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學校沒教的讀書方法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孩子越倔強,我越溫柔:30個關鍵指引,陪孩子、也陪青春期的自己再長大一次
作者:
吳孟昌
分類:
教育•心理•勵志
/
教育學習
出版社:
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2/12/27
ISBN:9789864063314
書籍編號:kk0561577
頁數:256
定價:
340
元
優惠價:
79
折
269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孩子越倔強,我越溫柔:30個關鍵指引,陪孩子、也陪青春期的自己再長大一次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與青春期孩子溝通時,如何避免「踩雷」?從本書學習陪孩子、也陪自己,幫助親子關係從「揪心」變「舒心」。 內容簡介: 給戰戰兢兢地努力挽救親子關係,卻深感挫折的溫柔父母── 【和青春期孩子相處,是一種寬心的修行。】 放下「我沒盡責」的焦慮,小孩只是長大了,不會一去不回頭。 家有青春期小孩,你在心裡哭過多少回? 其實孩子刺向你時,也刺痛了自己:「這樣的我會有人愛嗎?」 唯一能給孩子安定的,是身為父母的安定, 因為這能讓他們肯定自己,無論是什麼形狀, 都是最美好的形狀。 / 選擇溫柔,不等於討好或溺愛; 選擇溫柔,也不代表能解決所有問題。 而是我們耐心等待、不放棄, 相信點點滴滴在孩子心中,將以愛綻放。 / ●孩子漸漸地很多話都不和你說了嗎? →因為你總是還沒聽完,就直接進入「解決問題模式」。 ●孩子常常放空、恍神或逃避? →他可能正對你透露一個訊息:「我不重要。」 ●孩子一直抱怨「學這個有什麼用」? →其實他是害怕會讓爸媽對他失望。 如果說孩子是生來討債,和青春期小孩相愛相殺的煎熬,則讓你覺悟上輩子原來「債台高築」:才剛引爆炸彈,轉身竟能沒事似的聊天;冷漠不理人,讓你心灰意冷地懷疑自己究竟多被孩子憎厭…… 吳孟昌老師在親子關係及自我探索講座、大學授課中,聆聽了許多親子的生命故事,自己也有兩名青少年兒女,正親身經歷著「伴君如伴虎」的不知所措,因此他深深地理解: ❙青春期孩子其實以倔強的外表,隱藏敏感、脆弱的心。 ❙這種矛盾,卻是孩子為了確定「我是什麼樣的人」,尋找答案的必經過程。 他特別規劃「陪孩子」與「陪自己」兩部分,針對與青春期孩子相處的三十個經典提問,提出關鍵思考及實用方法,幫助父母們貼近孩子的個性、特質,從互動中做出彈性調整,進而發展適合自己親子之間的溝通方式。 明明好需要爸媽陪著當「後盾」,可是彆扭得說不出口,白我們一眼撇過頭,卻又斜眼偷瞄我們會不會真的走開── 青春期的孩子,如此磨人,卻也那麼令人心疼。 本書特色: ●與青春期孩子溝通時,如何避免「踩雷」? 1.練習扮演聆聽者:用「你說說看」,取代「你聽我說」。 2.練習扮演核對者:用「你的意思是……嗎?」,取代「我認為你就是……」。 3.練習扮演陪伴者:用「你需要我幫忙嗎?」,取代「你要這樣做才對」。 ●我們退一步,能讓親子更靠近:青春期孩子,急著長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卻又頻頻回首,想看看父母是怎麼解讀自己。進退兩難之下,難免情緒起伏大。既然如此,我們就退後一步,觀察他們如何「捏塑」自己吧。但也別離得太遠,因為他們總會想試探父母是否認可自己。我們先退一步,在中間留出了緩衝區,孩子反而願意主動走近。 ●從本書學習陪孩子、也陪自己,幫助親子關係從「揪心」變「舒心」: 1.青春期小孩的內在是一團糾結、紊亂的毛線球,孩子需要時間自我釐清,也需要我們更耐心地理解與聆聽。 2.親子關係中隱微卻關鍵的「痛點」,最需要看見的人是我們家長,而非孩子。負有「生養」和「教養」雙重責任的父母,需要更敏銳地看見自己的起心動念,才能知道自己是帶著孩子走向何方。 3.對孩子「放手」,絕不是放牛吃草,反而是我們因為愛,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4.我們在內心按下溫柔和愛的按鈕,也會觸動孩子願意敞開自己,表達真實的感受,讓親子彼此支持、滋養,一起成長。 5.我們嘗試關心、理解孩子的善意,能增添孩子面對現實的勇氣,讓他們遭遇困境時,不再孤獨與無助。 6.何不向孩子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呢?對孩子而言,我們的真情流露,一定比冷冰冰的道理更有溫度和力量。 專文推薦(摘自本書推薦序): ●尚瑞君(親子教養暢銷作家.講師):陪著孩子成長,也讓自己成熟,用溫柔與善意的愛來連結並成全彼此──這是孟昌老師的書《孩子越倔強,我越溫柔》想要與您分享的觀點與啟思,希望可以給家長們帶來療癒及勇氣,繼續跟孩子在愛的路上,探索與實踐生命美學。 ●徐仁斌(基隆市立明德國中校長.教育部102年師鐸獎得主):本書不只是親職教育專書,同樣值得推薦給在教學現場奮鬥的師長們,也是自我身心靈的成長解方。大人先安頓好自己的內心,並且去了解冰山下的孩子正在發出求救訊息,陪伴他一段路程,他會記得。某一天,他也會回過頭謝謝你曾經的陪伴。 (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吳孟昌 親子關係與自我探索資深講師。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博士,兩個青春期孩子的爸爸。 現於大學教授「自我轉化與人際溝通」課程,另帶領「生命書寫」、「親子關係」、「自我探索與團隊建立」工作坊,並於親職講座中分享教養經驗與心得。並且是「未來Family」官網嚴選作家、「PaGamO」線上學習平台駐站作家及講師。 曾任靜宜大學閱讀書寫暨素養課程研發中心助理教授、教育部「全校型中文閱讀書寫課程革新推動計畫」共同主持人,並於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授生命教育融入國文領域的閱讀與表達課程,陪伴學生透過閱讀、寫作,重新審視自我、看見他人、發現世界。 在長期浸潤於「薩提爾成長模式」的學習歷程中,深刻體認教養孩子是重新認識自我,及自我與原生家庭關係的契機。 親子關係要親近、和諧,父母必須意識到安頓自我的內在,比鑽研外在的形式、技巧更為重要。父母唯有好好關顧自己的心,釐清自我在原生家庭教養歷程中的糾結,才能順利開展與孩子之間的新關係。 ※歡迎參觀臉書粉絲專頁:【吳孟昌的心靈小舖】
目錄 ◎【推薦序】我們要不斷地釋放愛,讓孩子學著去愛 文/尚瑞君(親子教養暢銷作家.講師) 009 ◎【推薦序】傾聽、探詢與理解,就是「陪伴」 文/徐仁斌(基隆市立明德國中校長.教育部102年師鐸獎得主) 014 【一、陪孩子】 1.青春期孩子真的像「刺蝟」,不好靠近? 026 ──以「感興趣」的心,應對青春期的「酷」 **以孩子為主帥,而我們轉換成參謀 2.和青春期孩子相處,總是深怕踩雷? 033 ──「退一步」,在親子之間騰出一處緩衝區 **聆聽內容、核對含意,並陪伴在旁 3.孩子漸漸地很多話都不和你說了嗎? 040 ──因為你總是還沒聽完,就直接進入「解決問題模式」 **聆聽,是為了深度地理解 4.何不向孩子表達你的真實感受? 048 ──孩子越剛強,我們越溫柔 **讓孩子知道,你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 5.孩子常常放空、恍神或逃避? 056 ──他可能正透露一個訊息:「我不重要。」 **表達關心,而不是命令和指責 6.孩子一直抱怨「學這個有什麼用」? 063 ──讓孩子明白「我只在乎你」 **成為孩子生命中,理解他的伯樂 7.孩子為什麼會長出「刺」? 070 ──內在需求被滿足了,情緒自然會相對地平穩 **擁抱身旁的小刺蝟,找回平衡的關係 8.孩子其實在問你:「我值得被愛嗎?」 076 ──孩子是用父母看他的眼神,來看待自己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人 9.捨不得看孩子受挫而傷心,怎麼辦? 084 ──擁抱挫敗與悲傷,讓人長出屬於自己的力量 **陪在孩子身旁,一同面對挫折 10.孩子丟來「心情變化球」,我們要怎麼接? 091 ──在生命的低谷,與孩子同行 **在靜心的過程中,安頓身心 11.你想改變孩子,還是關心他? 099 ──當孩子不符合你的期待,先別急著失望 **接納像一座橋,讓親子走向彼此 12.孩子是不長進,或只是不符合你的期待? 105 ──教養孩子,別忘了他的真實需求 **控制是滿足自己,陪伴才是協助孩子 13.如何把對孩子的期待,變成親子一同成長的動能? 112 ──孩子來到世界,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 **別讓期待變成傷害 14.你的擔心,是否限縮了孩子開展自己的機會? 119 ──不輕易評斷孩子的志願 **對孩子有包容、有好奇,並給予祝福 15.你想解決問題,孩子卻曲解你的用心? 125 ──慢慢走,反而能夠快快到 **問題不是敵人,而是開啟親子對話的重要契機 16.如何「放手」,讓孩子學會為自己負責? 133 ──放手,卻不流於放牛吃草 **孩子長大了,互動方式也應調整 17.一番用心良苦,卻被孩子嫌棄? 139 ──「探問」和「分享」是開啟相互理解的鑰匙 **讓孩子理解教養背後的善意 18.你習慣表達愛?還是懲罰? 148 ──孩子身上帶著父母安裝的「警報器」 **家對人的影響,遠遠超乎你的想像 19.你是否曾好好地注視你的孩子? 156 ──正因有裂縫,愛的光芒才有了穿透的空間 **同理和寬容,將帶來釋懷與平靜 20.孩子和我們,怎麼距離越來越遠? 164 ──為家人和自己創造一段「魔術時光」 **練習對每位家人微笑著說早安 【二、陪自己】 21.如何用「過來人」的視角,看青春期的孩子? 174 ──陪孩子,也陪青春期的自己再長大一次 **有了孩子,讓我們打從內心更成熟了 22.與孩子相處,你常被惹到理智斷線? 182 ──情緒高漲時,請你先轉身,安頓自己的身心 **跟孩子對話前,先照顧自己的心情 23.孩子和父母不同,反而幫助我們成長? 189 ──溝通是為了理解,不是為了讓孩子順服 **親子關係是一面鏡子 24.親情包藏著「你欠我」的內餡,誰想領受? 196 ──愛的流動,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天性 **親子之間是沒有索討、不帶虧欠的 25.孩子講都講不聽,怎麼辦? 204 ──教孩子前,先練習「一致」的表達方法 **不一致溝通的父母,只會讓孩子困惑 26.為何常被孩子嫌「你很煩」? 213 ──以祝福取代嘮叨,別再讓心煩無限延燒 **我們要送出的是關愛,而不是嘮叨 27.你想解決的究竟是自己的問題,還是孩子的問題? 221 ──我們可以做的,是先「轉化」自己,以身作則 **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成長 28.面對小孩,你越來越煩躁? 230 ──你盡責地扮演角色,卻忘了關注自己 **說出真心話,是照顧自己的一種方法 29.你很照顧自己、愛自己,為何跟孩子的溝通還是出問題? 238 ──以「自我觀照」為核心,重建親子關係 **不需要完全改變,只要適時增添就好 30.你多久沒有一個人出去走走了? 246 ──重新找回失落已久的自己 **請包容自己的分身乏術
蒙特梭利1-3歲教養
陪伴孩子高效學習:陳
【提問力探究X實作套
提問力實踐指南:掌握
成為孩子生命中的貴人
給孩子的商業啟蒙:劉
【語文動起來套組】動
媽媽的說話練習:百萬
學習革命的願景:學習
孩子的簡單正念:60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