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聯合文學雜誌328期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文化研究期刊(第23期/2016秋)
作者:
張小虹、蘇哲安、陳奕麟等
分類:
雜誌•期刊
/
期刊
出版社:
國立交通大學
出版日期:2016/12/1
ISBN:9786690380189
書籍編號:kk0438555
頁數:291
定價:
350
元
優惠價:
95
折
332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文化研究期刊(第23期/2016秋)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同類推薦
文化研究期刊(第23期/2016秋) 本刊為TSSCI收錄期刊 並獲101-103年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綜合類評比:A級期刊 《文化研究》為半年刊,自2005年創刊以來,秉持超越學科界限並且鼓勵批判對話的理念,針對文化議題的不同面向進行探討,期待能夠促成更多不同領域的學術對話,並且呈現具有導引性與當代性的研究成果。 《文化研究》已經被納入TSSCI以及THCI核心期刊。歷年來,《文化研究》吸引的稿件來自台灣、大陸、香港、日本、韓國、新加坡以及歐美地區,成為跨地區之重要國際性華語學術期刊。除了展現了多重地理空間的交錯,本刊亦成為多元學科空間交會的連結點,包括文學、哲學、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藝術研究、電影研究,而如同串流不同網際空間的「路由器」(Router),讓多重思想網域得以並存。這些學術功力紮實而思想活潑的研究論文挑戰學科界限,面對文化議題,開闢出各自不同的思考道路,更凸顯了Router的古典意義:「路徑拓展者」(route + er)。每一位作者,都是「路徑拓展者」;每一篇文章,在傳遞思考的路徑中,也替《文化研究》這份刊物不斷重新界定自身。 《文化研究》第二十三期 本期特別規劃「318事件後的思想介入」以及「香港(後)殖民主義的新面貌及文化危機」兩個專題,以思想介入的方式,思考臺灣與香港當前的文化狀況。收錄包括洪世謙的〈318的概念〉、楊凱麟的〈事件318〉,以及張小虹的〈太陽花運動影像作為「美學事件」〉等文,另外邀請蘇哲安提供的〈太陽花運動類比性的翻譯:在全球國家物流政變與共通普及的創構之間〉。 2014年的318事件以某種間接的方式影響了同年9月香港的雨傘運動。本刊客編陳奕麟認為,大中華時代已經過去,目前香港所面對的是大中國的時代,也就是中國在全球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下的殖民霸權,陳奕麟所謂的「南向殖民主義」。他特別以文化認同、地方自主權,以及民主化這幾個面向,規劃專題「香港(後)殖民主義的新面貌及文化危機」。而黎國威的〈以購物之名:從網絡集體創作看「再造香港」〉,則從不同的角度,同樣針對雨傘運動,提出再造香港的不同可能性。 在臺灣與香港的2014兩個事件的回顧之際,潘博成的書評〈評介阿斯特莉特•埃爾《文化中的記憶》〉也值得推薦。
作者簡介 王智明 中研院歐美所副研究員,清華大學人社系與交通大學社文所合聘副教授。研究領域為亞裔美國文學、文化研究以及學術建制與思想史。 洪世謙 現任國立中山大學哲學所副教授。研究領域:當代法國哲學、政治哲學、解構主義、馬克思主義。主要關注議題為「去政治與再政治」、「倫理主體、他者與暴力」、「去疆界與跨國移動」。 陳 蒨 英國牛津大學取得社會人類學博士學位。現任香港樹仁大學研究辦事處總監及社會學教授。研究涉及香港、臺灣、中國大陸及新加坡,領域包括家族、宗教、身份認同及文化遺產。 陳欣欣 Angelina Chin 加州Pomona College歷史系副教授,UC Santa Cruz歷史系博士,主要研究範圍包括香港,臺灣以及珠三角洲之社會變遷,移民及身分問題。 陳奕麟 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合聘教授,研究興趣包括古典社會文化理論與思想史、批判主體性與文化政治現代民族國家等。 張小虹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系特聘教授,著有《時尚現代性》(2016)、《假全球化》(2007)、《在百貨公司遇見狼》(2002)、《怪胎家庭羅曼史》(2000) 等學術專書。 張佩思 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研究興趣包括:香港研究、後殖民理論、視覺文化、政治與美學、精神分析。 童慶生 現任中山大學博雅學院和外國語學院雙聘教授,“百人計畫”(二期)“學科帶頭人”。擔任多份國際學術雜誌和叢書的編委或顧問編委。 彭麗君 現職香港中文大學,為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於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取得比較文學博士學位。研究範圍包括中國現代性、視覺文化和知識產權論述等。 楊凱麟 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著有《分裂分析福柯》、《書寫與影像-法國思想,在地實踐》,譯有《德勒茲論傅柯》、《消失的美學》、《德勒茲-存有的喧囂》等。 劉世鼎 畢業於輔大電子系和傳播研究所,曾做過報社記者。2003年在倫敦完成博士學業後赴澳門大學傳播系任教至今,研究成果發表在positions, Third World Quarterly和New Left Review等國際學術期刊。 潘博成 現為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目前正在藉助集體記憶/文化記憶理論,從事1950年代廣州城市市民日常生活研究。 黎國威 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文化與宗教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興趣包括中港臺政治、網絡社群和創作、漢語現當代文學和文化、東亞流行文化。 羅貴祥 現為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教授, 創意及專業寫作課程主任。 蘇哲安 Jon Solomon 現為法國里昂第三大學跨文本跨文化研究所教授。其主要的研究領域包括:生命政治、翻譯研究、政治哲學理論、東亞殖民史、資訊科技與種族主義等等。
Watch Taiw
歷史臺灣:國立臺灣歷
《河流》身心靈療癒.
Watch Taiw
ef東京衣芙雜誌【國
ef東京衣芙雜誌【國
Watch Taiw
歷史臺灣:國立臺灣歷
ef東京衣芙雜誌【國
《河流》身心靈療癒.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