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心血管常見關鍵101問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讚美疾病:偶爾生病反而更健康
作者:
伯特.厄加那(Bert Ehgartner)
譯者:
鳩艾譯團隊
分類:
醫療•保健
/
醫療健康
叢書系列:身心靈
出版社:
稻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5/5
ISBN:9789865949686
書籍編號:kk0422046
頁數:328
定價:
380
元
優惠價:
79
折
300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讚美疾病:偶爾生病反而更健康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讚美疾病:偶爾生病反而更健康 【本書特色】 ★亞馬遜五顆星推薦 ★作者研究10年,以實證醫學為論點,提出生病的好處 ★以獨到的見解,介紹強壯的免疫系統對健康的保障 ★藉由疫苗、抗生素、退燒藥等實例,探討藥物濫用對健康的危害 【內容簡介】 我們生活在「微生物的世界」,光是一個人皮膚上的細菌,就比整個地球的人口多。我們避之唯恐不及的病毒和細菌,其實在免疫系統的演化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免疫系統發展愈成熟,人體的自癒能力就愈強大。 在20世紀初期,「發燒」是當時人類的三大瘟疫之一,至今,人們對於發燒仍充滿了恐懼。尤其當小孩發燒,新手父母難免驚慌失措,最後總是打退燒針了事。由於我們對發燒的認知淺薄,往往會忽略一個事實,發燒並非疾病本身,而是疾病伴隨的症狀。 免疫系統有時會以發燒當作訊號,提醒我們注意身體的狀態,同時也代表系統的功能正常。有學者表示,「只有健康的身體,才有足夠的能量發燒。」 在醫學界,抗生素和疫苗原本被認為是對抗病菌最重要的武器。然而最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除了抗藥性,抗生素本身也會對健康造成威脅;至於疫苗,是為了避免罹患疾病的預防措施,但是接種疫苗所引發的免疫反應,卻可能演變成一場災難。 有醫師觀察,經常使用抗生素、退燒藥或密集接種疫苗的兒童,他們的身體無法產生高燒來對付感染,因此越來越多疾病成為「隱性」疾病。 作者對於本書的主題已經研究10年之久,書裡引用許多歐美國家學者的研究報告提出論證。這本書的目的不是要抵制抗生素、退燒藥、疫苗等,而是要探究藥物的濫用情形。 書裡對於兒童疾病與接種疫苗的必要性多有著墨;對於藥商與醫療體系之間的運作及龐大的利益關係,如何影響患者的健康,作者也提出了個人的見解;此外,本書也敘述了壓力如何殘害身體的健康,以及睡眠時,免疫系統如何修復身體;最後還建議如何正確選擇合適的醫生。 藉由本書多面向的探討,我們可以知道免疫系統的功能,重新評估疾病的意義,除了預防疾病,更可以讚美疾病。 讀者評論 ★我很少在醫學類的書籍讀到這麼有趣的主題,書裡提到家長最害怕的兒童疾病,以及疾病和健康的關係,邏輯清楚,容易理解,例如作者提到在東西德兒童過敏發生率的差異,讓人了解環境對健康的影響。這本書寫得很好。 ★作者讚揚疾病,提到細菌可以訓練我們的免疾系統,以便日後遇到疾病時,免疫系統可以發揮最大的功能,非常獨特的見解,這本書特別值得一讀。 ★一個運作良好的免疫系統是疾病的最佳保障;發燒是保護自己健康的一種反應;兒童接種疫苗不一定是安全的,疫苗裡汞和鋁的成分可能危害健康;醫生開抗生素和退燒劑應該更慎重。這本書提出許多引發人們思考的議題。 ★書裡提出醫療體系和製藥商之間龐大的利益關係,直接或間接影響患者健康的權益,讓人覺得不敢置信,極力推薦此書,每一個人都應該知道事情的真相。 ★這本書對於生病有全新的看法,而且強調生病不應該經常使用藥物,而是要增強我們的免疫系統,這對追求健康的人真是非常棒的建議。
伯特.厄加那(Bert Ehgartner) 於1962年在奧地利出生,大學主修新聞學、政治學和資訊工程學,是記者、作家、紀錄片導演,同時也是著名的反對接種疫苗者。 1987年,伯特•厄加那進入新聞界工作10年,成為自由撰稿人,曾擔任周刊的主編;1997年,開始創作紀錄片;2000年至2005年,擔任surfmed.de專業健康網站的主編。 伯特•厄加那對於醫療和藥品領域有深入的研究,致力於實證醫學的標準。2002年他與Kurt Langbein合著,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籍《醫療聯盟》(Das Medizinkartell),對健康行業進行了批評。2012年出版《骯髒的小祕密》(Dirty Little Secret),敘述鋁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對健康的危害,並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伯特•厄加那已經結婚並有5個孩子,現在他和家人住在維也納。
序 言……………………………………………………………9 「集中飼養」的危機 ⋯⋯⋯⋯⋯⋯⋯⋯⋯⋯⋯⋯⋯⋯⋯⋯⋯⋯⋯⋯ 11 受困於「衛生的陷阱」 ⋯⋯⋯⋯⋯⋯⋯⋯⋯⋯⋯⋯⋯⋯⋯⋯⋯⋯⋯12 抱薪救火的措施 ⋯⋯⋯⋯⋯⋯⋯⋯⋯⋯⋯⋯⋯⋯⋯⋯⋯⋯⋯⋯⋯⋯⋯⋯⋯15 名為恐懼的棍子 ⋯⋯⋯⋯⋯⋯⋯⋯⋯⋯⋯⋯⋯⋯⋯⋯⋯⋯⋯⋯⋯⋯⋯⋯⋯16 第一部分 什麼使我們強壯………………………………… 21 病毒與細菌:原來我們這麼近 ⋯⋯⋯⋯⋯⋯⋯⋯⋯⋯⋯⋯⋯23 以人體為家 ⋯⋯⋯⋯⋯⋯⋯⋯⋯⋯⋯⋯⋯⋯⋯⋯⋯⋯⋯⋯⋯⋯⋯⋯⋯⋯⋯⋯⋯25 先天防護 ⋯⋯⋯⋯⋯⋯⋯⋯⋯⋯⋯⋯⋯⋯⋯⋯⋯⋯⋯⋯⋯⋯⋯⋯⋯⋯⋯⋯⋯⋯⋯27 免疫系統如何成熟 ⋯⋯⋯⋯⋯⋯⋯⋯⋯⋯⋯⋯⋯⋯⋯⋯⋯⋯⋯⋯⋯⋯⋯28 因野生病毒而產生的保護 ⋯⋯⋯⋯⋯⋯⋯⋯⋯⋯⋯⋯⋯⋯⋯⋯⋯30 參加訓練營 ⋯⋯⋯⋯⋯⋯⋯⋯⋯⋯⋯⋯⋯⋯⋯⋯⋯⋯⋯⋯⋯⋯⋯⋯⋯⋯⋯⋯⋯33 東德的祕密 ⋯⋯⋯⋯⋯⋯⋯⋯⋯⋯⋯⋯⋯⋯⋯⋯⋯⋯⋯⋯⋯⋯⋯⋯⋯⋯⋯⋯⋯36 陳舊的觀念 ⋯⋯⋯⋯⋯⋯⋯⋯⋯⋯⋯⋯⋯⋯⋯⋯⋯⋯⋯⋯⋯⋯⋯⋯⋯⋯⋯⋯⋯39 感染、衛生、過敏 ⋯⋯⋯⋯⋯⋯⋯⋯⋯⋯⋯⋯⋯⋯⋯⋯⋯⋯⋯⋯⋯⋯⋯43 骯髒才健康 ⋯⋯⋯⋯⋯⋯⋯⋯⋯⋯⋯⋯⋯⋯⋯⋯⋯⋯⋯⋯⋯⋯⋯⋯⋯⋯⋯⋯⋯48 基因內的把手 ⋯⋯⋯⋯⋯⋯⋯⋯⋯⋯⋯⋯⋯⋯⋯⋯⋯⋯⋯⋯⋯⋯⋯⋯⋯⋯⋯51 兩個我 ⋯⋯⋯⋯⋯⋯⋯⋯⋯⋯⋯⋯⋯⋯⋯⋯⋯⋯⋯⋯⋯⋯⋯⋯⋯⋯⋯⋯⋯⋯⋯⋯⋯54 免疫記憶 ⋯⋯⋯⋯⋯⋯⋯⋯⋯⋯⋯⋯⋯⋯⋯⋯⋯⋯⋯⋯⋯⋯⋯⋯⋯⋯⋯⋯⋯⋯⋯60 發燒的角色 ⋯⋯⋯⋯⋯⋯⋯⋯⋯⋯⋯⋯⋯⋯⋯⋯⋯⋯⋯⋯⋯⋯⋯⋯⋯⋯⋯⋯⋯62 睡眠的重要性 ⋯⋯⋯⋯⋯⋯⋯⋯⋯⋯⋯⋯⋯⋯⋯⋯⋯⋯⋯⋯⋯⋯⋯⋯⋯⋯⋯68 專家就在身體裡 ⋯⋯⋯⋯⋯⋯⋯⋯⋯⋯⋯⋯⋯⋯⋯⋯⋯⋯⋯⋯⋯⋯⋯⋯⋯71 第二部分 什麼使我們虛弱………………………………… 77 新的國民病 ⋯⋯⋯⋯⋯⋯⋯⋯⋯⋯⋯⋯⋯⋯⋯⋯⋯⋯⋯⋯⋯⋯⋯⋯⋯⋯⋯⋯⋯79 一種智能與敏感的疾病 ⋯⋯⋯⋯⋯⋯⋯⋯⋯⋯⋯⋯⋯⋯⋯⋯⋯⋯⋯80 過敏的發現者 ⋯⋯⋯⋯⋯⋯⋯⋯⋯⋯⋯⋯⋯⋯⋯⋯⋯⋯⋯⋯⋯⋯⋯⋯⋯⋯⋯82 衛生警察 ⋯⋯⋯⋯⋯⋯⋯⋯⋯⋯⋯⋯⋯⋯⋯⋯⋯⋯⋯⋯⋯⋯⋯⋯⋯⋯⋯⋯⋯⋯⋯84 塞麥爾維斯效應 ⋯⋯⋯⋯⋯⋯⋯⋯⋯⋯⋯⋯⋯⋯⋯⋯⋯⋯⋯⋯⋯⋯⋯⋯⋯88 花粉症或瘟疫,你要哪個? ⋯⋯⋯⋯⋯⋯⋯⋯⋯⋯⋯⋯⋯⋯⋯89 遭受質疑的英雄 ⋯⋯⋯⋯⋯⋯⋯⋯⋯⋯⋯⋯⋯⋯⋯⋯⋯⋯⋯⋯⋯⋯⋯⋯⋯92 令人討厭的寄生蟲 ⋯⋯⋯⋯⋯⋯⋯⋯⋯⋯⋯⋯⋯⋯⋯⋯⋯⋯⋯⋯⋯⋯⋯94 重新啟動免疫系統 ⋯⋯⋯⋯⋯⋯⋯⋯⋯⋯⋯⋯⋯⋯⋯⋯⋯⋯⋯⋯⋯⋯⋯98 真正的魔術子彈 ⋯⋯⋯⋯⋯⋯⋯⋯⋯⋯⋯⋯⋯⋯⋯⋯⋯⋯⋯⋯⋯⋯⋯⋯⋯102 以抗生素為飼料 ⋯⋯⋯⋯⋯⋯⋯⋯⋯⋯⋯⋯⋯⋯⋯⋯⋯⋯⋯⋯⋯⋯⋯⋯⋯103 失效的萬靈丹 ⋯⋯⋯⋯⋯⋯⋯⋯⋯⋯⋯⋯⋯⋯⋯⋯⋯⋯⋯⋯⋯⋯⋯⋯⋯⋯⋯105 抗生素引起的健康風險 ⋯⋯⋯⋯⋯⋯⋯⋯⋯⋯⋯⋯⋯⋯⋯⋯⋯⋯⋯108 大規模接種疫苗的影響 ⋯⋯⋯⋯⋯⋯⋯⋯⋯⋯⋯⋯⋯⋯⋯⋯⋯⋯⋯111 對抗天花 ⋯⋯⋯⋯⋯⋯⋯⋯⋯⋯⋯⋯⋯⋯⋯⋯⋯⋯⋯⋯⋯⋯⋯⋯⋯⋯⋯⋯⋯⋯⋯114 錯置的生物恐怖主義 ⋯⋯⋯⋯⋯⋯⋯⋯⋯⋯⋯⋯⋯⋯⋯⋯⋯⋯⋯⋯⋯116 剷除天花的妄想 ⋯⋯⋯⋯⋯⋯⋯⋯⋯⋯⋯⋯⋯⋯⋯⋯⋯⋯⋯⋯⋯⋯⋯⋯⋯119 沒有麻疹的世界 ⋯⋯⋯⋯⋯⋯⋯⋯⋯⋯⋯⋯⋯⋯⋯⋯⋯⋯⋯⋯⋯⋯⋯⋯⋯121 兒童疾病成人化 ⋯⋯⋯⋯⋯⋯⋯⋯⋯⋯⋯⋯⋯⋯⋯⋯⋯⋯⋯⋯⋯⋯⋯⋯⋯127 傷害嬰兒的神經毒物 ⋯⋯⋯⋯⋯⋯⋯⋯⋯⋯⋯⋯⋯⋯⋯⋯⋯⋯⋯⋯⋯134 自閉症與過動症 ⋯⋯⋯⋯⋯⋯⋯⋯⋯⋯⋯⋯⋯⋯⋯⋯⋯⋯⋯⋯⋯⋯⋯⋯⋯138 巨大的知識差距 ⋯⋯⋯⋯⋯⋯⋯⋯⋯⋯⋯⋯⋯⋯⋯⋯⋯⋯⋯⋯⋯⋯⋯⋯⋯141 既往不咎 ⋯⋯⋯⋯⋯⋯⋯⋯⋯⋯⋯⋯⋯⋯⋯⋯⋯⋯⋯⋯⋯⋯⋯⋯⋯⋯⋯⋯⋯⋯⋯145 鋁:骯髒的小祕密 ⋯⋯⋯⋯⋯⋯⋯⋯⋯⋯⋯⋯⋯⋯⋯⋯⋯⋯⋯⋯⋯⋯⋯148 取代效應 ⋯⋯⋯⋯⋯⋯⋯⋯⋯⋯⋯⋯⋯⋯⋯⋯⋯⋯⋯⋯⋯⋯⋯⋯⋯⋯⋯⋯⋯⋯⋯152 第三部分 系統如何運作………………………………… 159 無病的世界 ⋯⋯⋯⋯⋯⋯⋯⋯⋯⋯⋯⋯⋯⋯⋯⋯⋯⋯⋯⋯⋯⋯⋯⋯⋯⋯⋯⋯⋯161 崩壞的醫療衛生體系 ⋯⋯⋯⋯⋯⋯⋯⋯⋯⋯⋯⋯⋯⋯⋯⋯⋯⋯⋯⋯⋯162 生也醫學,死也醫學 ⋯⋯⋯⋯⋯⋯⋯⋯⋯⋯⋯⋯⋯⋯⋯⋯⋯⋯⋯⋯⋯166 實驗室占星術 ⋯⋯⋯⋯⋯⋯⋯⋯⋯⋯⋯⋯⋯⋯⋯⋯⋯⋯⋯⋯⋯⋯⋯⋯⋯⋯⋯168 預防真的勝於治療嗎? ⋯⋯⋯⋯⋯⋯⋯⋯⋯⋯⋯⋯⋯⋯⋯⋯⋯⋯⋯170 早期發現帶來的風險 ⋯⋯⋯⋯⋯⋯⋯⋯⋯⋯⋯⋯⋯⋯⋯⋯⋯⋯⋯⋯⋯174 留在家裡也算有理 ⋯⋯⋯⋯⋯⋯⋯⋯⋯⋯⋯⋯⋯⋯⋯⋯⋯⋯⋯⋯⋯⋯⋯176 疫苗的反對者與支持者 ⋯⋯⋯⋯⋯⋯⋯⋯⋯⋯⋯⋯⋯⋯⋯⋯⋯⋯⋯180 萬物皆受感染 ⋯⋯⋯⋯⋯⋯⋯⋯⋯⋯⋯⋯⋯⋯⋯⋯⋯⋯⋯⋯⋯⋯⋯⋯⋯⋯⋯186 低廉的專家 ⋯⋯⋯⋯⋯⋯⋯⋯⋯⋯⋯⋯⋯⋯⋯⋯⋯⋯⋯⋯⋯⋯⋯⋯⋯⋯⋯⋯⋯191 與產業的關係密切 ⋯⋯⋯⋯⋯⋯⋯⋯⋯⋯⋯⋯⋯⋯⋯⋯⋯⋯⋯⋯⋯⋯⋯193 為了好事而設的騙局 ⋯⋯⋯⋯⋯⋯⋯⋯⋯⋯⋯⋯⋯⋯⋯⋯⋯⋯⋯⋯⋯199 如何顛覆自己的結果 ⋯⋯⋯⋯⋯⋯⋯⋯⋯⋯⋯⋯⋯⋯⋯⋯⋯⋯⋯⋯⋯204 虛張聲勢的大流行 ⋯⋯⋯⋯⋯⋯⋯⋯⋯⋯⋯⋯⋯⋯⋯⋯⋯⋯⋯⋯⋯⋯⋯207 流感疫苗讓誰得益? ⋯⋯⋯⋯⋯⋯⋯⋯⋯⋯⋯⋯⋯⋯⋯⋯⋯⋯⋯⋯⋯212 優質研究的惡咒 ⋯⋯⋯⋯⋯⋯⋯⋯⋯⋯⋯⋯⋯⋯⋯⋯⋯⋯⋯⋯⋯⋯⋯⋯⋯216 考科藍的精神 ⋯⋯⋯⋯⋯⋯⋯⋯⋯⋯⋯⋯⋯⋯⋯⋯⋯⋯⋯⋯⋯⋯⋯⋯⋯⋯⋯219 安慰劑戲法 ⋯⋯⋯⋯⋯⋯⋯⋯⋯⋯⋯⋯⋯⋯⋯⋯⋯⋯⋯⋯⋯⋯⋯⋯⋯⋯⋯⋯⋯222 沉睡的政府機關 ⋯⋯⋯⋯⋯⋯⋯⋯⋯⋯⋯⋯⋯⋯⋯⋯⋯⋯⋯⋯⋯⋯⋯⋯⋯225 失去的孩子 ⋯⋯⋯⋯⋯⋯⋯⋯⋯⋯⋯⋯⋯⋯⋯⋯⋯⋯⋯⋯⋯⋯⋯⋯⋯⋯⋯⋯⋯227 不得不做的政策 ⋯⋯⋯⋯⋯⋯⋯⋯⋯⋯⋯⋯⋯⋯⋯⋯⋯⋯⋯⋯⋯⋯⋯⋯⋯235 第四部分 為什麼偶爾生病反而是健康的?…………… 241 生病有理 ⋯⋯⋯⋯⋯⋯⋯⋯⋯⋯⋯⋯⋯⋯⋯⋯⋯⋯⋯⋯⋯⋯⋯⋯⋯⋯⋯⋯⋯⋯⋯243 細心的夥伴 ⋯⋯⋯⋯⋯⋯⋯⋯⋯⋯⋯⋯⋯⋯⋯⋯⋯⋯⋯⋯⋯⋯⋯⋯⋯⋯⋯⋯⋯246 發燒防止癌症 ⋯⋯⋯⋯⋯⋯⋯⋯⋯⋯⋯⋯⋯⋯⋯⋯⋯⋯⋯⋯⋯⋯⋯⋯⋯⋯⋯248 發燒怎麼來的? ⋯⋯⋯⋯⋯⋯⋯⋯⋯⋯⋯⋯⋯⋯⋯⋯⋯⋯⋯⋯⋯⋯⋯⋯⋯250 正確的選擇醫生 ⋯⋯⋯⋯⋯⋯⋯⋯⋯⋯⋯⋯⋯⋯⋯⋯⋯⋯⋯⋯⋯⋯⋯⋯⋯253 慶祝生病 ⋯⋯⋯⋯⋯⋯⋯⋯⋯⋯⋯⋯⋯⋯⋯⋯⋯⋯⋯⋯⋯⋯⋯⋯⋯⋯⋯⋯⋯⋯⋯255 結 語… …………………………………………………… 259 致 謝… …………………………………………………… 265 註 釋… …………………………………………………… 267 詞 彙… …………………………………………………… 289
他的癌細胞消失了【時
背痛自救聖經:美國骨
天天好眠,夜夜修復:
刀鋒下的溫柔:慈濟整
.Good Ener
70%的人都有自律神
與死神曖昧:長期自殺
有趣到睡不著的解剖學
向內修復:五階段神經
外科札記,縫合生死的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