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說故事的神奇教養力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爸媽,我也要面子呀!:孩子的心事並非小事,解讀43個孩童行為背後的「內心小劇場」
作者:
洪美京
譯者:
陳聖薇
分類:
家庭•親子•人際
/
親子關係
叢書系列:親子田
出版社:
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17/6/1
ISBN:9789869464499
書籍編號:kk0443483
頁數:224
定價:
280
元
優惠價:
88
折
246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絕版書
絕版書:確定不再版的商品,僅提供書籍資訊參考。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爸媽,我也要面子呀!:孩子的心事並非小事,解讀43個孩童行為背後的「內心小劇場」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爸媽,我也要面子呀!:孩子的心事並非小事,解讀43個孩童行為背後的「內心小劇場」 ◆跟著資深兒童諮商專家,解讀3∼10歲兒童心理發展◆ 害羞、怕生、說謊、愛打人、不做功課 孩子每個看似脫序的行為,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心事 外表看來幸福的孩子,內心也有可能充滿小挫敗, 而父母卻渾然不知…… ◆孩子也很愛面子?上幼稚園不一定就交得到朋友? 「我的孩子到現在還不會背九九乘法表!」 「我的孩子都不愛刷牙,現在整口牙都蛀掉了!」 「我兒子現在都還不會自己大小便!」 以上這些話,父母是否曾在孩子面前說過呢?你可曾想過旁人也許聽了、笑了,卻從沒有想過孩子會因為這些話而受傷,作者從事兒童諮商治療工作,累積二十多年的諮商經驗,她發現「外表看起來很幸福的孩子,其實內心是充滿挫敗的,而父母卻渾然不知。」 孩子在幼稚園是否一個人孤伶伶、與同學不合?父母總以為,把孩子送到幼稚園,自然就會交到朋友。事實上,交朋友不見得是件簡單的事。喜歡獨處的孩子,表面看起來是乖巧,實際上有可能是在交友關係上遇到了挫折。 其實孩子的世界,跟成人一樣充滿挑戰。3∼10歲的孩子正是人格養成的階段,父母必須正確看懂孩子面臨的生活挑戰與心理掙扎,協助孩子勇敢無畏的長大。 ◆不乖背後的心理學——看懂孩子的挫折感、沒自信、逃避心理、缺乏安全感、認同需求 孩子喜歡獨處、愛打人、愛說謊、缺乏專注力,其實背後都有原因,多數父母會認為這些只是「小事」,覺得孩子長大後自然就會改變,這樣反而會錯過最佳教養時期,容易導致孩子無法從基本建構人際關係等能力,到了青少年階段就很容易處於孤立的狀態,因此父母必須理解孩子內心的需求,孩子才能脫離不安與恐懼,同時導正問題行為。 【孩子喜歡獨處、不愛說話】「你怎麼這麼孤僻?要多去跟同學玩呀!」 》》其實孩子心裡想說的是:「同學說話好兇,我不敢……」逃避心理 解讀孩子的心理小劇場──個性敏感的孩子很容易因為一句無心的話受傷,為了避免受傷,孩子可能會想辦法盡量減少與人接觸,但這是因為恐懼,而產生的逃避心理。 【經常和朋友吵架】「快和好不要吵架,不可以打同學喔!」 》》其實孩子心裡想說的是:「我只是想爭取自己應有的權益……」強化自我定位 ★ 解讀孩子的心理小劇場──會與人爭吵,看似不乖,但這同時也凸顯他是個會自己爭取權益的孩子,本身並非壞事。「吵架」及「和好」是孩子迎向社會化的重要環節,因此孩子與同儕出現爭吵時,父母不必太過擔心,可以讓孩子透過衝突學會積極表達自己的意見。 【孩子怕生】「看到長輩要打招呼呀!怎麼這麼沒禮貌?」 》》其實孩子心裡想說的是:「是平常很少見面的叔叔,我會害羞……」缺乏安全感 ★ 解讀孩子的心理小劇場──許多父母會覺得孩子不打招呼,會先認為孩子「沒有禮貌」,卻忘了大人會因為顯少見面的人感覺不安,更何況是孩子呢?父母可以在事前先向孩子說明今天要去和誰見面,降低孩子的警戒心,如果心急強迫孩子,反而會有反效果。 【欺負同儕朋友】「你為什麼要拿青蛙去嚇同學?太不乖了!」 》》其實孩子心裡想說的是:「我喜歡那個同學,想和他一起玩……」有認同需求 ★解讀孩子的心理小劇場──喜歡欺負同學的孩子,大部份是想要「炫耀自己的某些能力」展現優越感或是因為「缺乏關愛」,目的是爭取別人的「認同」,只不過用錯了方法。 【個性畏縮、總是看別人的臉色】「你要大方一點,不要老是看別人臉色!」 》》其實孩子心裡想說的是:「我希望媽媽能幫我打氣!」沒自信 ★ 解讀孩子的心理小劇場──父母過度嚴苛、沒有固定的育兒態度,容易讓孩子個性戰戰兢兢、容易混亂,長期在不容許犯錯的教養環境下成長,長大後可能會無法適應社會。 ◆ 孩子的問題行為,是向大人求救的訊號! 對孩子來說,這個世界充滿許多未知的壓力,孩子出現令父母頭痛的問題行為,正是代表孩子適應不良的象徵,父母千萬不可輕忽。使用批判性等負面語言與孩子溝通,會讓孩子自尊性受損,因此父母必須先相信孩子並認同孩子,才是理解孩子內心的教養關鍵。 本書針對43個孩子普遍常見的行為,例如暴力行為、學習不振、專注力不足、太過依賴等,從「探視孩子的內心」出發,了解的孩子的五個面向:人際關係、內心世界、偏差行為、讀書學習、情緒管理,提供實用且中肯的教養處方,讓父母更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教出坦率又幸福的小孩。 【推薦短文】 我常這麼跟家長說:「您覺得孩子是不知道對錯,還是不知道如何下台階?」,大部分的家長都可以理解孩子具備有辨別對錯的能力,但是卻無法讓事件可以有正向的發展。本書中已有條不紊的方式來探討孩子與家長在成長的路上會共同遭遇的問題,是幫助孩子架構心智理論的良好素材。───吳宜燁(All for Kids兒童職能治療師)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列) 吳宜燁 All for Kids兒童職能治療師 黃瑽寧 馬偕兒童醫院主治醫師 魏瑋志(澤爸) 親職教育講師
洪美京 慶熙大學教育大學院幼兒教育碩士 漢陽大學一般大學院教育行政博士課程結業 作者以兒童語言治療師、幼兒遊戲治療師、幼兒體育老師的身份在大學以及相關機構,開設幼兒教育相關主題的課程,她的課程主軸重點是孩子於幼年時期若能感受到幸福快樂,將來成為大人就能幸福快樂的過人生。目前擔任崇實大學平終身教育兼任教授、edudoctor英才幼兒發達研究所所長、培成幼稚園院長。她以二十多年來在盆唐地區培成幼稚園的教學經驗為基礎,執筆寫出與激發孩子隱藏才能與潛在能力,以及導引孩子正確的人生態度與提高孩子的自尊心的教育書籍。 譯者簡介 陳聖薇 旅居韓國近十年,喜歡回覆關於韓國的一切疑問, 更喜歡透過文字翻譯傳遞韓國的日常、生活、正面與負面能量。 電子信箱:yeweis9@naver.com
前言 孩子不是不乖,而是有「心事」 PART1 孩子,我想了解你的煩惱 1喜歡獨處──扮演人際橋樑,為孩子創造對話機會 2非常怕生──給孩子事前預告,降低對外在的警戒心 3覺得交朋友是件很累的事──認同孩子不強迫,加深人際的信任感 4經常和朋友吵架──父母示範協助,讓孩子從遊戲中交朋友 5個性散漫,老是被責罵──從孩子的興趣著手,開啟好奇心大門 6老師好可怕──先給予安全感,再理解孩子害怕的原因 7不太遵守秩序和規則──父母「以身作則」是建立規範的第一步 8很會頂嘴、愛插話──告訴孩子等待是一種「帥氣」的表現 PART2 孩子不壞,只是有心事 1不喜歡和朋友玩──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孩子幸福感的來源 2提到考試就感到害怕與不安──別把期待強加給孩子,他會更樂於學習 3欺負弟弟妹妹或同儕朋友──不斷給予關心與疼愛是唯一的解藥 4總是看別人的臉色──真心讚美是一種關愛,而不是補償 5嚴重偏食──活用餐盤、情境扮演,減少對蔬菜的恐懼感 6害怕去學校──先同理孩子,引導孩子快樂入學 7討厭體育課──讓孩子協助其他事務,培養自信心 8每當開學時都會感到不安──耐心聆聽孩子的需求,降低恐慌 9話不多,不太會表達自我──用完整句子回覆孩子,增加語彙量 PARR3 看懂孩子不乖背後的心理學 1很會說謊-靜心聆聽,看出孩子謊言中的訊息 2說話時會口吃──耐心為孩子整理結論,給予安心感 3我也要面子──尊重孩子的感受,別急著責罵 4自私又愛裝厲害──父母樹立榜樣,讓孩子了解尊重是互相的 5不懂得拒絕朋友的拜託──引導孩子勇敢表達自我,別被他人主導 6認為媽媽的話很囉唆──多說正面積極的語言,讚賞孩子的表現 7和媽媽的關係很冷淡──與孩子「眼神交流」,才是最好的陪伴 08愛哭耍賴──沉著應對,先了解孩子想要的是什麼 9拿別人的東西──為孩子建立物品所有權的觀念 10心靈容易受傷──當下處理孩子的情緒,別以暴制暴 11有了弟弟妹妹後變幼稚──接納和關愛,才能解開嫉妒的心鎖 PART4 培養小孩主動學習的能力 1即使是熟練的題目,也常會寫錯──從簡單的開始,激發學習動力 2我的孩子有過動症(ADHD)──找出不專心的原因,規範學習時間 3對讀書不感興趣──規劃方向性任務,引導孩子參與 4專注力不足──從孩子的興趣衍伸親子遊戲 5成績不好──親子一同真實互動,增加正向經驗 6討厭閱讀──營造讀書的氛圍,先引起孩子興趣 7不想做功課──父母一同陪讀,從小建立好習慣 PART5 結實的心理建設,陪伴孩子安穩成長 1愛亂發脾氣──運用小道具,提高孩子挫折忍受力 2太過依賴他人──父母捨得放手,讓孩子克服依賴 3在公共場所大吵大鬧──轉移注意力,命令會讓孩子更反抗 4太過敏感──漸進式讓孩子與他人接觸,大方鼓勵 5杞人憂天──和孩子隨時保持溝通,建立自信心 6因害怕失敗而不安──幫助孩子累積成功,更能跨越失敗 7抗壓性低、容易放棄──陪孩子練習解決,把膽怯化為敢 8不愛收拾──把收玩具變遊戲,建立自律好習慣
焦慮的是我們,不是他
不命令,讓孩子自己動
Drama Free
母親這種病+父親這種
父親這種病:當父愛缺
.AI無法取代的非認
有一種難題,叫父母:
用力奔跑的媽媽:跑過
零吼罵育兒的神逆轉練
別談教養,帶孩子擁抱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