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夢想行者:15則活得精彩的人生閱歷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葛林史班傳
作者:
作者:賈斯丁•馬丁
譯者:
齊思賢
分類:
社會•人文•史地
/
人物傳記
叢書系列:People
出版社:
時報
出版日期:2001/2/1
ISBN:9789571332932
書籍編號:bu0023902
頁數:279
定價:
250
元
優惠價:
79
折
198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葛林史班傳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同類推薦
內容簡介
葛林史班是全球最位高權重,也最神祕莫測的人物之一,本書是第一本完整介紹他個人生活的著作。媒體馬不停蹄地追逐及解讀葛林史班,他也不斷成為公眾焦點,但是私生活卻鮮為人所知。《葛林史班傳》從前人未見的角度,剖析這位知名的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本書除了述及美國經濟大蕭條期間,葛林史班在紐約市度過的困苦童年外,也說明他和作家藍德(Ayn Rand)幾十年的交情、在茱莉亞音樂學院求學的日子,及投入傑若米(Henry Jerome)爵士樂團的那段歲月。另外,也提到葛林史班的兩次婚姻、活躍於華府社交圈的事蹟以及歷任五位總統的點滴。本書精雕細琢,把他充滿意外的一生刻劃入微。 賈斯丁•馬丁從葛林史班未曾曝光的家人中找到許多珍貴資料,此外,如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前總統福特(Gerald Ford)、著名經濟學家佛利曼(Milton Friedman)也透露一些祕辛。《葛林史班傳》不但轟動媒體,也開拓新的領域。書中除了以全新的角度觀察葛林史班接下的聯邦準備理事會,也從股市崩盤的一九八七年到目前動盪不安的金融市場,透露葛老未來的動向。
前言 1
美國經濟舵手 巨風起於青萍之末,一個偏遠角落的金融問題竟然演變為衝擊全球的金融風暴。 1997 年 7 月 2 日,泰國率先不支倒地,放棄捍衛泰銖。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葛林史班雖然清楚泰銖貶值的前因後果,卻認為不值得大驚小怪,總之,在華府的想法裡,這純屬區域問題。 泰國多年來的國家建設一直是向國際社會舉債,從摩天大樓、購物中心到高爾夫球場,背後金主都是外資。隨著泰國的經濟政策愈來愈掉以輕心,美國基金經理人及海外投資人從 1997 年上半年開始集體出走。此舉進而吸引投機客全面狙擊泰銖,而泰國中央銀行也為捍衛排山倒海而來的貶值壓力吃足了苦頭。在走投無路的情形下,泰國轉向國際貨幣基金(IMF)求告,等到泰銖兌美元貶值 10 %之後,國際社會才恍然大悟,該國的經濟危機已積重難返,這也為日後的全球金融危機埋下第一顆種子。 馬來西亞是緊接著拉警報的國家。這兩個國家的文化背景截然不同,泰國屬於佛教國家,馬來西亞則以回教徒為主,然而,在 1997 年夏季,兩國的經濟命運卻大同小異。1990 年代,泰、馬兩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都有超強的演出,有時候成長率甚至超過 10 %。東亞的經濟奇蹟有目共睹,從 1987 年到 97 年共吸引 5,000 億美元的外資,泰、馬兩國就是帶動整個區域繁榮的火車頭。但兩國的商業法規鬆散、銀行放款條件寬鬆,因此經濟榮景的根基有如流沙,並不扎實。 自此國際投資界檢視相關國家的標準愈來愈嚴格,泰國率先滅頂,馬來西亞跟著沈淪。馬元於 1997 年 7 月24 日開始猛爆性的重貶,該國總理馬哈迪(Mahathir Mohamad)把金融風暴的責任完全推到「狗屁倒灶的投機客」身上。他甚至指名道姓,痛斥避險基金經理人索羅斯(George Soros)為「白癡」。這番氣急敗壞的言論,只換得國際投資人對整個東亞區域更加戒慎恐懼。 接著輪到菲律賓披索倒地不起,住進「加護病房」的地區貨幣愈來愈多,金融風暴愈演愈烈,美國媒體也出現令人驚心動魄的標題,暗示亞洲金融風暴可能很快會飄洋過海登陸美國。不久之後,媒體創出一個新名詞,以「亞洲金融瘟疫」(Asian Contagion)形容這個前所未見且令人色變的現象。取了名字之後,這場瘟疫彷彿大神附體,突然之間有了生命。 當時,葛林史班擔任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已經十年,他密切注意九千哩之外的疫情發展。葛林史班知道這個時候得沈住氣,太早反應或過度反應只會幫倒忙,外界對全球金融危機的恐懼會使危機更為惡化。此外,美國當時正值經濟擴張期,葛林史班希望使出渾身解數,維持經濟榮景。 接著傾倒的骨牌是印尼。1996 年印尼的經濟欣欣向榮,超級模特兒克勞蒂亞.雪佛(Claudia Schiffer)及坎貝兒(Naomi Campbell)翩然飛抵首都雅加達,出席時裝咖啡廳(Fashion Cafe‘s)的開幕典禮。但 97 年八月,印尼盾開始像自由落體一般跌跌不休,六個月內貶值幅度高達 80 %。經濟風暴引發印尼境內暴動,光是雅加達一地就造成 1,200 人死亡。面對危機層出不窮,印尼總統蘇哈托(Suharto)先是撤換了中央銀行總裁,然後自己也被迫下台,結束 32 年的統治生產。 「亞洲金融瘟疫」的殺傷力愈來愈強,然後它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侵襲中國大陸及美國。香港恆生指數前一天收盤如果暴跌,就會讓幾個小時後開盤的美國股市重挫。1997 年 10 月 27 日,道瓊指數狂跌 554 點,成為 7,161 點,跌幅高達 7%,成為 10 年來單日最大跌幅。 當天收盤後,美國財政部長魯賓(Robert Rubin)宣讀一份書面聲明。魯賓站在華府財政大樓前,頭頂正是美國建國初期擔任財政部長的漢彌爾頓(Alexander Hamilton)雕像,他說:「請社會大眾別忘記,美國經濟基本面仍然相當強健。」 第二天早上,葛林史班在國會作證,也發表一份經過字斟句酌的聲明。他宣讀聲明的時候,一旁的助理隨時遞來道瓊指數最新的點數。當時美國股市已經草木皆兵,葛林史班不希望投資人因為他的談話更加坐立難安。葛林史班的遣詞用字是出了名的模稜兩可,經常容易被人誤解,但他這次作證的言辭卻再清楚不過。他甚至明白表示,「美國經濟榮景的基礎仍然穩固依舊。」 葛林史班及魯賓安定人心的談話達到預期效果,在他們兩人聯手打理下,1990 年代的美國經濟一片大好,光靠他們登高一呼,美國的金融市場似乎就暫時吃下定心丸。接下來幾個星期,道瓊指數收復大部分失土,美國的景氣也毫無減緩跡象,但是投資人內心深處仍然忐忑不安。 1997 年 11 月,南韓也宣告不治。在所謂的「裙帶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作祟下,南韓的政治人物四處貪污、私相授受;政府更鼓勵銀行業特別禮遇少數大財閥,因此經濟雖然能夠突飛猛進,卻是畸形發展。1997 年,這些資產值數十億美元的財閥接二連三倒閉,等到無法償債的財閥超過七家,南韓整個經濟體系也土崩瓦解。南韓是全球第十一大經濟體,也是美國及日本主要的貿易夥伴,如今竟然如此不堪一擊,讓全球投資人措手不及。 此刻,聯邦準備理事會不動聲色地介入希望化解危機。聯邦準備理事會的職責之一是管理美國部分的銀行,因此它敦促這些銀行展延南韓的短期債務,為南韓爭取一些時間,也減輕一些壓力,避免全球的金融情勢繼續惡化。 同時,外界愈來愈擔心日本也會被拖下水。日本銀行當時壞帳總金額估計高達 440 億美元,其中許多是受到泰國、印尼及南韓財經情勢動盪所波及。此外,亞洲在金融風暴席捲下,對日本出口的需求也嚴重萎縮。 1997 年到 98 年冬天,葛林史班對東亞情勢嚴陣以待,但從海外傳來的消息卻令人膽顫心驚。全球 40 %的經濟陷入衰退,有些是亞洲金融瘟疫下的受害者,有些只是湊巧處於景氣減緩週期,唯獨美國的經濟一枝獨秀。 葛林史班身為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扭轉全球經濟失衡,自然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聯邦準備理事會手上最強力的工具是兩種短期利率,可以主導債券、商業貸款及住宅抵押貸款等長期利率的走勢。他深知聯邦準備理事會如果降息,等於讓美國經濟吃了大力丸,可以對亞洲金融瘟疫產生免疫抗體。然而,如果美國未受到傳染,似乎也不必白打一劑預防針,這反而容易刺激通貨膨脹,讓美國經濟榮景戛然而止。 葛林史班陷入兩難,一方面是亞洲金融瘟疫可能跨海而來,另一方面則是美國景氣可能過熱。他於 1998 年 2 月在美國眾議院銀行委員會作證時表示,美國經濟夾在「兩股平衡但強大的力量之間」。最後,葛林史班決定採取穩紮穩打的作法,他力勸聯邦準備理事會其他同僚,暫時按兵不動,不降低利率。 1998 年 5 月,葛林史班和魯賓連袂到國會作證,希望立法部門批准柯林頓政府的要求,對國際貨幣基金增資 180 億美元。但當時國際貨幣基金只剩下 150 億美元可供運用,面對東亞來勢洶洶的金融瘟疫實在捉襟見肘。國際貨幣基金同意提供泰國 172 億美元紓困,金援印尼四百二十億美元。另外, 1997 年 12 月 3 日,國際貨幣基金也敲定提供南韓 570 億美元貸款,南韓人把這一天稱為「國恥日」。 全世界已經不起另外一次的經濟危機,但屋漏偏逢連夜雨,俄羅斯在 1998 年 8 月 17 日宣布無法償還部分外債。消息傳出,全球為之震撼,這等於是美國政府決定暫緩償還國庫券的本息。俄羅斯的無法償債是亞洲金融風暴的轉捩點,金融瘟疫已經蔓延到亞洲以外的地區。 俄羅斯如今也和許多深陷金融風暴的亞洲國家一樣同病相憐。總之,全球投資人對於新興市場的戒心愈來愈重,不管是泰國、印尼、俄羅斯或其他新興市場,投資人只想趕快出清和新興市場沾上邊的資產。投資人退場後遺留的真空,外匯投機客適時進場。事實上,緊接在俄羅斯爆發危機之後,巴西及阿根廷也感染時疫。 同年 8 月下旬,葛林史班到懷俄明州傑克森洞(Jackson Hole)參加聯邦準備理事會年會。表面上,他還是一付無動於衷的模樣,媒體雖然隨侍在側,但是他不願輕率發言,以免嚇到金融市場。但是私底下,他承認自己非常憂心全球金融情勢的發展。 最令人側目的警訊是,美國公債和新興市場債券之間的利差擴大。1998 年初,兩者利差約在6 個百分點,等到俄羅斯爆發償債危機,利差擴大到 17 個百分點。換句話說,新興市場必須支付遠高於美國公債利率的利息,才能吸引全球的資金。 更麻煩的是,投資人對於債信良好的美國公司債也敬而遠之,寧願擁抱利率較低的美國公債。依照華爾街的術語,「資金開始逃向績優資產」。美國投資人預期金融風暴即將來襲,紛紛未雨綢繆,改採守勢。 葛林史班浸淫經濟領域長達半個世紀,但是他向同僚坦承,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嚴峻險惡的情勢。投資人的情緒愈來愈緊張,美國公債和新興市場債券的利差也愈來愈大。美國公債被視為最安全的投資工具,除此之外,投資人幾乎對任何金融資產都缺乏信心。美國似乎也擺脫不了亞洲金融瘟疫的侵襲,而且感染的方式是任何人作夢都想不到的。
推薦序
揭開呼風喚雨的葛林史班神祕面紗
.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21 世紀一啟幕,全球股市就立即熱絡狂飆。那是台北時間元月 4 日的場景。為何會有此一畫面?全球人士應該會毫無異議地脫口而出:「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簡稱聯準會)降息!」此次的行動毫無預警、且降幅不小(兩碼)。以美國而言,華爾街人士視低利率為數月來股價低迷的強心劑,美股強勁反彈,道瓊工業指數大漲近三百點,那斯達克指數更狂漲 300 多點,寫下單日最大漲點和漲幅兩項新紀錄。 這次的降息動作之所以引起激烈反應,主因有三,一是聯準會自 1999 年 6 月到千禧年 5月的一年之間,共有 6 度調漲利率紀錄,而且就在幾個月前,該會對經濟過熱將導致通貨膨脹的關切,還遠高於對經濟蕭條可能性的關心,如今不但不是調高利率,反而逆向操作降息,「驚奇效果」(surprise effect)自是驚人;二來這是自 1992 年以來首度一次調降 0.5 個百分點之多;三來這也是 1998 年 10 月美國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威脅以來,首度在兩次決策會議之間更改決策,凸顯出不尋常訊息。 無論從何種角度觀察,美國聯準會的此項動作都非比尋常,且威力頗大。到底何方神聖能有這麼大的神通?絕大多數世人想必也都會立即回答說:「葛林史班」(Greenspan)。是的!就是他,而他就是聯準會主席,在該寶座上的時日已經超過十個年頭了。 對於這次的行動,有的觀察家認為道理很簡單,就是葛林史班昭告世人,他將竭盡所能,防止美國經濟下滑。我們知道,美國即將就任的新總統小布希和副總統錢尼,都曾先後公開表示對美國經濟擔心,認為很可能會步入不景氣、甚至蕭條局面。不過就在葛林史班宣布降息且美股大漲之後,布希就改口說美國經濟長期是樂觀的。儘管此次降息效果到底如何,還是充滿仁智互見的爭議,但無疑非常明顯地凸出葛林史班的重要地位,恐怕連美國總統都望塵莫及。畢竟小布希一再表示美國經濟有走下坡之虞,似乎主要是說給葛林史班聽的,希望他能配合拉拔美國經濟,而葛林史班選在布希政府上台前降息、且掀起巨大影響,等於證明葛林史班具操控經濟大權的呼風喚雨功力。 如此,我們是否會對到底是聯準會原本就威力強大,抑或因為葛林史班的掌控,才使聯準會具無比震撼力,感到興趣呢?無疑地,現代社會幾乎已陷入「非有金錢不可」的境地,而錢能助人更能害人。如今很清楚的是,人類發明金錢,卻又踏入被錢奴役的痛苦深淵,因此,如何讓神祕的金錢發揮有益於人而抑制其邪惡的一面,就成為現代人的重大課題。在現實人生裡,這項重責大任就落在掌控貨幣大權的政府決策官員手中,也就是各國的央行總裁都有這項大權,但怎麼發揮正面影響而免於造成災難,卻十分不簡單,尤其身居世界經濟首強的美國,其聯準會主席更是不易當。 迄今穩坐這個堪稱牽一髮動全世界的寶座超過十年之久的葛林史班,已成功地打造了金字招牌,不但美國總統信任他、依賴他,全球市場人士也都信賴他、仰仗他來穩定全球經濟。為何葛林史班有這樣的能耐?他是天縱英才、還是後天辛苦努力達到的?身為必須謹言慎行、獨立果斷的最關鍵人物,葛林史班的日常生活一如常人或是「非人」呢?這些疑問想必世人很想知道答案。這本《葛林史班傳》或能稍解世人的疑惑,而 "The man behind money" 的書名即一語中的鮮活點出葛林史班與金錢的緊密關係。如果說金錢是神祕面紗,那在面紗背後的藏鏡人豈非更神祕?這本書由葛林史班的艱辛童年開始,娓娓道出一路成長過程,讓一位親身嘗受人間疾苦的平凡人,如何掌控艱鉅任務之歷練躍然於紙間,對葛林史班有興趣的讀者,相信可由之稍解疑惑的。
書摘 1
第一章 華盛頓高地
1929 年股市大崩盤的前幾年,葛林史班隨著父母搬到曼哈頓的華盛頓高地(Washington Heights)。這個地區是曼哈頓全島地勢最高之處,獨立戰爭期間幾場關鍵戰役中,美國國父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以此地作為指揮作戰的大本營,後人便以華盛頓高地為名。幾十年後,華盛頓高地仍屬紐約市較偏遠的地區,連大型農舍都不多見,其中之一是博物學家奧杜邦(John James Audubon)名下的物業。 華盛頓高地的地下鐵系統在 1906 年完工,開始吸引較多的居民進駐。不久後,由於曼哈頓下東區早已人滿為患、環境極差,很多人為了追求更大的居住空間及較佳的生活品質,紛紛搬到了上城。1920 年代,曼哈頓北區開始大興土木,又有新的居民湧入。 許多從德國來的猶太移民在這裡安家落戶,儼然成為第二故鄉,所以此地曾經被稱為「赫德遜河的法蘭克福」(Frankfurt on the Hudson),後來很多愛爾蘭及希臘移民也在此落地生根。 葛林史班於 1926 年 3 月 6 日出生,這位 9 磅重的小生命從此加入曼哈頓北區這個欣欣向榮的大社區。老葛林史班(Herbert Greenspan)原本從商,後來轉而擔任股票經紀人及經濟顧問。他的身材中等纖細,長相酷似電影明星金.凱利(Gene Kelly)。葛林史班的母親羅絲身材嬌小,個性溫和親切、生性樂觀。由於當時社會風氣使然,羅絲是全職的家庭主婦。 老葛林史班的祖先來自德國,羅絲的娘家姓高史密斯(Goldsmith)是波蘭後裔。她的父母二十世紀初從波蘭移民到美國,一到海關就把原來的托魯契柯(Toluchko)改成美國化姓氏。羅絲的兄弟姐妹共有 7 人,除了大姐瑪麗在波蘭出生外,其餘都在美國土生土長。 羅絲 17 歲嫁給老葛林史班,很多人認為他們太早婚。而兩人的婚姻生活並非一帆風順,個性也南轅北轍。老葛林史班會天馬行空、不切實際,因此常常心不在焉、魂不守舍,羅絲則是活潑、熱情有勁。 小倆口經常吵架,直到 1929 年股市崩盤,才註定兩個人分手的命運。隨之而來的經濟蕭條,使家中生活捉襟見肘,在經濟壓力下,雙方更是漸行漸遠。 葛林史班 5 歲的時候,老葛林史班和羅絲終於離婚。羅絲帶著葛林史班搬回娘家和自己的父母同住。高史密斯夫婦是嚴守傳統禮教的人,到了異鄉仍然奉行波蘭固有的價值觀和風俗。他們住在西 163 街 600 號,是和百老匯街和西 163 街交叉口的 6 層磚造公寓裡,一房一廳的格局,祖孫 4 人就擠在一起。兩老睡臥室,羅絲母子則把飯廳當成臥室。 為了維持家中開銷,羅絲在布朗克斯區第 149 街及第 3 大道的家具店兼了一份工作。離婚後,老葛林史班很少和前妻聯絡,也不常探視葛林史班。葛林史班的表哥威斯利(Wesley Halpert)回憶,「老葛林史班很快就從羅絲和葛林史班的生命中消失,葛林史班很少看到他。但是我還記得,葛林史班和父親見面的時候,那種欣喜若狂的表情。」 威斯利和瑪麗安(Marianne Halpert)是羅絲姐姐瑪麗的子女,就住在半條街外。葛林史班經常和表哥、表姐玩在一起,三個人情同手足,姨丈哈伯特(Jacob Halpert)簡直就是葛林史班的第二個父親。哈伯特從事保險經紀的工作,在經濟大蕭條時期有相當不錯的收入。威斯利也記得,葛林史班在物質上幾乎樣樣匱乏,令人心疼。 威斯利說:「我爸爸只有兩隻手,卻有三個孩子。我們壓馬路的時候,葛林史班會挨挨蹭蹭鑽到我和父親中間,牽著我老爸的手。」 威斯利也記得,葛林史班經常會放聲高歌,唱出〈老哥,可以賞我一個子兒嗎?〉(Brother Can You Spare a Dime?)這首歌。在當時經濟蕭條的背景下,這首歌流行的程度儼然是美國國歌,而葛林史班特殊的哀淒唱腔,往往觸動哈伯特的心弦。哈伯特通常會從口袋掏出一毛錢賞給葛林史班。 葛林史班的智慧很早開,他五歲的時候就會三位數的加法心算。家裡有客人或鄰居來,母親總是讓葛林史班表演心算,讓外人大開眼界。 葛林史班聰明過人,因此在文法學校及第 169 公立小學的成績都很優異。他的閱讀能力遠超過同學,一下子就記住 99 乘法表。「葛林史班做什麼事情都是一學就精,」葛林史班的童年好友山諾夫(Stanford Sanoff)回憶。他又說,葛林史班小時候就很懂禮貌,也很守規矩,「我想不出來葛林史班曾經惹事生非過,他一直都是中規中矩的。」 第 169 公立小學有位史墨老師曾經教過葛林史班數學。他的教學方式非常注重實務,常帶學生參加戶外教學。葛林史班另一位童年好友卡列喬(Bill Callejo)說:「史墨老師的教學方式很好玩,他會帶我們到銀行,利用存款單教我們數學。」 暑假的時候,葛林史班和鄰居小孩會在空地上玩棒球,並且組了一個名為泰坦(Titans)的球隊。葛林史班是左撇子,天生是一壘手的料,他以道奇隊(Dodgers)強棒及一壘手坎米利(Dolph Camilli)自許。華盛頓高地雖然是洋基隊(Yankees)的地盤,他私底下卻是布魯克林道奇隊的忠實球迷。長大之後,葛林史班心目中的英雄還包括道奇隊游擊手李斯(Pee Wee Reese)和三壘手拉瓦吉托(Cookie Lavagetto)。他通常聽收音機掌握球賽最新狀況,還發明一套相當複雜的記錄方式,以一些希奇古怪的符號記下投手每一球的球路、打擊後的落點等狀況。 哈伯特在皇后區的洛克威(Rockaway)擁有一幢海灘屋,每到夏天,葛林史班會和哈伯特一家大小在此度過許多愉快的週末。威斯利說:「我們會展開地毯式搜索,尋找別人遺落在海灘上的銅板。我們很厲害,完全不使用機器或其他設備,只是走過海灘,低頭猛找,找到的銅板就拿去買糖吃。」 他們也喜歡看恐怖電影。高史密斯家附近有一家艾杜彭電影院(Audubon Theater),威斯利經常會帶著葛林史班去看電影。那個時候影壇的當紅炸子雞是怪物電影。威斯利回憶,「我帶葛林史班去看《科學怪人》(Frankenstein)時,他嚇壞了。」 葛林史班 9 歲的時候,愈來愈少來探視他的父親送他一本自己出版的書,書名是《復甦在望》(Recovery Ahead!)。老葛林史班在書中為羅斯福總統(Franklin D. Roosevelt)的新政辯護,他認定政府的計畫有助於脫離蕭條。老葛林史班在書中寫給兒子一段話:「在我不斷思念你的同時,願我這本處女作能夠拋磚引玉,未來在你長大成人、回顧這本書時,能夠激起你求知的念頭,嘗試解讀這些理性預測的推理過程,並從事自己的研究。」 葛林史班把這本書束之高閣,很快就拋諸腦後,多年後才開始拜讀父親的文章。但是,他已經一腳踏進經濟學的領域。 高史密斯和哈伯特都是愛樂家族。葛林史班的外公是布朗克斯區猶太教會的領唱,羅絲則喜歡彈鋼琴和唱歌,她會大聲唱出波特(Cole Porter)及柯恩(Jerome Kern)的歌曲,也喜歡〈大棕熊低吠〉(The Big Brown Bear Weat Woof)這種新奇小調。羅絲的演唱風格無拘無束,卻活力四射,令人想起女歌手莫根(Helen Morgan)。她有時候也會演唱一些猶太人意第緒語(Yiddish)的歌曲,例如〈葡萄乾和杏仁〉(Rozhinkes mit Mandlen)。 葛林史班的表姐克麗兒(Claire Rosen)說:「羅絲精力旺盛、非常活潑,也很親切。」克麗兒長大之後成為職業歌手,專長是音樂喜劇,她曾經在幾齣時事諷刺劇中演出。1940 年代中期,她在百老匯一齣名為《安妮拿槍》(Annie Get Your Gun),飾演艾瑟•莫曼(Ethel Merman)。 另外還有身材矮胖、皮膚黝黑的馬里歐叔叔,他的本名是穆瑞(Murray Toluchko),最後改為馬里歐(Mario Silva),因為他想冒充義大利人,在歌劇界闖出名號。他曾經寫過一部歌劇並且在百老匯演出,劇名是《愛之歌》(Song of Love),描述作曲家舒曼的故事。 在這些愛樂人士的耳濡目染之下,葛林史班自然而然走上音樂之路。他選擇豎笛作為自己的樂器。 葛林史班自孩提時代就具備強烈的正義感。30 年代中期,葛林史班 10 歲左右,和朋友卡列喬創辦一個名為「華盛頓高地偵探社」的祕密組織。兩個小男生腦袋裡有個模糊的想法,認為世道變壞了,他們有義務撥亂反正。 彼時美國正在雷厲風行推動禁酒,結果反而刺激各式各樣的犯罪活動。當時曼哈頓的檢察官是杜威(Thomas Dewey),這位冷面的犯罪剋星忙著四處打擊犯罪掃蕩幫派,為繼任者朱利安尼(Rudolph Giuliani)樹立良好的典範。同時,一些驚心動魄的消息不斷從德國老家傳進華盛頓高地,葛林史班和卡列喬雖然一知半解,卻知道整個世界愈來愈亂,他們要站出來改造這個世界。
作者簡介
賈斯丁•馬丁(Justin Martin)
曾在《財星雜誌》任職六年,也為《新聞週刊》、《價值》(Worth)、ESPN 雜誌和《旅遊及休閒》(Travel & Leisure)雜誌撰稿。目前住在紐約市。
譯者簡介
齊思賢
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擔任國內主要財經媒體資深編譯 13 年,負責國際金融新聞。最近譯作包括《知識經濟時代》、《引爆趨勢》、《貪婪時代》、《我的財富以秒計──無線通訊鉅子麥考傳奇》、《銀行中的銀行》、《投資心理學》、《操盤高手》等,並編譯審核多本金融專書。
漫畫版世界偉人傳記(
漫畫版世界偉人傳記(
悠木碧的製作方法:聲
床墊教父陳燕木傳:鐵
黎智英傳:從億萬富翁
漫畫版世界偉人傳記(
漫畫版世界偉人傳記(
漫畫版世界偉人傳記(
.達賴喇嘛和百年西藏
印象派的膽識:卡米耶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