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腸常動健康瘦:每個家庭都該有的腸道鍛鍊指南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醫問**:中醫治病的12條思路
作者:
余浩、鄭黎
分類:
醫療•保健
/
中醫
叢書系列:醫問2
出版社:
橡實
出版日期:2013/4/2
ISBN:9789866362705
書籍編號:kk0349112
頁數:392
定價:
450
元
優惠價:
79
折
356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目前缺書中
目前缺書中:暫時性存量不足,或需與供應商確認後才能訂購。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醫問**:中醫治病的12條思路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醫問:中醫治病的12條思路 作者余浩自幼受曾祖父啟蒙,有著傳統中醫成長歷程,他經由對傳統醫典及歷代醫家的學習、 歸納和自己的臨床實踐,以一個醫病指南針(即「人體臟腑陰陽氣血循環圖」), 釐清人體臟腑陰陽升降氣機對流的蹺蹺板關係,找出疾病的源頭。 同時,透過此圖層層剖析中醫醫理、藥方、治法、中藥等理論,將人體生理病理化繁為簡, 讓中醫入門者提綱挈領,不走彎路;對浩如煙海的中醫典籍望洋興嘆,進而喪失學習信心者, 建立從「一」的層面來辨證論治,從根本上把握住中醫的脈搏。 全書共有12條治病思路,涵蓋中醫最基本的觀念,以及對中藥、?方、病機、 治法的分析與辨證論治,讓你知其然,同時知其所以然。 此外,提供18種常見疾病和醫案51例,讓你對中醫治病思路更具穿透力。 掌握中醫治病思路,學會內視自己的身體 思路1陰陽是中醫的大根本 思路2五行是中醫的大框架 思路3每個中醫心裡都有一個醫病指南針 思路4每一味藥都來自大自然,用對了最重要! 思路5看病開方就像用兵布陣──從22帖常見藥方看治病思路 思路6中醫斷病也有一套精密儀器──切、望、聞、問四診的精妙診斷 思路7如何看病機,斷病源──教你看懂25條病機的道理 思路8掌握治病八法,才能守固出奇──汗、吐、下、消、和、清、溫、補 思路9看不見本質,就掌握不了醫理──醫病指南針一分析,便能一目了然 思路10臨床18例──18種常見疾病的治病道理 思路11醫案51例──51個疑難病例如何藥到病除 思路12學習中醫的精神──實踐與堅持
畢業于南昌大學醫學院。 碩士學歷。現就職於湖北醫藥學院附屬人民醫院,擅長治療內分泌系統疾病。
序 醫病的道理藏在陰陽裡 推薦序 陰陽辨證,道破千古不傳之祕/陳永昌 台灣版序 廣結天下中醫愛好人 前言 從生活中感受中醫 第1課 陰陽是中醫的大根本 古人從天地入手,從陰陽特性、陰陽轉換入手,對陰陽進行具體描述, 讓我們從天地之陰陽,看到人身之陰陽。從自然界的陰陽特性「動與靜」、 「升與降」、「生與長」、「殺與藏」、「化氣與成形」推演出人體內陰陽的「寒」與「熱」、 「生清」與「生濁」及陰陽顛倒後疾病的形成……。 醫病不懂陰陽,如同盲人摸象 從大自然運轉到人體運作,都在陰陽中 《內經》陰陽辨證,皆是醫病口訣 第2課 五行是中醫的大框架 如果說陰陽是基石,那麼五行則是基石上的五根柱子,它們豎立起來, 支持著中醫龐大的理論體系,我們透過這五根柱子向上看, 就會看到中醫這棵大樹是如何的枝繁葉茂。 五行是中醫分析身體的架構 醫生怎麼想?運用五行掌握治病先機 第3課 每個中醫心裡都有一張醫病指南針 「人體臟腑陰陽氣血循環圖」反映的是人體臟腑、陰陽、氣血之間的關係。 在隨後的課程裡,我們將圍繞這個圖來談中藥、談藥方、談病機、談治法、 談醫理、談臨床,這張圖將是我們學習中醫之旅的指南針! 人體的氣血運行就是陰陽的運動過程 人體內陰陽對流的實況 醫病指南針──人體臟腑陰陽氣血循環圖 第4課 每一味藥都來自大自然,用對了最重要! 當我們真正深入瞭解中藥,真正走進「藥」的天地,就會發現, 我們身邊許多東西,信手拈來都是藥材。只要我們用對了,就能化腐朽為神奇。 什麼是好藥 要先瞭解藥性,才能用對藥 肝臟疾病用藥的特性 心臟疾病用藥的特性 胃疾病用藥的特性 膽疾病用藥的特性 小腸疾病用藥的特性 腎臟疾病用藥的特性 脾疾病用藥的特性 肺臟疾病用藥的特性 三焦疾病用藥的特性 膀胱疾病用藥的特性 吃進去的藥如何送達該去的臟腑? 中藥古籍裡的用藥精髓 第5課 看病開方就像用兵布陣──從22帖常見藥方看治病思路 中醫給人看病開方,就像炒一個菜。在學校學習中藥,學習了每味藥物的功效, 就好比告訴你鹽是鹹的,糖是甜的,辣椒是辣的,花椒是麻的。 前面一課講中藥,就好比告訴你,炒麻辣豆腐需要放鹽、辣椒、花椒等; 但這些之間是什麼比例,如何配合運用,炒出來才好吃,就是中醫的「方」了。 藥方1:二至丸 藥方2:二妙散 藥方3:澤瀉湯 藥方4:六味地黃湯 藥方5:烏梅丸 藥方6:逍遙丸 藥方7:小柴胡湯 藥方8:瓜蔞薤白白酒湯 藥方9:炙甘草湯 藥方10:丹參檳榔飲 藥方11:小半夏湯 藥方12:半夏瀉心湯 藥方13:大承氣湯 藥方14:溫膽湯 藥方15:四逆散 藥方16:附子理中丸 藥方17:麥門冬湯 藥方18:麻黃湯 藥方19:桂枝湯 藥方20:葛根湯 藥方21:桔梗枳殼湯 藥方22:枳朮湯 第6課 中醫斷病也有一套精密儀器──切、望、聞、問四診的精妙診斷 切診雖然不能代替其他三診,但切診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陰陽、表裡、寒熱、虛實之八綱辨證,不明切脈是無法體會其間的妙處的……… 用一句話來概括脈診的重要性:脈診, 就是中醫師手中的「人體透視儀」! 切脈當明部位所主 切脈當明切之何物 切脈需練習基本功 脈象之首脈——鬱脈 切脈如捉賊 常見脈象描述 八綱脈的理解 切脈如撫琴 正常脈象的理解 一些特定的脈象(源自《脈經》) 脈象的描述 望形體/望姿態/望面/望嘴唇/望指甲/望手紋/望舌/望頭髮 聞聲音/聞氣味 問診 第7課 如何看病機,斷病源──教你看懂25條病機的道理 許多醫生一輩子按教科書來開方,效果平平常常,認為中醫就這麼回事, 給病人解釋時,就一句話:中藥起效慢,慢慢來。 事實上中藥起效並不慢,慢是因為沒有深刻認識到病機。 病機1: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病機2:諸寒收引,皆屬於腎 病機3:諸氣膹鬱,皆屬於肺 病機4: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病機5:諸痛癢瘡,皆屬於心(火) 病機6:諸痿喘嘔,皆屬於上 病機7:諸厥固泄,皆屬於下 病機8:諸暴強直,皆屬於風 病機9: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 病機10:諸痙項強,皆屬於濕 病機11:諸熱瞀瘈,皆屬於火(心) 病機12:諸禁鼓栗,如喪神守,皆屬於火 病機13: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 病機14:諸逆沖上,皆屬於火 病機15:諸躁狂越,皆屬於火 病機16:諸脹腹大,皆屬於熱 病機17: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 病機18: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 病機19: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病機20:諸竅乾澀,乾咳少痰,皮毛不潤,皆屬於燥 病機21:諸病濕熱,皆陽失於升 病機22:諸腑氣逆,皆氣失於降 病機23:諸症對立,陰陽錯雜,皆失於和 病機24:諸痰怪病,皆屬於脾腎 病機25:諸脈不通,痛如針刺,皆屬於瘀 第8課 掌握治病八法,才能守固出奇──汗、吐、下、消、和、清、溫、補 這一課就好比是熟悉旅行的交通工具,旅行中如果遇到江河,我們得乘船; 遇到小道,我們要騎單車;遇到高速公路,那我們得開車……。 治法的運用在於守正出奇 治病八法 第9課 看不見本質,就掌握不了醫理──醫病指南針一分析,便能一目了然 《醫問》,是想在醫學林海之中描繪出一條學習中醫的道路, 便於同行及中醫愛好者行走,我也就算是個修路的人; 同時也是想闡述中醫之道,借「道」釋「醫」。 用藥劑量大小的問題 人體臟腑陰陽氣血循環圖的意義 內傷病的治療 外感病的傳變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10課 臨床18例──18種常見疾病的治病道理 藥物是雙刃劍,治病就是糾偏,就是折其病勢,短期可以,長期必傷臟腑, 或傷陰,或傷陽……能明白此理,則就不會做一個魯莽的醫生, 就會感受到「醫術」是一種「藝術」! 臨床治療1:風流眼 臨床治療2:藥物是雙刃劍 臨床治療3:五液失調 臨床治療4:胃病 臨床治療5:牙痛 臨床治療6:口臭 臨床治療7:咽炎及食道炎 臨床治療8:膽囊炎 臨床治療9:小腸相關疾病 臨床治療10:疳積 臨床治療11:肩背部疼痛 臨床治療12:便秘 臨床治療13:痔瘡 臨床治療14:肝臟疏泄失常與腎結石的形成 臨床治療15:性功能減退 臨床治療16:小兒腹瀉 臨床治療17:哮喘 臨床治療18:皮膚病的治療 第11課 醫案51例──51個疑難病例如何藥到病除 看醫案就好似看一場電影,一場戰爭片,電影中敵我雙方所處地勢如何? 雙方兵力如何?我方是如何排兵布陣的?運用了哪些戰術? 最終如何形成敵退我勝的結局? 醫案1:重感冒 醫案2:迎風流淚 醫案3:球結膜下出血 醫案4:腸痙攣 醫案5:痱子 醫案6:鼻癢 醫案7:清晨腰痛 醫案8:嬰幼兒腹瀉 醫案9:腰肌勞損 醫案10:乳腺增生症 醫案11:閉經 醫案12:痛經 醫案13:崩漏 醫案14:卵巢囊腫 醫案15:產後缺乳 醫案16:漏脂性脫髮 醫案17:白癜風 醫案18:脂肪瘤 醫案19:瘙癢 醫案20:黃褐斑(氣血虧虛) 醫案21:黃褐斑(腎斑) 醫案22:日曬瘡 醫案23:丹毒 醫案24:慢性濕疹 醫案25:頸椎病 醫案26:肩背痛 醫案27:肩周炎 醫案28:口腔潰瘍 醫案29:疤痕 醫案30:慢性鼻炎 醫案31:慢性膀胱炎 醫案32:面癱 醫案33:左胸發熱 醫案34:糖尿病 醫案35:頭大面赤 醫案36:發熱 醫案37:足跟痛 醫案38:乏力 醫案39:紅螞蟻咬傷 醫案40:性功能減退 醫案41:頑固性呃逆 醫案42:小兒營養不良 醫案43:失音 醫案44:頸汗證 醫案45:水腫 醫案46:肺實脾虛氣陷證 醫案47:心悸 醫案48:放療性肺炎 醫案49:頑固性失眠 醫案50:右胸疼痛 醫案51:撞傷岔氣 第12課 學習中醫的精神──實踐與堅持 不要擔心一次付出的力量不夠,也不要擔心路還很遠, 只要方向堅定,目標不變,再大的難題也是可以解決的。 結語:課後的提醒
讀懂中醫:見微知著的
自學脈診一本通【圖解
中醫養生初探:入門和
養胃就是養命
養肝就是養命
易學易用 黃帝內經十
養肝就是養壽:25個
小病自療,家庭常備偏
【中醫節氣芳療套書】
周易與中醫學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