是長或是短,你都能清清楚楚地覺知。 .像這樣練習一陣子呼吸,使心靜下來。當你念頭止息,就應該開始進行培養「正知」: 上下慢慢而間歇地移動你的一隻手(左手或右手皆可),另一隻手則放在大腿或膝蓋上。先將你所要移動的手掌放在膝蓋上,上臂保持靜止不動,以完全的覺知舉起前臂使手掌離開膝蓋並轉成握手狀,停留一下子。 當你做此動作時,集中覺知力在這隻手的掌心和手指。也可以略為移動手指,以便於覺知手上此處的感受。整個時段,要集中覺知力在這感受上。而後將手上提一些並同時移動手指,接著短暫地停住。重複這過程,一步一步地提到最靠近你肩膀的地方。然後便開始慢慢地放下,間歇地停頓(同時手指也不停地開合),一直到你的手掌移回到接近你的膝蓋,然後再間歇地向上提。一次次重複上述的動作。 .最主要的是當你移動或停住手和手指時,把你的注意力持續放在你的手掌或手指上。 .練習時間的長短要多久? 只要時間允許,就算你的手感覺到疲勞了,還是要堅持下去,繼續練習直到胸口感到強而明顯的刺痛,才停止移動你的手。如果胸口這種刺痛的感覺並未生起,這時你還不要停止移動你的手。 甚至刺痛的感覺雖然生起,但不明顯或不夠強,此時還不可停止。直到這種胸口刺痛的感覺非常強而顯著時,你才可停止移動你的手,接著把手放在大腿上或膝蓋上。 .當你開始練習時,把注意力放在你的手掌或手指尖。開始的一陣子,你可能發覺到沒有什麼感覺,但是你若繼續做下去,你便會感覺到某些感受。 例如,感覺到手掌或手指開始發熱,或者,可能感覺到手指、手掌或手臂有一種顫動,就如觸電般的顫動。任何一種感覺都可能隨時生起、滅去。 當你覺知到某種感覺時,你就要把你的注意力持續集中在這種感覺上。你的注意力越集中,那麼感覺就會越強烈。 .這種感覺將逐漸沿著手臂到達胸口。當它到達胸口時,你會覺察到不同種的感受生起。 譬如: 胸口覺得緊悶,或者,有點疼痛、眩暈。感覺到胸口刺痛的感受,非常迅速地在胸的中心刺進刺出,專注在這種感覺。 就算你覺得可能有所傷害,你也應該設法去體察,不要中斷。你若能越注意這種感覺,那麼這感覺就會越加強烈。 .這種胸口刺痛的感受會從胸口漸漸地移到背部,再由背部上移,你會感覺到好像一陣風,吹上後腦,直到你的頭頂,然後到達前額的眉頭間,從這裡散發出去。當你觀察到這種感受時,你可能也會感到頭部疼痛,但是你不要停止你的注意力。 .有一些禪修的人曾經採用其他的修持方法,也經驗相同的感受,包含覺知這種胸口中心的刺痛,卻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他們放棄了繼續練習(這是非常可惜的)。 .這些有經驗過這種胸口刺痛的修習者,他們確是非常幸運能有這種經驗。我建議他們別害怕,應該繼續把注意力集中在這種感覺上。 .其實,以其他方法獲得這種胸口刺痛的感覺和我們應用這種移動手掌的方法所獲得的胸口刺痛感是沒有兩樣的。你練習任何一種方法,都帶到相同的一點。它決定於你的正見。而這種移動手掌的方法卻是獲得「正知」的一條捷徑。 .以坐著的姿勢,有系統而徹底地練習這個方法,對於當下此刻你所擁有的感覺,只要知道並且覺知它們就對了。你要把一切都放下,對世間的一切都沒有任何執著。不要讓你的心去追想過去或幻想未來,因為過去已經是過去了,未來的卻還未實現。 因此,當下此刻一個修習者必須很專心地覺察到他內心所體驗的每一個現象,一直到內觀智慧的洞察。
阿姜達磨多羅 有多種訓練正知的方法。佛陀最常強調的一種最好的方法,是和三十五年前泰國阿姜達磨多羅比丘所發現的相同。他自己連續修持了三年,最後體證到了痛苦的止息。而他仍再繼續六年的閉關修持,對這種方法深具信心,確知它是能使人們脫離輪迴的方法,並必須加以發揚光大,然後他就開始到泰國各省去,把他所獲得的內觀經驗,傳授給人們。 最後,他來到了一個非常安靜而蔭涼的材那佛寺,這是納空.錫壇瑪勒省的一個火葬場,他開始在這裡長住。他發現有許多出家人在這裡學習禪修。由於阿姜達磨多羅比丘的禪修方法與其他的有所不同,有許多出家人及在家眾來向他請教。他就教導他們這種禪修的方法,並且都學習得很成功。因此,材那佛寺從那時候開始,直到現在,便成為一個著名的禪修中心。 來自泰國各地的人,都在這裡得到他的教導,而獲得利益。他們回到各自的寺廟也開始教導這種修持法。不久,許多外國人,如:亞洲人、歐洲人和美國人也蜂湧到材那佛寺來向他求教。雖然那兒只有少數比丘能說英語,但他卻能以手勢,指導他們修習這方法。這些外國人體驗了內觀後,都回到本國去傳播這方法。 泰國是個佛教國家。這裡有很多的禪修老師,可是很多是以理論來教導,很少能夠從自己禪修的經驗中來教導。阿姜達磨多羅比丘曾被批評所教導的內觀法是一種「森林教導」(Forest Teaching),但他們卻忘了佛陀也是在森林中證悟的。有一時期一些老師甚至攻擊他的教導,可是攻擊得愈強,阿姜達磨多羅比丘的教導卻愈興盛。如今他的這種內觀修持法已經被證實為當時佛陀最主要的教導之一,這個法門出自《大念住經》。 他的方法,現在已成為泰國最出名的法門之一。它不但傳遍了泰國各省,甚至傳到海外。 帕奧禪師 1934 帕奧禪師出生於緬甸中南部興達塔鎮的雷鐘村莊。 1943 他於同村的薩林寺出家受沙彌戒。 1954 在興達塔鎮內的耶吉寺受比丘戒。 1956 參加僧伽會考,取得正法軌範師的資格。 1964 他跟隨數位當代長老學習四界分別觀、入出息念等業處,隨後渡過十餘年的潛修時光。在這期間,他依據巴利聖典及其相關註疏,深入研究內觀理論以配合實踐,兼習頭陀行。 1981 他接任帕奧叢林禪院住持,開始對內部住眾教導禪修,因其教法殊勝,學眾不乏來自世界各國之僧伽及愛好禪修之人士。禪師所授的禪法是依據《清淨道論》中三學、七清淨及十六觀智之修行次第,從「入出息念」或「四界分別觀」入門。他更於教學之餘,以八年時間完成鉅著《趣向涅槃之道》。 1996 受到緬甸政府肯定,贈「大業處軌範師」的封號。
怎麼連結
禪與道概論
箭藝與禪心
禪的智慧:與聖嚴法師
減壓生活禪
禪的理論與實踐
禪關次第:初心修悟法
禪關次第: 初心修悟
做禪 (1版1刷)
吃飯睡覺、工作閱讀,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