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生命的十二堂情緒課:王浩威醫師情緒門診
.
你這麼努力,為什麼還
.
先陪伴,再教養:讀懂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接住墜落的青少年:我與那些受傷的孩子,及他們不安的家庭
作者:
蔡宜芳
分類:
教育•心理•勵志
/
心理治療
叢書系列:Catcher
出版社:
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1/4/9
ISBN:9789864062331
書籍編號:kk0530282
頁數:304
定價:
350
元
優惠價:
79
折
277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接住墜落的青少年:我與那些受傷的孩子,及他們不安的家庭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接住墜落的青少年:我與那些受傷的孩子,及他們不安的家庭 內容簡介 他們,能好好長大嗎? 國中校園第一手最震撼,也最令人心疼的輔導故事。 「我是不是要死掉,爸媽才會聽我說話?!」 ──一個青少年的崩潰吶喊。 青少年自我傷害,甚至走上絕路,逐年攀升,屢創下新高。 我們能不能看見青少年在憂鬱、憤怒背後, 那些他們說不出口的無助與惶惑? 我們能不能理解青少年在看似乖張的行為背後, 那一顆顆渴求關愛的心? 擔任國中專任輔導教師多年的蔡宜芳心理師, 以溫柔同理及諮商專業,卸下青少年的武裝與敵意, 她接住每一個表面上難搞,但其實內心正哭泣的青少年。 ▌25篇文章,皆附有父母、老師如何與青少年溝通的具體建議。 本該是大人世界的問題, 青少年卻以憂鬱、傷害自己的方式,全然承受; 以沉默退縮、反抗、說謊、拒學等方式,築起內心的高牆。 青少年心碎吶喊: ◆為了考上前三志願,她拚命讀書,焦慮地拔眉毛、拔頭髮…… ◆「我是不是要死掉,爸媽才會聽我說話?!」 ◆為了怕爸媽不愛他,他考試作弊,讓自己維持前三名。 青少年絕望嘆息: ◆剛考上台灣前五志願大學的新鮮人,因情傷而自殺,住進精神病房。 ◆「老師,割腕不夠痛了,還有什麼更痛的方法嗎?」 ◆「如果這個家沒有我,是不是大家都會開心一點?」 家族治療指出,孩子的問題其實反映出家庭系統的運作出了問題。 例如「你追我逃」,當父母管得越嚴格,孩子就越反彈;當孩子越反彈,父母就更覺得這個孩子太叛逆了,不得不管,如此產生惡性循環。 但從沒有哪個世代,青少年長大的路是如此煎熬,而為人父母也備嘗艱辛。 父母是愛孩子的,但當父母因為婚姻、經濟、工作壓力、原生家庭,乃至於社會結構等所滋生出的困境,而無法給予青少年適切的陪伴與愛,那麼,正值青春狂飆期的青少年往往容易走偏,甚至向下直直墜落。 從小成績優異,但在念了高雄中學音樂班後卻受挫的宜芳心理師,她因而更能理解青少年所面臨的苦痛、絕望和掙扎,也更能與他們站在一起。 於是,她總能以無盡的耐心傾聽、理解與支持,也透過家庭訪視與家族會談,進一步了解青少年及家庭所面臨的困境。她彷若青少年與父母之間,溝通及對話的橋梁,而她提供給父母各式專業又實用的具體建議,讓父母有機會走進孩子的心。因為當大人能給予孩子更多穩定的愛與陪伴,孩子也就更有力量向前邁進! ★本書特色: ◎刑志彬(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助理教授)、沈雅琪(資深教師/神老師)、陳志恆(諮商心理師/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暢銷作家)撰推薦序 彭菊仙(親職作家)、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蘇明進(老ㄙㄨ老師/國小老師/親子專欄作家)疼惜推薦 ◎我很喜歡宜芳諮商心理師在書中用三個角度來呈現文章,一個是自己的成長經驗,一個是孩子故事的角度,另一個則是用諮商心理師的專業角度,提出一些實務上的專業見解。因為大人對於孩子身上所經歷的事,始終不如孩子自己說得真實、貼近。透過「心理師想說」、「父母、老師可以怎麼做」,宜芳心理師分享了心理專業的觀點,陪伴、等待的歷程,並教導父母可以怎麼做,以及一些小練習,這不僅僅反映當前學校場域常見的一些需要被理解的孩子的類型,也進一步減少父母在協助某些孩子時的焦慮感受與負面情緒。──刑志彬(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助理教授) ◎這本書裡,用了很多真實的案例,讓我們跳脫孩子照顧者的角色,透過諮商心理師的角度,看見孩子這些看似叛逆、失序的行為背後的原因,也提供了很多實務的經驗,能讓我們用不同的角度,看到孩子想透露出來的訊息,也更貼近孩子真實的感受。──沈雅琪(資深教師/神老師) ◎有一次,有個女孩問我: 「我要怎麼知道,我是不是得了憂鬱症?」 除了提供一些憂鬱症自我評估的資源之外,我還順道問她,發生什麼事了。她告訴我,好一段時間與同學相處不來,總是看別人不順眼,別人也不喜歡她。 「這樣的事情,有誰知道呢?」我問。 「沒有人……」 「父母或家人,都不知道嗎?」 「他們不知道。我已經很久不跟他們講話了。」 原來,這孩子自從上國中以後,就不再主動找家人聊天。原因是,說什麼都被罵。她說:「他們不願理解我,只會說我不夠用功、不夠積極,可是我努力嘗試了,就是提不起勁。他們不願意聽我解釋,我也放棄向他們說明了。」…… 謝謝宜芳寫了這本好書,為世間的大人帶來諸多提醒:我們都該學習如何成為更好的大人,給孩子更多成長的力量!──陳志恆(諮商心理師/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暢銷作家) ◎「如果可以重來,我會對自己好一點,我不會選擇雄中音樂班;但正因為無法重來,我很感謝在我這麼年輕時,有這樣一段讓我摔了重重一跤的旅程。因為唸了雄中音樂班,讓我更能理解個案的苦痛、絕望和掙扎的感受,而更能靠近我的個案;因為唸了雄中音樂班,磨掉我的完美主義和傲氣,開始學習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因為唸了雄中音樂班,讓我在大學選擇了輔導諮商,重新找到我的熱情所在。」──摘自本書後記〈回憶是人生中的堆肥:過去的「不夠好」,讓你成為獨特的自己〉。
作者簡介 蔡宜芳 諮商心理師 專業訓練背景: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諮商心理學組碩士,國家高考諮商心理師 108年度若水學堂「家庭治療師培訓課程」 藝術治療相關課程共72小時 因為高中念了第一志願的音樂班,經歷好長一段時間的自我懷疑。大學念了輔導諮商,重新找到自我認同,找回那個快樂的自己,也因為走過這段歷程,更能理解個案的痛苦和掙扎,能陪個案走得更深。 有一個三歲多和剛出生的女兒,從她們身上發現哈哈大笑是多麼簡單的事。喜歡小王子說的:「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唯有用你的心。」相信「無論發生任何事,都無損於你生命本質的美好。」願我的文字可以陪你走一程。 曾服務的場域有高中職、社區機構、精神病房。現職為國中專任輔導教師,也持續在「女人迷」發表文章。學了造型氣球後,深深愛上氣球帶給人的歡樂魔力,嘗試將造型氣球與輔導工作結合。 帶領講座、工作坊近百場。主要專長為親職講座、造型氣球紓壓&自我照顧工作坊、情緒困擾、人際、親密關係、生涯、失落等議題。 部落格:折氣球的心理師 造型氣球X心靈療癒 粉專:蔡宜芳心理師的心靈港灣 •文中所有案例已經過大幅改編或為虛構,以符合助人專業倫理。
目錄 目錄 【推薦序】那些千瘡百孔的孩子,需要我們守護 刑志彬(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助理教授) 005 【推薦序】孩子說:「我好想從三樓跳下去。」 沈雅琪(資深教師/神老師) 008 【推薦序】為什麼孩子總是有苦難言?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暢銷作家) 011 輯一 學習上的挫折 拔眉毛、拔頭髮 020 ──媽媽每天幫她畫眉毛及編頭髮。那些無法說出口的壓力,彷若隨著一根根拔下的頭髮消逝而去 作弊、說謊 029 ──「是不是我功課好,爸媽才會愛我?」 懼學 040 ──身體不舒服、害怕上學,其實是因為對自己好失望 怠學 054 ──「我爸媽根本就不關心我,他們只在乎我的成績而已。」上課趴睡、不讀書,父母恨鐵不成鋼的急,卻怎麼也拉不動的孩子 拒學 063 ──當臨時工,一天賺一千元,在外得到歸屬感的青少年 輯二 家庭裡的泥沼 青少年成為媽媽的「情緒配偶」 078 ──成績優異的孩子不去上學,是想在家裡陪媽媽 手足競爭 086 ──「我永遠比不上姊姊,我是多餘的那個人。」 抱怨父母不公平 095 ──「爸媽偏心,都要我讓弟弟!」 當父母離婚、分居 107 ──「你來找爸爸就是來要錢的,是不是?把我當提款機對吧!」夾在父母中間,不知所措的孩子 生活在繼親家庭 118 ──「你們是不是只愛親生弟弟?」總覺得自己被拋棄的孩子 生長在新住民家庭 129 ──瞧不起爸媽,是因為瞧不起自己 「媽媽,我恨你。」 140 ──都是別人好,你永遠看不到我的好 「空巢期」的分離焦慮 151 ──無法接受孩子長大,即將離家、獨立的媽媽 輯三 情竇初開的愛情 當青少年談戀愛 164 ──父母要強迫孩子分手嗎? 失戀怎麼這麼痛? 173 ──成績優秀的孩子買了炭,寫了遺書…… 割腕的誘惑 184 ──「看到血流出來,我才覺得自己還活著,心不那麼痛了!」 以身體換取「被愛」感覺 195 ──孩子和父母的依附關係,如何影響孩子交男女朋友 未成年懷孕 206 ──生下來留養、出養,還是墮胎?多難的決定 輯四 人際關係上的難題 關係霸凌 218 ──看不見,也摸不著的傷,最痛 ADHD 228 ──剎車失靈的孩子,被討厭、被排擠,停不下來的惡性循環 邊緣型人格 242 ──不斷測試關係、踩線的孩子,「你是不是也和別人一樣會拋棄我?」 輯五 糾葛的生命困境 當孩子憂鬱 256 ──父母別說:「不要想太多……」「哭有什麼用!」「你已經夠好命了!」 當孩子偷竊 268 ──「我只是想要你們關心我……」 自殺 278 ──孩子自殺不是想結束生命,而是想結束痛苦 家內性侵 287 ──「不是我的錯,為什麼是我要離開?我才是被懲罰的那個人……」 【後記】回憶是人生中的堆肥:過去的「不夠好」,讓你成為獨特的自己 298
毒性關係.斷捨離:心
心靈時刻:亞隆與22
改變心理學:用言語注
以愛為名的童年俘虜:
疲勞世代:找回身心能
今天,你還戴著微笑的
麗莎同學的煩惱:臺灣
情緒虐待自癒療法:擺
職場女魔頭使用說明書
尋找百憂解:一位精神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