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心血管常見關鍵101問
.
大往生:最先進的醫療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不要把生命寄放在醫生那!掌握醫療自主權,擁有人生圓滿的終點!
作者:
中村仁一
譯者:
王薇婷
分類:
醫療•保健
/
醫療健康
叢書系列:悅讀健康系列-身心靈書房
出版社:
原水文化
出版日期:2014/10/21
ISBN:9789865853518
書籍編號:kk0387061
頁數:256
定價:
280
元
優惠價:
79
折
221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不要把生命寄放在醫生那!掌握醫療自主權,擁有人生圓滿的終點!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不要把生命寄放在醫生那!掌握醫療自主權,擁有人生圓滿的終點! 日本癌症放射科名醫近藤誠強力推薦: 「真正的醫生才會教你的『生活方式』!」 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醫療,我希望大家不要抱著過度期待,縱使採用最新醫療技術,也未必能康復,因此不要隨便將自己的生命交到醫護人員的手上,而是要善盡自己身為「生命主人」的責任。 ──中村仁一 不依賴、不託付,掌握生命的主導權! 中村醫師站在身為醫生的角度,提出三大結論。 降低對醫療的過度信仰! 人生課題就是學習與疾病相處! 從醫療人員手中搶回死亡主導權! 與慢性疾病共存的時代,如何面對,是人生的課題! 實踐「接受和拒絕治療」的自主權,邁向平穩善終! 你是否對醫療的實態有所誤解?醫療的進步反而無法平穩善終? 中村醫師道出醫療前線的真相,帶你重新思考及面對生死課題! 醫療人員跟患者的「最好治療方法」不一樣! 真正的名醫,不講專業用語,會為病人著想! 老化無藥可醫,別對醫療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尊重患者本人意願不要讓積極治療變成折磨! 無視本人意願所進行的醫療行為是一種傷害! 面臨生死問題時,家人未必是最了解患者的! 「告知」是了解臨終患者及需求的重要關鍵! 患者有權利了解並且選擇正確且適合的醫療! 採用最新醫療技術進行治療,也未必能康復! 為了讓當下活得精彩,就必須正視死亡課題! 肯定推薦 (依姓氏筆劃排序) 李豐病理中心負責人 李 豐 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 林建德 奇美醫學中心老年醫學科、緩和醫療中心主治醫師 陳炳仁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教授、台灣安寧療護推手 趙可式
中村仁一 1940年生,長野縣人。醫師,京都大學醫學系畢業。社會福祉法人老人安養中心「同和園」附屬診所所長、曾任職於財團法人高雄醫院院長、理事長等職,並於2000年2月轉任現職,同時設立「同治醫學研究所」,以收費方式提供「活法諮詢」、「健康諮詢」等。 1996年4月時,發起市民團體的「思考自己之死的集會」,2012年11月時,正式邁入第16年並已集會超過200次。著有《大往生:最先進的醫療技術無法帶給你最幸福的生命終點》、《生命自主:最先進的醫療是救命?還是延長痛苦?》等。
推薦序1人性化的醫者◎李豐 推薦序2 「安寧理念」是抉擇也是對生命的尊重◎林建德 推薦序3自求多福是病人的責任◎趙可式 不依賴、不託付,掌握生命主導權! 降低對醫療的信仰吧! 人生的課題就是學習與疾病相處 從醫療人員手中搶回死亡主導權 第一章 不要把生命交給醫生! 治療疾病跟傷口的不是醫生也不是藥物 無法康復的病非常多 症狀也是有意義的 擁有「不確定性」與「極限」的醫療 醫療必須有目標 醫療人員跟患者的「最好治療方法」不一樣 充分了解後,再同意接受治療 真正的名醫不講專業用語,會為病人著想 醫學博士與是否具備臨床能力沒有絕對關係 當「醫界」野狗的好處跟壞處 「我這條命就交給醫生了」,這是非常冒險的舉動 老化是無藥可醫的,別對醫療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不良老年」僅管對醫生暢所欲言吧! 「生病」正是讓我們省思人生課題的大好機會 威脅生活習慣病患者,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沒有「能完全把病治好」的專家 縱使是大醫院,能診斷出病因,也不保証能完全康復 如何幫助沒有康復希望的患者做好臨終準備是重要課題 面對它、接受它,不要為了與疾病奮鬥而活 第二章 臨終前掌握醫療自主權 「死」是如此安詳 「腹水消失」-癌症的自然死 用摔碗盤來穩定情緒 「只要住院……」的錯誤觀念 預防骨折比預防骨質疏鬆症還重要! 尊重患者本人意願,不要讓積極治療變成折磨! 平常應與身邊的人聊聊生死話題 與無法完全康復的慢性病共存 家屬應尊重患者臨終前的決定! 比起不斷健康檢查,更應改變生活習慣 醫生並非人生的專家 坦然面對結果,相信自己的決定! 無視本人意願的醫療行為是一種傷害! 爺爺奶奶是我重要的家人 醫生的用字遣詞可能會影響病患的病情,應小心謹慎! 第三章 如果可以選擇,我想死於「癌症」 任何死亡方法都有意義 為什麼我想死於「癌症」? 治療疾病主要是靠自然治癒力 殺死細胞的抗癌藥劑,也可能會讓家屬深受其害。 精神面的安定可以提高自然治癒力 面臨生死問題時,家人不一定是最了解患者的人 如何與已知自己罹癌的患者相處 有時體貼反而會讓患者覺得自己被孤立 就算沒有告知,患者也會察覺。 「告知」是了解臨終患者需求的重要關鍵! 從「死亡」中學會「活著」 第四章 醫療決定權在自己手裡! 改變「交給醫生就對了」的想法,掌握醫療決定權 醫生必須告訴患者「醫療有一定程度的危險性」 醫療並非萬能 患者有權利了解與選擇正確且適合的醫療內容 了解藥物副作用,不要讓用藥反成藥害 服用新藥時,也要留意是否有副作用 教學醫院也是研究教育機關 不要過度依賴「保健食品」 手術與同意書的重要性 關於拒絕輸血 看護行為也要尊重本人意願哈哈 第五章 該如何迎接生命最後一天的到來? 如果希望自然死的話 孤獨死是理想的死法 我選擇臨終時,不叫、不搭救護車 關於「在宅往生」這件事 採用最新醫療技術的治療,也未必能康復! 往生時就讓他們一路好走 住院治療容易忽略出院後的生活 關於平靜安詳的「自然死」 重新思考送終的意義 安樂死與慈悲殺人 臨終前該急救嗎? 關於腦死 關於器官移植 遺體是屬於家屬的嗎? 尊嚴死的法制化 對我來說,手術比癌症恐怖 「生前意願書」的重要性 我的「預立醫療指示」 60歲開始回顧自己的人生,思考死亡這件事 跟年邁的家人一起為告別作準備 為了讓當下活得精采,就必須正視死亡課題! 後記
他的癌細胞消失了【時
背痛自救聖經:美國骨
天天好眠,夜夜修復:
刀鋒下的溫柔:慈濟整
.Good Ener
70%的人都有自律神
與死神曖昧:長期自殺
有趣到睡不著的解剖學
向內修復:五階段神經
外科札記,縫合生死的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