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江澤民其人連環畫集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區域人口學研究:以中國區域治理為例
作者:
王學義、曾永明、周炎炎、王晟哲
分類:
軍政•法律
/
政治
叢書系列:M(西南財經-新)
出版社:
財經錢線
出版日期:2018/12/7
ISBN:9789576802799
書籍編號:kk0479278
頁數:338
定價:
650
元
優惠價:
88
折
572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區域人口學研究:以中國區域治理為例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區域人口學研究:以中國區域治理為例 內容簡介 區域人口學是人口學研究的新方向和人口學的分支學科,儘管它在學科理論建設上目前還不夠成熟,但不管是從世界範圍來講,還是從中國來講,都仍然有其形成和發展的現實基礎和理論支持。追求實現區域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戰略目標,不僅能夠催生區域人口學的形成,而且還必將促進區域人口學在理論上趨於成熟和完善、在實踐上有所建樹。
目錄 第一章引論 /1 第一節區域人口學的形成和發展 /1 一、區域人口學形成的現實基礎 /1 二、區域人口學在國內外的應用研究 /3 第二節區域人口學的內容框架和研究方法 /6 一、區域人口學的概念、基本範疇、主要內容 /6 二、區域人口學的研究方法 /8 第三節區域人口學的理論基礎 /9 一、現代西方經典人口理論 /9 二、區域可持續發展理論 /11 三、區域人口學相關學科理論 /16 第四節中國行政區劃和基本人口狀況 /18 一、行政區劃 /18 二、區域基本人口狀況 /19 第二章區域PRED 系統與協調性 /23 第一節區域PRED 系統相關關係 /23 一、PRED 系統的基本描述 /23 二、區域PRED 系統與區域人口均衡發展 /24 三、區域PRED 系統與區域可持續發展 /25 第二節省級區域PRED 系統協調性評估 /26 一、區域PRED 系統協調性評估理論方法 /26 二、協調性評估實證 /30 第三節市級區域PRED 系統協調性評估 /41 一、核心評價指標選取及賦權 /41 二、PRED 系統協調性評價 /43 第三章區域人口轉變與經濟社會影響 /48 第一節人口轉變理論與區域人口轉變研究的問題 /48 一、人口轉變論及對人口轉變后果的研究 /48 二、區域人口轉變研究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52 第二節區域人口政策調整與人口轉變 /54 一、研究區域、數據來源及抽樣調查總和生育率 /54 二、基於總和生育率的生育政策調整方案 /56 三、生育政策完善下戶籍人口變動趨勢 /67 四、生育政策完善下人口年齡結構變動趨勢 /75 第三節區域人口轉變及其經濟社會影響分析 /84 一、研究區域與說明 /84 二、人口再生產類型轉變形勢與特點 /84 三、人口素質轉變形勢與特點 /86 四、人口結構轉變形勢與特點 /90 五、人口轉變的經濟社會影響分析 /94 第四章區域人口現代化與經濟社會發展 /96 第一節人口現代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系統分析 /96 一、系統含義及系統構成 /96 二、系統的可協調性、可持續性 /99 第二節人口現代化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 /100 一、指標體系構建的意義、原則及思路 /100 二、指標體系的構建 /101 第三節國家人口現代化與經濟社會發展互動支撐能力評估 /104 一、人口現代化系統與經濟社會發展系統綜合值 /104 二、國家人口現代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的互動支撐能力評估 /108 第四節區域人口現代化與經濟社會發展互動支撐能力評估 /112 一、東、中、西部地區的互動支撐能力評估 /112 二、省級區域的互動支撐能力評估 /114 第五節人口現代化與經濟社會統籌發展路徑 /120 一、制定和完善統籌發展戰略規劃 /120 二、建立統籌發展的動力機制 /120 三、持續強化主體功能區和人口功能區建設 /121 四、建立和完善統籌發展的創新支撐體系 /122 第五章區域人口分佈與人口發展功能區 /124 第一節人口分佈、人口發展功能區的基本理論 /124 一、人口分佈理論 /124 二、人口發展功能區理論 /125 第二節區域人口分佈的空間實證分析 /127 一、研究區域及相關文獻梳理 /127 二、人口分佈的空間自相關分析 /128 三、人口分佈與地形因子的空間計量學分析 /132 四、研究結論 /137 第三節區域流動人口分佈以及城鄉人口分佈與城鎮化發展 /139 一、中國各省流動人口分佈分析 /139 二、中國各省城鄉人口分佈與城鎮化發展 /141 第四節區域人口集聚分佈與人口社會管理風險 /147 一、研究區域與說明 /147 二、人口集聚分佈趨勢與人口社會管理風險 /148 三、人口集聚的人口社會風險預警 /153 四、政策建議 /158 第五節區域人口發展功能區實證分析 /160 一、研究區域選擇與概況 /160 二、人口功能區評價的基礎依據和指標體系 /160 三、基於因子分析的人口功能區研究 /163 四、因子分析劃分地方人口發展功能區的適應性 /173 第六章區域和城市系統經濟人口承載力與影響因素研究 /175 第一節引論 /175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175 二、研究內容框架 /177 三、概念界定與研究對象 /178 第二節中國區域經濟人口承載力估計與預測 /183 一、中國省域人口與經濟發展現狀 /183 二、中國四大區域經濟人口承載力 /188 第三節中國城市經濟人口承載力估計與影響機制研究———以省會為例 /199 一、中國人口城鎮化的背景 /199 二、省會城市人口與經濟現狀 /202 三、經濟人口承載力影響因素分析 /204 第七章區域人口競爭力與提升策略 /215 第一節人口競爭力的基本理論 /215 一、基本概念闡釋 /215 二、主要評價標準、指標和體系 /216 第二節區域人口競爭力的實證分析 /217 一、區域人口競爭力評價方法 /218 二、區域人口競爭力評價指標 /219 三、區域人口競爭力評價結果及水平聚類 /221 第三節區域城市人口競爭力: 基於「北改」案例 /226 一、研究區域選擇與概況 /226 二、研究區域的人口競爭力分析 /228 三、基於「北改」實證的區域人口競爭力提升策略 /239 第八章區域人口發展規劃與執行評估 /242 第一節區域人口發展規劃 /242 一、區域人口發展規劃的基本描述 /242 二、區域人口發展規劃示例 /244 第二節區域人口發展規劃執行評估 /260 一、區域人口發展規劃執行評估的基本描述 /260 二、區域人口發展規劃執行評估報告 /262 第九章區域人口發展監測指標與模型方法 /267 第一節人口發展監測相關研究 /267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義 /267 二、人口發展監測相關研究狀況 /268 第二節區域人口發展監測模型方法 /270 一、國內外人口發展監測指標體系及其構建方法 /270 二、區域人口發展監測指標體系構建 /279 第三節區域人口發展監測指標、模型應用 /283 一、研究區域、評價要素及指標的賦權處理 /283 二、數據及方法 /285 三、人口發展內部要素及其與外部因素的相關性分析 /287 第十章區域人口發展的經驗模式 /296 第一節天津濱海新區模式: 人口均衡發展 /296 一、人口均衡發展的基本概念 /296 二、濱海新區人口均衡發展模式 /297 第二節成都模式: 城鄉人口統籌發展 /301 一、城鄉人口統籌發展的基本概念 /301 二、成都城鄉人口統籌發展的模式 /302 第三節長三角、珠三角模式: 區域人口協作發展 /307 一、區域人口協作發展的基本概念 /307 二、長三角、珠三角區域人口協作發展的模式 /308 參考文獻 /314 附錄 /318 附錄1預測模型及參數設置 /318 附錄2區域人口集聚風險評價模型方法 /324 後記 /326
新竄起者:破解中國巧
李登輝與台灣的國家認
地緣新秩序(2冊套書
地理的未來:太空如何
親密敵人:錯抱中國共
政治為什麼會失敗:如
毛氏美國:親歷文革的
歐盟視角:二十一世紀
華年心緒從頭理:回憶
黑暗資本:自由經濟,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