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最權威的大陸淘金手冊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被遺忘的人: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新史
The Forgotten Man:A New History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作者:
雅米蒂•薛蕾斯
譯者:
洪世民
分類:
財經投資
/
經濟
叢書系列:財經趨勢
出版社:
財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14
ISBN:9789866165214
書籍編號:kk0306833
頁數:400
定價:
420
元
優惠價:
79
折
332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絕版書
絕版書:確定不再版的商品,僅提供書籍資訊參考。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被遺忘的人: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新史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被遺忘的人: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新史 如果連羅斯福的新政都沒能真正挽救國家經濟 我們還能期待政府在經濟崩潰時做什麼? ——首部以全新觀點詮釋大蕭條歷史的開創性著作—— 每個貌似成功的政策背後,總有人被遺忘。 並且,日益絕望。 他,是從來沒被想到的人 他工作,他投票,他可能天天祈禱 但他永遠在付出…… 1930年代,大蕭條的年代。羅斯福的新政帶領美國度過難關 ——這是我們熟知的歷史。但那些「被遺忘的人」、那些新 政下的犧牲者,他們的故事、訴說的,全然不是這麼回事。 事實上,偉大的新政反而助長蕭條持續。在羅斯福振奮人心 電台演說與平易近人的笑容背後,是一顆陰暗、悲觀和有失 人性的心…… 本書作者雅米蒂•薛蕾斯勇敢挑戰既定認知。她認為,唯有透 過平凡男女在那時代掙扎的故事,我們才能真正了解大蕭條 的歷史。《被遺忘的人》,正是首部以此全新觀點詮釋大蕭 條的著作。薛蕾斯透過那些平凡人們如何在錯誤政策下圖存 的故事,深刻檢驗羅斯福新政之功過。不論就史學或政治評 論角度而言,《被遺忘的人》都開創出一條嶄新道路,是超 越想像、卻又極其真實的優秀論著。 紀大偉∣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張鐵志∣政治評論家 黃哲斌∣欣傳媒網路媒體部協理 楊 照∣新新聞總主筆 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前聯準會主席 亞瑟•李維特Arthur Levitt∣前美國證管會主席 紐特•金瑞契Newt Gingrich∣前美國眾議院議長 佩姬•諾南Peggy Noonan∣美國前總統雷根文膽、政治評論 家 史提夫•富比世Steve Forbes∣《富比世》雜誌集團總裁兼執 行長 ——好評讚譽∣以上按姓氏筆畫排列∣ 在旅居美東期間,我經歷了華爾街崩盤的災難。當時,美國 人一再憶及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的經驗:1930年代在美國 社會留下難以被遺忘的創傷印痕。事實上今日美國人展現的 矛盾性格——對人世的豁達,對公共議題的冷漠,對金錢的 畏懼,以及孤注一擲的魯莽個性——早在1930年代埋下了種 子。史坦貝克小說展現的堅忍與無奈(見其《人鼠之間》、 《憤怒的葡萄》),海明威小說的虛無主義,都是當年經濟活 動(或,經濟蠕動,經濟不能動)影響文藝活動的證明。但當 時美國也出現了甜美的古典派好萊塢電影(如梅蕙斯特的演 出),以及建築界冷峻優雅的國際主義風格。換句話說,經濟 固然型塑了文藝,但文藝也在經濟廢墟中開出異花。以前我 讀過的美國文學經典都只是平面的,但讀了《被遺忘的人》 這本書後,我平面化的回憶都變得立體化,原來政治角力和 經濟算計才是文藝作品表層下的馬甲。我尤其推薦文藝愛好 者能透過此書?厚對於美國社經背景的認知,也想提醒投入經 濟活動的讀者,能藉由此書想像並珍惜文藝提供的救贖。 ──UCLA博士、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紀大偉 薛蕾斯說的不是一個新故事,而是以全新方式訴說一個古老 的故事……對於富蘭克林•羅斯福和其政府開創性之政策往往 是有失平衡的頌揚,本書是思慮周詳、溫和理性的矯正。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經濟大蕭條的事實與迷思影響了不僅一個世代的美國政策與 政治。雅米提•薛蕾斯對此十年的快速回顧,大大有助於我們 以更全面的角度觀察事物。 ——前聯準會主席 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 這本書真令我愛不釋手。薛蕾斯對一個迷人年代的巧妙紀錄 讀來像一部小說,並對諸多政治惡徒和英雄提出新的見解: 原來他們沒有歷史要我們相信的那麼好,或那麼壞。 ——前美國證管會主席 亞瑟•李維特Arthur Levitt 精彩絕倫地描述了讓美國能在1930年之前成為世界最成功國 度的價值觀……非常重要的一本書。 ——美國眾議院前議長 紐特•金瑞契Newt Gingrich 令人難忘……雅米提•薛蕾斯的新書遠遠勝過之前的著作……她 的焦點不在替大蕭條撰寫編年史,而是聚集於重要的人物, 圍繞這些迷人的人物,編織動人的故事。 ——《富比世》(Forbes)雜誌集團總裁兼執行長 史提夫•富 比世Steve Forbes 一部史詩般的原創作品,重新敘述一個戲劇性的關鍵年代。 1930年代的故事有許多面向,而這就是常遭歷史忽略的一 面。感謝薛蕾斯,現在它重新被找出來了。 ——美國前總統雷根文膽、政治評論家 佩姬•諾南Peggy Noonan 薛蕾斯強有力地闡述了那時代真正的英雄,無論是名聞遐邇 或不甚出名的人物,都是具體表現美國性格的傑出人士。他 們以種種創新的方式協助、鼓舞了其他民眾。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 雅米蒂•薛蕾斯對富蘭克林•羅斯福回應經濟大蕭條的措施提出 新評價以及同樣適用於今日的教訓。 ——《華盛頓時報》(The Washington Times) 《被遺忘的人》努力為自由市場爭取1930年代的歷史。而在 「新政並未恢復經濟健康」這點,薛蕾斯顯然正確。 ——《國家》(The Nation) 這是一部尖銳辛辣、具爭議性且挑戰傳統觀念的大蕭條史, 為文熱情洋溢,饒富學問。雅米蒂•薛蕾斯將對手殺個片甲不 留。 ——資深新聞工作者、作家 哈羅德•伊凡斯Harold Evans 真令人神魂顛倒……薛蕾斯高雅的大作運用一連串環環相扣的 故事,記錄了許多新政計畫反覆無常又能力不足的事實…… 《被遺忘的人》提醒我們,新政也應視為一篇警世錄:太多 干預是有危險的。 ——《紐約太陽報》(The New York Sun) 一部重要的巨著……雅米蒂•薛蕾斯出色地將人物與事件拼成 全貌,反映出聯邦體制在民主黨當政時期的急遽轉變。 ——《標準週刊》(The Weekly Standard) 薛蕾斯動人地訴說故事,不是透過節目單或統計數字,而是 透過具同情心、栩栩如生的真實人物紀錄。她為我們這個時 代提出重要的課題。 ——《紐約郵報》(The New York Post) 故事引人入勝,文詞深刻練達。 ——多倫多《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 兼具娛樂及啟發性,而且非常公正……一部豐富而精采的原創 之作,一部結構嚴謹、記述一段重要時期的歷史。如果你關 心市場、經濟、政治或個人的進取精神,你一定會愛上這本 書。 ——《美國旁觀者》(The American Spectator) 一部編撰精湛的起訴書。 ——《克拉蒙評論》(The Claremont Review) 一部廣泛、詳實的經濟大蕭條紀錄……薛蕾斯提供嶄新的觀 點,帶我們一睹熬過艱難歲月,對經濟復甦有直接影響的貧 窮男女。 ——《芝加哥太陽時報》(The Chicago Sun-Times) 極具原創性的重新詮釋之作,顛覆了世人對大蕭條的普遍觀 念……薛蕾斯是第一位同時嚴肅看待羅斯福的英雄和他的代罪 羔羊的史學家。 ——資深新聞工作者 丹尼爾•強森Daniel Johnson 迷人……具啟發性……《被遺忘的人》是一部引人入勝的讀 物,也能適切地導正世人對羅斯福和新政的普遍觀點。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專欄作家 克里夫•克魯 克Clive Crook 不偏不倚,敏銳且具原創性……薛蕾斯出色的著作揭露了羅斯 福的兩難:在他振奮人心的電台演說、愉悅的神情和平易近 人的笑容背後,有一顆陰暗、悲觀和有失人性的心。 ——《塔拉哈西民主報》(Tallahassee Democrat) 這本啟迪人心巨著中的故事和傳記證明新政官員在許多方面 皆不自量力。《被遺忘的人》是一部引人注目的研究,書中 洋溢著雋永的小品文,闡釋關於權力與自由關係的重要課 題……本書堪稱當代大眾史的經典之作。 ——《評論》(Commentary) 煞費苦心地研究……薛蕾斯指出羅斯福的政策往往成事不足、 敗事有餘,常常欠缺最基本的經濟邏輯——她說得對極了。 ——倫敦《星期天郵報》(The Mail on Sunday)
雅米蒂•薛蕾斯 Amity Shlaes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外聘高級 研究員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編輯委員 •彭博社(Bloomberg)專欄作家 薛蕾斯也為《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華爾街日 報》、《紐約客》(The New Yorker)、《財星》(Fortune)、 《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新共和國》(The New Republic)及《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等刊物撰文。另著 有《貪婪之手》(The Greedy Hand),現居紐約。
∥登場人物表 ∥大事時間表 ∥前言 01∣慈善之手 02∣旅遊 03∣意外 04∣Vallar的時刻 05∣實驗者 06∣河流烏托邦 07∣起訴之年 08∣老鷹與小雞 09∣羅斯福的賭注 10∣梅倫的禮物 11∣羅斯福的革命 12∣身穿布魯克兄弟牌襯衫的男人 13∣黑色星期二,又來了 14∣「美國,打起精神來」 15∣威爾基的賭注 ∥後記 ∥結語
晶片戰爭:矽時代的新
你不是月光,是被割光
半導體大時代:從技術
.財富掠奪者:私募股
國富論【權威中譯本】
國富論【權威中譯本】
.商業爭霸:美國能夠
.為什麼全世界都在缺
當貨幣不再中立:從霸
經濟預測革命:從混沌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