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有毒污泥愛你好:揭開黑心公關的祕密檔案
此作者無相關書籍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應然社會論
作者:
鄧正剛
分類:
軍政•法律
/
社會議題
叢書系列:當代觀察系列
出版社:
博客思
出版日期:2023/7/17
ISBN:9789860762440
書籍編號:kk0570991
頁數:678
定價:
880
元
優惠價:
79
折
695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應然社會論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應然社會論 內容簡介 你存在的社會你真的了解嗎?芸芸眾生日日在其中而不知其所以,作者縱橫時空,從各個角度精闢剖析,重新認識社會存在延續的基礎與來源。 從自然的角度,運用理性思維,站在人類普遍的立場來認識社會,排除不良認知干擾,可以獲得純粹的眞實的社會認識。本書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分從自然中提取根本因素作為認識社會的起點,結合人的自然事實,研究了陌生人關係、人的認知缺陷和人類認識的根本問題,探討了理性和正義的基本內涵。下部分從社會關聯和社會組織研究入手,分析了社會經濟、政治、規則、文化和制度作為社會生活主要內容的自然應然性;認為社會矛盾是社會生活應然性的重要體現,社會偏差是極力抹殺和挑戰社會矛盾的觀念和行為,也是專制統治產生的根本原因;應然社會具有發展階段性,應然社會並非無限美好的社會;應然社會的近階段未來社會是權利社會。
作者簡介 鄧正剛 湖南長沙人,漢族,1963年1月出生於平凡的市民家庭,自由職業者兼獨立思想者,無黨派人士;大專學歷,愛好廣泛,特別喜歡閱讀和思考,對社會事物總有自己的看法;從1990年代開始邊工作邊學習邊研究,曾在一些網路平臺投稿發表雜文;從2004年開始著手社會哲學理論研究,《應然社會論》是作者的第一部學術專著。
目錄 目次 序言 IV 上部分 應然社會之自然基礎 上部分導讀 1 第一章 論自然 2 一、自然及其現象 2 二、自然的物質 7 三、自然的生命 17 四、自然的屬性 30 五、自然的精神 38 六、自然的基本事實 44 七、自然的本質是能量 47 八、能量本體主宰自然 60 第二章 論人的自然屬性 67 一、什麼是人? 68 二、人的自然屬性 74 附件:影響人的思維的因素 102 第三章 論人類社會化是如何可能的 108 一、人類社會化的過程 110 二、人類社會化的特點和意義 114 三、人類社會化的可能性分析 117 附件:對古代社會的評價 127 第四章 論社會的存在性 129 一、什麼是社會 129 二、社會與民族的關係 131 三、社會與國家的關係 132 四、社會與家庭的關係 134 五、社會是如何存在的 136 附件一:對社會仿生論的評價 140 附件二:對社會整合論的評價 141 第五章 論人的社會屬性 142 一、符號指代性 142 二、生活複雜性 144 三、社會關聯性 145 四、社會依賴性 146 五、社會結構性 148 六、社會主動性和被動性 148 七、主觀隨意性 154 八、智性 155 九、表達衝動性 157 十、人格真實性 158 十一、唯美性 162 十二、傳承性 164 十三、自我維護性 167 十四、差異性 170 十五、缺陷性 171 第六章 論社會的自然屬性 176 一、物質性和空間性 176 二、結構性和符號性 178 三、系統性和多維性 180 四、能量性和偶然性 181 五、連續性和階段性 183 六、運動性和變化性 184 七、規則性和關聯性 187 八、平衡性和目的性 189 第七章 論人的認知缺陷 194 一、人的認知被束縛在了認知主體之中 197 二、人的感知無法穿透自然和生命 198 三、感官制約認知能力 199 四、認知的清晰度缺陷 202 五、認知的確定感缺陷 203 六、人的認知閾限 204 七、認知的歷史侷限 204 八、認知「域」的缺陷 205 九、學習方式制約認知 208 十、知識加工目的制約認知 209 十一、需求會干擾認知 210 十二、思維慣性的缺陷 211 十三、先入為主的思維缺陷 212 十四、移情思維的缺陷 213 十五、思維懸置的缺陷 213 十六、從眾思維的缺陷 214 十七、社會整體性思維的缺陷 215 十八、社會等級認知缺陷 216 十九、家庭生活的缺陷 217 二十、社會性概念的實體化錯覺 218 二十一、社會主動性認知缺陷 219 二十二、情感強度影響對他人的認知 221 二十三、對他人社會認可的認知缺陷 222 附件:認識人的認知缺陷的意義 223 第八章 論認識 225 一、人類關於認識的認識歷程 227 二、認識的複雜性 230 三、認識認識是如何可能的 237 四、認識是如何開展的 243 五、影響認識效率的因素 270 第九章 論理性 276 附件:感性概念的缺陷 297 第十章 論正義 299 下部分 應然社會之社會生活 下部分導讀 335 第十一章 論社會關聯 336 一、社會關聯的自然基礎 337 二、社會關聯的自然屬性 347 三、社會關聯的類型 352 四、社會關聯的狀態 367 五、社會關聯的結構 390 六、社會關聯的形式 394 第十二章 論社會組織 410 一、社會組織的由來 412 二、組織與群體 422 三、社會組織的種類 425 四、社會組織內部事務機制的二重性 431 五、組織質概念的提出 434 六、社會組織加工理論 436 七、社會組織的環境 438 附件:社會組織的悖論 441 第十三章 論社會經濟 442 一、什麼是經濟? 443 二、經濟的屬性 446 三、經濟的範疇和要素 453 四、經濟的主要問題 480 第十四章 論社會政治 491 一、政治及起源 492 二、政治的種類 497 三、政治的特徵 498 四、政治領域的由來 501 五、政治的主要內容 505 第十五章 論社會規則 525 一、社會規則的由來 525 二、社會規則的結構 541 三、社會規則的類型 541 四、社會規則的種類 544 五、社會規則的機制 555 第十六章 論社會文化 559 一、什麼是社會文化 559 二、社會文化的類型 562 三、社會文化的價值與功效 565 四、文化與文明的關係 577 五、話說陌生人文化 579 第十七章 論社會偏差 589 第十八章 論社會方向 616 第十九章 論應然社會 643 後記 663
AI時代的超級老人:
一條命值多少?人命的
分身:與陰謀論者交鋒
未來的戰鬥:皮凱提與
多胞胎共和國:台灣人
他們就是我們:犯罪心
暗網惡帝:直擊全球最
世界要完蛋了,我卻還
流量國度:從人氣變現
長照新政策的未來展望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