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飲料與調酒概論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到老師府辦桌:台北老家族的陳家菜
作者:
陳玠甫
分類:
料理•生活百科
/
飲食生活
叢書系列:品味事典
出版社:
時報
出版日期:2021/3/30
ISBN:9789571387529
書籍編號:kk0529241
頁數:200
定價:
350
元
優惠價:
79
折
277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到老師府辦桌:台北老家族的陳家菜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到老師府辦桌:台北老家族的陳家菜 內容簡介 ★★隨書加贈★★ ★到大稻埕「同安樂」品嚐陳家菜,消費兩份以上套餐現折300元(憑書腰折口)★ 台灣成長、美國留學、兩岸生活 擁有老靈魂的現代說書人 用一年的餐桌料理為您展示: 台北老家族深厚悠遠的飲食文化 是食譜,也是故事;是飲食,更是文化 做一道菜,寫一個故事,想念一個人 到「老師府」裡找老台北的味道! 「這是首次正式公開老師府『陳悅記』幾代以來幾乎沒有變化的菜餚。很多人不知道,柴米油鹽庖廚之事,其實具體而微的體現了中國人獨特的文化習性,這也是在吃喝了數十年後的我才猛然發覺的平凡中的不平凡:小小的細節有著大大的文章。」──陳玠甫 陳玠甫的身分多重,曾經是電視台主播、教育機構創辦人,甚至在中國大陸負責過古村落的規劃發展。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他,來自於一個台北的老家族──「陳悅記」。「陳悅記」家族的祖宅「老師府」,由清末大龍峒的頭人陳維英之父陳遜言所建造,陳維英曾任當時兩大書院的院長,作育英才無數,地方皆以「老師」尊稱,因此稱其祖厝為「老師府」。 家學淵源的陳玠甫,在父親過世後,追思與祭祀之際,驚覺原本餐桌上習以為常的料理,竟然藏著深深的思念與悠久的歷史文化。然而出版本書,不僅僅是個人的追思,陳玠甫化身為一位「現代說書人」,從大龍峒老師府陳悅記的歷史談起,帶領讀者穿越時空,看見老台北繁華至極的風華絕代,也看見大時代裡大家族的興盛與衰落,以及新世代勇於傳承、善於創新的努力。 本書分做「開篇:北台灣的老陳家」、「續曲:吃一輪陳家菜」、「尾聲:近悅遠來同安樂」三部分。文字揉合了個人的家族記憶與集體的歷史脈絡,呈現出來自一個兒子的思念,身為後代子孫的責任,以及做為一個創業者的遠見。在續曲中,還特別以別緻而寫實的插畫,搭配從未公開的「陳家食譜」與「陳家故事」,透過圖文「說菜」,將已失落的記憶中的「陳家菜」,重新召喚出來,躍然紙上餐桌。 「吃,是跟我們生活最密切的活動之一,在文化傳承和傳遞中,姑且是個引子,從吃什麼、怎麼吃、什麼時候吃,去了解傳統文化、祭祀的獨特性和優雅,也許慢慢對於保護自己的文化,會有更多的接力賽持續下去吧!」──陳玠甫 好料推薦 丁曉菁│方文山│趙 怡│林俊明 全書寫作淺顯易懂,信手拈來、一氣呵成,而且仔細咀嚼,又能讀出作者慎終追遠,以及努力想為家人與在地文化傳承做些什麼的幽深情懷,著實增添了台灣餐飲故事迷人豐富的篇章。──丁曉菁│文化內容策進院董事長 一首歌能聯想起一段記憶,一道菜也可以。推開陳家府的大門,是來自老手藝的款款香氣,目及所至,最先是鼻子、然後是大腦中浮現溫情而果敢的家族故事,最後才是咽入喉中的那絲餘味。──方文山│華語流行音樂作詞人 作者雖以老家的飲食炊作為題,端上桌的菜色盡是上下古今的文史情懷和深沉而濃郁的家國之思。──趙怡│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總會長╱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 這本書讓我們更看到「復興優雅文化」的重要性,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有「品味、品格」的人,繼續傳承下去,共同來造就「幸福美滿的人生」。──林俊明│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林本堂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作者簡介 陳玠甫 政大外交、美國埃默森政治傳播研究所畢業。 曾經是媒體人、教育機構創辦人,後來全心投入大陸古村落規劃發展和傳統文化傳承的工作。 2017年開始,在台北大稻埕經營展覽和餐飲空間,希望將老台北的風情帶給到台北老街旅遊的遊客,並回到老家參與國定古蹟陳悅記的修復籌備工作。 在大稻埕開店,也同時是一段找回自己的過程:從自身家族為起點,整理老台北的傳統、習俗、文化,因為對歷史的重新認識,並不是光靠閱讀歷史書就能夠瞭解全貌的。大稻埕最初是泉州同安人的聚落,老師府陳悅記也是兩百多年前自泉州同安來到台北大龍峒,與大稻埕的發展歷史更有密切關聯,所以把自家的生活、餐飲展現出來成為找尋老台北的第一步。
目錄 推薦序 不平凡的滋味,串起有溫度的故事│丁曉菁 一道菜,鑄就記憶裡的「老靈魂」│方文山 又一次的驚艷│趙 怡 做一個有「品味、品格」的人│林俊明 開篇:北台灣的老陳家 尋味以追遠 大龍峒老師府「陳悅記」 港墘陳氏列傳:北台文豪陳維英與台灣第一網紅陳培根 陳德星堂變成總督府 陳悅記讓台灣尾變成台灣頭 那些「喬」家飯局 續曲:吃一輪陳家菜 吃字這條路 從家人到家族的書寫 老陳家春夏秋冬的餐桌 過年的菜 ●在料理中傳承文化 ●澎湃食材擔當──佛跳牆 ●貴氣十足拿手菜──金包銀 ●冬吃蘿蔔夏吃薑──菜頭排骨 ●美味齒頰留香──芋頭排骨 ●客家菜串門子──一帆風順 ●刀工大全──雙喜連 ●新年供桌上的小糕點 ●正月初九,三跪九叩拜天公 祭祀的菜 ●用陳家菜遙念曾祖父和祖父 ●爺爺愛的甘苦滋味──香魚 ●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思念──麥芽蛋 ●極簡養胃大補湯──泔雞 ●二月初五拜月嬌祖媽──陳家雞捲 ●秋天祭祀的獨特菜色──栗子雞 節氣的菜 ●別無分號的春天滋味──春捲 ●五月五過端午──陳家鹹粽 ●七月初七,接眼淚的碗──糯米圓子 ●臘月初二尾牙宴──潤餅 父母親的菜 ●吃貨父親,廚師母親的真愛表現──豆瓣鯉魚 ●母親的獨門手藝──粉蒸排骨 ●四川味與客家味的結合──黃豆瓣薑絲牛肉 ●清而不濁保醇厚──醃篤鮮 幕後操「盤」手 尾聲 近悅遠來同安樂 讓傳統再利用 台灣文藝復興將精采絕倫 後記 存放記憶與文化的餐桌
貓狗營養學(二版):
咖啡旅人美學筆記:
無肉之歡
蜜秘:從一隻蜜蜂走到
虹吸咖啡研究室:認識
米其林料理人的日常和
摘柿記
島嶼的餐桌:36種臺
我生命中的五感滋味:
你喝的水其實很有戲!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