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江澤民其人連環畫集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兩岸經貿互動的隱憂與生機
分類:
軍政•法律
/
政治
叢書系列:文集系列
出版社:
允晨文化
出版日期:1995/10/1
ISBN:9579449090
書籍編號:bk0015036
頁數:288
定價:
220
元
優惠價:
79
折
174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兩岸經貿互動的隱憂與生機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同類推薦
■ 內容簡介
兩岸關係既非純綷經濟問題也非純綷政治問題。長遠看來,兩岸經貿關係的提昇有賴政治關係的改善。經貿關係的發展已提供改善兩岸政治關係的基礎。兩岸政治分歧的解決取決於雙方當局的政治智慧。兩岸當局恐怕必須在目前分裂主權的政治現實下與「一國兩制」之間尋求一個對兩岸皆有利的政治平衡點。 廖光生 (香港) 「亞太營運中心」的目標是要鼓勵外商企業或已對外投資的台灣本地企業,以台灣作為基地,從事跨國性高附加價值的經濟活動。它是解決當前台灣經濟發展面臨許多問題的全面計劃,比「國家建設六年計劃」更徹底,可以說是台灣經濟發展脫胎換骨的大計。 薛 琦 (台北) 從產權與管理權的分離到企業的自主權與公司法人的獨立地位;大陸的經濟改革逐漸與資本主義共存。由於「市場經濟」發展迅速,刺激了大陸人民的購買力;同時台商為了取得大陸市場而往大陸投資的人數顯著增加。 張榮豐 (台北) 開發上海浦東的目的之一是加速中國的市場經濟與國際經濟接軌,借東亞與世界經濟結構調整之際加速和建立一個國際性的商業與金融城市。上海與港台今後的經貿關係將隨著上海的開發進一步發展,在這個發展過程中,上海與台、港的經濟互動意義頗為重大。 劉同舜 (上海) 一部份台灣出口香港貨物 (根據台灣海關的紀錄) 未曾進入香港水域而在香港海關沒有登記。這些在香港海關沒有紀錄的貨物可稱為台灣對大陸「直接出口」,這種「直接出口」的貨物有愈來愈多的趨勢。 宋恩榮 (香港) 經過幾年高速的成長之後,兩岸垂直分工的經貿關係 (即大陸台資企業出產勞動密集產品,而台灣出口技術、資金密集產品) 已趨近飽和,難以為繼,兩岸經貿關係已到了一個轉折變化時期。 陳文鴻、朱文暉 (香港)
■ 編者簡介
廖光生 一九四一年生,台灣大學政治學學士,美國密西根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教授。對中國、亞太地區經濟發展及國際政治有相當研究。著有Modernization and Diplomacy of China (1981) 、Economic and Public Affairs in Hong Kong (1981,1982,1983)、Antiforeignism and Modern-ization in China (1984,1986,1990) 、《排外與中國政治》 (1987,1988)、《中日關係與亞太區域合作》 (1990) 、《兩岸經濟發展與亞太區城互動》 (1991) 、Politics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1993)和 The New International Order in East Asia (1994)等書。學術論文見於China Quar-terly, World Politics, World Affairs, Communication Research及《明報月刊》、《信報月刊》、《九十年代》、《開放》、《爭鳴》、《遠見》、《統領》等期刊。
親密敵人:錯抱中國共
政治為什麼會失敗:如
毛氏美國:親歷文革的
歐盟視角:二十一世紀
華年心緒從頭理:回憶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
我是胡志強,今天來報
關鍵十年:美國對抗中
戰爭的根源:兩種地緣
劉必榮教你國際觀:七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