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註冊
|
會員中心
|
結帳
|
培訓課程
魔法弟子
|
自資出版
|
電子書
|
客服中心
|
智慧型立体會員
書名
出版社
作者
isbn
編號
5050魔法眾籌
|
NG書城
|
國際級品牌課程
|
優惠通知
|
霹靂英雄音樂精選
|
有毒污泥愛你好:揭開黑心公關的祕密檔案
.
以動物為鏡:12堂人
.
台灣動物小說選
.
小婦人
文學小說
文學
|
小說
商管創投
財經投資
|
行銷企管
人文藝坊
宗教、哲學
社會、人文、史地
藝術、美學
|
電影戲劇
勵志養生
醫療、保健
料理、生活百科
教育、心理、勵志
進修學習
電腦與網路
|
語言工具
雜誌、期刊
|
軍政、法律
參考、考試、教科用書
科學工程
科學、自然
|
工業、工程
家庭親子
家庭、親子、人際
青少年、童書
玩樂天地
旅遊、地圖
|
休閒娛樂
漫畫、插圖
|
限制級
以動物為鏡:14堂人與動物關係的生命思辨課
作者:
黃宗慧
分類:
軍政•法律
/
社會議題
叢書系列:Better
出版社:
日出出版
出版日期:2025/2/24
ISBN:9786267568590
書籍編號:kk0597467
頁數:288
定價:
450
元
優惠價:
79
折
356
元
書價若有異動,以出版社實際定價為準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目前無庫存量,讀者下訂後,開始進入調書程序,一般天數約為2-10工作日(不含例假日)。
團購數最低為 20 本以上
評價數:
(請將滑鼠移至星星處進行評價)
目前平均評價:
文字連結
複製語法
以動物為鏡:14堂人與動物關係的生命思辨課
圖片連結
複製語法
分
享
內容簡介
作者介紹
書籍目錄
同類推薦
以動物為鏡:14堂人與動物關係的生命思辨課 內容簡介 「人如果想和自然世界建立親近關係,絕對是需要學習的, 只是以愛之名,並不足以保護任何生命。」 開課十八年的台灣大學人氣通識課, 從文學、社會學、哲學及文化研究角度⋯⋯帶你深入探究, 每個人都應該嘗試思考的人文、倫理及生態議題。 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黃宗慧的通識課「文學、動物與社會」,以外國文學經典為文本,除了引導、解讀故事中的脈絡發展,更藉著故事中登場的人與動物,試圖討論更多議題,搭配社會學、哲學等人文科學理論的說明,與學生一同在討論、思辨之中,尋找出眾多疑惑的可能解答。透過跨領域的結合,將原本被歸為科學研究範疇的動物,改以人文角度去探討。 本書收錄課程中曾選讀的短篇故事,也包括黃宗慧在研究論文或演講中討論過的動畫與其他文學作品。透過閱讀海明威、卡夫卡、愛倫坡及孟若等文學名家筆下的經典故事,以及你我熟悉的米老鼠、愛力獅等動畫角色,我們得以重新思考,動物的存在之於人,究竟扮演著怎樣的角色?人與非人動物之間,究竟是如何的相似?又如何的相異?面對動物議題的種種困惑,我們或許可以藉此找出一些解答的方向。 例如出生於紐西蘭的毛利作家葛雷斯(Patricia Grace),她的短篇作品〈蝴蝶〉除了帶有對於殖民者的批評,我們還可就「人天性就比較受美/可愛的事物吸引」來討論人類是否只喜歡可愛動物,對於醜陋動物的瀕危就漠不關心,以及關心保育動物,是否就壓縮了也需要幫助的人的福利,又或者是動保是否只是中產階級在關心的事情。 又例如日本小說家朱川湊人的〈光球貓〉,描述的是獨自住在東京下町舊公寓的失志漫畫家,與出現在家中「宛如發光的乒乓球般」的貓靈的故事。當中也衍伸出社會學中「人類居住在城市中的疏離」的相關討論,以及現代人如何從動物身上得到療癒。 此外,黃宗慧用來探討的素材除了文學作品,也廣泛涉獵至大眾文化如動畫、廣告等領域。因此關於動畫電影中出現的動物形象,甚或劇情發展的設定,隨著動保意識抬頭,對於觀影者所傳達的訊息的改變,也是本書中精彩討論的一個章節。 而篇末搭配的短文,則是黃宗慧自身從事動保的心情分享,她一路走來的動保路片段,也期許可開啟生命倫理的不同思考。在黃宗慧的帶領下,這門兼具理性與感性思辨的人氣通識課,也成為每一個人都可以獲得的知識資源。 「若能將這一片片動物鏡子拼湊起來,或許我們的視野就不會只看得見自己,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單調侷限,而能看見動物、看見人與動物的共生,如何交織出如萬花筒般繁複的樣貌。」――黃宗慧 名人推薦 「宗慧老師在文學的脈絡下,以短篇故事巧妙地映照了動物在當代社會中的許多面向。雖然這些故事本身並未試圖訴說任何動保理念,但讀完後,許多情節仍不時在我腦中繚繞,並允許我慢慢推敲出自己的提問與想法。」――羅晟文(旅荷藝術家、《白熊計畫》作者)專文作序 朱天心(作家)、林清盛(金鐘廣播主持人)、番紅花(作家)、劉克襄(生態作家)、劉梓潔(作家)、錢永祥(《思想》總編輯)──齊聲推薦(推薦人依姓名筆畫排序)
作者簡介 黃宗慧 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常自嘲以動保為主業,教書為副業。學術研究專長為精神分析與動物研究,個人 研究興趣為家中貓與龜的日常生活點滴。曾任《中外文學》總編輯、NTU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主編,現為國科會人文處外文學門召集人(2023–2025)。 編有《台灣動物小說選》,合編有《放牠的手在你心上》、《動物關鍵字:30把鑰匙打開散文中的牠者世界》,合譯有《拉岡精神分析辭彙》。與黃宗潔合著之《就算牠沒有臉:在人類世思考動物倫理與生命教育的12道難題》曾獲書評媒體Openbook 2021好書獎(年度生活書類),文化部第44次中小學讀物選介人文社科類精選之星,並入圍2022台灣文學金典獎。
目錄 增訂版序:遇溺歸來 推薦序:發掘屬於自己與動物的關係脈絡──《白熊計畫》作者.羅晟文 作者序:從一門課,到一本書 導論 ▌擦亮一面動物鏡子 【上篇】卡夫卡的〈致學院的報告書〉──「像人的動物」 【下篇】達爾的〈豬〉──「像動物的人」 第一章 愛,不愛?這樣愛動物,錯了嗎? ▌一個非素食者的倫理省思──〈峇里島的雞為什麼要過馬路?〉 ▌中產階級的可愛動物保護主義?毛利作家葛雷斯的〈蝴蝶〉 ▌一種寂寞,兩樣投射? 【上篇】〈雨中的貓〉裡的自憐 【下篇】〈光球貓〉裡的共感 第二章 是想像,還是真實?論動物影像再現 ▌那些米老鼠(沒有)告訴我們的事 ▌保護動物,迪士尼有責?《動物方城市》與《海底總動員》 【上篇】想像的烏托邦能拯救真實的動物嗎? 【下篇】《海底總動員》系列在海洋生態教育上的失與得 ▌誰的快樂天堂?《馬達加斯加》系列裡的「現代方舟」形象 【上篇】從自願被吃的豬到熱愛表演的獅子 【下篇】親生命性為何是雙面刃? 第三章 邊緣的人遇上命賤的獸 ▌失控的黑暗──愛倫坡的〈黑貓〉 【上篇】他們為什麼虐待動物? 【下篇】〈黑貓〉的現代啟示錄 ▌殖民情境下的弱者反撲──從葛雷斯的〈蒼蠅〉看善待昆蟲之(不)可能 【上篇】令人討厭的蒼蠅的一生 【下篇】動物倫理的蟲蟲/重重危機 ▌女性與動物是「弱弱結盟」嗎? 【上篇】沃克〈我是藍?〉的領悟 【下篇】或許我只是個女孩──孟若〈男孩與女孩〉裡的猶疑 ▌來自蛇女的誘惑/挑戰──史坦貝克的〈蛇〉 第四章 羈絆的奧義──無法/不願獨活的人類動物 ▌沒有救贖的人類動物──《變形記》裡無路可出的人/蟲 ▌被動物救贖的人類──狄西嘉《風燭淚》裡的老人與狗 尾聲 ▌走出兔子洞──《愛麗絲》中的動物倫理契機 謝辭
AI時代的超級老人:
一條命值多少?人命的
分身:與陰謀論者交鋒
未來的戰鬥:皮凱提與
多胞胎共和國:台灣人
他們就是我們:犯罪心
暗網惡帝:直擊全球最
世界要完蛋了,我卻還
流量國度:從人氣變現
長照新政策的未來展望
為了保障您的權益,新絲路網路書店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七天的鑑賞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鑑賞期內寄回(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內外包裝、隨貨文件、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