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隋建國
.
影像的閱讀
.
A致X:給獄中情人的
.
另類的出口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班托的素描簿
Bento’s Sketchbook
作者:
約翰•伯格
譯者:
吳莉君
分類:
藝術•美學
/
藝術欣賞
叢書系列:麥田人文
出版社:
麥田
出版日期:2012/6/28
ISBN:9789861737928
書籍編號:kk0323755
頁數:176
定價:
350
元
優惠價:
79
折
277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暫停販售
暫無供應商:尋找供貨商中(也有可能出版社已結束)。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班托的素描簿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同類推薦
班托的素描簿 觀看的方式+繪畫的過程=班托的素描簿 英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家、美學理論大師──約翰•伯格,首部收錄作者親筆素描,以文字與圖像呈現的素描沉思錄。 伯格透過斯賓諾莎(班托)哲學思想的影響,試圖再現整合兩者的觀看之道。 李明璁(作家,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 姚瑞中(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講師) 郭力昕(政大廣電系副教授) 黃孫權(破報總編輯,高師大跨藝所教授) 劉惠媛(藝術評論者) ??聯合推薦 我們畫畫的人,不僅想創作一些看得見的東西讓別人觀察,也希望能附帶一些看不見的東西,陪著它走向無法預料的終點。——約翰•伯格 班托(Bento)是十七世紀哲學家斯賓諾沙(Baruch Spinoza, 1632-1677)的小名。斯賓諾莎很迷戀光學,也喜歡畫畫,據說他會隨身攜帶一本素描簿,畫下眼睛所見的事物。1677,在他猝死之後,保留了書信、手稿、筆記,但就是沒有那本素描簿。 終其一生,關注繪畫的柏格,多年來始終對那本素描簿充滿好奇,常想像裡面究竟畫了些什麼,希望能一邊看著斯賓諾莎用他的雙眼觀察到的事物,一邊重讀斯賓諾莎的一些話語和令人吃驚的哲學命題。 去年一位波蘭印刷工人送給他一本素描簿,封面是麂皮材質皮膚色,伯格一看到就說:「這就是班托的素描簿。」接著他就開始在裡面素描,藉由斯賓諾莎給他的靈感,畫下那些慫恿他把它們畫下來的東西。伯格和班托,在用眼睛觀看,在用眼睛質疑的動作中,他們變成彼此的替身。他們對於素描這項活動能把自身帶往何處,指向何物,有著同樣的體悟。 全書不分章節,也沒有標題日期,就像素描簿一樣,收錄三十幅伯格的素描(以植物、人物為主,也有一些物件和建築風景),以及該幅素描所引發的思考文字。文字中描繪了繪畫的過程,也描繪他的沉思冥想,以及藝術如何引導我們凝視這個世界。 伯格以一種親身示範的方式,將他以往有關觀看、藝術、對抗等等的觀念重新整合凝聚,在本書中精采呈現。書中也穿插了從斯賓諾沙《知性改進論》和《倫理學》這兩本書中摘錄出來的文字,與內文相呼應,是一本大師與大師的唱和創意之作。 推薦序: 「John Berger左手寫藝術批評和小說散文,右手做素描創作。無論文學、評論或畫作,Berger總能從最細節的經驗與觀察出發,終而連結到最宏觀、深邃、又具有批判視野的哲學與生命反思裡。他對凡常人物與日常生活的熱情,是強大且綿延無盡的,對藝術也是。他的左翼政治立場與淑世精神,使他無論作畫或談論素描,不會停留在技法等瑣碎的小格局裡孤芳自賞。Berger總是將藝術和他對生命、歷史、政治、與馬克思人道主義的大關懷聯繫到一起,使藝術、政治、歷史、或馬克斯主義,都不會是孤高、艱澀、互不相干的冰冷知識或死硬教條。從《觀看的方式》、《觀看的視界》到《班托的素描簿》,John Berger四十年來犀利、堅定、溫暖、細緻,始終如一。」??郭力昕(政大廣電系副教授) 「伯格有著洞悉人性且獨一無二的傾訴之聲,這聲音與他的素描技巧共延迴盪,締造出這本凝練之書。這兩項稟賦與斯賓諾莎如謎般難解的哲學命題攜手合作,建構了一次卓越非凡的見證行動。」??Teju Cole,《紐約時報》 「如通電般令人震驚的思想和能量……在年歲與脾性的洗練下,伯格以益發沉穩的文字和圖像,對今日的全球災難與日常生活提出振奮人心且堅定不移的敘述。」??Colin MacCabe,《新政治家》 「充滿啟發性、挑戰性,值得細讀。」??《金融時報》 「自成一格。」??Nick Wroe,《衛報》 「本書展現了他的註冊商標:如詩般的精準。」??《蘇格蘭人》作者Meaghan Delahunt 自伯格青少年起,斯賓諾莎就是他最傾心的哲學家之一,「讀的時候我並不總是都能理解,或者應該說,很少真的讀懂」。書寫這本書時,他不是把斯賓諾莎當成「大師」,而更像是一名「同伴」。伯格和斯賓諾莎都對觀看的本質充滿著迷:斯賓諾莎是光學這門新科學領域裡的鏡片研磨師;兩人都熱愛素描。「從一開始,我就沒想過這是一本關於斯賓諾莎的書。我認為這本書是關於我們存活的這個世界,而且經常是我們基於好的壞的種種理由拒絕去注視的那個部分。這本書就是試圖去觀看和理解我們今日生活的這個世界。」??Susan Mansfield訪問伯格,《蘇格蘭人》
約翰•伯格(John Berger, 1926.11.5-) 文化藝術評論家、作家、詩人、劇作家等,1926年出生於倫敦。1944至1946年結束服役後,進入倫敦中央藝術學院及切爾西(Chelsea)藝術學院就學。1948至1955年開始教授繪畫,並展開終其一生的繪畫生涯。他的作品曾在倫敦的?登斯坦畫廊、瑞德弗尼畫廊,以及萊斯特等畫廊展出。 1952年伯格開始替以政治、社會問題、書刊、電影、戲劇等為主題的《新政治家》雜誌撰稿,並很快的以一位深具影響力的馬克思主義的藝術評論家身分竄起。從那時起他陸續出版了多本藝術評論書籍,包括了有口皆碑的藝術研究作品《觀看的方式》。這本書是以BBC的同名電視影片裡的某些概念為出發點。 伯格的第一部小說發表於1958年,他創造了一種別出心裁的小說體,包括1972年贏得英國布克獎以及布萊克紀念獎的作品G,並與瑞士導演阿蘭•鄧內合作,撰寫電影劇本《2000年約拿即將25歲》,以及多部電影劇本。他還撰寫了多部舞台劇本。在過去的這二十多年,伯格長期居住在靠近法國邊境阿爾卑斯山的小村鎮裡,深受山中居民的傳統習俗以及艱困的生活形態所吸引,他也以他們為主題撰寫了多部相關作品。 伯格雖已年近八十,依然十分活躍,作品大多具有濃厚的批判色彩,且表現形式不斷的推陳出新,對社會政治等議題也有其獨特的看法及熱情。他被公認為是英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家。相關重要著作還有《永恆的紅色》、《畢卡索的成功與失敗》、《影像的閱讀》、《藝術與革命》、《另類的出口》、《另一種影像敘事》、《我們在此相遇》、《留住一切親愛的》、《觀看的視界》等。
命運藏畫中Ⅱ:命中注
藝用3D表情解剖書:
為什麼這幅畫很厲害!
祝大家文藝復興!三傑
無人知曉的美麗宇宙【
命運藏畫中Ⅰ:是意外
汝色 Colors
一幅畫看日本【吉卜力
漫步裡的台灣美術:藝
乖,你聽畫:希臘羅馬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