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基礎吉他訓練(一):2012中文第三版(附DVD)
.
大指揮家談古典音樂(
.
古典音樂之愛:指揮家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音樂之戰:奪回二十世紀的古典音樂
The War on Music: Reclaim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作者:
約翰.莫切里
譯者:
游騰緯
分類:
藝術•美學
/
音樂舞蹈
叢書系列:灰盒子
出版社:
黑體文化
出版日期:2023/11/22
ISBN:9786267263389
書籍編號:kk0574561
頁數:340
定價:
450
元
優惠價:
79
折
356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音樂之戰:奪回二十世紀的古典音樂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音樂之戰:奪回二十世紀的古典音樂 內容簡介 「為什麼過了半個世紀,我們還不演奏希特勒以前禁演的音樂?」 莫切里以本書回答這個問題, 引導讀者以全新的方式聆聽古典音樂。 知名指揮家約翰.莫切里大幅重新審視二十世紀的古典音樂,以本書探討二十世紀三大戰爭期間,美學標準如何掩飾各國的政治目的。莫切里認為,這一時期的音樂史是由三場大戰形塑而成: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冷戰。他爬梳為何自一九三〇年以來成為經典的作品少之又少,也考察偉大作曲家的生命軌跡,他們在一戰後的創作看似更加簡單,實則為獨特而多變的聲音。莫切里指出,二戰期間作曲家的命運與其隸屬之政府的政治目的密不可分,接續導致了德國、義大利和俄羅斯的實驗音樂遭到噤聲、作曲家移居美國,以及實驗音樂(莫切里稱之為「機構前衛派」)突然回歸,成為冷戰期間西方古典音樂的通用語。 約翰.莫切里以這本《音樂之戰》,不但總結了這兩種觀點,而且更激進地重新思考與定位,當代音樂在多重性當中的各種相對立場。能夠如此直指本心,和他身為指揮對音樂的「體感」有關,這讓他的音樂學絕不枯燥。在這樣的基礎上,莫切里啟程回到二十世紀歷史的風向中去尋找解答──音樂不只是藝術的問題,藝術是在反映世界的動向。如果藝術出了問題,極可能是世界出了問題,或更根本地說,是世界被權力操控的方式出了問題。他打破一些音樂史的迷障,從真實文獻中證明華格納和布拉姆斯這兩大「門派」的掌門人,其實如何彼此尊重並達成了和解;指出「前衛」和「當代音樂」的排他性之狹隘;並為電影和百老匯音樂據理力爭。 本書文筆優雅,極具啟發性,適合愛樂人、入門者,以及所有期待在心中燃起音樂之愛的讀者。 好評推薦 吳家恆|數位傳聲製作總監 鴻 鴻|詩人、導演 (依姓氏筆劃排列) 「莫切里的《音樂之戰》的優秀美德在於,承認了許多撰寫相關主題的作家都知道但說不出口的事:二十世紀,特別是一九四五年之後,音樂界犯了嚴重錯誤⋯⋯文筆流暢,極具說服力。」──巴頓.斯威姆(Barton Swaim),《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兩次世界大戰改變了二十世紀的音樂發展。莫切里描繪了從希特勒到史達林的政治負面影響,展示音樂如何成為身分武器。難民作曲家失去主流地位,而莫切里主張重新評價那些被遺忘與丟棄的作曲家。」──理查.費爾曼(Richard Fairman),〈2022年最佳夏季書籍:古典音樂類〉,《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莫切里〕的著作以挑釁角度來處理『什麼是好的古典音樂』這個議題:為什麼我們沒有增加演奏希特勒禁止的音樂,特別是荀貝格、康果爾德、亨德密特以及懷爾的作品?為什麼我們反而迷戀莫切里所說的「機構前衛」?以德國作曲家史托克豪森的《直升機弦樂四重奏》為首──沒錯,每位演奏者各自在直升機上。讀者可能不同意莫切里的分析,但他的文風比我們搭過的任何直升機都更刺激。」──《航空郵件》(Air Mail)雜誌 「這本書據理力爭、令人信服,讓我們重新審視所有二十世紀偉大的音樂,其中大部分是在特殊情況下創作的,也告訴我們為何需要回頭去聆聽這些作品。」──喬恩.柏林格姆(Jon Burlingame),《007配樂大解密》(The Music of James Bond)作者 「莫切里是具有洞見的思想家和觀察家,也是傑出的美國音樂家,以精彩的書寫探索二十世紀古典音樂的爭議,為我們對音樂政治與曲目的理解拓展全新的維度。」──賴瑞.沃爾夫(Larry Wolff),《歌唱的土耳其人》(The Singing Turk)作者 「各就各位!才華橫溢、多角經營的指揮家、作家莫切里的《音樂之戰》肯定會引發激昂熱烈的討論。在其極為挑釁的新書《音樂之戰》中,他向音樂界發出戰帖,努力顛覆、重新審視主導戰後二十世紀古典音樂史的一些假設。無論人們如何回應莫切里勢不可擋的音樂世界觀,都必須向他的熱情、無畏又大膽的奮戰致敬。」──強納森.科特(Jonathan Cott),《與伯恩斯坦共進晚餐》(Dinner With Lenny: The Last Long Interview With Leonard Bernstein)作者 「莫切里精彩的《音樂之戰》以這個問題展開:『為什麼過了半個世紀,我們還不演奏希特勒以前禁演的音樂?』接著拉開布幕,以毛骨悚然的細節來回答。」──羅伯特.湯森(Robert Thompson),席爾默(G. Schirmer)樂譜出版公司總裁
作者簡介 約翰.莫切里(John Mauceri) 國際知名指揮家與音樂學者,曾與全球多數知名的管弦樂團及歌劇團合作,包括:斯卡拉歌劇院(Teatro alla Scala)、英國皇家歌劇院(Royal Opera at Covent Garden)、柏林德意志歌劇院(Deutsche Oper Berlin),也曾與許多優秀交響樂團合作,包括:紐約愛樂、洛杉磯愛樂、法國國家交響樂團(Orchestre Nationale de France)、東京愛樂、以色列愛樂、萊比錫布商大廈交響樂團(Leipzig Gewandhaus Orchestra),以及所有駐地倫敦的主要樂團。 他也曾在百老匯與好萊塢演出。曾任都靈皇家劇院(Teatro Regio Torino)常任指揮,以及蘇格蘭歌劇院、甘迺迪藝術中心華盛頓歌劇院、匹茲堡歌劇院以及卡內基音樂廳美國交響樂團的藝術總監。莫切里為好萊塢露天劇場交響樂團的創團指揮,該團是1991年洛杉磯愛樂為他成立的。自2006至2013年,他出任北卡羅來納州藝術學院名譽校長,也曾於耶魯大學任教十五年。 莫切里發行的唱片超過八十張,曾獲葛萊美獎、東尼獎、奧利佛獎、戲劇桌獎、告示牌音樂獎各一座,三座艾美獎、兩座金叉獎及四座德國錄音評論獎等獎項。2000年獲柏林美國學院(American Academy)頒發柏林獎;2015年獲頒哥倫比亞大學迪森指揮獎(Ditson Conductor’s Award),肯定他以五十年以上的時間致力於演出與編輯美國音樂。 莫切里著有《古典音樂之愛:指揮家的私房聆聽指南》、《大指揮家與古典音樂:當代指揮大師的工作技藝、曲目觀點與後臺故事》(Maestros and Their Music: The Art and Alchemy of Conducting)等,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泰晤士報》、《哈芬登郵報》等媒體刊物。 譯者簡介 游騰緯 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筆譯組畢。自由譯者、文字工作者,譯有《古典音樂之愛》(黑體文化)、《藝術家之死》(麥田出版)。譯稿賜教:tengwei930@gmail.com
目錄 推薦序 你喜愛當代音樂嗎?/鴻鴻 前言 第一章 離地三萬呎 第二章 布拉姆斯與華格納:雙神的黃昏 第三章 史特拉汶斯基與荀貝格:一戰序曲 第四章 混沌的誘惑 第五章 希特勒、華格納以及來自國內的毒物 第六章 史達林與墨索里尼的音樂 第七章 《出埃及記》的奇蹟再現 第八章 新戰爭,舊前衛 第九章 定義當代音樂的冷戰 第十章 創造歷史,抹去歷史 第十一章 戰爭與損失 第十二章 世紀尾聲 附錄 我的日記 註釋 謝辭
音樂:言語之源,萬象
鋼琴和弦百科(2版)
集中聲線 練聲法
滿是鏡子的房間:吉米
超絕吉他地獄訓練所:
鋼琴零基礎入門!搭配
提琴的祕密:提琴的歷
舞蹈欣賞(二版)
歌之國土 馬世芳的巴
吉他手冊系列樂理篇: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