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飲料與調酒概論
.
美國威士忌全書:11
.
新版威士忌學:簡史、
.
酒徒之書:喝懂、喝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威士忌學:簡史•原料•製程•蒸餾•熟陳•調和與裝瓶,追尋完美製程的究極之書
作者:
邱德夫
分類:
料理•生活百科
/
飲食生活
叢書系列:我的檔案夾
出版社:
寫樂文化
出版日期:2018/1/30
ISBN:9789869561112
書籍編號:kk0459296
頁數:432
定價:
950
元
優惠價:
79
折
751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威士忌學:簡史•原料•製程•蒸餾•熟陳•調和與裝瓶,追尋完美製程的究極之書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威士忌學:簡史•原料•製程•蒸餾•熟陳•調和與裝瓶,追尋完美製程的究極之書 內容簡介 威士忌學 第一本以工程師的實證精神,追尋完美的究極之書 2000餘品飲筆記的大數據,尋究製程的完美數據── 研磨篩網比例、糖化槽溫度與PH值、橡木的物理與化學組成,乃至撼動蒸餾廠根本的出酒率計算… 【本書精華】 上下五百年的歷史文化考究 作者上窮碧落下黃泉的翻找歷史文卷,從蒸餾的起源到技術發展,仔細追尋重要法案的成因及後果,一氣呵成的探究今日威士忌的文化成就。 � 分毫不差的製程數據分析 作者以其工程博士背景,從大麥研磨後的比例到出酒率精密計算,杜絕行銷術語及道聽途說,揭開威士忌製程的根本奧秘。 � 獨家珍貴圖表超過330+幅 作者及其同好走訪多次、探訪多年的圖片約270張,深入威士忌十多年,融會貫通後親製的獨家圖表約65張!一本就網羅世界各大酒廠壓箱的珍貴歷史和圖片! 【推薦人】 蘇格蘭雙耳小酒杯執持者(Master Keeper)個人品飲紀錄超過4500種 姚和成 飲食生活作家、蘇格蘭雙耳小酒杯執持者(Keeper of the Quaich) 葉怡蘭 台灣單一麥芽威士忌品酒研究社現任理事 蘇世昌 【本書內容】 挖掘歷史真相、直擊關鍵產區、深入蒸餾現場 第一本中文寫作的【威士忌學】書 ■ 簡史 � 人類早在900年前便開始釀酒,但15世紀後英王亨利八世為了休妻而與羅馬教皇反目,讓原本教廷獨有的蒸餾技術流傳民間,而後開始大量釀製威士忌,卻也因為稅收問題,造成私釀橫行。 � 為了解決私釀問題,十九世紀中以前通過一系列法案,私釀廠紛紛合法化,並開始進行調合,同時也發現木桶陳年的優點,加上連續式蒸餾技術的革命性發明,形成威士忌產業的第一次大爆發。 � 派替生危機、一次世界大戰、美國禁酒令及二次世界大戰,讓產業蕭條數十年,等二戰結束,產業逐漸復甦,並在1970年代形成產量滿載的第二度大爆發。但前後兩度石油危機以及口味轉向,產業再度沉寂十數年,卻也埋下單一麥芽威士忌流行的種子。 � 邁入二十一世紀後,威士忌風潮再度吹起,從2000年以降,總共興建了27座新蒸餾廠,加上舊廠的擴建和增產,形成產業的第三度大爆發,正是我們躬逢其盛的這個時代。 ■ 原料 � 仔細看看威士忌酒標上的成分:水、大麥(或麥芽或其他穀物)及酵母菌,如此簡單的成分卻讓威士忌風靡全世界長達百年,左右歐洲大陸經濟! � 燃燒泥煤產生的煙霧,富含各種酚類懸浮微粒,附著在潮溼的麥芽顆粒上,經蒸餾後形成俗稱的泥煤味。有一說是泥煤味道貌似「征露丸」,但卻有人愛不釋手! � 許多蒸餾廠摻用啤酒酵母,由於啤酒酵母比蒸餾酵母提早失去活性或甚至死亡,增加乳酸菌生長繁殖的風險,進而降低pH值,也跟著改變發酵風味。 ■ 蒸餾 � 傳言「蒸餾器形狀決定酒廠風格」,但了解蒸餾器還不足夠瞭解酒廠,因為影響風味的還包含蒸餾器周邊的槽體、管線、溫控、能源系統等諸多設備! � 全球眾多的威士忌品項中,蘇格蘭麥芽威士忌可能是最堅持傳統的一種酒類,數百年來都是簡單的以壺式蒸餾器作批次蒸餾來取得新酒,所差者,形狀、大小之別而已。 � 蒸餾器會由經驗老到的專業廠商製作,這些廠商握有眾多既有酒廠資料,因此可根據新酒廠所希望的風味提供專業建議,譬如噶瑪蘭酒廠便是委託1930年代成立的弗賽斯集團(Forsyths Group)作整廠規劃,但南投酒廠卻是徵調、整修台灣菸酒公賣局時代、原來用於蒸餾白蘭地的老蒸餾器,加上1座新購蒸餾器組成製作陣容,2間台灣的蒸餾廠各具不同的立足點。 ■ 熟陳 � 位在肯塔基州的製桶廠(簡稱KYC),使用美國白橡木製作波本酒所需的橡木桶。這種橡木雖盛產於美國東部,但中部Ozarks山區因土壤較薄且多岩,因此慢速生長,木質密度較高也較為挺直,被評定為最優良的橡木來源。 � 台灣人偏愛雪莉桶的原因,主要在於相傳年份越高的酒色澤越深,而越老的酒風味自然越好。一般而言,波本桶的酒色較淺,雪莉桶較深,因此台灣人認為雪莉桶深色酒而風味佳。拉長陳放時間可能加深酒色,但與木桶的燒烤程度和使用次數息息相關,初次裝填的雪莉桶只需3、5年便可讓酒色深如醬油,許多2、30年的波本桶老酒依舊酒色清淡。 � 除了常見的橡木桶之外,少數酒廠另使用其他較為罕見的橡木桶,也曾聽業界人士談論,嘗試以製作墨西哥Tabasco辣醬的橡木桶,經清洗處理後來熟陳威士忌(但產品被SWA打回票,不得冠以Scotch Whisky之名) ■ 調和與裝瓶 � 威士忌酒商大肆炒作酒色,影響消費心理,法規也明訂允許加入焦糖著色。時至如今,只要瓶身上沒註明「No artificial coloring」等字樣的威士忌,都大可假設有添加著色物。 � 目前噶瑪蘭使用雪莉桶與波本桶的比例約為7:3,其中雪莉桶由西班牙2座雪莉酒廠提供(名稱保密),大部分是為了威士忌產業所特製的雪莉桶,小部分則來自雪莉酒產業的老雪莉桶,後者價高且取得困難,目前僅於勾兌使用,不作單桶裝瓶。 � 穀物威士忌於調和時極其重要,原因是穀物威士忌經連續蒸餾後,新酒酒精度高達94.5%,接近純淨無雜質的中性酒精,若放置於較小的橡木桶以及酒窖中溫度較高的位置,則可以在短時間——譬如15年內,達到和諧、平衡的熟成香氣。 *** 根據蘇格蘭威士忌法規,所謂Scotch Whisky ── 「以水及發芽大麥或其他全穀物為原料,並且在蒸餾廠內製作成穀物糊,再以天然酵素糖化穀物糊,而後只得添加酵母菌以進行發酵。」 短短兩行字,包含了農業穀物改良、林木業、蒸餾化工業、器材製造業等工藝的進化,乃至集其大成、撼動經濟的龐大酒業,這數百年的歷史沿革與爭論不休,成就了不斷進化的威士忌科學!
作者簡介 邱德夫 美國科羅拉多州州立大學土木工程博士(Ph.D),目前從事工程顧問工作,曾參與國內外捷運、道路、橋梁、水、電事業等重大工程規劃設計。 �H 2005年開始經營「憑高酹酒,此興悠哉」部落格至今,已完成超過2000種以上的品酒筆記,發表上百篇的威士忌專業論述文章。 �H 2006年加入「台灣單一麥芽威士忌品酒研究社」,並於2012∼2015年擔任理事長,舉辦並協助數十場品酒會。 �H 2014年開始於《財訊雙週刊》撰寫威士忌專欄至今。 2015年秋季取得蘇格蘭雙耳小酒杯執持者(Keeper of the Quaich)頭銜 2017年完成《威士忌的科學》之審訂。 2018年出版《威士忌學》(寫樂文化)一書。 有關「台灣單一麥芽威士忌品酒研究社」: 台灣單一麥芽威士忌品酒研究社(Taiwan Single Malt Whisky Tasting Association, TSMWTA)是台灣第一個威士忌專業品飲社團,成立的時間點恰為台灣(及全球)威士忌起興年代。當時幾位《明日報》及部落格版主經常相互交流及討論,最終決議組成威士忌同好團體,於2005年1月1日舉辦成立大會,並機緣湊巧的目睹單一麥芽威士忌的起飛,也見證這十幾年來如奇蹟般衝高的景象。 社團成立初始便以推廣、提倡威士忌品飲文化為己任,拒絕從事商業行為,固定以品酒會為主要活動。因此限制社員人數。不過當社群媒體席捲全球,為擴大討論研究風氣,所以在2012年於臉書成立公開社團,至2017年底為止,成員已超過13,000人。
目錄 【推薦序】靠精準數據熟陳的威士忌全書 姚和成 【推薦序】知識狂熱者的威士忌書寫 葉怡蘭 【推薦序】酒勿嫌濁,人當取醇 蘇世昌 【自序】白髮戴花君莫笑,人生何處似樽前 第一篇 細說從頭──從生命之水到蘇格蘭威士忌 蘇格蘭威士忌簡史 1494∼1725年:啟蒙及私釀 1725∼1823年:酒汁法、高地線、貨物稅法 1823∼1853年:連續式蒸餾器、穀物威士忌 1853∼1870年:調和式威士忌、義大利雜貨店、烈酒法 1870∼1900年:DCL、The Glenlivet、大爆發、塔樓、派替生危機 1900∼1914年:何謂威士忌、Whiskey 1914∼1933年:一次大戰、熟陳年限、酒精度、美國禁酒令 1933∼1945年:二次大戰、大蕭條、SWA 1945∼1975年:第二次大爆發、威士忌湖、產製技術 1975∼1994年:第二次大蕭條、單一麥芽威士忌、國際化 *延伸閱讀:關於Keepers的二三事 1994∼現在年:第三次大爆發 威士忌的5大產國及規範 1.愛爾蘭2.蘇格蘭3.美國4.加拿大5.日本 第二篇 原料——從麥、水、酵母菌道具有衝突美感的泥煤風味 穀物使用簡史 大麥歷久儲存,成為發芽穀物主要原料 蒸餾原料區分為高地區的大麥,低地區則混有其它穀物 大麥品種的遞變 黃金諾言大麥登場,縱橫威士忌酒業長達20年 培育新品種大麥所需的成本所費不貲 *延伸閱讀:大麥與風土品酒會拾穗 *延伸閱讀:再談大麥——從Tusail品酒會談起 大麥的構造及組成 麥芽的製作步驟1:浸泡(Steeping) 麥芽的製作步驟2:發芽(Germination) 麥芽的製作步驟3:烘乾(Kilning) 商業麥芽的規格 其它可作為威士忌原料的穀物:1.玉米2.小麥 最具衝突美感的特異風味:泥煤 泥煤值或酚值代表各自的氣味特徵 泥煤區的種類與含量 蒸餾廠選址的最重要因素:水 製酒過程中的各種水:1.製作水2.輔助用水 第三篇 原料的處理——決定酒精產出與芳香風味的因子 製作威士忌的第一步:研磨 研磨機是酒廠裡的製酒源頭和關鍵 研磨機的分類 嚴密控溫的製程:糖化 蒸餾廠最高技術性的流程、評斷蒸餾者能力的關鍵 1.傳統式糖化槽2.半濾式糖化槽 穀物威士忌的糖化 製造酒精的微生物:酵母菌 商業酵母 發酵4大製程:投入(pitching)有氧、厭氧、結束 發酵時間與雜菌 第四篇 蒸餾──天使與魔鬼並存的蒸餾技術 蒸餾器形狀決定酒廠風格 設備與風格間之對應關係 銅的功效 *延伸閱讀:艾莎貝初探 *延伸閱讀保險箱還有課稅功用嗎? *延伸閱讀:酒心切點的差異比較——以TTL 泥煤版為例 *延伸閱讀:算術練習——以Auchroisk 蒸餾廠為例 *延伸閱讀:穀物蒸餾 第五篇 熟陳──橡木桶的追逐與迷思 橡木桶:威士忌陳年的關鍵 橡木的種類與組成 鍍金年代的浮華亂象 雪莉桶迷人風味大受歡迎 「豬頭桶」帶來混合木桶的風味 各式橡木桶的種類與特色比較 認識波本桶與雪莉桶 波本桶的製作(以KYC製桶廠為例) 雪莉桶的製作(以愛丁頓集團為例) 橡木桶的生命力影響酒的風味 橡木桶的3大互動熟陳階段:1.排除2.賦予3.互動 影響橡木桶熟陳的兩大因子:1.時間2.入桶酒精度 橡木桶的儲存受制於倉庫裡的微氣候 橡木桶會進行呼吸作用?——天使的分享 橡木桶使用策略 琥珀光迷思,色不迷人人自迷 第六篇 調和與裝瓶──製酒師一生懸命所追求的工藝 製酒師一生懸命所追求的工藝 調和威士忌考驗製酒師工藝 千帆過盡皆不是:單一桶為饕客行家的晉身階? *延伸閱讀:「源自日本,調和藝術之美」- 響的調和講座 *延伸閱讀:福與先生新響示誠 酒精度限制及酒度標示 酒質經過融合(marrying)更為圓潤、滑順 焦糖著色及冷凝過濾 添加焦糖添加物以滿足豐潤色澤 冷凝過濾的原理與作用 冷凝過濾會喪失部分風味? OB、IB裝瓶的區隔 獨立裝瓶廠 IB裝瓶提供許多冒險樂趣 酒齡 酒色、酒齡與酒質迷思 停儲在橡木桶的完美熟成時刻 老酒行蹤之迷 新舊裝瓶與瓶中陳年 *延伸閱讀:The old good times *延伸閱讀:The Young in old good times 調酒師的勾兌構想,成就了酒廠風格 格蘭花格與克拉格摩爾的風味特色 產區無法造就獨特風味 代表生命氣息的風土滋味
你喝的水其實很有戲!
茶道精粹,茶與茶器:
威士忌歷程:從歷史到
尋味香港(套書):《
品茗幽境,茶席窺美:
台灣胃看香港餐桌:五
美味上桌前:從餐飲供
茶與健康,茶中有道:
日本在地零食手帖:從
精品咖啡修行者:從選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