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華文文學的大同世界
.
花落又關情古詩今唱(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普遍的象徵
作者:
陳啟佑
分類:
文學
/
文學綜論
叢書系列:新知叢刊1018
出版社:
業強(明田)
出版日期:1987/5/1
ISBN:YG0018
書籍編號:sb0060103
頁數:182
定價:
120
元
優惠價:
79
折
95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普遍的象徵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同類推薦
■序
序 龔鵬程 陳啟佑,是個詩人,他寫詩,叫做渡也;寫詩論,卻名叫陳啟佑。啟佑與渡也究竟有何關聯,為何弄此狡獪,我一向不甚曉得,大概他也未必清楚。不過既為詩人,行徑即非常人所能理解,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我也是個詩人,可惜是個失敗的詩人,故每讀渡也之詩,總不免勾起我英雄失路的感傷。幸而他常寫論詩之作來,慰我岑寂,使我時時想到陳啟佑也正跟我做著同樣的文學批評工作,而膽氣大壯,仍能鼓勇前進。 這售中所收的論述,大抵他都曾經寄給我讀過,現在重看,獲益仍然很多。他從{口永}物詩的研探,勾聯到原始類型的整理,用力甚久,對文學中普遍的象徵,有很深刻的闡述。這條路子,我也走過,早期用原始類型學說,探討過四季景色與文學創作的關聯,且曾寫過有關竹子等植物象徵意義之類文章,故亦略能了解其中甘苦。基本上,這並不是很容易的工作,一是對普遍象徵的反省,在文學研究中,此一理論究竟能佔什麼樣的地位?對於文學史、批評史之理解與重構,其相關性如何?諸象徵意義與諸原型,彼此之間的關係又怎麼樣?恐怕都是非常棘手的問題。而且,如果我們說因文化區隔及歷史因素,會造成原型的差異,則與容格所論「同時性」及普遍象徵,是否沒有理論上的矛盾?這些問題,至今我們都還看不到解除困惑的曙光。陳啟佑的文章,當然也並未解決這些問題,但他替我們重新整理了有關中國{口永}物詩的原型,對未來之繼續深入探索,甚有幫助。 例如陳啟佑告訴我們:落日代表死亡。在中國詩裡就個體生命而言,那就是「路遠不須愁日暮」「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這一類歌{口永}。但顯然中國詩人的文化意識經常高於個體意識,故「詩學指南」所收晚唐虛中撰「流類手鑑」及題賈島所撰的「二南密旨」就指出:「殘陽落日比亂國也」。我們看晚清人詩,像康有為「西山遊恭王別墅見其寫像題詩」自注:「主題詩有:可憐芳草成衰草,斜日荒園對落暉之句,蓋失政十年,怨望甚矣」、狄葆賢「滬讀感事詩」:「危樓大有滄桑意,占斷斜陽脈脈紅」、黃公度「寄懷邱逢甲」:「朝朝曳杖看山去,看到斜陽莫倚闌」、賀新郎詞:「一片平蕪飛絮亂,無復尋春試馬,又漸漸夕陽西下」、陳三立「樓望」:「牆西合抱數紅樹,剩倚斜陽帶淚看」、汪榮寶「秋草」:「共向疾飛標勁節,終迴寒日照陳根」……等,就全是以殘陽落日比亂國,甚至復辟遺老,也在高吟:「天迴地轉愁漂泊,唯停殘陽片影紅」。可見一種原始類型,放在歷史與文化中,必然會出現它的特殊側重面,故落日用以表個體生命之死亡者少,用以哀群體生命之死亡者多。而且,再進一步看,諸如「流類手鑑」「二南密旨」這一類書所指明的比興象徵,有一百多種;而根據易象所發展出來的象徵指涉,更是多達一千二百八十七種。此一象徵體系,基本上是在歷史發展中依文化的強制俗成力量搏構的,我嘗有「論詩史」一文,細說之;但之所以會有這些象徵,是不是還得溯求於神話原型?而諸神話原型所構成的象徵體系,是否與此歷史文化中形成之象徵體系吻合,更是一值得再予勘研的課題……。 這樣搞下去,想必陳啟佑和我都會累死─特別是我們的脊椎都不太好─因此除了繼續鼓勇前進,跟他在學術上競走之外,恐怕還得呼籲有更多的人一同來討論這些問題。這本書出版之意義,或即在此。
■書後語
原型意象在文學作品中,不一定具原型的功用,只有在整篇作品上下文中可視作原型解釋時,始具有普遍的象徵;作者從{口永}物詩的研探,勾聯到原始類型的整理,深刻闡述文學普遍的象徵。
■作者簡介
陳啟佑(渡也) 台灣省嘉義縣人,民國四十二年生,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現服預官役,為某軍事學校文史教官。著有「唐代山水小品文研究」、「遼代之文學背景及其作品」、「分析文學」、「花落又關情」、「渡也論新詩」等論著,及新詩集「憤怒的葡萄」、「手套與愛」、「陽光的眼睛」,散文集「歷山手記」、「永遠的蝴蝶」。
跟著24節氣閱讀:怡
跟著24節氣閱讀:怡
憶鵞湖
厭世古文偵探:學測試
擁抱逝水年華:普魯斯
虛度年華:世界文豪的
不合時宜的群像:書寫
第二堂人生國文課:以
文學大師寫作大補帖:
文物與建築的交響(國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